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浙江省消费品市场分析及1997年的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市场分析论文,消费品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6年回顾
1996年我省国民经济在既定的适度从紧宏观政策环境下,总量增幅延续第三个年头呈回落态势,但仍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相对平稳发展的格局。
基于这一总体环境,我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总的概况是:有效供给增加,需求相对趋弱,市场稳中偏淡,竞争日益激烈,商业购销平缓。1—11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6%(低于全国增幅3个百分点),比1995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同期国有商业系统实现总销售同比增长3.5%,其中生活资料零售同比增长3.2%。
1996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市场需求相对不足,消费品零售增幅减缓
随着生产发展,市场商品日益充裕,加之上半年外贸出口下降,市场消费品多数出现供过于求。反映到工业企业产销率下降,产成品积压,流通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工商企业效益滑坡,继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改善。据我省统计局调查,1—11月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累计收入5828.8元,同比增长12.3%,剔除物价因素实际收入仅增2.1%,农民实际收入与上年比较亦基本持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慢直接影响消费需求扩大,以致1—11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15.6%。
(二)市场销售淡旺季差别缩小,旺季反映不旺
1、4季度是商品旺销季节,尤其是1季度集中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历来是城乡居民购买集中期,也是商家经营的黄金季节。但1996年与往年不同,头季度商业系统商品总销售和生活资料零售,同比仅增长4%和5.7%,而销售淡季的2、3季度,商品总销售和生活资料零售分别增长2.6%和7%、1.3%和—2.1%,相比之下季节性落差在缩小,市场淡旺季销售变化不大,即使是过了“七死八活九回头”的10月、11月,市场销售的旺季亦不明显。
(三)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
全省有近600家各类工业消费品专业市场,近年又过度兴建了大量商厦、购物中心、饭店、宾馆。社会购买力有限,商家为争夺顾客,专业市场与商场之间、商场与商场之间、宾馆与饭店之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商战。下半年许多商家先后推出保本价、折扣价吸引顾客,给企业、经营者带来短暂繁荣,但最终的实际收效并不理想。1996年1—11月商业系统经营30种工业消费品实物销售量统计,增长的只有化妆品、照相机、摩托车、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脱排油烟机等8个品种。
由于市场过度竞争,企业经营毛利下降,经营费用提高,亏损企业增加。1996年1—11月,全省商业系统商品流通费用率和毛利率倒挂,全省商业系统亏损企业扩大到639家。
(四)购买力强劲分流,消费支出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对住房、医疗、就业、养老保险和文化教育的实际支出和预期支出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居民对取消保值储蓄、二次降低存贷利率,反映十分平静,城乡居民储蓄仍在继续上升。此外居民的投资意识增强,下半年来普遍看好证券市场,部分积淀的钱转化为国库券、股票等中、长期投资。
另一方面居民用于健康、精神等非商品性支出增加。远远超出人均收入和支出增长的速度。
(五)“菜篮子”商品供应比较充足,价格平稳
在各级政府和商业部门的努力下,“菜篮子”工程建设稳步发展,大市场、大流通活跃、供应改善,国有商业在节日、淡季和灾害期间发挥了保障有效供应,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作用。
生猪经营量增加。各地推行产销直挂、一体化经营,实行上市生猪定点屠宰,积极扩大经营,1996年1—11月,全省商业系统销售236.4万头,同比增长26.5%。省、市、县三级已建立商品猪基地90多万头,储备制度也得到改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全省生猪存栏处于滑坡之势,1996年11月中旬典型调查推算,全省生猪总存栏846.7万头,同比下降7.8%。下半年来肉价回升较快。现行市场生猪平均购价比年初上涨21.8%。当前国有食品企业和市场平均统货肉价每500克为7.00元和7.18元。
蔬菜供应保持货足价稳。1996年蔬菜产销形势较好,保持了淡季不淡、灾后有菜、供应丰富、四季常青、价格平稳的好势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较好地发挥集散、调节功能。预计杭、宁、温3市和嘉、湖、绍3市蔬菜批发交易量分别可达到10万吨和7万吨左右,批发交易量占社会消费量的比重均达到65%以上。
(六)物价水平明显回落
1996年1—11月全省商品零售价同比上涨6%,居民消费品物价同比上涨8.1%。物价大幅度回落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涨幅回落较多,工业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但教育、医疗及服务项目收费有较大提高。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1.国有商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
改革以来,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专业市场蓬勃兴起,对搞活流通、繁荣市场起了积极作用,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不平等,发展相对滞缓,市场占有率下降。据统计,1993年全省国有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的15.2%,现已下降到8.9%。
2.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1996年1—11月国有商业全部企业实现税利同比下降8.5%,其中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0.5%,全省商业系统已有37个市县盈亏轧抵出现亏损。
3.市场网点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近几年各级政府办专业市场积极性很高。有些地方兴建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中型零售商场、宾馆、饭店也有很大盲目性,布局不合理,城市中心网点密度超过实际需要,造成资源浪费,市场竞争无序。
三、1997年趋势预测
展望1997年消费品市场总的趋势是:稳中平缓增长、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经营机遇和困难并存。预测我省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5%左右,剔除物价因素,增长8%左右;商业系统实现商品总销售和生活资料零售名义增长8%左右。主要理由:
1.国家确定今年“稳中求进”。
1997年将是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必将对经济有较大的推动;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国家“适度从紧”的经济政策,将有可能“松紧适度”地作出结构性调整,启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此外,企业面临日益激烈市场竞争,按照两个根本转变求生存发展的要求,加快了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力度,都将推动出口、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增长。
2.着力开拓市场,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供求环境起了根本变化,当前工业企业产销率下降,产成品积压、消费品低水平过剩的状况,已经制约着生产的稳定发展,因此,开拓国外、城乡市场,鼓励消费,以流通导向生产已引起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据此,1997年有可能对流通的环境、秩序和交易行为作出研究、调整、规范。
3.消费行为趋向成熟,消费需求平稳。
时下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特征表现为:消费心理成熟,购物心态稳定,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预期支出增加,看好储蓄或金融投资;非商品支出继续趋升;收入差距扩大,消费群体呈现层次化、多元化;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方便快捷的食品、交通工具、休闲、旅游、消费、名特优、个性化商品有一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