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_周小江

(武胜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400)

摘要:目的 研究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老年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两项心脏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8.84%,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术后3d内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结论 两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差异不明显,但静脉麻醉容易造成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吸入麻醉更适合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关键词: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脏功能

根据临床统计显示,我国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人数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冠状动脉疾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由于患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针对老年患者的情况,近年来,进行冠状动脉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加,在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同时,术后产生的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也不可避免的增加。研究显示,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冠状动脉患者术后的心脏功能。因此,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本文旨在研究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故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老年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法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老年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以上患者均符合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排除麻醉禁忌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67.84±5.0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为(67.35±5.88)岁。以上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资料均为随机选取,不存在特殊性,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身体检查,确认心脏情况适合进行手术后送入手术室,进行麻醉诱导,具体药剂为咪达唑仑1mg,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3-0.5μg/kg,罗库溴铵0.6-0.9mg/kg。完成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实施吸入麻醉,使用药物为七氟醚,始终保持七氟醚浓度在1.0-2.0MAC;对照组实施静脉麻醉,具体药物为舒芬太尼0.05-0.20mg(kg/min)与丙泊酚3-6mg(kg/min),静脉推注并根据患者情况控制推注速度,期间可推入适当剂量罗库溴铵维持患者肌松。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两项心脏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疾病,尤其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随着病程进展容易产生诸多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致死致残率极高。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且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技术也逐渐成熟,选择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老年患者人数有所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冠状动脉手术后各类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心梗死、心脏衰竭等,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二次伤害,也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如何解决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有研究显示,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而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手术的麻醉方式上也存在较多选择[2-3],本文就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进行了评估,得到如下数据。

两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两项心脏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8.84%,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术后3d内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综上所述,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冠状动脉患者手术中效果良好名,对心脏功能影响不大,但静脉麻醉术后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安全性低,因此,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手术中吸入麻醉较静脉麻醉更合适,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齐新风. 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

[2]覃齐海. 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

[3]张文华,赵亮. 两种麻醉方案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749-752.

论文作者:周小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论文_周小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