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展望_图书馆论文

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展望_图书馆论文

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图书馆论文,编目论文,环境论文,工作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和建设中,文献信息编目工作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模式和组织已开始发生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怎样发展,如何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社会需求,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服务,是国家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家图书馆的实际,提出一些想法。

一、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发展趋势

1. 编目工作范围的扩展

传统图书馆是封闭型的,所收藏的文献信息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图书馆在信息加工时,尤其是在手工操作情况下,编目工作范围有严格界限,编目对象主要是图书馆收藏的印刷型文献。编目工作本身分工很细,一般采取分文献类型、分语言文字、分目录类型。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急剧增加,图书馆拥有的信息从文献资源型转为电子网络资源型,那么图书馆就必须面对更大范围的读者群,随之信息的组织与加工也必须打破原有的限制,扩展编目工作范围。

其一:在对现有文献信息编目加工时,不同文献类型、不同语言文字、不同书目类型的数据加工要统一,突破原有的分工,提供统一的书目格式和检索界面,便于读者在因特网和局域网上检索和利用。例如:美国的OCLC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其二:网上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的兴起,数字化馆藏的增加,图书馆的编目工作范围不仅限于图书馆内的文献信息,开始扩展到对网上各种类型信息进行编目加工,包括对网上全文信息、数据库信息、网页信息等非文献型的信息进行编目加工,从而使网上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受控编目体系与非受控编目体系

编目工作范围的扩展,新型网上数字型电子信息编目加工的需求,对图书馆编目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编目工作体系和编目对象是以印刷型文献为主,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规范的编目工作体系,我们把它称为受控编目体系。如今,网上电子资源编目加工的需求,使受控编目体系原有的机读格式、编目规则、编目产品、检索形式受到冲击,开始渗透到受控编目体系中,使许多文献机构和编目人员感到茫然,许多原有的理论和方法不适用了。似乎原来固有的受控编目系统被打破,新的系统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网上数字型电子信息的迅速增长,电子资源组织呈现多元化,非文献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采取多种方式,对网上资源进行加工,导致非受控编目体系的出现与发展。面对网上海量信息的迅猛发展,非受控编目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必须抓住时机,摸索、研究、关注受控编目体系与非受控编目体系发展,积极参与和改进非受控编目体系。

3. 数字化信息的编目加工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数字化的馆藏将成为读者使用的主要信息。无论是网上电子信息,还是多媒体信息以及印刷型载体数字化的信息,均要进行有序化编目加工,为读者提供检索途径。这是当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新课题。数字化馆藏是一种新型数字结构,它要对书目、全文、图形、声音等进行处理,支持多形态数字资源对象的数字存储和检索系统。数据结构包括:对象数据、元数据、网页数据。在数字化信息的处理中,元数据是经人工干预的置标工作。数字化资源标引与传统编目不同,深入到文献内容,对每一个数据对象进行置标,组织资源数据库。目前,国家图书馆以及广东中山图书馆等图书馆在研制数字图书馆过程中,根据SGML/XML国际标准和中文全文检索技术提出了《数字式中文全文通用格式》。新格式规定了各类型文献元数据的规范和定义,用于印刷型、计算机文档、网上信息等不同类型元数据处理。它可以用于中文全文文献信息的交换格式,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存储格式,可以把CNMARC转换为新格式,也可以快速检索,直接获得原文。这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处理的模式。

4.编目工作组织向自动化、网络化、集中化方面发展

因特网和计算机功能的迅速发展,为图书馆业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图书馆采用计算机管理,不但能够改善图书馆管理和工作效率、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立高速度、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从单机操作发展到局域网联机操作,现在开始实行网上异地联机编目和联合建库。编目工作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开始向自动化、网络化、集中化方面发展。国家图书馆的联合编目中心、地方区域性联合编目中心、书商—软件商—用户为一体的采编联合中心的出现和运作,标志着我国联合编目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5. 编目工作技术趋于标准化和智能化

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发展,对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要求更高。没有标准的数据通讯格式,没有标准的网络协议,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编目工作和资源共享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所有从事文献信息编目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标准,包括文献编目标准、数据库建库标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标准、网络通讯等标准。例如:信息检索协议(Z39.50)、馆际互借协议(ISO10160/10161)、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通用多8位编码字符集(ISO/IEC10646)等。

另外,网络环境下的编目工作,对计算机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应逐步实现编目工作智能化。例如:建立智能型主题数据库,实现机器标引;分类法和主题词库的自动转换,网上电子资源的自动搜索等。

6. 编目产品类型多样化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加工向深层次发展,图书馆的信息加工工作发展到对各种载体信息数字化,对数字化数据的存贮和利用的管理维护,编目产品呈多样化。现在已经出现的:机读书目数据库、机读全文数据库、机读影像数据库、专题题录数据库等。

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的环境下,网上电子资源的多元化,信息用户需求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为了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对传统的信息加工提出了新挑战,信息加工将形成新的体系。有关专家预测,信息加工体系将发展为:描述性信息加工、整体性信息加工、鉴选性信息加工、周遍性信息加工、研究性信息加工、相关性信息加工等体系。

二、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特点

1. 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1991年颁布的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工作——国际图书馆统计》中规定:“国家图书馆通常还履行:编制现行的国家书目和回溯性文献目录,收藏并更新大型的有代表性的外国文献的藏书,其中包括关于本国的外国文献职能,充当国家文献目录信息中心职能,编制全国联合目录职能等……”。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书目中心,在建立国家书目系统的过程中起领导作用,它的编目工作状况,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编目水平。国家图书馆承担编制国家书目的任务,它是一个国家全部出版物的现状与历史的记录。尤其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书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世界的读者,被视为中国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和典范。因此,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特别重要,不可忽视,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编目数量居首位,编目质量居前列

国家图书馆接受呈缴,对本国出版物的收藏品种与数量在国内居首位。可以利用收藏的出版物进行编目加工。在发达国家,许多国家的版权登记机构设在国家图书馆,因此收藏图书比较齐全,编制的国家书目和编目产品数量居首位,质量居前列。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出版及书目编制和编制技术的全貌。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于受到中文图书收藏和图书到馆时间限制,书目编制不够及时。但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重视对国内出版的各类型中文出版物的收藏和编目,已逐步形成中文出版物的书目中心。尤其近几年来,出版和编制了中国国家书目、中国国家书目新书数据库、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的编目数量居首位,编目质量居前列,其产品有较高的信誉。

3.编目规则、编目技术、编目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者

图书编目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必须有一整套统一的文献工作标准和规范。标准化、规范化的书目信息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编目后,各类型文献、各文种的文献、各载体的文献应该有统一的格式、编目条例、规范控制、标引工具、用户检索界面及检索点,确保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全最快的书目信息。国家图书馆编制国家书目,担负制定编目规则、编目技术、编目标准的任务。本身应是执行编目规则、编目技术、编目标准的典范,对全国的文献机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技术水平发展,有更加重要示范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展望

1. 网上联机编目中心

联机编目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由多个图书馆共同编目,共建联机书目数据库的工作方式。网上联机编目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环境、提高信息加工效率、加快信息传递的最佳方式。美国的O-CLC是成功的典范。笔者认为:在我国实现网上联机编目的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图书馆不能贻误时机,以自己特有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权威,成为名副其实的联机编目中心。应在技术、硬件、软件、编目标准、专业人员方面集中优势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网上联机编目工作。在操作时,应打破文献类型、语言文字的限制,全方位的组织落实,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建设基础比较好,首先要注重在维护和补缺数据的工作上,与国内重要的文献机构合作,尽快在网上建立一个最有权威、质量最好、数据最全的中国书目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图书馆馆藏联合目录。其次要在研究和制定书目格式、规范格式、标引规范格式、中文文献的编目规则等方面下工夫,尽快为全国提供网上联机编目的标准与技术工具。

(2)加快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利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优势,占领制高点,同时积极与兄弟单位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建库工作。

(3)中文连续出版物数据库,应该把ISSN数据库、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回溯数据库进行汇总,统一格式和编目规则,尽快上网占领阵地。同时做好中文连续出版物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建立较有权威的全国中文连续出版物数据库。

(4)外文图书和外文连续出版物的数据库,可以分阶段建设,重点放在对最新出版物的书目和篇名数据库的建设上,及时为读者提供最新书目信息。

(5)利用网络环境,向全社会提供中外文图书书目和书目信息产品服务、技术标准服务、数据库建设服务以及各类型书目产品的服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要一味追求高、新、全的模式。例如在数据交换和利用上,可采用实时处理方式、脱机处理方式、数据库产品、实时数据库等多种方式,为各类型文献信息机构和用户提供书目信息,实现网上全方位书目信息服务。

2. 电子信息与网上资源编目

电子出版物的急剧增长,对传统印刷型出版物的收藏形成冲击。但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品出版物在一段时间内,必然是共同协调发展。文献信息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品出版物收藏的衔接、协调、连接。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以及可获得的电子文献越来越多,在信息加工,尤其是对电子信息资源的编目应走在全国的前面。在数据加工方面应有高水平人员和技术骨干,要加大力度培养自己的专家,在国内成为龙头,使国家图书馆的编目产品形成权威产品。因为电子文献和声像文献信息加工,技术和设备条件要求高,许多图书馆没有条件,希望直接使用国家图书馆的成果。

国家图书馆在编目加工中也要考虑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品出版物数据库建设规划,在技术和业务上协调好。笔者认为: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品出版物应统一编目规则,集中编目,数据之间有连接,便于用户通过计算机实现多途径、远距离、快速灵活的检索信息,同时注重网上信息资源的编目加工和技术发展。网上资源庞杂无序,以一次信息为主,检索方法五花八门,国家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组织信息的优势和技术,加强对网上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注意非控编目系统的发展,把大量的无序的信息变为用户可使用的信息。

3. 信息加工组织管理必须打破原有模式

传统图书馆信息加工组织是按手工劳动进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加工的工作环境和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印刷性文献信息的采编工作趋于萎缩。因此,国家图书馆在手工操作转变到计算机操作基本完成后,应研究信息加工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跳出原有的模式。

其一:要突破单纯性书目型信息加工,考虑文献信息的深加工和全文标引。

其二:要扩展到对网上书目及全文信息的加工,对各类检索信息进行重组和提取精粹。

笔者认为:国家图书馆现有的编目工作是按文献类型划分,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重组。原有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劳动组织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改变。建议如下:

(1)中文新文献统一编目加工,包括:普通图书、台港图书、 中文资料、中文连续出版物、中文古籍文献编目加工;

(2)外文文献统一编目加工,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资料;

(3)电子文献、声像文献集中统一编目与加工;

(4)成立新机构,负责数字化馆藏信息的编目加工;

(5)参考咨询部编制专题参考书目工作,应以建设专题数据库为主,侧重对网上信息的收集,进行信息增值加工。

从全馆来说,最终形成大采访、大编目加工、大数据库加工的格局,便于在业务管理、技术标准、软硬件方面统一。

4. 摆脱简单劳动、重复性劳动,增加技术性投入

国家图书馆具有人、财、物和技术的优势,在实现网上联机编目中心和编制国家书目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地摆脱简单、重复性劳动,花大气力在宏观规划、技术标准、前瞻性研究上多投入。许多事情我们做了,但由于认识不够,花的力量不够,许多事情做得不到位,没有形成规模和产生效益,丧失了许多良机,致使国家图书馆的文献和信息加工的业务仍在低水平徘徊。例如: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电子文献的编目、声像资料的编目、网上联机编目、主题规范数据库、名称规范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机读书目格式、中国规范机读格式、全文数据库置标语言规范等的研制与开发;在图书馆计算机软件方面,国家图书馆做了许多工作,但感到缺乏战略眼光,许多事有头无尾,计划性不强,应该做好的事没有做好,面临极大的挑战。

国家图书馆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几年内拿出一些拳头产品。国家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加工方面,要有合作的思想,不能什么数据库均自己从头开始制作,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太多,效果不明显。应该主动与有关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进行信息的二次开发,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

5.文献及信息深层次加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的巨增,面对海量的无序信息,用户感到眼花缭乱,望洋兴叹,无从下手。图书馆信息加工必须面对用户需求,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研究网上信息的加工。对传统信息加工产品,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加工。例如:经过图书馆专业人员加工和提炼的二次文献:书目、索引、提要、题录、汇编、综述、评介、关键词等方式,把纸张型、手工型的信息转换为电子信息,满足读者需求。同时还要利用新技术手段,例如:利用网上机器人,对网上的各种电子信息进行分类,进行有序的链接,实现对网上信息的加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加工是信息机构的重要基础工作,抓住时机,利用新技术,做好编目加工工作,将为信息服务工作插上了翅膀。否则,编目工作将成为“瓶颈”,极大地阻碍信息服务。因此,可以说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扎扎实实做好。

标签:;  ;  ;  ;  ;  ;  

网络环境下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展望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