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工科大学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工论文,素质教育论文,科大论文,学中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注重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70年代末,我校在全国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到现在,在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中,有博士点2个,硕士点16个,本科专业17个,教授、 副教授近200人。80年代初,我校首次在国内提出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和读书活动,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增进学生的人文知识,弘扬民族人文精神。1986年5月, 我校受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委托,进行了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研究,起草了《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建议稿)》,其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并将其与基本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并列,作为工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1994年以来,在国家教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教学改革课题,成立了校课题组,并以文学院为依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一套教育模式,取得了好的效果。
我校多年来坚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振兴中华民族;帮助学生做人;帮助学生做事。
一、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1994年以来,学校课题组组织若干研究小组,分别研究了以下课题: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状况;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规格;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德育的关系等。这些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已在《新华文摘》、《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群言》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多篇。
1.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的研究。课题组多次召开小型研讨会,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研究中,着重提出了“要确立人文社会科学在工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以此来统一全校的思想认识。
2.关于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研究。受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我校对93、94、95级5000名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对理工科学生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以及思想素质、情感趋向、价值观念、是非观念等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了解,为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
3.关于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现状的研究。在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我校为9 所学校参加的“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牵头单位,总负责人为刘献君教授。在本项目的第一阶段研究中,我校负责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现状的研究。通过对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近100 所高校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对这些国家重视人文教育的背景、教育思想以及人文教育模式、规格、教学方式、教材等有了全面的了解,便于我们在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借鉴。例如,在人文课程开设中,虽然各国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但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却是共同的,这一点,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示。
4.关于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基本规格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对理工科大学生从五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以陶冶高尚情操为宗旨的文学、艺术教育。同时提出和建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课程体系等。
5.关于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德育的关系的研究。我校对人文教育与大学德育、人文课程与“两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人文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视野,既是德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文化素质教育同“两课”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们既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互相代替。
二、探索和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
在20年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多的集中探索,我校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体系。这个体系由如下五个方面构成:
——建立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确立人文社会学科在理工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有课程结构,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的人文教育。这一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大,必须首先进行试点。为此,成立了以杨叔子校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机械学院和提高班进行改革的试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反复讨论,制订了《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设置方案》,并在机械学院96级学生中开始试行。这一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必修)和选修课程两大系列组成,其学时为464,占总学时(按2600计)的17.08%;计29学分,其中核心课14学分,选修课15学分。整个课程分为五大系列,每个系列包含1~2门核心课程和若干门选修课程,彼此互相呼应,以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实行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这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部分学业较好的理工科学生接受某一人文学科的专业教育,受到系统的人文学科的知识、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文、哲学、经济法、管理、经济学、科技英语等辅修专业,近几年来,每年都有40%左右的理工科学生参加辅修。同时,在辅修专业中开出部分双学位班。例如,经济法辅修班,92至94级共有800人参加学习, 从中挑选了6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的学生150人进入双学位班学习。他们再学习9门课,完成毕业论文,便可以拿到法学学士学位证书。1996年6月,50多位学生参加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武汉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等校的法学教授组成,教授们对这批双学位学生的质量感到满意,为这些工科学生的文科知识和素养感到惊喜。在毕业分配时,这些学生一般都先于其他学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单位。《长江日报》1996年6月11 日头版头条发文,以《两张文凭,一身自信,华工大首批复合型人才“出炉”》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开设人文选修课和实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这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所有在校的理工科学生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学校规定,没有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理工科本科生,4年中要选修6个学分的人文选修课,否则不能拿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向学生开出人文选修课100多门, 其中“东方文化”、“唐宋词赏析”、“公共关系学”等选修课,选修者大大超过了预期人数。例如中文系一位教师主讲的“唐宋词赏析”课,一年中选修的学生达千余名。学校还十分重视艺术类选修课,共开设课程40余门,每年都有约2400人选修,占在校本科生的1/4。1996年上半年,开出“京剧欣赏”选修课,报名者达400多人,师生共同欣赏、学唱京剧。 在此基础上,将选修课按基础类(文、史、哲)、应用类(经、法、社)、技巧欣赏类(演讲与口才、艺术欣赏)划分,分类分层次加强建设,重点建设30门课程,并编写、出版相应的教材。
从1995年开始,学校决定对新入学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及格者要补考。毕业前补考仍不及格者,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发给学位证书,专科生不发给毕业证书。1995年9 月17日,对全校3511名各类新生进行了考试,考试总平均成绩为95.73 %分(满分150分,90分为及格),26.3%的人不及格。考试结束后, 我们对考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组织中文系教师编写了《中国语文》讲义。1996年上半年,对900多名不及格的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很多已经及格的学生也前往听课,学习积极性很高。从1997年起,改为学生进校一年后再举行语文水平考试,这样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中国语文水平。
——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这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听取讲座,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情感,受到爱国主义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从1994年3月起,学校拨出专款, 正式招聘主讲人,利用晚上时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到1996年12月止,讲座已达300多期,听众近10万人次, 它以时间之持久、内容之丰富、听众之广泛、影响之巨大而成为我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极具特色的第二课堂。 《瞭望》新闻周刊1996 年第20期发表《华中理工大学人文教育启示录》一文,在谈到人文讲座时说:“每次主讲人入场、开讲及结束时,全场都报以热烈掌声,甚至讲座中间还掌声迭起。讲座结束时,许多大学生或提问或请求签名,经常围得主讲人难以脱身。经历如此盛况的该校机械学院博士生导师师汉民教授说:‘现在一些学术会议听者寥寥,而这里却是座无虚席,真令人欣慰!’”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在《华夏文化》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逼上讲坛》的文章,该文在谈到我校人文讲座时说:“晚上躺在床上,疲惫而兴奋。教书30多年,面对如此激情的听众似乎是第一次。”我校人文讲座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可归结为:①它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学生们有一种久旱逢甘雨的感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热点等等;②它适合大学生的特点,人文讲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活泼,学生自愿参加,随时可以离开,有主讲人的系统讲授,又可以提问和讨论,主讲者将自己的长期研究和人生体验,集中起来,流淌出来,极富启迪性;③一定的名人效应,人文讲座主讲人中,1/3左右是国内外知名学者,他们本身就是学生向往、学习的榜样,有的学生说:“我在那里就有一种精神被提升的感觉”;④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全校支持,我们经常听取学生、教师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搞好人文讲座,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家教委支持下,我校出版社出版了人文讲座的系列丛书——《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每年1~2辑,收集全国各高校人文讲座中的精品,供学生阅读。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人文知识,丰富校园文化,同时促进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我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每年上半年举行文化节,下半年举行科技节;学生举办人文学社、诗社、剧社、棋社以及书法、摄影、天文协会等各种社团;在人文讲座的带动下,各个方面分别举办“科技讲座”、“自然科学讲座”、“博导系列谈”、“院长系列谈”、“十日谈”、“现代女性系列讲座”等;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以“增长知识、交流思想、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为宗旨的周末读书会“无形学院”;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学生们体之行之,逐步将知识转化为精神、素质。
三、文化素质教育效果明显
我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
前几年,各种无孔不入的商业娱乐性广告遍布校园。自1994年3 月第一张人文讲座海报出现以来,现在每周必有数次人文讲座海报和其它各种文化科学学术海报。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许多师生欣慰地说:这才真正像所大学样子!来我校参加会议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许多著名学府的领导感叹不已:“百闻不如一见,理工科大学有如此的文化气息,实属奇观。”
文科的建立与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确实可以起到改变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的作用。例如,听过人文讲座的学生,把新的话题、新的思路带到班级,带到宿舍,带到平常的人际交流之中。这无形中在营造着一种文化氛围。研究表明,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其中校园文化影响极大。过去,校园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不健全,或者说残缺不全,而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中最缺少的是人文文化。因此,文化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校园文化的改变,其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不可低估。
2.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在人文教育中,我们强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建设同步。通过人文教育,从国际、历史、现实等多种角度,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使学生深受启迪。一位学生给主讲教师写信说:“听了您的报告后,我认为我以及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应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不负责任地、感情用事地漠视、批判、摒弃我们的传统,而一个劲地推崇西方。”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学校的露天电影场,国际问题专家刘洪潮向数千名师生作了两个多小时的国际问题报告,自始至终,无人退席。刘教授纵论时局,分析了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台、港等国际上关注的焦点问题,概括了国际斗争尖锐复杂,我国外交节节胜利。刘洪潮教授分析精辟,数千名师生激情满怀,构成了一幅十分感人的画面:天上风雨逞威,台下掌声如潮,全场欢声雷动。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我校这种站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深表赞同。
3.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
文科教师在主讲或听讲座(在人文讲座中开设了教师听席,经常有教师去听)的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感受:一是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二是对讲好文科课程增强了信心。大家强烈感到,不是学生不愿意听,关键在于内容,内容要新、要有时代气息,要涉及热点、难点。为了提高教师水平,文学院先后主办了“中西文化讲习班”、“《老子》读书班”、“《论语》读书班”,不少中青年教师利用双休日,自觉参加学习。还有不少教师制订了系统学习的计划。在开展人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广泛与校外学者、专家、企业家接触,了解了很多新的信息,开拓了科研课题。1996年全校文科教师获得10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课题,比“八五”期间5年获得的课题总和还要多。
4.为推动全国文化素质教育尽到一份力量。
首先,新闻媒介对我校人文讲座作了多次报道,为文化素质教育作了舆论准备。《瞭望》周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以及地方报纸发表新闻报道40多篇。《瞭望》的《让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建设同步》,《人民日报》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对话》,《光明日报》的《华工园的“人文现象”》,《中国教育报》的《春风化雨入心田》等长篇报道,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学校看了报道后,先后在本校开展人文教育。
其次,清华、复旦、哈工大等几十所高校负责人专程来校了解人文教育情况,共同交流、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最后,1995年9月, 国家教委在我校召开“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说:这次会议带有现场会性质。与会代表详细了解了、有的还参与了我校人文教育活动。会上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我校为组长单位。此后,在国家教委的重视和支持下,文化素质教育在全国得到进一步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