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本院收治的3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35例健康自愿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中的MP-DNA,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抗体阳性率为42.86%,而健康患儿未检测出MP阳性抗体,而观察组的MP感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与小儿患支气管哮喘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关系
引 言: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一类常见、多发性疾病,而小儿支气管哮喘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随着近年来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MP)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本次研究通过对患病儿童以及健康儿童进行抗体检测,发现肺炎支原体(MP)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3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患儿年龄 1-12岁间,平均年龄6.24±2.17岁。其诊断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科学会制定的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2]。同时选取35例同期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自愿儿童作为对照组,儿童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6.34±2.09岁。两组研究儿童的基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标本采集及检验
1.2.1咽拭子标本采集及检验
两组儿童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咽拭子的采集,采集后给予拭子监测阳性儿童阿奇霉素抗生素治疗,7天、14天后再次采集拭子标本。将收集到的样本放入无菌试管内,震荡离心后,加入DNA提取液50uL,100℃水浴10min,提取DNA物质后离心5min,取2uL清液放入全自动PCR分析仪,做分析处理。
1.2.2血液样本采集
在两组儿童研究开始抽取肘部静脉血1ml,分离出血清后,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其所用试剂盒为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MP血清学诊断标准为IgM滴度>4倍增高者,即为肺炎支原体感染[3]。
1.3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种MP咽拭子的PCR携带阳性率对比
通过对70例样本进行MP咽拭子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组检出MP-DNA阳性15例,其抗体阳性率为42.86%,对照组儿童体内无阳性结果反应。对于首次检测MP阳性患儿给予阿奇霉素10ml/K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使用5天停药2天,为一个疗程,在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咽拭子复查时有10例MP呈现阳性,抗体阳性率为28.57%。对于MP检测仍然显示阳性的患儿给予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连续服用4天停药3天为一个疗程,14天后复查发现,仍然有1例患儿MP显示为阳性。
2.2MP-IgM血清学结果
研究发现,呈现MP阳性的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MP呈阴性值的儿童(见表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支原体属于细胞内病原体,其无细胞壁,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通常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无症状的感染和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其潜伏期为2-3周,以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病率最高,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4]。尤其是秋冬季节,其容易呈现大范围发病。
肺炎支原体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于宿主的细胞表面,利于胃管吸取细胞内的营养成分,损伤细胞膜,同时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物质引起细胞溶解、上皮细胞肿胀或者坏死。肺炎支原体可以反复感染并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增生,在这个致病的过程中,肺炎支原体即是一种感染源,也是变应源。
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哮喘,其一,肺炎支原体直接损伤气道的上皮细胞,其通过自身的结构特点引起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使其微绒毛结构发生变形、行动能力减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的完好性,加之管壁增厚引起的管腔狭窄,使气道发生慢性炎症并引起气道的高反应性;
另外,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炎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内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IgE水平明显提高,两者均同机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和I型变态反应密切相关。实验证明,在有喘息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其血清总IgE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血清中的Th1类细胞因子(TNF-α、IL-18等)的水平也明显增高。表明肺炎支原体引发病变的过程中,除有Th1/Th2功能紊乱外,还有其他机制参与。在MP感染的过程中,IL-18水平持续升高[5],其具有诱生IFN-γ能力,同时,IL-18可以通过T细胞导致气道粘膜的炎性分泌和气道高反应性,进而导致哮喘发作。因此,肺炎支原体作为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也是诱发哮喘甚至是启动哮喘的重要因素。
结 论:
MP感染与小儿哮喘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发现反复发作或急性发作的哮喘病患儿在治疗时,需考虑到MP感染所致,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及早控制并治愈疾病。
参考文献:
[1]余晖,高晓阳.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175-217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7.
[3]李增清,陈永新,钟纪茵,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关系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8):1975-1977.
[4]徐桂芳,费德琼,李敏.儿童呼吸道支原体的发展趋势及其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8):618-619.
[5]常健,赵红霞,鲁继荣,等.不同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6、8和18水平变化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62-1063.
[8]翟晓晴,李卉青,黄敏,等.居家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32):3870-3872.
论文作者:刘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阳性论文; 儿童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