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出格律古诗词的音乐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律论文,古诗词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游园不值》这首绝句中的一个片段:
师:第二声都是平声,可以拉长。
应—怜—屐—齿(短)印(短)苍—苔—
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生根据教师刚才教的平仄来读,略带一些自己的味儿,读得比较好,做到了字正腔圆,且有诗味儿。
这位教师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标注方法实在让人眼花,使人不得要领。
下面是另一位教师执教《长相思》这首词中的一个片段:
师: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
当前,一些教师都在探索如何读出格律古诗词的音乐美。有些人逐句逐字研究“平”(相当现在的一二声)“仄”(相当现在的三四声)。因为教者对律句教学把握不够,加之古韵与今声有别,所以常常不合节奏,甚至闹出笑话来。那么,如何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来取代这种既复杂又不科学的朗读方法呢?本文试图解答这个难题。
【格律诗句的特点】
格律诗词中的诗句,一般来说用的是律句。什么是律句?启功先生打了个比方:五言也好,七言也罢,都好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个长竹竿上的某一段,规律性很强。
比如: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
碧水东流至此回(仄仄平平仄仄平)
古人说“一三五不论”,但是一三五(五言一三)变化后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或三仄脚。这就说明有时也要“论”。“忌孤平”就是忌律句“中间”只有一个平声字;“忌三平(仄)”就是忌律句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或都是仄声字。
不过“二四六分明”还是比较明显的。七言的二四六字(五言二四字)或“平仄平”或“仄平仄”,多是“平仄相间”的。因为“仄声扬、平音长”,平仄相间后就形成了“降升降”或“升降升”的节奏起伏。因此,着重研究二四六字的平仄就可以了。有人教七言绝句,分别去研究28个字中每个字的平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既然二四六字平仄相间,那么,知道第二字是平或仄后,自然能知道第四字和第六字是仄是平了(二四字平仄相反,二六字平仄相同)。
其实,绝句一二句是“对”,就是说,这两句二四六字的平仄恰好相反;而第三句与第二句二四六字平仄相同,这叫“粘”。三四句还是“对”。如此说来,只要弄清第一句第二字是平起还是仄起,就一目了然了。绝句虽然是四句,二四六字平仄相间的形式基本上是两种(二、三句二四六字平仄相同是一种,一、四句二四六字平仄相同是另一种),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逐句逐字研究它的平仄。
【格律诗句的节奏】
“古典诗以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节奏又是构成声律的单位”。“古体诗”虽然不讲究平仄,一般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有几个节奏就有几个停顿。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
既然律句是“平平仄仄平平……”这个长竹竿上的某几节,这就决定了五言或七言除了最后一个字自成一个音步外,前面的基本上是两个字是一个音步。因此格律诗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以两个字为一个音步的,后一个字为音步的主要标志,一般来说,前一个字不影响音步升降。后一个字是仄声就声扬,后一个字是平声的就音长,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
平 仄 平
碧水/东流/至此/回。
仄 平 仄
两岸/青山/相对/出,
仄 平 仄
孤帆/一片/日边/来。
平 仄 平
绝句或律诗一般在偶句末押平声韵,有的第一句就人韵。“从句子来说,仄声结尾为句升,平声结尾为句降。这又形成句与句之间的节奏起伏。有了节奏起伏,就形成抑扬顿挫,于是诗歌的音乐美就产生了”。
【格律诗的朗读】
如果用“√”代表仄声音步(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声),用“—”代表平声音步(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声)。那么,“√”就表示仄声扬,“—”就表示平音长。用△表示平声韵脚,用“●”表示非韵脚的仄声字。《望天门山》每句的四个音步也可以这样表示:
天门/中断/楚江/开,
— √ — —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 √ —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 √ √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 — — △
七言律句每句前三个音步平仄相间十分明显。
五言律句前两个音步基本上是“平仄”或“仄平”。《独坐敬亭山》每句的音步,可以这样标示:
众鸟/高飞/尽,
√ — √ ●
孤云/独去/闲。
— √ — △
相看/两不/厌,
— √ √ ●
只有/敬亭/山。
√ — — △
这样也就等于有人在打拍子,照节拍就容易读出抑扬顿挫来了。(仄声韵则用“▲”表示,用“○”表示非韵脚的平声字。)
“节奏不一定与词语意义划分或语法结构相一致”。以前很多人读格律诗,都按词语意义划分或语法结构划分节奏,如:
丰年/留客/足/鸡豚
把“足”一个字单独划出一节。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莫笑/农家/腊酒/混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上下句音步不相对,步长不相等。
个人认为,这种停顿方法是对律句原有节奏的破坏。王成志在《诗词曲格律选介》一书中说:“格律诗遇到诗的意义结构跟诗的节奏结构不一致时,读诗时意义结构要服从节奏结构,按节奏结构读,否则就将诗味读没了;分析、理解诗意时,要按意义结构解读,否则把诗意弄拧了。”他认为“朝元阁”“桃花潭”等本来是三个音节的名词,但是由于律句中一般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所以读的时候就应该将其分开,读作:“朝元/阁上/西风/急”“桃花/潭水/深千/尺。”
古人说七言第五个字要读得响,为什么?多指与“丰年留客足鸡豚”相似的七言。依律句固有的乎仄应该划分为“丰年/留客/足鸡/豚”。一般的说第五字处于可平可仄,但此处不可变,必须是仄声字(如果是平声就成了三平调),怎么办?读重音,所以给人的感觉像是“丰年/留客/足/鸡豚”,其实不然,而是“丰年/留客/足鸡/豚”,同样,“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是这样。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中“翠柳”也是仄声字。“鸣”如果再是仄声字,就成了三仄脚了,所以“鸣”必须是平声字,这进一步说明“一三五”有时也“论”。而一个音步又不能割开,怎么办,把“鸣”字重读就是了。
同样《游园不值》可以这样表示:
应怜/屐齿/印苍/苔
— √ — —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 √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 √ √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 — — △
读重音,既照顾了原有的步长,又突出了应该强调之音。
同样,《长相思》中的“身向榆关那畔行”,应该是四个音步,即: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应该是三个音步,即:夜深/千帐/灯。一般的说,五言律句分三个音步,七言律句分四个音步,九言律句分五个音步。
七言律诗(或五言律诗)共八句,其中三四句、五六句讲究对仗。除去每句最后一个字,仅从平仄格式来看,后四句是前四句的重复,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对”与“粘”,这就好比律诗中律句的排列规律。律句二四六分明(平仄相间),只要记住每首律诗第一句第二字是平起还是仄起,以下各句二四六字的平仄就一目了然了。
五言律句和七言律句相比少了两字,其实是少了一个音步。但是并非随处可少,而是有固定位置——少的是开头的一个音步。比如,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去掉第一个音步就是“仄仄平平仄”。因此七律的正格是乎起,五律的正格是仄起。仄起的有第一句不入韵和入韵之分,平起的也有第一句不入韵和入韵之分。不论怎么变化,每句二四六字平仄相间基本不变。
总之,因为律句平仄规律很强,参照格律诗固有的格式,只要弄清乎起还是仄起,就可以基本上掌握全诗的音步和节奏了。
以上说的是诗中律句,词中律句还有特殊情形。
一般的说,律句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即两个字为一个音步,从前往后,最后只一个字也是一个音步。比如,“床前/明月/光”,前面四个字两个音步,最后一个字“光”也是一个音步;“窗含/西岭/千秋/雪”,前面六个字三个音步,最后一个“雪”也是一个音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前面八个字四个音步,最后一个字“流”也是一个音步。换言之,五言三个音步,七言四个音步,九言五个音步。特殊地说,如果前面第一个字自己就是一个音步,那么这种形式就是“一字领”了。比如,“变一庭凄冷”(《关河令》),从前往后两字一停:“变一/庭凄,冷”平仄也合律,但意思表达不清。如果这样停顿:“变|一庭/凄冷”,即用“变”领后面四个字,后面四个字仍合律。同样“纵芭蕉不雨也嗖嗖”(《唐多令》)从前往后两字一节,“纵芭/蕉不/雨也/嗖嗖”,不但把名词“芭蕉”割裂,而且不合律,而用“纵”一字领:“纵|芭蕉/不雨/也嗖/嗖”,则意思明确且合律。有些一字领,可以同时领几个分句,比如,“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行香子》),属于特殊现象。
这又进一步说明:一般说来,一个字的音步,或是律句后一个字,或是律句前一个字,不是在律句中间。所以,那种把律句中间某一个字当成一个音步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朗读时那样停顿当然也就很难读出格律诗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