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水利局浙江龙泉 323700
摘要: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其不仅改善了传统水利施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还使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更加精确、安全,同时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工作经验,着重探讨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1.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现状
1.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水利基础实施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来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及利用。目的为了早日促使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建成。目前,我国建设了多个水利卫星通讯站,以及连接全国各省、市、区的信息传输广域网络。同时,在采集来的信息的基础上,各省、市、区,各流域的水文信息数据库以及国家级的水利政策库也已初步建立。
1.2 水利信息保障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近年来,为了加强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我国出台了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一系列的标准及相关规定。随着社会对各类信息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水利信息工程建设也开始注重对新技术背景下的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不断给予水利信息建设政策上、技术上、人才上的支持。
1.3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
在现代水利信息化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国家防洪抗旱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等十大专项业务系统。这些专项应用系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着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也加速着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进程。
2.传统水利施工管理存在的隐患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知识面广、工作深入细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相关的法规较多等特点,这些都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系数。再加上水利施工项目大多是由国家所投资,一些工程缺乏相应的审查机关,从而在投资、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监理不到位、缺乏有效控制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部分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理机关,投资和施工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不是通过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系统来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项目管理职能的正常实现,这样就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难以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也给后续的审查造成不便。
2.2缺乏科学的施工目标管理
施工目标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由于缺乏管理机制和机构,从而使施工目标管理存在一定问题:①成本目标不能得到落实和控制;②质量目标大多流于形式而忽视对质量的监控,注重工程的施工结果而轻视施工过程中应有的注意环节;③进度目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合同的规定并不一致,同时合同对此也没有硬性的、规范性的要求;④安全目标大多是依据施工人员的经验自行确立和各自执行,并没有在科学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目标体系;⑤文明生产目标也大多是做表面功夫,并未给工程本身带来益处。
2.3 水利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中,绝大多数参加工程管理的人员具备着较好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但是由于过分注重行政职能而缺乏应有的施工实践经验,同时一些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旧的套路和框架上,从而导致管理缺乏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对于技术上不算娴熟、管理经验也不丰富的管理人员来说,在施工成本、质量、进度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下,更加无法开展科学的管理。
2.4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参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中,对现场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很少严格按照规范性的要求执行,现场管理多是为了应付检查,从而导致随意性很强。最终导致施工现场极为混乱,严重妨碍施工进程。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
3.1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工程设计
在现代建设工程项目中,设计是灵魂,是施工的根本依据。在项目的设计环节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水利工程仿真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前者能够对水资源作出整体的规划,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然后将这些方案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对比,最终确立最优的施工方案,有效减少了人为的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后者则需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设计软件来实现,这个系统主要包括集成方案设计软件、造型渲染软件等,可以对全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审核和比较,实现信息技术与设计规划的结合,促使设计不断得以完善。
3.2加强监控,把好质量关
无论是房建工程、市政路桥工程等,工程质量都是其关键,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就是其命脉。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弥补人在管理中出现的漏洞。现代信息监测技术能够在工程的设计环节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规格、型号进行录入,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对此进行监控,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供货单位提供的材料,坚决杜绝将检验不合格的材料、配件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按照要求完备试验仪器,规范对每道工序,包括材料性能、混合料的配合比的测试,并随时对控制点进行复核,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还可派专人负责管理和养护试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可以随时监测到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质量问题,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整改,防止留下安全隐患。在严格的管控下,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能够在施工中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完成项目的任务。
3.3 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可以事先对工程进行测绘,形成施工中的地貌抄测。利用GPS 全站仪,直接与天正等软件进行整合,消除地形、天气等因素对于施工管理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将每日的现场视察结果在计算机中制成形象进度,利用相关软件,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发现各施工作业面的进度偏差,并能够通过模型进一步找出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或赶工措施,从而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
3.4 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优秀的人才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无疑是强心剂,同时,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对高技术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必须建立开放的制度,通过丰厚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的到来。同时还要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出国进修等手段来加强对在职职工的培养和锻炼,以形成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管理人员自身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为员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在企业内形成和谐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它能和施工管理有效的结合一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大大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祥,张坤,陈欣等.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
[2]陈岚.加快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为发展民生水利提供支撑和保障.中国水利,2008(03) .
[3]胡艳.当代水利施工管理技术发展与变革[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叶土培,林永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