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二)——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技术报告

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二)——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技术报告

一、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下)——在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上的技术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陈宇[2](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吴传刚[3](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王媛媛[4](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于峰[5](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提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陈若萱[6](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7](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吉艳艳[8](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殷昭鲁[9](2015)在《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向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贪欲和历史原因,钓鱼岛从一个没有争议的岛屿变成了一个有“问题”的岛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它是战后遗留的领土争端;从国际法来看,它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从海洋开发来看,它涉及未来东海石油与海洋资源的开发问题。”近年来,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争端频仍。此争端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外交及战略布局,而且也牵动了东亚,乃至世界的神经。诚然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而其内里却充斥着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因此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有对国家利益现实的关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可以证明。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有关钓鱼岛岛名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这足以体现中国对钓鱼岛最早的发现和“命名权”。并且明清两朝历届册封使的使录对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则更为翔实,这些使录不仅把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琉航道的航标,而且也明确指出中琉之间的界线为“黑水沟”,或是琉球姑米山。不仅如此,钓鱼岛在明清两朝还被纳入到中国海防的范围之内,《筹海图编》、《台海使槎录》等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所以从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使用和管辖上来看,钓鱼岛属于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日本、琉球与西方等国的古文献和地图也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给予了佐证。因此,对这些事关钓鱼岛历史文本的梳理与解读,是我们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主权诉求的源流。晚清以降,由于中国国运式微,激发了日本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早在1885年,日本政府就指使冲绳县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进行窥伺和调查。通过对该时期日本与冲绳县之间往来文书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窥伺经过了最初的迟疑、搁浅,而甲午战场的胜利,使得日本最终有恃无恐,假胜利之威,乘胜追击,窃占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经纬的分析,也可以显示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之下清日两国的衰兴与实力消长。因此把钓鱼岛问题放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考察,从源头上寻觅日本窥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径,使我们更能有力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领有”主张。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不仅事关中日两国,还与美国息息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美国因素集中体现在美国战时及战后对东亚的战略布局,尤其与美国的琉球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战时对琉球地理情报的搜集,还是战后旧金山会议上寻求对琉球的排他性托管,抑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冲绳“归还”无不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安排。但是美国这种战略利益安排却因对琉球的地理界域错误性认知以及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挟裹其中,到冲绳“归还”时与日本私相授受而终于酿成中日间的钓鱼岛问题纠葛。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所谓的“行政权归还不涉及主权”的“中立立场”,这实际上是美国假“中立之名”,而行逃脱历史责任之实。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和抗议。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由于中国大陆同美日两国还没有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联合国的席位还被台湾当局霸占,所以在对外交涉上面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在此期间仍积极地与相关学者研讨应对钓鱼岛争端策略,并向外发表声明,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在中日建交前后,中国领导人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提出了钓鱼岛问题“搁置”起来的想法,得到了日本领导人的赞同。《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前后,发生“钓鱼岛渔船”事件,在中国领导人的妥善处理之下,很快平息下去。随之,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再次表达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并与日本的领导人达成共识。钓鱼岛争端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其附近海域发现了潜在的石油资源。琉球政府在美国和日本政府怂恿和支持之下,在战后首次发声,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在钓鱼岛上设立界碑等标志物。作为对美琉当局举措的反制,台湾当局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不过此时台湾当局的着重点在于对钓鱼岛海域附近大陆架石油资源开发问题,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但当钓鱼岛争端表面化后,在强大的保钓运动压力之下,台湾当局开始在钓鱼岛主权诉求立场上日趋坚定,开始与美日交涉,但是由于台湾特殊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有求于美日,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的事实。钓鱼岛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争议”的默契以来,中间虽有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但是总体发展还算良性。但是新世纪以来,日本部分领导人和右翼势力为了政治上的考虑,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特别是2012年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钓鱼岛争端陡然升级。中国以强硬的战略布局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的“单独管控”局面,实现了“交叉管控”,而日本也采取战略应对,同时美国也加强对亚太的战略资源投递,以获得更多权益。在这场中美日的战略博弈中,使得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孤悬于东海上的几座岛礁,钓鱼岛问题已经由一个事件变成了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凸显的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的争执、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对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以及东亚场域中大国利益的博弈。总之,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要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看待,以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纵的方面来看,以历史的长时段来了解其因果延承;从横的方面看,把其放在国际格局变动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中把握其脉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仍在继续,从目前来看解决的前景虽不甚明朗,但是我们应有未雨绸缪的精神,为此在钓鱼岛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展望:两岸合作乃维护领土主权之幸;中日应寻求和平解决以破解零和博弈之殇;而中国自身应大力提升国力以应不时之需。

苏超[10](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二、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下)——在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上的技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下)——在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上的技术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留学和留学生
        (二)来华留学生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五、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七、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三)相关借鉴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丰富标准内容
        (二)形成标准体系
        (三)尊重本土文化
        (四)发展信息技术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理论研究层面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三、几点启示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学界研究现状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0.4.1 拟实现的目标
        0.4.2 方法与路径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1.1.1 租界的形成
        1.1.2 租界的扩张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1.2.1 英美公共租界
        1.2.2 法租界
    小结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2.1.1 阶段性特征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2.2.1 租界早期报道
        2.2.2 电报工程师
        2.2.3 三次电话试验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2.3.1 单线简式磁石
        2.3.2 单线复式磁石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小结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3.1.1 汉口路14号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3.1.3 多局制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3.2.1 自动电话概况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3.2.3 按次计费
        3.2.4 升级五位号码
    3.3 安森报告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3.3.2 十字路口
        3.3.3 出售华洋公司
    小结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4.1.1 贝恩与I.T.T.
        4.1.2 海外对决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4.2.1 旋转制
        4.2.2 改造工程
        4.2.3 一市两制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4.3.2 寓管理于会计
        4.3.3 全球一体化
    小结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1.1 电报管理模式
        5.1.2 工部局的抉择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5.3.1 行业规范
        5.3.2 调整收费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5.4.1 迟到的改革
        5.4.2 贝恩的警告
        5.4.3 海外的博弈
        5.4.4 最后的较量
    小结
第6章 结语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6)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8)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9)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现状
        (一) 中国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
        (二) 日本方面研究现状
        (三) 中日之外其他国家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解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三) 解决途径与创新
    四、研究架构之说明
        (一) 论文结构
        (二) 相关问题与概念之说明
第一章 钓鱼岛地理、历史与主权溯源
    第一节 钓鱼岛的地理生态与地缘战略价值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谓演变
        二、钓鱼岛群岛的地理与生态
        三、钓鱼岛的地缘战略价值
    第二节 历史文本中的钓鱼岛记述
        一、中国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述:中国主权诉求的源流
        二、日琉古文献中钓鱼岛记载:中国主权诉求的佐证
第二章 近代东亚变局及日本对钓鱼岛的窥伺与窃占
    第一节 近代世界变局与中日东亚权力再分配
        一、近代西方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二、日本“并吞”琉球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明治政府早期“领有”钓鱼岛的企图及搁浅
        一、甲午战争前冲绳县对钓鱼岛的秘密调查
        二、日本政府内部对窃占钓鱼岛的讨论与企图的搁浅
    第三节 日本假战场优势窃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日本“并吞”钓鱼岛顾虑消除与秘密占有
        二、日本“领有”钓鱼岛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章 战后美国琉球战略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战时美国对琉球的调查与归属讨论
        一、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地理情报搜集
        二、战时美国对琉球的归属讨论
    第二节 战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政策的形成
        一、冷战升级与美国内部托管琉球的讨论
        二、旧金山会议与美国排他性托管琉球的实现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后的美国琉球政策
        一、利益权衡下的奄美群岛归还
        二、台湾当局对美日奄美归还的对策
        三、奄美群岛归还与钓鱼岛问题的勾连
    第四节 冲绳“归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一、日本寻求冲绳“归还”下的美国琉球政策
        二、美日冲绳“归还”交涉与钓鱼岛问题跃上台面
        三、尼克松政府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处理
第四章 钓鱼岛问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在钓鱼岛争端初期的态度及举措
        一、钓鱼岛争端初期中国政府与学者间的互动
        二、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外交战略与钓鱼岛政策
    第二节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形成
        一、中日建交前后的钓鱼岛交涉
        二、“钓鱼岛渔船”事件始末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的达成
第五章 钓鱼岛问题与台湾当局的因应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初期与台湾当局内部讨论与应对
        一、钓鱼岛海域石油发现与美台琉的反应
        二、钓鱼岛争端升级与台湾当局主权诉求的强化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交涉及对保钓运动的处理
        一、台湾当局与美国就钓鱼岛问题的交涉
        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及台湾当局的对策
        三、台湾当局对留美学人与学生保钓运动的因应
第六章 21世纪钓鱼岛问题与大国间的战略性博弈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权益诉求与国内外战略性动员
        一、日本“购岛”闹剧与中国态度的强烈性反弹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国内的战略性动员
        三、海外钓鱼岛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日本“实控”钓鱼岛遭到挑战与战略性应对
        一、日本进行战略性应对的动因
        二、日本国内外的战略性应对举措
    第三节 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与其钓鱼岛“中立”政策的再检讨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亚太政治生态的影响
        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再检讨
第七章 钓鱼岛的政治意蕴与研究的多维性
    第一节 从“事件”的钓鱼岛到“景物”的钓鱼岛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诉求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
        三、东亚“场域”中的大国利益博弈
    第二节 从历史遗留问题到二战历史遗绪的记忆
        一、中日民族情感的催化剂
        二、对二战后战胜国共识的挑战
    第三节 钓鱼岛研究的多维性
        一、以历史的长时段来审视钓鱼岛问题
        二、以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统筹钓鱼岛问题
        三、以符号学的视角来透视钓鱼岛问题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地图资料
    附录二: 相关条约和协定
    附录三: 钓鱼岛名称表
    附录四: 钓鱼岛问题大事记
    附录五: 相关中外文人名、地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古文献及资料汇编
    三、报刊资料
    四、着作
    五、论文
    六、网络资源
后记

(10)“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下)——在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上的技术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4]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7]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8]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多维视野下的钓鱼岛问题研究[D]. 殷昭鲁. 南京大学, 2015(01)
  • [10]“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二)——2001年7月12日第三届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24成立大会技术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