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真抓实干治理通货膨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抓实干论文,通货膨胀论文,思想认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通货膨胀问题一直伴随和干扰着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根据有关资料,全国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1.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1%,其中大米、食用油约50%左右,个别地方上涨100%左右;禽蛋、蔬菜上涨50%左右,个别地方上涨100%左右。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央领导多次指示要把物价降下来,去年八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物价会议,并采取了以压缩基本建设为主要措施的一系列手段,但是收效并不十分显著。根据有关资料,1995年一季度全国的物价有所回落但并不很多。尤其是云南等省,涨幅仍在20%以上。症结何在?同时,就通货膨胀问题的学术讨论蜂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不外还是强调用过去的老办法所谓从控制货币投放、压缩基建、加强农业投入等一些手段。这些思路当然都不错,但我认为,目前关键的是认识问题,正是由于思想上对通货膨胀的看法有问题,看不到通货膨胀的危害性,甚至认为通胀有好处。同时还认为经济发展同通货膨胀是孪生姊妹,没有必要去治理。如此等等模糊认识,使一些领导和决策部门不可能下大决心,真抓实干地去台理通货膨胀,也就是古人说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就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目前关键地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解决好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抓好有关具体问题,治理通胀才有希望。为什么会产生种种不正确的认识,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不正确的思想。
一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不能减,有一点通胀也不要紧的思想在作祟。勿慵讳言,现在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很感兴趣,只要一声号召,呼拉一下上去了。你要叫他压经济发展速度,控制通货膨胀,他心里就闹别扭,明里不反对,暗里顶着不办,为了为应付上级,就做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抓实干的行动。而且他们还有一套振振有词的理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通货膨胀这个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能避开这个阶段,似乎经济发展非要和通胀挂钩不可。
二是认为通过改革,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完全有能力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了,物价上涨也不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加上新闻媒介的误导,认为现在群众手里存款很多,到处都是万元户。一些高消费场所也经常门庭若市,好象通货膨胀群众完全有能力承受。
三是认为通货膨胀对农民有利,有利于缩小工农剪刀差,一些领导干部针对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认为,过去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现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正好理顺农副产品的价格关系,同时还有利于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
四是一些决策部门从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情况出发,怕抑制通货膨胀会导致金融危机。甚至一些权威的专家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墨西哥之所以发生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采取了过激手段所引起的。
五是对通货膨胀的害处认识不足,通货膨胀无害论的观点在相当一部分决策者心目中占有市场。尤有甚者,甚至认为通货膨胀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因为通货膨胀的缘故,原先认为订得过高的经济指标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通货一膨胀,产值上去了,利润、税收也可以随之上去。
当然,通货膨胀不能及时治理的原因,除了思想上的主观原因外,客观上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应当强调指出,思想认识问题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解决通货膨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二、要解决通胀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就要对症下药,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对上述几个问题,必须澄清一些模糊观念,端正思想。
第一,经济建设速度不能减,有一点通胀也不要紧的思想观念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知道,经济建设速度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具体地说,下一年的经济建设规模取决于上一年的积累程度,规模适当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实际积累不足,靠发钞票来搞建设必然要导致通货膨胀。如果我们违背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反客观实际,片面地追求高速度,这样的高速度既不可能持久,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过几年非得来一次调整和整顿。这样的情况,建国以来我们已经发生过多次,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如果从深层次进行分析,则涉及到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上去了,人民群众非但得不到的好苦,还要受到通货膨胀的危害,还会留下其它一系列隐患,那么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再高又有什么意义?也违背了我们加速经济建设的初衷。
第二,通过改革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完全有能力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的观念必须改变。总的来讲,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的确提高了,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人民群众的花费也在扩大和提高,这也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这里随便列举几项:购房和买房,通过住房改革,城镇居民80%以上都买了房,许多人多年的积蓄一扫而空,有的还要找亲友借支一部份。孩子上学,过去一个中小学生一学期的注册费只是几元,现在小学生要几十元,中学生要一百多元,平时还有名目繁多的这样费那样费,一个学年下来要数百元。如果再有一个自费大专生,学费则以数千元计,其支出可想而知。医疗费,过去看一个感冒挂号费5分, 加上药费也就几毛钱,现在单是挂号费最便宜的也要五角,药费一次就要一二十元。在日常生活开支中,吃的方面过去计划供应一千克大米三角钱左右,现在一千克大米要三元多;过去一公斤小白菜五分到一角,现在要五角到一两元,穿的方面,过去一件普通衣服五六元,现在要五六十元到几百元。过去一双皮鞋要十多二十元,现在一二百元甚至更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群众的收入水平是提高了,但同时开支也在增加,很多项目是成十倍地增长,几乎是把收入提高的因素完全抵销了。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生活水平是提高了,穿的比过去好了,吃的也比过去好了。我们需看到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撇开那些所谓的大款不说,月薪一千至几千元的也有,一月只有一二百元生活费甚至生活都保证不了的。有的群众其中尤其是少数生产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的职工的收入水平实际上是下降的,比如那些只能领取生活费,又没有其它收入的职工,对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是难于承受的。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第三,通货膨胀对农民有利,通胀有利于缩小工农剪刀差的模糊观念必须清除。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是最突出的,尤其是在1994年度国家采取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一些一度很俏的建材价格回落之后,大米、猪肉、食用油乃至蔬菜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农民也的确从涨价中得到了一些好处,因而给人们造成一种物价上涨,农民得利的直观感觉。但这里面至少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一是在这次大涨价中,农民得到的好处只是很小一部份,大部份被流通领域的中间商拿去了,一些交通不便的边僻地区是如此。二是通胀总的来看是一种普通现象,不仅农产品涨价,工业品也在涨价,以农民最需要的农药化肥为例,尿素过去30至50元一袋(40—50公斤),现在则要70至100 元一袋,涨了一倍左右,其它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工业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这样一来,农民卖农付产品得到的好处实际上弥补到购买工业品中去了,实际得到的好处并不多甚至得不偿失。
第四,不能把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同我们的情况混为一谈,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情况。首先是背景不同,墨西哥的整个国民经济基础可以说是建立在外债上面的,而我们的国民经济基础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国有资产为主上面的,虽然也有外债,但所占比例甚微,完全不足于左右我们的经济活动。其次是社会性质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因此,担心抑制通胀会导致金融危机,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必要的。
第五,必须全面地充分地认识通货膨胀的危害性,彻底消除“通货膨胀无害论”。首先,从政治方面看,通货膨胀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通货膨胀的受害者首先是老百姓,通胀过猛老百姓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有怨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还在于如果这种情况迟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到人心的向背,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烂发钞票,物价一日三涨,虽然不是蒋家王朝垮台的决定因素。但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把通货膨胀问题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其次,从经济方面看,通胀的存在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1.经济发展情况的虚假性。由于通胀,实际产品产量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得到实际利益,而在统计数字上则表现出无限扩大的状态。难怪有的老百姓讲,物价象这样涨下去,莫说2000年只翻两番,翻十番也没有问题。2.导致国家财富流失。现在各级政府、各企业都有承包指标,一旦完成任务,则可得到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物质奖励,由于通胀,产量不增甚至减少而产值和利润则大增,承包者实际并未增加生产,却可以从国库中挖走一块国家财产。3.造成老百姓生活水平虚假提高。由于通货膨胀,老百姓享受的物质产品总量并未增加,但价值却增加了,造成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假象。4.人为地造成分配不公。由于通胀,一些从事生产和流通的部门可以从涨价因素中得到许多好处,而靠政府拨款的工薪阶层则会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按劳分配的实现。就个别情况而言,一些储备有大量物资的单位就会大发其财。前几年钢材大涨时某公司一笔生意未做,靠涨价因素增收上千万元。5.通货膨胀影响人民币的威信,长期以来,人民币由于币值稳定,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而且一些周边国家也欢迎我们的人民币。如果通涨继发展下去,人民币的威信肯定会受到影响,动摇其地位。
通货膨胀的危害还不仅止于此,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明确一点,那就是通货膨胀是有害的,尽管从某些角度看,它可能会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从总体看、从全局看、是弊多利少,甚至是有害无益。作为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和部门,要在解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强有利的措施,坚决把通货膨胀降下来。
三、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只是基础,工作不能只做到这一步就停止下来。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还要采取相应的一系列措施才能达到其目的。就目前来看,主要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稍知经济学原理的人都知道,社会货币流通量和社会商品总量以及自身的流通次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金银货币条件下,超过规定的量那部份货币就受规律的作用自动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货币,而在纸币条件下超过规定的量则会酿成通货膨胀。因此,要抑制通货膨胀,迫在眉捷而又可能立竿见影的工作,就是要千方百计控制货币投放。从有关统计数字来看,我们国家货币投放的量并未减少,个别地方甚至还有所增加。从总的情况来看,中央和省的某些基建项目压缩了,但地、州、市、县的项目非但未压缩甚至还在增加;国有经济的项目压缩了,非国有经济的项目却未压缩甚至还在增加;一些基建投资项目压缩了,但另一些非基建投资项目却在新开口子。如此等等,是货币投放未能控制的主要原因。当然,有一些货币投放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某些国家重点工程、高科技项目、救济破产企业以及亏损企业职工生活的费用等。但在实际上,由于金融政策的弹性和强调银行企业化管理等因素,一些不该投放的款项还在投入也是一个事实。对此,国家应出台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切实控制住货币的投放。
第二,努力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水平。社会产品产量总供给不足,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我不再赘述。在这里只分析与此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总供给为什么不足,究竟是那方面不足?总供给不足,我认为主要来自于这几年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应该承认,这几年在产业政策上,与过去相反,重流通领域而不注重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比如我们大家都很清楚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直是这几年的口号。应该说,这个口号并没有错,尤其是相对某些情况而言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也不否认加强农业也是一贯的口号,问题在于落实不够。这就是我们要回答的哪方面不足的问题。这几年农业方面的薄弱早已暴露无遗,但由于一些政府部门认为农业创税利极少等原因,没有真正重视以粮食为主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即使抓农业也是只抓能带来高税利的经济作物的生产。相反,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却如雨后春笋,一批产品要在流通部门你炒过来我炒过若干道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岂能不高。以白糖为例,甘蔗才刚出苗,白糖已在一些期货交易所炒了若干手了。由于对农业尤其对粮食生产重视不足,导致去年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不迭。所以要把居高不下的农产品价格降下来,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总供给。决不能满足于过去的一般号召,对各级政府部门要有硬性指标,行政措施还要加上经济措施,双管齐下,真正把农业搞上去。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方向是对的,问题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走了极端,一度自我弱化了宏观调控的机制,某些地方甚至取消了物价管理部门。在价格上完全任其自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利益动机所驱动,必然要高抬物价,导致物价总体长涨。今后要坚决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要加强和强化物价部门的力量和职能作用,以便对市场物价进行监督、控制和管理。在具体操作上,这里提出一些想法供参考:一是对一些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国家应有最高限价。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这一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是理所当然。当然,最高限价也应考虑到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兼顾到各方面的情况。二是恢复对企业定价的审批制度。现在有一些企业的定价,是成本的十倍甚至几十倍,比如某些药品、口服液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一种产品定价超过成本过多,会在社会上引起连动反应,你的能定得这么高,我的为什么不能定?当然,一些科技新产品、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不在此例。总的原则,就是不要让社会上的大多数企业用高定价手段加重消费的负担来牟取暴利。三是加强物价方面的法制建设,现在在物价管理上缺乏有关的法规,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关的法规。同时要加强执法的力度。这是针对全国的法制情况而言的,突出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物价管理不能走这样的老路。就现在而言,一些一杯咖啡上千元的敲榨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四是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管理。市场物价虽然零碎复杂,难于管理,但却是关系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大事情,应当是各级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管理力量上,除了适当加强现有物价队伍外,主要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进行管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聘请一定数量的物价监督员,协助物价部门加强对市场物价管理。
第四,政府目前应采取的几项应急措施。物价总水平的下降,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物价现在已经直接影响到许多群众的生活,必须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一是给低收入水平的人员发放物价补贴,这个方法广州等一些城市都采取过。这种投放的必要的,而且数量也不会很大。二是对某些生活必需品恢复计划供应,比如大米、食用油等。据报载全国已有二十多个城市恢复了购粮本,用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供给一定数量的粮油,这对于多数低收入家庭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应采纳这一方法。顺便说一点,某些地方采取由财政拨款高价购进一大批产品低价售出平抑市场的方法不可取,它不能起到真正救助困难户的作用,甚至还会成为某些个人和团体谋私利的机会。
总的来讲,控制通货膨胀、平抑物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入手、多方面着力才能抓好。但如前所言,当前最重要的是要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端正了思想,才有可能去抓那些实际起作用的措施,这样才能把通货膨胀问题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