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整合_互联网+论文

Internet+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整合_互联网+论文

“互联网+”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渗透和扩散的历史过程。这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互联网+”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需有4个必要条件。

      一、互联网与战略方向的融合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首先是战略方向的融合。“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人视角的提法,“+”的是往各垂直行业走深一步的创新服务、升级服务。

      对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道路来说,要搭上“互联网+”的东风,获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明确互联网3.0时代法则。以往玩转互联网的法则都是流量为王,而“互联网+”时代,法则一是是否拥有线下资源,法则二是资源是否有效运转,法则三是资源能否在线上线下形成流动回路。企业是否深耕某一行业并拥有充分的资源,是“互联网+”道路的首要考量标准,拥有资源还不行,把资源运转起来,打通线上线下,形成完整流动回路才能真正走上“互联网+”的道路。企业的战略除了通常意义上的长远战略外,“短暂战略”越来越凸显他的意义,因为信息及形势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所以有一个实际又可行的短暂战略更加审时度势,会带领企业走得更远。

      二、互联网与优势资源的融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正逐渐改变着传统产业,已经广泛影响到世界产业的走向。产业融合将促使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出现,创造新的市场领域,提供新的收入来源,会打破原来的产业界限,降低产业壁垒,改变商业竞争环境,导致原来处于上下游或者合作关系的企业变成直接的竞争对手。“互联网+”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能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一时代中的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产生着快速的转变,互联网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1.管理模式的融合

      企业要把握机会,利用互联网对自身的生产、业务管理的模式进行革新,实现互联网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要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不断提升企业信誉和影响力,开发出新的产品,快速地响应市场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所代表的数据流通并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数据共享,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着行业壁垒,企业管理模式应该更加灵活,充分地汲取相关行业的优势,挖掘数据价值,消除行业壁垒。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做好组织结构的创新工作,整体提升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效率,促进整个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首先是加强信息交流。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加强企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合作。企业部门、员工结合自身状况,开发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如OA系统),或在企业内部形成局域网,通过收发处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等互联网软件,增强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性,提高信息的传输与利用效率。

      其次增强财务组织的创新。在财务组织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工具细化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在信息系统的协助下,财务人员应该对企业发生的存货、应付款、应收款以及销售等账目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财务组织管理可以为企业领导阶层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为决策的正确制定提供帮助,以确保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完善顶层设计引导考核,突出“全覆盖、真考核、硬兑现”,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围绕“提升企业管理”的原则,坚持效益导向,加强考核体系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设计,既要传递压力,更要加强正面激励引导,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出台一些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把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吸引到队伍中,重点加大一线人员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切实调动员工积极性。

      2.运营模式融合

      “互联网+”时代是注意力经济时代,互联网带来的高速信息传播方式导致的是海量信息的产生。信息传播成本低廉,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引进微博、微信等社交公共平台,既可以通过平台宣传产品信息,介绍产品优势,也可以及时接收客户的反馈信息,为客户提供相关资料,更好地服务好客户。另外,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的欠缺,也是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更需要重视品牌保护与品牌管理,为企业注入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可借助互联网与顾客进行互动,并提供针对性的个性服务,来提高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国外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国内开心网、人人网、微博、视频风靡一时,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社交、生活习惯,更是让商家看到了无限商机,数字营销应运而生。所谓数字营销,就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数字营销将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最有效、最省钱地谋求新的市场的开拓和新的消费者的挖掘。数字营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而且包含了更深层的观念革命。它是目标营销、分散营销、直接营销、双向互动营销、客户导向营销、远程或全球营销、无纸化交易、虚拟营销、客户参与式营销的综合。在数字营销时代,营销已不再是企业主把品牌灌输给用户这么简单,而是企业与用户共同建立长期持续的互动关系,共同塑造品牌。数字营销已经从搜索满足需求发展到互动创造需求的阶段。作为最前沿的数字营销手段之一,社会化营销已经成为集传播、公关、CRM、销售等于一体的新型营销手段。社会化营销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客户粘性、教育潜在客户、提升市场对企业的好感,同时也有利于把顾客转化为自己产品的推广员,把相关专家转化为意见领袖。企业需建立自己的社会化管理体系,方能应对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在社会化体系中,数字营销部门的地位进一步被提升,并将最终成为整个企业组织架构的数据中枢。

      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为企业管理、运行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从以客户到用户的转变,引导顾客以自己的意愿去购买产品从而推广产品,成为企业发展的根基。

      三、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的融合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人的变化,如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流动频率的高速化、价值创造能力的扩大化等。这些新的变化,要求组织必须重新对人力资源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审视,从人力资本至上的角度,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1.数据化

      相比于传统行业时代,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更强的数据化特征,即在人力资源的选聘、录用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的生命周期内,可以以数据为载体,对人力资源的各种行为特征进行记录,基于数据的人力资源决策与管理工作,使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管理成为提高人力资源效能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够为人力资源的程序化及非程序化决策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不仅如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数据化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等形式,对人力资源价值量化管理进行强化,进而推动实现组织目标。

      2.核心化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个人的价值创造模式,员工所能够创造的效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再对核心员工进行定义,每一个员工都是组织的核心员工,都能够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3.需求化

      e-HR从形式上看,是由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工具等整合而成,通过电子通信网络,员工与管理人员能够实现随时沟通,从而保证了人力资源与技术环境的同步发展。e-HR模式使得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运作进行改善,在节省资金的同时,加强了对员工的服务,开辟出了新的沟通渠道,使得员工与部门负责人都能够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达到了互动与人文管理;可以将周期激励转变为全面认可激励,及时对员工的努力及做出的贡献进行认可和奖励,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效能的提高,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协作、关爱和共享,维护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利于公司文化和制度的落实和推进。

      四、互联网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前面论述了人力资源的改变革新是:体现出每个员工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在满足客户的同时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显然,在网络化组织中,整个管理的重心就从管理员工的群体逐渐变成企业的领导帮助员工去实现客户的想法,领导的任务相应地变成了协助每个员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促进员工不断学习的组织氛围,形成组织不断创新的核心能力。

      具有创造力的员工,且其专业化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企业文化意义之所在,也是新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动力。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实践中,网络化信息替代传统的规章条例,领导层的决策权和权力控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新的管理环境,要求组织高层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不再局限于以往高度集中的权力控制。而应致力于企业文化的新发展,实施分散性的管理策略,增强组织的机动性、灵活性。把员工个人的组织行为纳入集体范畴,尊重和培育其个性化的拓展。因此,员工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也就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核心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以分散化管理来保障组织的有机性和灵活性,放松了组织的集中控制,此时,就必须依靠企业文化来维护组织的运作,将员工的个别行为整合到企业目标中去。以人为本就此成为必然。

标签:;  ;  ;  ;  ;  ;  ;  ;  ;  

Internet+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整合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