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环境产业(广东)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405
摘要:随着城市绿化意识不断提升,风景园林工程也不断增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风景园林的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对于施工行为的监管,针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推动风景园林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行为;解决措施
在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比如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之中的矛盾以及施工要点不能落实到位等问题,所以要在明确风景园林施工工程现状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风景园林工程常见问题的改进,最大程度上优化施工环节,以此促进风景园林工程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一、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之中常见问题
从前期的施工设计上来看,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会存在较多的变更设计事项,这是因为前期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相脱节,所以错误的施工方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风景园林的施工效果,无法有效选取建筑材料与基本植物,这样也会导致施工进度减缓、施工质量下降。
其次在施工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因为风景园林工程与相应的建筑工程有所不同,其风景园林工程往往更加注重对于植物方案的配置以及绿色植物的栽培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在建设风景园林工程之中需要高度结合生物学知识,如果仅仅关注施工管理部分也是无法达到相应的管理效果的,所以为了提升园林的绿化效果,如何在加强施工管理的过程之中注重植物管理方面是目前风景园林工程进行过程之中所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1]。
另外施工过程之中也会忽视其中的养护环节,因为风景园林工程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需要以植物的成活率为参考依据,所以如果不注重对于植物的养护工作,就会致使整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行为以及施工质量大大折扣,不能够满足风景园林工程的发展需求。所以还需要结合相应的养护管理行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等,融入到施工过程之中,以此促进风景园林工程的进步。综合来看,只有从根本上明确风景园林施工中所存在的不足,才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解决常见问题的最终目的。
二、对于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加强与设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有效对接
为了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优化施工行为,施工部门需要与设计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针对施工过程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避免随意变更施工设计方案的行为,从而保障施工设计与施工质量。其次在系统施工上可以分为多个部分,比如功能结构系统、生态结构系统、空间序列结构系统以及外系统等多个部分,以功能结构系统为例就可以分为道路系统、功能网络系统、工艺管线系统、重点建筑布局系统、标志系统、景观系统以及绿化系统等,施工部门需要与交通部门、电信部门、给水排水部门、电力企业、道路部门建立联系,才能够提升沟通的失效性,在及时联系的同时促进施工行为的优化,实现多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动态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要求,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良好的配合度去提升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的管理与优化[2]。其次在加强与设计单位的对接时也要优化施工方案,提升设计文件的完整可靠性,加强对于细节的实际要求,比如同一组群内的苗木高度、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苗木规格、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整形形式都会加以强调,从而提升施工技术要求的规范性,只有从根本上细化了施工技术与施工要求,才能够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其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多的发展依据[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想要增强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就需要以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为管理依据,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施工流程、工序的有效优化。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之中,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加强项目管理结构配备、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机械进场计划、来动力计划的明确,其中施工方法上需要细化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之中,比如绿化工程技术措施、各种铺装工艺流程以及建筑小品施工行为等,都要予以规范[4]。
其中还要明确绿化工程中的后期养护与管理,比如土壤的处理与营养管理、苗木栽植造型以及包活养护等措施都需要落实到位,并且施工单位应该针对自身的施工组织设计负责,以明确的责任制度来提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样能够推动施工部门提升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因为建设方的实际审批而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5]。
最后,在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过程之中,要从检查与控制两方面进行着手,实现制度的完善与优化,其中包含样板引路制度、自检与他检有机结合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进度控制制度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技术应用制度等,这些制度都大大提升了施工管理的规范程度,优化技术应用,给予了风景园林工程更大的发展与技术应用的空间。
(三)优化施工技术应用与养护环节
如上文所说在施工进行过程之中忽视养护环节也是目前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也需要从技术管理与技术控制的角度上进行着手,来实现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有效优化。其技术可以细化到前期准备、中期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等三个方面,以前期准备为例,就要通过整平场地、定点放线以及给排水施工行为来落实好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高度注重植物自身的成活状况以及养护状况,比如在种植外来植物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施用基肥的形式,来改善土壤的基本成分,从而提升植物的成活率,一般而言在穴底防治人畜粪便作为基肥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大树栽植之后的养分供应,其次在施工的细节上也要注重养护工作,根据植物以及树种的不同状况与特性选择合适的树穴深度大小,一般而言开挖树穴时深度需要控制在十五厘米左右,而树穴的直径则要控制在七十厘米左右,这样才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促进植物成活率的提升[6]。
其次应该结合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发展需求去设计养护计划方案,避免因为后期返工而致使施工成本的增加,利用完善的水肥管理、除草修草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手段来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工程质量,将整个园林工程的地面平整度、地质条件、降水量等因素作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考量的重要因素,在明确植物的生长习性的同时,尽可能利用施工技术为植物生长打造一个完善的种植条件。从而使得风景园林工程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效益。
结语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优化与改进的空间,施工部门要在明确自身问题的基础之上,利用多种手段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改善,避免出现重建设、轻养护等现象,通过加强与设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有效对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优化施工技术应用与养护环节等多种方式,促进风景园林工程的科学发展,使园林能够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发挥其自身的综合效益,控制成本的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金海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 5189-5189.
[2]贺灿.简述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 2474—2474.
[3]王祥欣,魏亮.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浅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6(24):207.
[4]周卓锋.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 4142-4142.
[5]马婷婷,井立兰.论风景园林施工改进路径[J].花卉,2017(18):52-53.
[6]唐泉.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视界,2017(31):107,139.
论文作者:林晓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风景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植物论文; 过程论文; 系统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