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局 138000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崛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网络技术的配合。因此,网络的开放性程度越高,对网络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高,不仅关系到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与国家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采取适当的信息处理手段,对信息服务与信息内容安全加以适度的维护,才能够保障整个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营和信息终端的正常使用,从而推动整个信息化发展进程。
在教学中,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网络信息管理涵盖了包括IP 地址和域名在内的基础运行信息,同时也涉及到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情况与信息服务、访问状态以及负载均衡等多方面与服务器相关的信息范畴。此外,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权限划分是根据用户信息的分类来实现的,因此,对于用户的基本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所属机构、职位、职责权限和邮件地址确认等方面也是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保护的重点。对于网络信息提供者的信息来源管理,是保障信息内容的根本,从信息发布、信息过滤甚至是信息检索和导航等,都要依据相应的管理程序来进行,从而保证信息源的稳定与有效。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资源的防篡改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不良信息的侵入。Internet是开放式的,这使它更容易被攻击,因此网络信息管理必须考虑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如何保证信息访问和发布的安全、有效地管理用户权限控制、防止非法使用和攻击、安全检测及其恢复等。
目前,网络信息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与网络信息服务的正常运行等诸多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也格外地凸现出来,成为提高网络信息管理水平的突破口。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清除所有网络完全隐患,但我们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实现最大限度上的遏制,降低网络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网络信息系统抵御不良攻击的能力。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护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保密性与完整性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两种网络安全目标,前者主要用于对非授权用户侵入网络系统的拦截和数据传输过程中防止被截获的能力,是对授权用户访问的私密性保护;而后者,则是防止数据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被未授权的用户篡改或删除,从而造成信息资源的缺失。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分别是针对用户需求、信息传播和安全隐患而言的,可用性保证了用户需求的满足,可控性提高了信息传播与内容上的掌控能力,可审查性为安全隐患的产生提供了可查询依据。以上就是网络安全的五项主要目标,是构成整个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核心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所暴露的安全问题,应当适当地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降低网络风险的发生几率,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营。一、访问控制策略。从访问权限的控制做起,严格规范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改动权限,保证网络资源的合法利用。从初级网络的进入访问权限控制到较高级别的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等都要制定严格的权限审核制度,从而控制授权用户的信息可操作性。二、信息加密策略。为了实现网络信息的保密处理,需要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采取加密处理,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破坏,甚至是非法侵入系统的用户对信息的肆意篡改。三、数据备份策略。数据的备份是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分离存储设备来提高数据系统与主机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关系,从而起到对数据的保护作用,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数据的备份可以将系统故障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防止数据丢失。
周密的安全策略同时仰仗严格制度的约束、规范的技术培训和强大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建立。因此,制订网络安全管理守则、机房管理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操作规范、流程清楚、保密严格的高安全、高可靠的动态管理是安全体系建立的首要条件。同时,树立机敏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网络管理人员才能养成定期维护、按时打补丁、及时更新的操作习惯,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应对各种网络攻击手段。网络信息管理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安全技术为支撑、安全管理为手段的综合体系。只有从信息资源组织、信息平台协调、用户权限管理和安全防范策略等方面进行多位一体的统筹协调才能使网络信息管理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可以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计算机教学远程系统,这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以WindowsNT4/2000Server为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7.0为RDBMS,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提供的服务。系统不允许匿名访问,它要求用户提供帐号/密码,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系统主页,以此追踪用户。本系统将用户分为三类: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主页,访问系统的权限也不相同,其中权限较高的为管理员,其次为教师,较低为学生。权限高的能访问其下级所能访问的所有资源,反之则不然。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文字、静态图像信息的传输是不成问题的。对于视频/音频信息的传送,则由于网络带宽等原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远程教学系统中的授课功能就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传送大量视频/音频数据,以便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和视频点播(VOD)。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的限制下,视频/音频数据必须经压缩处理后才能在网络中传输。由视频服务器根据客户访问时的实际网络传输能力选择其中一种带宽流向客户传输。另外,还根据Netshow和RealVideo/Audio支持多播(Multicast)的特点,在网上对教师授课场景进行直播。在授课功能中,还必须配有同步的教师授课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HTML网页),真正将课堂搬到网上。
论文作者:吴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网络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系统论文; 用户论文; 权限论文; 信息资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