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路街道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实证和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凝聚力论文,街道论文,工程论文,华阳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帮困送温暖、访贫问苦中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感人至深的生动典型。弹指之间,“凝聚力工程”建设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华阳街道“凝聚力工程”建设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关心困难群体起步,向兼顾各类群体多层次需求拓展;从侧重于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转变;从服务社区居民为主,向协调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资源延伸,从而保持着不懈的生机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在“凝聚力工程”走过十年历程之后,2003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决定》,继续鲜明地指出“凝聚力工程”建设是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同时,也提出了要探索“凝聚力工程”更具时代特征的新路子的工作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的科学发展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也是新时期“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操作指向,它对于如何赋予新时期下传统的群众工作以时代特征,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凝聚力工程”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但又绝不仅仅是基层党建,从更广阔的范畴而言,它实际上还可以是一种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凝聚力工程”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把基层党建工作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有机构成,同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目标同步思考,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演绎基层党建的传承者、探索者、开拓者的角色,的确有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经济发展:关注民情、民生、民力
“凝聚力工程”建设十多年的点滴积累,为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宝贵的资源。他们通过积极挖掘社区招商引资资源,发展了一批企业,通过优化服务,留住了一批企业。自2000年至2005年,华阳街道每年财政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街道可支配财政收入达10986.8万元,较2000年增长160.5%。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使便民为民的财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仅2005年,用于服务社区群众的投入达5204万元,占当年可支配财政收入的47.4%,较2000年增长302.3%,为“凝聚力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凝聚力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
经济发展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居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问题,保障居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华阳街道着眼于民情、民生、民力,让社区各方参与社区建设,共享社区发展的成果。
关注民情:从了解居民最不满意、最关注的事情做起。华阳街道通过从了解群众“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最关注的是什么”入手,健全社会舆情汇总机制。他们的做法是,一是建立三级舆情网络,由街道联络员、居委会块组长、居民区楼组长组成的三级网络涉及21个居民区,900多个楼组,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由居民区定期整理收集报送;二是每半年汇总一次社区稳定控制力十项指标,三是整合信访办、司法信访接待窗口等资源,实行全天候、多方位接待制度,倾听居民呼声,努力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定期梳理信访过程中所集中反映的问题,四是开通居民区网站,“网上书记、主任信箱、居民区论坛”等成为居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新渠道、互动交流的新平台。2003年起,华阳在汇总社会舆情的基础上,将最迫切解决、居民最不满意的问题列为华阳社区年度十大实事工程,以此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关注民生:十项实事工程。作为发展中的老城区,华阳街道各个小区之间基础设施不平衡,居民的需求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涉及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华阳街道坚持从小事做起,每年坚持完成十大实事工程,为居民群众解决了不少身边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受到了居民群众欢迎。
以2005年十大实事工程为例,华阳街道将居民反应最集中的环境问题,呼声最强烈的公共设施建设问题,需求最迫切的便民服务问题,最难以解决的就业问题等列入实事工程,在攻坚破难上下决心、在见成效上下功夫。为尽快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自2003年起,华阳逐年增加十件实事工程的财政投入,仅硬件投入,2003年共投入374.6万元;2004年投入810万元;2005年投入3467.3万元,确保了实事工程建设的财力支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4年,华阳制定和实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按社区、街区、居民区三个层面,打造“十五分钟规划工程”,使居民就近拥有了日常生活服务、公益福利服务、文教体活动场所、医疗卫生康复以及市政工配套等设施,旧区改造,市容市貌有了变化,居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2005年,社区绿化覆盖率达28.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2平方米,建成5个四星级环保绿色小区、6个绿化合格小区、51个绿化楼组和263户绿化家庭,市、区级文明小区总数达40个,文明弄增至21条,80%以上的居民已生活在文明小区中。2004年,华阳街道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中山公园地区成为“上海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关注民力:激发社会各方力量的能力、实力和活力。华阳街道以“组织在政府、工作在基层、支撑在社会”的理念,充分依托社区各方力量,开展“百名困难党员帮困行动计划”,“百名困难家庭学生助学行动计划”以及“千户困难家庭帮困行动计划”,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困难群体,形成社会化的帮困网络。在每年12月31日举办的“千人捐帮千家”大型募捐帮困活动中,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纷纷捐款捐物献爱心。近4年来,共捐款40多万用于困难学生助学、困难群众生活解困;机关党员带头示范,形成了每人每月缴纳特殊党费的工作机制,每人与2名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结对制度,每年共有4万元特殊党费用于各类帮困。在党与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参与和帮助下,2003—2005年,华阳平均每年用于传统民政对象、重残无业、低保职工家属、低保无业人员、实物补助、粮油帮困、协保人员、一次性临补、大病重病(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金约85余万元,3年来助学帮困累计1189户,助学金总计约23.78万元。另外,华阳街道传承学雷锋便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志愿者服务队由机关党员延伸至“两新”组织党员服务者队伍,服务时间由“节日服务”拓展为“日常服务”,以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志愿者队伍,使居民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各类便民服务。
政治发展:民主在基层社区的生动体现
在“凝聚力工程”的实践中,华阳街道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手抓规范制度,一手抓探索创新,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内民主;积极调动社区各方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一手抓制度规范:在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制度规范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度规范也是程序民主的一种表现方式。华阳街道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不断形成工作运行机制,形成规范化制度。以社区党工委为例,2005年,华阳街道党工委挂牌为华阳社区(街道)党工委,党工委委员增至15名,其中6位分别是来自居民区、驻区单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等方面的兼职委员。华阳社区针对不同层面,制定一整套工作制度。如,在兼职委员层面,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联席会、在职党员活动指导站例会、双重管理部门负责人例会、社区党建研究会、街道商会)、情况通报制(由各位兼职委员每季一次向社区党工委全体会议通报有关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信息沟通制(兼职委员与社区党工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和有关部室的沟通、联系);在社区党工委层面,建立了告示制(党工委会议之前,事先告知并征询委员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以及需要研究决定的主要内容,并送达有关书面材料)、督查制(对会议决定事项,由党工委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督促检查,党工委办公室应加强日常督办工作)、评估制(建立党工委的成效评估机制)。除此之外,居民会议制度、居民代表常任制度、居民自治章程等自治制度的落实,规范了各项工作的运作,有效地推进了社区民主建设。
一手抓探索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规范制度建设的同时,华阳街道在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的实践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为社区基层民主增添了不少亮点。
亮点一:社区治理委员会。在上海市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中,华阳街道率先成立了社区治理委员会,这是社区党工委领导下的社区共同治理、合作治理的平台,也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依法管理“三位一体”的协商合作机制的一种初步尝试。社区治理委员会由社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作为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对社区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决策,协调社区管理中的重大关系。随着社区治理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代表议事制、协调巡查制、代表述职制、工作评估制等制度逐渐形成,在社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大会上,社区治理委员会组织了社区管理执法机制的评议活动,对各行政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参与社区执法管理的履职情况进行测评,较好地体现代表性、民主性、公共性,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行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亮点二:基层党组织换届直选。要加强党内凝聚力,首先要推进党内民主。2005年,华阳街道各居民区党组织进行了换届选举。与以往的居民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不同,此次选举全部采用海选的方式进行,即选举当日现场下发票,由党员在选票上直接填写心目中的党(总)支部委员姓名,通过无记名投票,直选产生党(总)支部委员,党(总)支部委员会会议再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这次选举,在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拓宽选举人了解候选人的渠道,完善差额选举办法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2005年9月,华阳街道所属的7个居民区党支部,14个居民区党总支,以及党总支下属的50个党支部,全部以海选方式完成了换届选举,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活力和朝气。
亮点三:“三会制度”。社区成员不同的利益要求以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社区多元主体不再是被动跟从,而是逐步转变为能动的参与。拥有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成为老百姓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政治诉求。为满足居民群众的政治诉求,增强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华阳街道积极搭建民主建设平台,将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的“三会制度”作为协调社会各方利益的新载体。2005年,华阳街道19个居委会共召开了54次听证会,解决了54个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小区绿化、硬件设施配套、下水道整治、动迁等居民群众热切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社区管理中的重大关系以及出现的一般矛盾和利益冲突,推广协调会制度;对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完善政务、政风评议制度,促进有关部门抓好工作的改进和落实。由于“三会制度”在解决问题中体现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成为党、政府与老百姓之间良性互动的“催化剂”。
文化发展:社区是文化的沃土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有可能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不过是社区居民自娱自乐、吹拉弹唱的业余文化活动。在这一点上,华阳街道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文化建设理念,即,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孤立的文化活动,而是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涉及到一种价值,一种精神生态环境,一种公共理念。
提升居民道德素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社区文化活动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创新思想道德建设载体,制定社区市民素质测试标准,推广“金谷点评台”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居民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
提升居民文化素质:深化“社区文化年”特色,开展社区艺术节、“春夏秋冬”四季文化系列活动。在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社区风貌变迁陈列馆、社区文化中心等阵地的基础上,加大对社区服务资源的调剂力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驻区单位开放服务和设施资源,让社区文化有了施展的空间与舞台。整合群众团队,把原来的200多支队伍分类合并成36支有组织、守纪律、讲奉献的精品队伍。
提升居民法制素质:大力开展面向市民的法律知识教育,每年举办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2003年成立了上海市首家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提高居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加强法律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社区内律师的作用。
提升居民科学素质: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开设网上图书馆、电影院、艺术教育、科普活动等项目。把握中山公园功能拓展、大量引入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业的时机,充分运用公益网校、社区内学校等公共资源,推进“百万家庭网上行”、“扶老上网”工程,培育和建立由420名居民区信息化志愿者队伍,先后为4400多居民进行信息化培训。充分运用社区学校和辖区学校等资源,推动学习型家庭、楼组、小区、社区的建设,形成市民社区教育体系。抓好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确保就近入学。
提升居民健康素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设立社区心理咨询站,深入开展“健康楼组”创建活动。实施“人人运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完善体质监测制度,设立居民健康体质监测站。2003—2005年,开展的防病宣传日、健康教育周、爱国卫生月、预防禽流感、健康社区万人行、除害执法宣传日、健康行为大讨论主题活动多达82项;举办各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共达97个专题1205场次,36748人次参与听讲与培训。
社会发展:成长中的基层社区
“凝聚力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培育工作载体、寻找工作路径、建立信息支撑三个切入点,让我们看到了成长中的基层社区。
工作载体的培育: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和国家社会化、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志。培育完善各类社会组织是“凝聚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阳社区,新社会组织类型众多,划分不一。一类是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如代表广大居民物业利益的业主委员会;一类是与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特殊需求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如群众文体团队、华阳收藏协会分会、法官信箱法律事务所、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文明家庭建设指导中心、社会保障服务所、晚情为老服务社、老年协会、知识女性工作站、同舟联谊站等;还有一类是承接行政性事务和相关社会性事务的事务性机构,如社工站、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
面对类型众多、划分不一的民间组织,华阳以“社团管社团”、“新社会组织管新社会组织”的理念,相继成立“群众文化团队指导站”、“在职党员活动指导站”、“社团党建联络站”和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等指导性的工作载体,以服务加强管理和指导。如,群众文化团队指导站,通过配备党建工作联络员、团队指导员,建立政治保障机制;通过整合分类,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开设了各类培训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对社区群众文化团队有效地进行了扶持、培育和管理,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工作路径的寻找:采用党领导下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政府主导,即在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面向全社区,全社会,积极主导惠及社区各类群众的公益性事业。社会参与,即发动社区内各类社会自治组织、各类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运作。如社区青年中心充分利用、整合和挖掘社区内的教育、文化、活动资源,与社区单位合作,联合社会培训机构提供高中到大学的各类学历培训课程、青少年暑托班、餐厅服务、多媒体“灰领”人才等技能培训班,并积极推荐就业上岗,各类社会力量在文艺汇演、文化成果展示、展览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场化运作,积极吸引社会管理力量和资金,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参与,如,社区文化中心吸取专业化、社会化的文化服务力量,中心将部分项目如健身房、室内壁球馆、室内高尔夫球馆、东方信息苑等推向市场,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为最广大的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信息技术的支撑:以实有人口库、法人库、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群呼系统为支撑,设立统一的社区服务热线,建立方便群众的受理“一门式”、电话“一线式”和电脑“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一口”办理行政事务和生活服务。通过完善社区信息采集中心的功能,健全社会预警机制,进一步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秩序稳定的和谐环境。
几点启示
十多年来,“凝聚力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成果,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华阳八万群众的心头。“凝聚力工程”建设是新形势下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它使广大居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而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使困难群众得到帮助,使不同需求的居民享受“凝聚力工程”带来的直接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人心向背,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塑造了一种充满信心、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它使那些即使没有直接感受到“凝聚力工程”建设的人们,也能看到社会发展的良好前景,看到社会发展的良性目标,对社会充满了信心,而这种价值,在社会转型期,无疑是具有巨大精神力量和深远意义的。
这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基层的生动体现。“凝聚力工程”建设体现了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表明,执政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讲执政而执政。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最终是为了实现执政目标,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对华阳街道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做法进行提纲挈领的罗列之后,对其一些做法进行思考与总结,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些许启发。
以人为本——引导党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的灵魂。90年代初,“凝聚力工程”的发轫阶段正是上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国有企业的改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导致社会问题的大量产生,“凝聚力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特殊的背景,决定了它以物质关怀为主要手段,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以党组织自身为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呈现出社会保障性、福利性的时代特征。如今,市场经济初步框架已基本确立,经济基础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执政基础的巩固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自然解决,社会保障性、福利性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仍然需要,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不仅仅需要救人于危难之中,还要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被凸显到最突出的地位。在这里,利益诉求机制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过去,利益诉求尤其是个人利益诉求,是比较敏感而较少涉及的。但是,随着普遍受惠的时代已经过去,利益多样化的时代的逐渐到来,利益构成关系更加显著、更加复杂,构建一种合理的利益诉求机制,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凝聚力工程”建设关注的焦点。基层党组织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能够从各方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出发,还在于并不忽视人们多样化的发展愿望和需求,不忽视对一定群众利益的特殊诉求,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把握好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凝聚力工程”建设,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对于“凝聚力工程”建设而言,无论是指作为共同体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还是指作为个体的个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利益和发展利益,都是必须重视的。只有着眼于人的发展本身,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把代表人民利益、服务人民群众归结为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体现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才能产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软环境”,产生一种良好的“精神生态”。
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点和重要途径。在社会学的视野中,和谐被称之为“秩序”或“均衡”。在单位体制趋向解体的当前社会,社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地,而是成为五脏俱全的“小社会”,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社区党建在社区交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行政部门在社区聚集,社区的“秩序”与“均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艰巨和重要,社区是否和谐,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是否和谐,和谐社区的构建,也将成为和谐社会的突破点和重要途径。从目标指向来看,社区中所开展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与和谐社区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但从实现路径来看,则是逐渐递进的。首先是“大党建”,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各类组织,更好地探索运用行政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以党政群共抓的新格局服务于基层党建工作;其次是“大凝聚”,不仅是政党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也是在政党的引领下,社会本身的凝聚;最后是“大和谐”,以凝聚创造和谐,以和谐完善凝聚。
创新发展——党组织自身建设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凝聚力工程”建设,延伸和拓展了“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外延和内涵,使“凝聚力工程”建设成为基层党的建设中的新课题。面临一系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党组织首先要有内聚力才有外聚力,加强自身建设被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华阳等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中,基层党组织以创新探索为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创造性地适应了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需求。华阳街道华一居民区党总支,将党支部建立在楼组中,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和活动;华阳街道陶家宅居民区、仙霞街道仙逸居民区以及新泾镇北虹居民区党组织,结合社区党员分布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以楼组为单位建立党的活动小组,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通过党的工作和活动把广大群众凝聚起来。这些都是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做出的积极探索,它促使社区党组织通过自身建设,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各类组织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才能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标签:社区功能论文; 政治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党工委论文; 时政论文; 党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