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现状和跨世纪发展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农村经济论文,中国农业论文,跨世纪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标志的。20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
1.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978~1997年,粮、棉、油、糖产量分别增长了62%、112%、313%和294%,猪牛羊肉和水产品产量也分别增长了378%和674%(见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增长,消除了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多年来,我国农业之所以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与不断增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到199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了2.61倍,农村用电量增长了6.8倍,化肥施用量增加了3.5倍,灌溉面积增长了14%。由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154.2 %(农业增加值),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接近5亿吨、棉花达到460万吨、油料为2000万吨、猪牛羊肉和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3600万吨。
表1农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 单位:万吨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年 30477216.7 521.8
1980年 32056270.7 769.1
1985年 37911414.7 1578.4
1990年 44624450.8 1613.2
1995年 46657476.5 2250.3
1997年 49417460.3 2157.4
1997/1978162% 212%
413%
糖料猪牛羊肉水产品
1978年 2382 856.3 465.5
1980年 29111205.4 449.7
1985年 60471760.7 705.2
1990年 72152513.5 1237.0
1995年 79404265.3 2517.2
1997年 93874089.5 3601.8
1997/1978
394% 478%
774%
注:1997年肉产量是根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获得。
2.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从1978~1997年,我国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由640.5亿元增加到76181.3亿元。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快改变了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1997年,农村二、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6 %, 比1978年上升了44.1 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 在农村就业结构中, 有13526.8万人在二、三产业中就业,占劳动力总数的29.4%。 而在1978年农村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仅为3149.6万人,所占比重为10.3%。农村非农产业的崛起,其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二、三产业的二元结构格局,改变了城乡产业结构,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力。用产业增加值计算,1978年农村为社会创造的增加值只有362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6.8%,1997年农村生产的增加值达到74772.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6%。 毫无疑问,农村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已越来越大。
3.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09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2.1倍,年递增6.2%。随着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 从消费支出结构看,19年来农民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生活的过渡中,恩格尔系数由0.67下降到0.55,这表明在穿住用行方面的支出在明显增加。再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和住房条件来看,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1985年以后农民在现代家用电器以及住房方面的消费快速增长。例如,从1985~1997年,平均每百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的拥有量都增长10倍以上。通过对收入水平、储蓄存款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比较发现,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1985年城市居民的消费档次,进入了千元级的消费阶段。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农业领域,首先是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自1990年以来,由于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带来了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增长,其结果使国内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粮食供给方面, 80 年代全国粮食自给率为98.1%,而90年代达到了99.6%。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近几年粮食连年丰收,使得国内粮食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出现了相对剩余,由此导致库存大幅度增加,价格急剧下降。其他农产品的供求也有类似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蔬菜、水果和一些养殖业的生产。这几年当北方的各种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时,全国蔬菜供给总量趋向饱和;而南方的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反季节蔬菜相继出现滞销,甚至局部地区还发生了“烂市”现象。再看水果,1990年以后全国水果种植面积以每年740 多万亩的规模扩张,
到1997 年水果种植总面积达到12972万亩,产量5089万吨。目前, 南方的柑橘和北方的苹果已经普遍积压滞销。紧随果菜之后,一些特种养殖业产品如鳗鱼、甲鱼、羊绒等也相继出现了“卖难”现象。因此,从总体上分析,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那种以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农业增长方式,再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其次是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1997年,农民从农业和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中有71.1%是现金收入,这表明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当前,全国有许多地区的农业已不再是自给性生产,而是商品性生产。由此便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种粮专业户、蔬菜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等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生产。伴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也相继凸现。例如,广西形成了800万亩的蔗糖生产区, 新疆发展成了拥有1300万亩的棉花种植区,还有海南200万亩的反季节蔬菜区, 等等。再次是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我们曾将农业总产值与劳动力、 物质投入之间的关系分为1952 ~1978 年和1978 ~1997年两个阶段,用道格拉斯函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由改革前的0.62增加到改革后的0.85,这说明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在显著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 进入90年代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1990 年在农业产出中物质投入消耗只占34.5%,1995年占到41.0%,1997年又进一步达到43.2%,七年间物耗比重增加了8.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最后, 在劳动力结构上也发生了两个转折性变化:一是以1992年为转折点,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持续减少;二是到1997年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下降到50%以下。这些转折性变化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份额,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农村非农产业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资本、技术增密趋势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资源配置和产出结构有了明显的区域特点。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说明问题。一是非农产业企业资本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从1990~1997年,平均每个企业和职工拥有的固定资产分别增长了4.23倍和3.04倍。二是乡镇工业结构出现了加工度深化、新兴行业加速发展的趋势。9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制成品供给的过剩和市场细分化的产生,许多实力雄厚的乡镇企业把增长点放在了工业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上,力求增加产出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于是,体现上述特点的电子仪表仪器、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家用电器和化工医药等行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另外,在地区结构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快,加工工业集中度高,外向型特征突出;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的采掘工业、原料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已日益显现出来。
从上述变化特征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新的发展阶段来临之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几个大的挑战。
1.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将严重制约农产品的持续增长。中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极为强烈的国家,尤其是耕地、水资源极度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2亩,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32%;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显然,要在这十分有限的资源空间里,继续推动农产品增长已相当困难。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与土地、水等资源间的矛盾还会进一步恶化。一方面是全国人口将从目前12.36亿增加到2010年的14亿; 另一方面是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耕地还会继续减少,水资源供给增长趋缓。根据有关资料分析,19年来全国耕地共减少了480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252万亩。今后, 如果我国能够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方式,走节约土地资源的道路,即使把每年的耕地下降数量缩减三分之一,到2010年全国耕地至少还要减少2200万亩,届时人均耕地仅有1 亩。另据水利部分析,到2010年全国供水量可达到6673亿立方米,而社会需求总量为6988亿立方米,缺水量为315亿立方米,缺水率由目前的4.1%上升到4.5%。毫无疑问,在日益紧缺的资源环境条件下, 国内农业生产会被挤压在较小的空间,这给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带来了颇难克服的矛盾。
2.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脆弱,农业发展缺乏后劲。由前所述,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日益依靠资本和技术投入的阶段。这预示着今后我国必须向农业不断增加投入。例如,改革水利灌溉方式,扩大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开垦荒地,复垦废弃地,推进科技进步,营造生态防护林,建造和完善各种防灾工程,等等,无不需要大量的投资。据初步测算,如果要完成9亿亩中低产田改造,2.2亿亩荒地开垦,增加 2.6亿亩灌溉面积,就需要投资7400亿元。显然,如此之多的投入需求对国民经济来说是相当大的负担。因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非农产业有可能全面进入产业升级和集约化经营阶段,这也需要巨额资本投入。在全社会资本有限的情况下,非农产业发展越快,结构转换越迅速,它所占用的资金就越多。相反,农业所能获得的资金就愈加不足。这最终会使农业的发展后劲乏力。
3.增产不增收会使农民营农兴趣下降。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引起的。例如,从1988~1995年,全国粮食亩产量增长了19.7%,收购价格指数上涨了158%, 而同期每亩粮食物质生产费用增加了200%。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自1997年以来,国内市场上粮食、 食用油、果菜、食糖、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价格还纷纷下跌,由此造成农业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今后,随着耕地、水等资源空间的变小,要想在有限的资源空间内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农产品来,还要继续增加物质、技术投入,这样农业生产成本必然会再次上升。相反,在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下,国内农产品价格不可能有大的上涨。所以,农业的收益率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届时,如果农民从农业中得不到预期的收入,他们就会压缩甚至放弃农业生产。
4.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问题突出。尽管经过2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非农产业领域已经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目前农村仍有1.2亿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转移的压力还来自未来, 今后十几年我国农村还要新增数千万劳动力,如此巨大的劳动力大军向何处去?从目前劳动力转移的几条主要途径分析来看,就业前景都不容乐观。首先,农业在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物质和技术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小。其次,在非农产业领域,由资本技术日益增密引起的就业弹性降低,使得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第三,目前城镇失业现象比较严重,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产品市场的饱和,就业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城市也不可能像过去20年那样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由此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将是制约“十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5.乡镇企业分散、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将不利于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装备水平低。 改革以来,虽然乡镇企业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城市特别是国有企业相比依然落后。1997年,全国平均每个国有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净值为3530万元,而每个乡办工业企业只有198.5万元, 不及国有工业的6%;还有全国平均每个国有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为1167万元, 而乡镇企业只有6.2万元,仅为国有企业的0.5%。(2)分散发展。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还分布在数以万计的村落中,形成了“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发展方式。这使得非农产业发展很难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3)管理水平落后。同其他企业相比, 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来自农民,其综合素质既不如国有企业,也不如“三资”企业。在市场逐步规范和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的情况下,这些管理者继续依靠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方法,已很难同其他企业进行竞争。(4)产品同构,重复生产。现有的众多乡镇企业,一方面内部竞相生产同一档次、同一种类的产品,另一方面也与国有企业存在着高度的同构性。据测算,80年代末乡镇工业与国有工业的结构相似系数为0.754,其中制造业为0.877,轻工业为0.916,纺织、食品和机械三大行业为0.985。90年代这种状况并未改观,在煤炭、食品、纺织、机械、皮革及其制品、造纸及其制品、化工、电子等行业仍然存在严重同构,因此造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的过度竞争。
展望未来,上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抉择。 从世界上一些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 在经济发展步入人均GNP1000美元的阶段里,当农业与工业、 农村与城市在资源配置上发生冲突时,这些国家都先后采取了不利于农业、农民的做法,让农业衰退或萎缩,并全力支持工业化。待工业化实现后,再来保护和发展农业。然而,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作出这种选择。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保障、就业与收入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都要求国民经济发展既不能偏废农业也不能偏废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今后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必须防止农业衰退并促进其稳定发展;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必须阻止农村凋敝并促进其繁荣。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应该同时完成三大任务:第一是在继续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第二是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三是保护土地、水和林草等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
根据上述发展任务,我们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具体发展目标进行了初步测算(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比1995年增长19%,农业增加值增长60%,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4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届时,农村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社会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6%上升到56%。
表2未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单位 1995年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5749484459
平均增长% 8.0
粮食总产量万吨 4666250250
年均增长% 1.5
农业增加值亿元 1199314249
年均增长% 3.5
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 1436128870
年均增长% 15.0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577.7 2110
年均增长% 6.0
单位 2005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21283
170160
平均增长% 7.5 7.0
粮食总产量万吨 5280055500
年均增长% 1.0 1.0
农业增加值亿元 1651319139
年均增长% 3.0 3.0
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 4810076900
年均增长%10.0 10.0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2830 3700
年均增长% 6.0 5.5
注: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和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以1995年价格计算。乡镇企业增加值中已扣除农业增加值部分。
三、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
(一)基本思路
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考虑未来资源环境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应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放手依靠农民改变落后面貌,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针,充分正视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客观事实,我们认为,21世纪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继续保持农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行“强农、增收、减负”六字发展方针,突出抓好两个重点、一个落实,即不断强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走节地、节水、节肥等资源节约型道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除贫困;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并加大减负工作力度,用改革的办法保护农民利益。从现在起,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乡镇企业结构,转变农业和乡镇企业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必须继续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税费负担政策、扶贫政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等。上述思路可以归结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不断优化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增强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城镇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主要政策措施
保持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除了继续落实原有的发展措施外,还必须针对农村经济的新特点、新要求,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措施。
1.继续加大农业投入,积极开拓农业投融资渠道。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加强农业土地管理,控制耕地流失,确保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东部地区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农业耕地,城市建设要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用地、养地、造地相结合,对每年耕地减少的数量要严格控制,必要时可采取停建或缓建措施。中西部地区是国家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的经济发展有逐步加快之势,特别容易出现重建设速度轻土地保护的现象,因此更要注意依法保护耕地。4.实行“费税合一、统一计征”的办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5.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强农业综合产出效益。6.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逐步提高优质高产田的比重。 7.努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 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含量,确保农业持续发展。8.有计划地建立城乡、地区间的劳动力市场。实践证明,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将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部门,这就需要有计划地建立城乡以及地区间的劳动力市场,做到劳动力有序流动。今后几年,国家应结合小城镇建设,逐步加快劳动力向中小城市的转移速度,扩大农转非的规模。9.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农产品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