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过程管控施工工法论文_张荣,闫宝山

钢筋工程过程管控施工工法论文_张荣,闫宝山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1前言

目前,在房屋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工程规模巨大、数量多,且在其总造价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加大。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原材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其用量大,造价高。因此,实施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优化,提高原材利用率、施工效率,有利于工程造价的降低,从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全面性

不漏项,精通图纸,不遗漏建筑、结构上的每一个构件,每一个细节达到最合理化。

2.2精确性

确保料单准确率达到98%以上,料单制作应不少算、不多算、不重算。避免由于钢筋下料错误导致返工及原材的浪费。真正做到事前控制。

2.3可操作性

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计算,不能闭门造车,主观主义。钢筋工程的优化应结合施工现场、施工进度、垂直运输机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根据各种设计变更进行不断的修改。施工往往有不确定性,钢筋翻样、加工、安装应随机应变,满足设计要求。

2.4规范性

钢筋工程优化的结果一定要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同时可创造性的发挥和运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而不是偷工减料降低成本。

2.5指导性

钢筋工程优化不仅服务于施工而且可以指导施工。部分构件应制作详细正确的钢筋排布图以避免工人误操作,造成返工,浪费材料。

3适用范围

该工法主要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把钢筋工程管控及优化涉及到钢筋下料、钢筋加工、钢筋安装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4工艺原理

通过钢筋下料单优化管控、钢筋加工方法管控、钢筋安装管控、废料再利用,从而达到提高钢筋利用率,节约成本;有组织钢筋安装,避免返工,加快施工进度。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钢筋翻样人员交底→钢筋下料→下料单优化→钢筋加工优化→钢筋工程安装。

5.2操作要点

5.2.1钢筋翻样人员技术交底

1、科学、合理、精确地进行钢筋翻样,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料、省费用。

2、应熟知关于钢筋工程的相关规范及图集,对图纸中节点能根据规范进行解决及采取最有措施。

3、翻样人员对翻样料单应给加工、安装班组进行有效交底,避免加工安装过程中出现与料单不符。

4、对工程中复杂的节点,需绘制节点大样图,发放给施工班组,以便帮助施工人员加快、加深理解。

5.2.2钢筋下料

1、确定工程的抗震等级:

一般情况下,基础是非抗震,次梁与板不参与抗震。

2、确定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标准图。如果设计遵循平法标准,那么平法图集也是正式设计文件。有的设计不一定按平法图集。

3、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各部位、节点)

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共同决定钢筋锚固长度。

翻样之前按照基础→地下→地上→屋面→构架层顺序制作《钢筋锚固长度总表》,方便以后各层的计算。

如:有些工程不同的构件类型、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而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之间的钢筋锚固值应按钢筋锚固区所在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确定。

如果梁钢筋在柱墙内的锚固长度应按墙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确定。

4、有些构件说明中有详细的钢筋构件做法,如与平法构造不一致的应按设计,设计是推荐性的标准,设计优先。

5、结构总说明中有零星构件做法,如:后浇带、洞口加筋、边角部加筋、构造柱、圈梁、墙拉筋等做法,应仔细阅读。

6、有些结构说明与本工程无关的可不去考虑。

7、环境类别及地下外侧挡土墙、阳台、水池、露天构件的保护层厚度。

5.2.3下料单优化

通过提前审核劳务翻样料单,检查料单的构件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选择抗震锚固长度、选择构造节点是否正确,是否采用整模数下料,确保钢筋长度、数量准确。确保料单准确率达到98%以上,避免由于钢筋下料错误导致返工及原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正做到事前控制!

案例1:多功能主楼地下一层层高为5400mm,柱竖向钢筋原料单采用5400mm进行接筋,按照这样计算12m原材截两段剩余短料1200mm,这样将会产生大量的1200mm短料,且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很难将这部分短料利用上,且直径较粗措施筋也难利用上,最后只能为废料处理掉,将大大增大了钢筋的损耗率。

解决方法:在审核时及时发现并与劳务翻样人员进行沟通,最后采取更加合理的模数下料方法,负一层、一层采用6000mm整模数进行接筋,二层采用4000mm整模数进行接筋,三层采用6000mm整模数进行接筋,四层采用实测实量进行下料。与原始下料单相比整体钢筋损耗率下降2%,将钢筋的损耗率达到最低。

案例3:本工程规定当编号为KL的楼层框架梁的端部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墙)顶部时,则该梁端的纵筋锚固应按屋面框架梁WKL的要求执行;且图纸中有大量框架梁锚固在柱顶处,原料单此处按照框架梁锚固节点进行计算,违背了设计图纸,及时将其料单纠正,按照屋面框架梁锚固节点执行,成功避免返工及钢筋加工好不能使用导致钢材的浪费。

案例4:根据图纸变更及时将钢筋下料进行调整避免按原图下料导致钢筋的浪费和返工。

5.2.4钢筋加工优化

5.2.4.1先长后短法下料

在钢筋加工制作过程中,一份下料单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不能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首先将长料、短料统计出来,然后先截长料,加工短料钢筋时可用加工长料所剩下的钢筋进行补充下料,按此原则进行加工可大大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反之就会浪费钢筋。

5.2.4.2钢筋相加下料

案例1:看台楼框架梁需用以下料支座负筋,现场有12m长HRB400E22钢筋原材。

1号筋HRB400E22L=5.7m2号筋HRB400E22L=6.2m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1号筋时12-5.7×2=0.6短头出现,而如果先截3号筋剩余5.8m,钢筋用来断用搭配法下1号筋5.7m料,只有0.1短头出现。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了钢筋的损耗率。

3、控制墙筋、板筋的搭接长度

墙筋、板筋搭接长度在实际施工难以控制,工人操作随意性较大,搭接长度不是过长或过短,针对上面问题本工程采取下面措施:

首先计算出每种板筋、墙筋的搭接长度,然后用PVC管制作出每种钢筋的搭接长度,在绑扎哪种型号钢筋时,将此PVC管发放给工人,工人比照PVC管长度进行绑扎。在实际施工中有效的提高了效率,又能保证了质量并且避免钢筋的浪费。

4、支撑独立基础的措施筋再利用

本工程大部分为独立基础,柱插筋无法利用已有的受力钢筋进行固定,只能采用斜撑的钢筋进行固定。在浇筑完混凝土后,斜撑钢筋的处理以往是将这部分斜撑钢筋用电焊切断,这将导致钢筋变短再利用率降低,且浇筑到混凝土的钢筋白白浪费,为使此部分钢筋能够更高的利用,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斜撑钢筋拔出,并将浮浆清理干净后续再利用。

6质量控制

6.1钢筋下料质量控制

1、翻样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及相关规范、图集要求计算钢筋长度尺寸及数量。

2、确保钢筋规格、型号的准确,根据图纸要求选择最优节点进行下料,

保证其质量。

6.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1、钢筋进场后,试验室对厂家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验,并按规定抽样,进行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首先在加工钢筋前,要对下料单进行详细的复核,包括钢筋型号、根数以及长度等。要从最原始的钢筋图开始复核,详细计算每一根钢筋的位置、数量,并增加一定的调整值,不可单纯只复核其工程数量汇总表。

7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

以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一期工程为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具体如下:

1.钢筋料单审核优化节约量:

通过审核及优化不合理节点看台楼节约钢筋原材68t、亮马圈节约钢筋原材102t、多功能主楼节约钢筋原材89t。总结节约钢筋原材:68+102+89=259t

2.废料利用钢筋量:

(1)本工程采用废料加工马镫的钢筋量为:看台楼马凳筋钢筋重量为:31t、亮马圈马凳筋钢筋重量为:11t、多功能主体建筑马凳筋钢筋重量为:28t

(2)使用短料制作过梁、烟道、管道侧面的附加筋、次梁端头负弯矩筋、楼梯等这些零量构件节约钢筋原材26t。

废料利用钢筋量:31+11+27+26=96t

3.人工、工期节约量:

通过前期绘制钢筋排布图,有效的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避免由于安装错误导致的返工,因此有效节约3~5工作日;按照每流水段节约2个人工,可有效节约人工56个,每工日人工费用为:200元/日:

人工节约费用:54*200=10800元

7.2社会效益

通过本工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工程的系统应用,有效的降低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以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才能赢得市场和用户的信赖,而优秀的施工质量是建立在过硬的建筑材料基础上的,而钢筋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通过优化钢筋工程方案、降低其损耗率、保证材料的性能,才能真正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在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张荣,闫宝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钢筋工程过程管控施工工法论文_张荣,闫宝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