柔性管理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论文_肖秀庆,魏翀

柔性管理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论文_肖秀庆,魏翀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刚性化”经济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经济发展需求。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实行“柔性管理”是极为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是在满足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逐步转变国有企业的生产运行,组织管理机构,人才培养引进理念。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追求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柔性管理被称为一次管理革命,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影响。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柔性管理的新要求与强化国企柔性管理的对策为主,进行相关阐释。

关键词:国有企业 柔性管理 要求与相关措施

引言:

柔性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它将“人性化”作为主要的标志。柔性管理,倡导多变灵活,强调价格控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让员工的工作遭受到了过多的阻碍,间接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失去了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不能更好的为国有企业带来高的经济效益。“柔性管理”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给予员工人格上的尊重与工作上的理解。国有企业将人才知识转化为管理知识,有效促进生产运营状况良好发展,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做到员工工资高回报,企业利润高回收,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柔性管理的特点以及重要性

(一)、柔性管理的主要特点

(1)决策更加民主

“柔性管理”其宗旨就是使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的民主,实现以人为本,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彰显对员工的尊重。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应该摒弃传统的强硬的管理方式,使决策的过程更加的民主,通过选举。投票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理念与用人策略。这样广泛集中民意,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决策民主性,而且也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培养相关人才,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2)组织模式呈现扁平化形式。

在传统的刚性管理情况下,员工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好的工作方法,他不能直接向决策者反映,他只能向顶头上司反应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垂直管理模式。这种垂直管理模式阻碍了员工与决策者互动。使传递信息过程变得十分缓慢或造成信息的亏损,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柔性管理的组织结构比较扁平化,员工可以直接越级上报,使领导者决策者及时的了解民意,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进行简化,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简政放权"吧。

(二)、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市场已逐步向经济体系方向转变。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国有企业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尽快的适应市场的变革,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硬性管理方式。大力提倡柔性管理,着重突出人性化的特点。使国有企业经济利益、员工利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方式,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从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国企业柔性管理的新要求

柔性管理这种模式,并非借助上级发放命令等外在权力命令员工进行工作,而是通过员工的自觉性,自主性,通过解放人性,尊重人格,提高公作者的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积极性与创造性也达到企业预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

(一)、企业员工柔性

人类拥有很强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他们不段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自我的知识文化修养,不断的适应新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因此21世纪我国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旨在为新时期的中国提供大量的人才资源。在国有企业中,无论是技术性还是非技术性的工作都需要展开相应的培训,这时企业就应该让员工去学习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技术,培养新型的全能性的人才。据调查,国外有很多的大型企业规定,员工每增加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那么他的工资会相应增加,这便是员工柔性的重要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企业战略柔性

从国有企业发展的战略来看,企业战略柔性就要求企业组织者或领导者,从实际出发,寻找符合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提高生产力,自主创新,品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等多方面来促进企业的盈利。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取得优势,不仅仅是看企业的资金有多么的充足,而是看他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在传统发展模式中,企业呈现出的实力派,通过恶意炒作,恶意抹黑其他公司,毫无节制的扩张规模,不假思索的进行兼并收购。这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的不利。这就要求管理者运用企业战略柔性的管理方式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柔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企业文化成为了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标志。柔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与当前系统相协调的企业文化,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倡个人去学习新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为国企注入新的血脉、新的动力。企业文化柔性的关键在于,以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主导,不断优化调整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企业与社会的效益。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相结合的理想效果,努力营造有助于柔性模式发展的新环境。

三、国有企业强化柔性管理的若干对策

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灵活多样,规范化经营吸收更多的新型人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强化以人为本,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实行柔性管理模式,其核心方式就是实现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模式就是充分的尊重员工的意愿,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转型发展的特殊阶段决策者应该考虑员工的就业方向,原有的员工是否可以适应企业转型之后的工作岗位,公司企业是否可以提供员工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能的机会。在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下,国企想要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应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倾听与了解员工的需求,挖掘员工的内在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2]。

(二)、推行柔性战略,激励方法不断改进。

激励方法从他的本意上讲,就是改变企业分配制度。激励方法,在柔性管理之中经常被使用,他巧妙的将物质与精神两者合二为一,使其达到了1+1大于二的理想效果。物质激励方面,使用最普通的方法提供员工工资报酬工作待遇福利与五险一金,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而精神激烈则是通过对员工的尊重与重视,,让员工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为工作付出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得到报酬而已。新的激励方法的不断改进,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国有企业决策的精准性正确性,使之更好的为中国经济建设做贡献[3]。

(三)、落实部门沟通,正确处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关系

企业部门关系是否处理得到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健康持久的发展。相关部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员工应该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避免各种矛盾的出现。在解决员工问题时避免采用极端不科学,不合理的手段。同时要解决和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这两种管理方式的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该如何妥善的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那就需要以“刚性管理”为前提,以“柔性管理”为基础,两者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只有适度的适应“柔性管理”增加管理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才能确保企业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

四、总结

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实行柔性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只有以“刚性管理”为辅,“柔性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林南.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 13(26):49-50.

[2]任虹, 任成刚.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商业, 2016, 13(12):100-101.

[3]茆明军.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7(10):54-55.

[4]芦红玉, 李文涛. 浅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 河北企业, 2017(5):27-28.

论文作者:肖秀庆,魏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柔性管理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论文_肖秀庆,魏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