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对效率有四个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差距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效应]
一、收入不平等与激励效应
在社会财富的存在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创新和投资。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财富的积累和人们自身价值实现的情况下,收入是调动人们努力工作、创新和投资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确保人们收入与贡献的一致是形成有效激励的关键。但由于人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差别,人们对经济活动成果的贡献就会是不同的,与此相应,人们得到的收入也就会不同,收入不平等就成为必然。因此,从激励角度来讲,企图拉平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就会挫伤人们努力工作、创新和投资的积极性,从而防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强调的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是与人们对经济活动成果的贡献大小相联系的,任何与人们贡献不一致的收入不平等,都会对经济效率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收入不平等与资本形成效应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资本形成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资本形成将产生什么影响呢?根据边际消费函数理论,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储蓄倾向递增。因此,从资本形成角度讲,收入不平等的存在有利于储蓄,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但这是否意味着收入不平等与效率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呢?事实上并非如此,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也同样会造成反积累效果。因为资本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储蓄,而且还取决于资本的预期报酬,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现实经济中的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妨碍经济增长,进而降低资本的预期报酬,妨碍投资和资本形成。因此,从收入不平等与资本形成的关系上看,同样也存在一个收入不平等的适应水平问题。收入不平等过大或过小都将不利于资本形成和效率提高。
三、收入不平等与人力资本效应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也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来自教育和健康方向的投资。其大小取决于国民教育和健康素质。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收入不平等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教育、健康支付的能力和人们营养状况等,影响人们的体质和智力水平,从而影响经济效率。因此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将使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和健康保障,这将使这一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降低,因而妨碍效率提高。
四、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合作效应
效率不仅来自有效激励、资本形成而且也取决于社会合作和稳定。一个缺乏合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其经济是不可能有效率的。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财富的创造需要人们进行合作。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竞争,而且更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但是要实现合作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包括:(1)合作是基于在给定的规则的自我约束下的互惠行为(reciprocity)。对于合作来说,参与的个人并不需要是理性的,进化的过程将让成功的方法存在,即使参与者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他们也不需要交换信息和承诺,他们不需要言语,他们的行为已经能够说明,同时也不必保证彼此信任,互利的行为将使欺骗没有生产力,利他主义也不必要,成功的策略可以从利己主义者中产生合作。(2)合作需要相互作用扩大到无数或至少不知道数量的次数,这是因为参与游戏的人两个都倾向于选择欺骗,因为这是人们的最好对策。如果对手知道是有限的次数,那么他将没有在最后一轮中合作的动力,无数次的假设将产生一种未来的恐惧,(the shadow of the future)而且为了合作的稳定。一般来说,只要合作前提具备,人们可以通过“试错法”了解相互报酬的可能性,或通过模仿成功者和盲目的选择实现合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合作对财富创造和经济效率的价值。首先,应从企业这一社会财富创造的基本组织开始分析合作的价值。我们知道企业财富的创造能力取决于企业组织自身的素质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其次,设定企业生产函数,即:Q=f(k,L,N,E,C,S,),其中,资本设备(k),劳动者数量(N),劳动者素质(L),劳动者的努力程度(E),企业合作(C),包括工人之间、部门之间、工人与管理者和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之间,社会环境(S),Q表示企业的总产出。对于一个既定企业,可以认为K、L、N是基本不变的,可以用R代替,R为常量,则:Q=Rf(E,C,S)。最后,对社会财富创造进行分析,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社会财富数量取决于企业中人员的努力和合作态度以及企业的社会环境。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经营活动不受外界干扰。即封闭状态下的经营。在封闭状态下,企业经营业绩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和合作,也就是说,企业中员工愈努力,企业的产量愈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员工努力最大,合作最好呢?显然取决于企业的收入分配。因为人们进行工作和投资是为了获取收入,至少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是如此。同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也是为了获取预期利润,经营者和工人都是为了获取预期的薪金和工资。如果投资者不能获取预期的利润,他就不会投资或少投资,经营者和工人不能获取预期的收入,就会退出企业或减少努力。在各自都追求自身收入最大化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利益就存在冲突。为了企业取得最好的业绩,合作是最稳定和最佳的对策。要想实现合作,双方就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否则长期合作是不可能的。如要长期合作,双方必须降低各自的要求,获取满意的收入,以保证长期利益,这种满意的收入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实力,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基本反映人们贡献公平的收入。
2.考虑与社会相互作用,即开放状况下的经营。在开放的状态下,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将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假设企业为一方,社会为另一方,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获取最大的收入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要保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消除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收入再分配是消除贫困与收入不平等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方法之一,或者说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收入再分配实际上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单位与社会进行合作的方法,这种合作要求企业成员转让一些利益给社会,以获取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减少社会不稳定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失。
接下来分析不同群体的合作问题。假设社会可以分为富人和穷人两组,在这里,富人是指财富和收入除满足其日常开支的需要外,还有富余的人。这些富余的财富和收入将用于投资,进行财富和收入的再创造及增值,这些投资对增加总财富是重要的。穷人则是指只拥有少量收入和财富、甚至没有,这些只够维持基本生存或不能维持,根本就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或健康开支。
下面分析穷人和富人在收入分配与社会合作中的行为对策。对于穷人和富人来说,他们的对策有两种选择:合作与不合作。
首先,假定富人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穷人安于现状,不采取反社会的行为,这种情况称之为无条件合作。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可能的。但仍存在因贫穷而造成的劳动力生产率的损失。当这种损失不超过财富的增加时,社会财富将会增加,然而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穷人采取了一些反社会的行为,即使不是极端的都将会造成社会成本的支出。
其次,假定穷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经济平等,富人被迫接受这一要求,结果是人们收入趋于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投资将会减少。这种情况虽然能获取由穷人方面改善带来的收益,但将面临社会投资减少的损失。这种减少是因为消费的增加和储蓄的原故。这种情况虽有可能存在,但人们的激励机制将丧失,最终将导致社会财富增长缓慢。
第三,假定双方都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不愿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将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社会安全机构,这样的结果使大量资源用于非生产性开支,社会总投资迅速减少,最终难以维持。但需要指出的,如果这些人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将改善其自身素质,包括健康和智力水平,从而能够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相反,如果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改善,他们可能因贫穷而进行偷盗、抢劫等刑事犯罪活动,犯罪将导致反犯罪,犯罪和反犯罪都将产生经济支出,而这些支出将导致资源的非生产性利用,从而影响财富创造。如,1965年美国的犯罪成本估计为210亿美元。约占国民收入的4%。据认为,如果考虑到相当大的遗漏,这个百分比也许更为可观。此外由于穷人不满意他的状况,在政治家的煽动下,可能造成社会动乱和分裂,甚至战争,这样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假定双方都作出让步,富人愿意放弃一些收入进行再分配,穷人只希望获取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资料,社会维持适度的收入不平等,这样,既不减少富人的投资,又能极大减少因贫穷而损失的生产力。社会将在平稳、有序的基础上增加其财富和收入,富人和穷人都将分享有社会和谐与合作带来的利益。因此可以说,收入再分配是社会购买、社会合作和稳定支付的代价,只要这种代价不超过收益,社会将获取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看,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来分析,可以知道合作对财富创造的价值,这种合作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合作,而且包括企业与社会的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收入的合理公平分配,互利互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各人只考虑自身利益,合作也就无法进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利的经济人假设之上,但其得以稳定运行实际上是靠互利来维持的,因此可以说,合作才是市场经济真正得以存在的依据,也是市场经济效率的重要来源,欺诈是不能发展成市场经济,只能是破坏市场经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