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论文_刘春玲,崔晓玲,王嘉妍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论文_刘春玲,崔晓玲,王嘉妍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 130061

摘要:地下水是组成岩土体的重要部分,做好这方便的勘察工作能够充分保证地质与工程质量。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极大的增加了勘察需求量,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地下水问题。由于地下水有助于工程建造的稳定,在开展勘探工作时需将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做好相关分析与处理工作,同时对地下水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保证能够顺利、安全的开展。鉴于此,文章基于对地下水勘察工作必要性的深入研究,全面解读传统水文地质勘察所面临严峻挑战,确保对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水文条件;地质勘查;地下水;问题;对策

1、水文地质勘察的概念和意义

水文地质考察是指勘察人员采用相应的方式,利用相应设备对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进行勘察,在勘察完后,再对地下水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后提供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我们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为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我们可以明确地下水的状况,对地下水进行开发利用,而且我们可以掌握地质的基本状况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往往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需要勘察人员对当地的地质和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

2.1、潜水位上升

工作过程中注重对于其安全隐患和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分析工作,第一是地下潜水位的上升可能会使得建筑物面临着浸泡在水中的风险增加,其地基和地基软化的影响会使得建筑物底部的稳定性降低,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下沉或者是开裂。第二,潜水位上升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地基的升高,使得建筑物凸起或者是造成地基不稳现象出现,长时间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的坍塌。第三,由于水质变化可能会导致土壤的沼泽化、或者是对于建筑物的地基等位置产生腐蚀,也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不利。

2.2、地下水位下降

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也是引发一系列危害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对工程整体的破坏程度不容忽视。地下水位下降是目前地下水问题中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如果地下水位下降,那么就会增加土体的承载力和密度,从而导致了地面下沉和塌陷。另外,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对建筑物造成危害,不仅会严重腐蚀建筑物中的木制材料,而且还会导致建筑物发生地裂,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3、降低建筑物稳定性

地下水的潜水位的变化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关,在水位变化的过程中因为人为地下水的过度的开采、水库的建立的过程都会对于自然水资源的分布产生影响以及水质变化的问题出现。因此,在建筑物的稳定性的判断的过程中要与这些自然、人为的因素进行密切的联系和分析的过程,当其变化后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地基的夯实稳定的程度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地面塌陷等问题的出现也随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产生威胁。

3、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地下水文地质勘查认识

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的进行区域的土壤、建筑物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前期的分析的过程,在全面的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勘查、分析的工作,也有助于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计划的确定和针对性的实施更加具有实际的工作意义。在自然界水体的变化的过程中,岩石、土壤、水体的变化在漫长的时间中会经历可能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变化过程,因此在勘查的过程中对于岩石、土壤等和水体相关的自然因素的分析的过程是十分的必要的,对于水体的变化和预测有着实际的意义。在进行土壤的采样工作可以在丰水期、枯水期等不同的时期进行采样的工作,以确保对于水质变化的分析工作能够更加的全面、具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深入研究岩土体的水理性质

因为岩土体本身具有水理性质,它和地下水作用后会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所以勘察人员应该对岩土体的水理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岩土体的水理性质时,可以采用定期取样的方式来研究岩土体的容水和持水的特性,并且通过分析调查总结出水质变化的一般规律。因为不同地区地下水情况不同,所以岩土体的水理性质也存在着差异,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调查人员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岩土变形情况,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3.3、建立健全的地下水勘察体系

在地下水勘察工作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指导体系至关重要,在开展具体勘察工作时需严格按照一定的自然发展规律,不断改良与完善指导体系。通过建立该体系可致力于水文地质勘察效率、工作质量、水平的显著提高。然而,建立这种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更好的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就需要经过实践的考验,对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同时,勘察人员在工作时应该准确的估量、把控工程实际变动情况,对地下水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助于降低地下水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真正做到随机应变,能够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措施,确保能够顺利的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另外,在勘察过程中需明确相关问题:其一,事前对相关地质资料进行参考,即与当地地形基础结合起来开展作业,对当地地质环境资料进行充分了解,以此可更好的解决问题;其二,积极的防范地下水,在勘探过程中受地下水、建筑物、自然土质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地下水问题就需要科学、专业的分析地下水情况;其三,每位勘察人员需高度重视水文地质情况,对地下水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剖析,采用专业工具测量地下水。

3.4、不断优化水文地质勘查评价体系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评价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健全的过程是在工作的中进行更好地规范性工作的过程,在评价中可以更好的针对水文地质变化的过程对于岩体和土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工作,对于安全问题的诱因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总结,从科学的角度、源头的角度进行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的处理的工作。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时,勘查的工作人员对于丰水段进行确定工作,在水源的开采区域的划定和其他的工作的勘查的过程中进行地下水情况的获取和开采的工作,这样的具有完善的体系和规范性的工作,有助于提升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效果。

3.5、加强水文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含量

与其他工作性质不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伴随其产生的地下水问题较为频繁。无论是透水性、持水性方面,还是溶水性方面,均需在充分掌握岩土状态及施工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相关技术性措施的投入力度。

综上所述,地下水勘察作为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为避免地下水问题的频繁发生,相关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加大地下水勘察质量的重视程度,并围绕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关解决此措施。此外,为保证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标准完成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其具体开展期间,除了要注重勘察的有序性,还应对勘察的内容及方向进行有效明确,在完成相关水文地质勘察的实施后,地下水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至35%,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平,形成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杨玉良.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及应对[J].中国科技信息,2018 (11):106+108.

[2]陈国荣.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02.

[3]李强,杨军.浅析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02):100-101+106.

[4]郝志林,张全新.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有效应对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214.

[5]安宝山.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7,29(07):52-53.

作者简介

刘春玲(1974-),女,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工环等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刘春玲,崔晓玲,王嘉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论文_刘春玲,崔晓玲,王嘉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