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主义论文,经济学论文,机制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10)02-0063-05
克鲁格曼等人开创的空间经济学,旨在解释空间中经济活动的聚集现象和机制,作为将空间纳入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尝试,被称为经济学的“第四次以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为特征”的革命,克鲁格曼本人也因“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的贡献而荣膺2008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
然而由于非现实性系统假设和数学模型的使用,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被贴上了“实证主义”标签,而成为经济地理学家眼中的“丑小鸭”[1]。经济地理学家批判空间经济学中非现实假设和数学模型的使用,质疑建立在非现实系统假设基础上的空间经济模型能否有效揭示空间经济活动的现实机制。空间经济模型是否具有现实性,空间经济学理论是否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存在着重大争议。
解答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非现实性系统假设在实证主义和现实主义框架内对于建构理论有着不同意义。在实证主义体系中,非现实性假设和孤立系统是人工构造的实验环境,以便观测原子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序列,从而演绎经验规则,因此非现实性系统假设对理论体系将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在现实主义背景中,事物内在深层生成机制决定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非现实性系统假设仅作为外界参数因子而发挥非主导作用。
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实质在于揭示一种迭代性聚集生成机制,这种以规模报酬递增为特征的循环积累正反馈机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在外界经济因素扰动、刺激下反复自组织发生作用。聚集的生成机制超越了理论模型的非现实性假设与数学形式,体现出聚集的本质。聚集生成机制的存在性已被大量实证研究所佐证。不断放松的理论假设与聚集生成机制的结合使空间经济学理论越来越贴近现实,并指明了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争议
1.关于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批判
地理学家批判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非现实系统假设。谢泼德(Eric Sheppard)指出,经济学家将地理空间视为同质化、一维的和牛顿力学的[1]。马丁(Ron Martin)批评克鲁格曼等人给空间理论研究穿上数学化“主流”的紧身衣,在空间经济发展中,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被忽视了。例如,在空间集聚模型中有着重要表现的历史和路径依赖概念,“历史”并非指“真实”的历史,即实际(actual)空间聚集并未伴随着真实的(real)和特殊背景的时间段演化,区位模型中的时间概念是抽象逻辑或模拟的。同样,“路径依赖”也是简化的模拟或解决序列,“路径依赖”的程度和区域形式仅仅由区位模型中的特殊化的初始条件和参数决定,而非由技术、制度与社会演化中真实复杂的、地方化嵌入的以及自发的社会—历史过程所决定[2]。桑雷(Perter Sunley)认为空间经济学在从简单两区域基础模型发展到多区域经济并引入农业运输成本过程中,始终存在非现实主义的缺陷,即使初始的非现实性条件此后发生了变化[3]。
2.作为现实主义者的克鲁格曼
迈凯(Uskali Mki)和马迟妮(Caterina Marchionni)等经济哲学家认为,尽管关于空间经济学模型非现实性的指责在多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这些模型所展现的真实世界现象的核心可能是真实的(或近似为真),故可得出现实性结论[4],因此克鲁格曼可以被视为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克鲁格曼关注复杂性的易处理性,其系统模型自身要求简化许多现实方面,因此侵犯了全局真理①(whole truth);克鲁格曼认可新古典经济分析是一种有用的虚构,或者说是对有用虚构的利用,这些虚构在字面上是非真实的,因此侵犯了绝对真理标准②(nothing but truth)。系统地侵犯全局真理与绝对真理标准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谬误”。然而,当谬误是关于研究现象的非本质、非相关特征或仅被暂时孤立的特征,因而服务于对本质与相关特征的真理追求时,借助于这些谬误,空间经济学能够揭示复杂现象的本质。这些经济哲学家认为,克鲁格曼将科学发现的目标视为在实用考虑约束下追求相关方面的真理,他信奉在借助建模技术的发展下,科学研究以识别真实世界现象的本质元素为目标,该信条使克鲁格曼有资格被视为一名现实主义者[4]。
3.关于克鲁格曼实证主义的再批判
而地理学家塞耶(Andrew Sayer)对上述观点持有异议[5]。塞耶指出非现实假设应用的合理性在于其是否影响研究客体的关键属性或过程。若非现实假设仅与研究客体偶然相关,或许有助于澄清关键客体的性质。若非现实假设对研究对象非常关键并且影响研究过程,则假设将产生问题。使用非现实假设模型的关键,还在于模型结论是否直接应用于实际具体案例。假使关键过程或关系在抽象过程中仍保持其性质和力量的基本特征,则抽象推论可被运用于具体案例。即便如此,仍需从抽象谨慎地回到具体,加入偶然条件与条件产生差异的测定。若模型假设的非现实性不仅是关于偶然事件方面的,而是关于必然属性和关键对象预测方面的,建立在此模型基础上的具体系统则可能产生严重误导,即使模型假设仅作为思想试验。
以上述观点为依据,塞耶批判空间经济学运用新古典实证主义模型,关注事件规则而忽视变量的概念化和理论的具体化。其“缺陷”在于使用假设孤立出关键机制却以忽视其大部分关键性特征为代价,因此是一种“伪具体性”解释,表现于建立模型对少数元素进行抽象,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理解具体情形下发生的事物,而非通过连续的调整和添加元素从抽象回到具体。在塞耶看来,克鲁格曼“将具体研究作为一系列隐藏在文字自负下的误解予以消除。在维护主流理论和可解性愿望的驱使下,空间经济学用数学表述遮盖了一系列概念化而产生了问题。”[5]
综上所述,对于空间经济学运用非现实性系统假设能否得出现实性结论,不同学科研究者存在争议。这一争议表象下,隐藏着将空间经济学置于实证主义或现实主义分析框架的分歧。当地理学家给空间经济学贴上实证主义标签,并向空间经济学假设—结论范式开火时,遗憾的是,认同克鲁格曼为现实主义者的经济哲学家没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反击。他们同样囿于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逻辑链条,并未提出有效的现实主义分析框架。因此,争议的实质是,经济哲学家强调作为假设—结论链条后端的结论有效性,即运用非现实假设可以获得解释真实世界现象的有效结论。而地理学家始终强调作为链条前端的假设环节,关注研究客体的性质及其具体环境与条件,要求对空间经济进行具体化和经验化研究。
空间经济学运用非现实系统假设如何得出有效结论,其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上述关键问题并未在争论中解决,这直接关系到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于下节详细讨论。
二、聚集的生成机制:批判现实主义视角
空间经济模型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解释现实世界的聚集现象,已被大量实证研究所检验[6][7]。基于非现实性系统假设的空间经济学,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又如何体现?理论与现实的某些耦合显然并不足以对上述命题做出充分说明。对聚集机制实在性的讨论,需穿透空间经济学自身的数学语言和理论形式,考察克鲁格曼等人建构理论的深层逻辑。本文认为,空间经济学所揭示的聚集机制并非实证主义的经验规则,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研究者观察或发现的现实机制和规律。对聚集机制实在性的讨论要求超越“假设—结论”实证主义逻辑的樊笼,用批判现实主义视角重新审视空间经济学揭示聚集生发机制的动态过程。
空间经济学框架体系惯常被视为是实证主义的。实证主义旨在揭示恒常事件呈现出来的经验规则(regularity),反映离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8]14。这种将科学置于事件规则性(演绎法)基础上的思想,起源于休谟因果律,它由感觉经验出发,所关注的现实仅由原子式的事件组成,一般以“如果x事件发生,则事件y发生”的形式出现。将空间经济学置于实证主义视角,则非现实条件假设与孤立封闭系统在理论体系中将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正是借助上述假设条件和孤立系统环境的构建,经济学家才能孤立出与聚集经济相关的原子事件及其发生次数与序列,从而观测出聚集发生的经验规则。
与实证主义靠建造人工系统环境识别经验规则的范式不同,批判现实主义坚信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自身的真实结构和机制,而并非经验主义者眼中的单纯现象,这种真实的或实在的机制不但独立于我们的认识和经验之外,同时也独立于获得它的条件[9]。因此,科学理解的最终目标“在于发现由事物产生或由机制生成的世界现象的流”[10]66。空间经济学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正是这样一种不依赖于非现实假设和封闭系统的、在“真实域”独立存在的生成机制。
空间经济学的聚集机制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先驱巴斯卡所提出的生成机制概念,“真实存在的生成机制是区分必然与偶然序列的标准,一个序列Ea、Eb是必然的,当且仅当存在一个生成机制,该生成机制在被“Ea”事件刺激时,产生事件Eb”[10]19。这意味着事件Ea、Eb所组成的因果序列现象下存在一个实在的生成机制,决定了事件发生的必然顺序和关系。空间经济学中,聚集事件、性质或结果是在初始条件及扰动因子作用下,由聚集生成机制经由不同阶段或时段自组织作用生成的,在生成过程中t期事件的结果是t+1期事件的动力源,由同一生成机制反复迭代,持续发生作用。
空间经济学展现了聚集不依赖于差异化外生区位条件的内生经济组织过程,即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到宏观空间形态生成的过程。聚集的生成机制体现于聚集力的循环积累正反馈机制,是一种自我放大的自组织过程,即与聚集相关的t+1期事件均为聚集正反馈生成机制受t期事件刺激所生成的。从宏观角度,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模型D-S模型体现了报酬递增、分工和交换动态正反馈机制。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循环积累过程[11]。从微观角度,表现为聚集力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均体现了动态正反馈机制的生成过程。本地市场效应中,生产分布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同向变化,进而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变化又引起进一步的生产分布的同向调整;而价格指数效应中,生产分布的空间变化引起区域相对价格指数的反向变化,而价格指数的这种变化又会使生产份额高的地区更具吸引力,从而强化生产分布的初始变动。并且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之间也存在正反馈的循环积累因果机制。动态正反馈的聚集力与表现为市场拥挤效应的扩散力进行博弈,当聚集力大于扩散力时,聚集生成了。
在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所具有规模报酬递增自组织特征中,动态正反馈的生成机制是决定聚集的内在原因,而模型中的非现实系统假设仅作为外因和刺激因素,并未对该生成机制产生主导性影响,如CP模型中两均质区域假设等。相反,空间经济学家通过建立物质和能量可自由交换的系统环境,如资本、劳动力可自由流动并且贸易自由度处于一定阈值等,既排除了干扰因素,又保持了经济系统的相对开放性,从而孤立出聚集的规模报酬递增的主导作用机制。“空间经济学家借助模型理解真实世界的现象,模型被视为能够孤立出真实的趋势”[4]。综上所述,空间经济学中的非现实性系统假设并非以封闭系统作为理想环境,通过孤立出事件或事态,观察和归纳原子事件之间单一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对系统环境进行非现实性假设和抽象,旨在排除干扰因素,孤立出聚集主导生成机制。因此,聚集的事件序列并非是由假设封闭系统孤立出的偶然的、离散的关系,而是作为一种必然性的因果机制而真实存在。
三、聚集机制与现实:研究佐证
由于聚集生成机制并非特殊人造环境中的经验规则,而是一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迭代正反馈自组织机制,因此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被广泛适用于不同空间规模,如“解释特定行业的区位、城市化以及区域的非均衡发展等”[12]。汤学兵、陈秀山、刘曙光、杨明等人对目前空间经济学大量实证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7][6],从中可见,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关于聚集的生成机制与作用过程内在于实证研究中的大量现实。
1.市场潜力和空间工资水平的正反馈机制。各国学者对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的实证研究详细分析了工资结构与市场潜力的关系,表明市场规模越大,邻近地区工资水平越高。Hanson(2005)把建造房屋的土地价格作为离心力,研究了美国地区之间市场潜力与工资结构的空间交互作用,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反馈关系。Pires(2006)的研究表明,西班牙的工业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性质。并且,经济活动的区域化程度和与中心地区的距离能解释区域之间的工资差异,市场规模与平均工资水平呈同向变化[7]。
2.市场潜力和要素流入量的正反馈机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个地区的市场潜力和供给潜力影响厂商和工人的区位选择。拥有较好最终产品市场通路和较好中间投入品供应通路的地区将会吸引工人和资本流入。关于厂商对生产单位的区位选择,Head和Mayer(2004)基于一个市场通路动机的结构模型表明后向联系是导致厂商集聚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工人的居住区位选择。Crozet(2004)着重考察了前向联系和工人迁徙的关系,研究表明市场通路对工人区位选择有重要的积极作用[6]。
3.市场规模与生产机会的正反馈机制。首先不考虑区际贸易的情况下,存在产品放大效应,Davis和Weinstein(1999)通过对日本数据的研究表明本地市场效应对19个样本产业中的8个有明显影响[6]。在存在区际贸易前提下,从空间上看,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各个区域倾向于出口不仅在本地占有较大市场、而且更靠近区域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Behrens等(2004)的多国经济的本地市场效应的检验框架,对Krugman(1980)模型进行了拓展。该模型认为作为生产地的国家的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国内市场的相对大小,而且取决于其与外国市场的相对靠近程度,修正后的世界贸易数据的实证结果也显示存在较强的本地市场正反馈效应[7]。
在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被运用于解释现实的过程中,可喜的进步体现于实证研究正逐步放松非现实性假设,使理论前提越来越贴近现实。例如,工人的同质性被拓展为存在先天技术水平差异(Mori等,2005)和不同劳工保护标准准则下(Naghavi,2007)的异质化工人,区位的同质性假定被加入区位比较优势考虑,国内国际不同冰山运输成本以及不同区域的体制成本等[7]。逐步放松的非现实性假设和聚集规模报酬递增的正反馈生成机制的继续结合将成为空间经济学未来发展的取向。尽管地理学家塞耶认为“数学是一种非因果性语言”[5],但使用数学模型和非现实性假设的空间经济学却在现实主义意义上揭示了聚集的正反馈生成机制,利用生成机制在动态过程中揭示聚集规律的方法是空间经济学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收稿日期:2009-10-09
注释:
① 科学理论在部分表述的意义上是非现实性的,它们将现实的一部分与从其余部分的影响中孤立出去,从而无法给出全局真理。
② 非现实性假设理论性地引起理论孤立,这些假设的指代物是虚假的,因此不能说明绝对真理。
标签:实证主义论文; 正反馈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