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中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_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教育论文,资源开发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从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的信息源,获取知识渠道的硬件设施,课题完成中所需实验设备,直到专业人士的指导等都与社会资源密切相关。社会资源一般定义为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在研究性学习中,社会资源还应包括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可让学生研究的内容,是相对于校内教育资源而言的,这个广义的社会资源,我们也可称之为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是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础和得以生存发展的载体,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生存土壤、活动场地、发展空间和成功的机会。

一、社会教育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社会资源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联系也必然是非常广泛的。学生要学会走向社会,与人交往,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学会认识社会教育资源及其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广义的社会资源可分为:

1.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包括自然、社会、自我等可供研究的内容;

2.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3.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的资源。

其中,借助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以及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物质条件的资源时,根据学生经常使用的方式,频繁的程度,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密切关联的程度,社会资源大致可分为如下六种类型:(1)文献资源,如图书馆、书店的书籍、刊物、报纸,博物馆的藏品;(2)大众视听传媒,如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录象带等音像制品;(3)电子信息资源,如计算机网络;(4)社会文化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宫、展览会、公园等;(5)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等专业人士和实验设备;(6)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省市科协、学会的专家教授、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基地的教师和实验设备等。它们各自的特点见下页表。

二、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各地的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城市与县镇农村,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省份,社会教育资源的拥有量也不相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时,制定适宜的办法。

1.联系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因人而异选课题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问题可供研究,而相似的问题在不同地区采用的解决方法是不完全相同的。脱离了当地实际就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脱离当地具体情况,研究性学习也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联系当地资源,还可以引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参与研究性学习者本人——学生的已有现状出发,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扬长避短,对于取得成功或活动过程的顺利进展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与支撑作用。同时,对于社会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所必需的,也要注意长短结合;不擅长、不习惯、不喜欢、缺乏的部分,也要充分调动起来,将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弥补自身不足、尝试走向社会的有利契机。

2.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不仅在思想道德品格方面给予孩子指导,而且所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行业分布面广,依靠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可给予子女很好的指导。家长的热情参与、直接指导,随时、免费,且又可增进情感交流。有条件的地方,都要争取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行家里手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指导力量的重要来源。

3.多途径开发信息来源

城市的社会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农村中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并不少,其他的如指导力量、信息、物质支持等社会教育资源相对较分散,要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弥补不足。如利用科普书籍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农业科技类节目的定期播放),利用录音带、录像带、CD、VCD、文字资料等获取信息;用通信、电话、传真或计算机网络的方式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取得联系;与当地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挂钩,联系乡镇农业公司、植保站、农科站、种子队的专业人员,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以能者为指导老师。至于加入参与性的,如行人问卷调查等,各个生活层面都可以。

(二)因时制宜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也有时机和时间的要求,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1.要抓住有利时间,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如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具有季节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要掌握规律,作好相应的准备和设计。2.有些特定时间内的突发性事件,可被利用的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如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减负等;国际形势的变化,如我国申请加入WTO,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等;科技动态,如计算机网络,基因遗传,纳米技术等。3.抓住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某一类问题及时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在研究条件不利的地方,获得多方面、各种类型的资料,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联系指导力量。4.学生走出校门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如了解本地区专家学者的人才优势,擅长的专业,熟人介绍或学校出具介绍信;采访准备工作,如带好录像、摄影、录音、签字等记录证明的设备用品以及必要的路费等;人际交往时,语言简洁,突出重点,对实验结果多做设想,咨询有的放矢,并确定再次联系的时间、地点与方法等。

(三)资源共享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也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如何合作与分享的过程。资源共享不仅可以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教师在不同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内资源共享的意识,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分享合作的精神。

1.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国内外成功经验,如西方国家在培养学生类似研究性学习能力方面的成功例子,国内一些地区已开展活动的经历,作为宝贵的信息资源,供给尚未开展活动的地区,少走弯路。结合本地区、本校已开展活动的学生的亲身体会介绍;或将优秀论文汇总成册,向有关部门推荐发表,以出专集的形式,给后学者一种参照。有关活动开展的指导方法,包括研究线索、研究方法、研究的评价管理等最基础部分,可由当地的教研、科研部门等单位总结提炼经验,及时交流推广。

2.课题组内的资源共享。小组学生分工寻找资料、咨询、采访、实验,或对一个观点、一个讲解指导的不同体会,可以及时组织交流,互补合作。

3.社会范围的教育资源共享。要争取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支持,对学生开放车间、农场、实验室等场所,并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有些课题研究成果对社会有较强的针对性或实用性,也可及时送交有关部门供参考或采纳,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借助社会教育资源的支持帮助,但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有些是双向、交互性的,有些则是单向的。如第—、第五类是双向、交互性的,既可以学生上门向教授专家学者请教、学习,也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士到学校指导。要发挥科协系统与校外教育机构的整体优势,形成组织管理和科技指导队伍。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少年宫、少科站的活动也是一种组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发挥少年宫、少科站的直接指导和中介联系作用功能;第二、第四类是单向的,需要主动查询,留意收集,在图书馆查找资料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情报检索知识,了解报刊、杂志、书籍在知识更新快慢,系统专业理论深度之间的矛盾,到大型书店查找最新专业理论书籍也不失为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但要注意爱护书籍。一般作为学生的背景知识、研究方法等知识的铺垫,具有容易获得的特点,也是活动开始时段学生常用的方式;第三类有交互性一面但又有条件限制,既可以查询资料(速度快,数量多,容量大,有时需要鉴别真伪),也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多方面人士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即时性的,而且指向性也不很明确,缺乏保障。所以,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中,较多采用组合运用多项社会教育资源方式,扬长补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可以支持帮助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也可以反馈、丰富社会教育资源,培养的学生更是一种人才反馈。社会教育资源越丰富,越有利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学校、教师、学生要关心当地的实际问题,在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时,要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社会资源只有开发,才能转化可资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学校要主动与社会沟通,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系,宣传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争取社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聘请有关人员为指导教师,向相关机构挂牌,成立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基地,请教育基金,志愿团体、社区参与学校教育。重要文化场所应免费或低价向学生开放。

研究性学习的诞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和迫切需求,要求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学会分享合作,要求学生更快地寻找、解决新出现问题的能力,尽早地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变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甚而领先时代发展,超越现在,弥补现行教育体制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不足,弥补新科技转入课程缓慢的不足,面向不同个性的全体学生,体现了多样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思想精髓。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教育资源的丰富也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标签:;  ;  ;  ;  

研究性学习中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