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金 周绍青 黄树宝
山东正元冶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 250014
摘要:为全面提升地下矿山的安全保障能力,地下矿山企业都已经建立起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但很多企业对系统建成后的管理及维护手段缺乏,使得六大系统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本文从维护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组织管理、战略管理、技术管理、业务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满足矿山生产实践的管理技术手段。
关键词: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地下矿山;维护管理
近年来,国家相当重视地下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通知、规定、规范,要求所有地下矿山必须建设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六大系统”。目前,正常生产的矿山都已建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但在运营中,由于管理维护工作的欠缺,系统存在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等问题,制约了系统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时发现运行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维护管理体系。
美国著名的维护管理专家Wiremen把维护管理称为生产企业的“最后一个新领域”,认识和挖掘这一领域的价值,对于做好维护以及参与新时期的竞争关系重大。通俗地讲,维护管理是通过组织各种维护资源,借助现代技术,使系统的运行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标准上的管理活动,包括维护计划的形成、维护作业的组织、维护体制和组织结构的设计、维护质量的监督,以及维护人员的培训、提升等诸多方面。
一、维护的组织管理
(一)维护体制的建立
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成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机电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科、安全环保科、监控中心主要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维护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维护策略、确定维护人员构成及岗位职责、监督维护质量以及评估维护效能等。
“六大系统”维护技术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泛,维护人员既要掌握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井下作业的基本技能及较高的安全意识,选择合适的维护人员是保证系统维护质量的前提。
(二)人员培训
“六大系统”维护人员是维护职责的最终承担者,维护人员的维护技能在整个维护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维护技能的提升,只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总结来实现。人员培训对象为系统维护技术人员及系统管理人员,培训方式以现场培训和集中培训为主,其中现场培训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现场工程师对相关人员进行的即时培训,培训涉及设备维护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集中培训是由系统工程师对相关人员进行更为详细的培训,培训侧重于原理的讲解、系统的配置以及日常维护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三)评价与激励
通过创造良好的评价机制与秩序激励维护人员的工作热情,规范维护人员的行为,提高维护人员素质对提高维护工作的水平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每月对系统运行正常率、故障修复时长、维修配件使用、维修现场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返修故障率高、完成维修时间长、满意度较低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建立工作业绩与工作职务相结合的工资制度,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维护的战略管理
(一)确定维护目标
维护管理领导机构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确定维护工作的成本目标及效率目标。
(二)确定维护策略
对于地下矿山的安全管理来说,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系统的维护策略应该是预防性维护,通过对整个系统的检查、探测和预防早期故障,使整个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或避免设备发生故障。
三、维护的技术管理
(一)维护的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资料是管理和指导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维护工作的主要依据,维护部门应备有所有 “六大系统”的技术资料。维护部门应该按规定尺寸、图例及符号绘制系统的技术资料,并应详细审核校对,还应及时根据矿山的开采进度对资料进行修正。所有技术资料应由专人保管,并建立资料的登记、保管及借阅制度。
需要准备的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图纸资料:各个系统的设备布置图、线路敷设图、系统原理图、端子连接图、网络拓扑图、避灾路线图等;
工程文件:设计文件、竣工资料、验收文件及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操作说明:各个系统的使用说明,设备说明书;
施工记录:各个系统的安装记录、调试记录、测试记录、变更记录、施工日志以及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等。
(二)维护的技术措施
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AQ2032-2011,AQ2033-2011,AQ2034-2011,AQ2035-2011,AQ2036-201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以及矿山的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规则,并严格付诸实施。对于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线路接头部位、环境异常潮湿等特殊情况,要提出特殊的维护措施。
(三)维护管理的信息化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系统的状态信息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展示,依托矿山的信息管理系统或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六大系统”维护管理的信息化。维护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包括日常运行的管理、运行情况的记录、检查与评价。
日常运行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录入、例行处理等。数据录入要求迅速与准确,例行处理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数据更新、统计分析、报表生成、数据的复制与保存等。
对于维护管理系统,各级使用和维护人员应担负起记载运行信息的责任。硬件维护人员应记录硬件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软件操作人员应记录各种程序的运行及维护情况。
信息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除了不断进行大量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外,还要定期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价。
四、维护的业务管理
(一)维护作业的计划与组织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维护工作是技术性强的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年度维修计划,可以和矿山的定期设备停产检修同时实施。为了从全局上协调和审定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每个维护要求必须通过维护管理领导机构的批准,维护部门提出维护申请,编制维护实施方案及维护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维护备件管理
备品备件用于设备紧急故障处理及故障设备的更换。建立备品备件明细账和实物进、领、存卡片,健全库房管理制度,完善备品备件进、领、存手续,并定期盘点,保证备品备件的库存满足维护工作的要求。
(三)维护耗材及工具管理
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线缆、光缆等维护耗材的库存数量,并需要定期进行补充。维护所用的工具,除了常用工具和常用仪表外,还需要配备光纤熔接机、光功率计、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五、结束语
地下矿山企业应重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维护工作,运用新的维护管理理念,控制“六大系统”的故障分布率,减少设备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矿山安全生产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李凯阳,赵涛.工业维护管理优化模式 [J].管理技术,20005(10)
论文作者:孙秀金,周绍青,黄树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系统论文; 矿山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地下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