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发展速度的加快,现代工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创新,尤其是在勘探地质领域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作为难度大、需要较高技术的基础建设工程,岩土工作在社会发展和相关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是所有施工的基础,其质量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进程和质量,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一旦地基存在问题,将会严重威胁着建筑稳定性,导致不均匀沉降。因此,需要确保岩土工程地基合理性从而保障高质量的施工。本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分析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的要点,论述处理地基的常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创新方法以及相应的应用,以此作为促进岩土工程发展的理论依据,为以后岩土工程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创新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物迅速兴起,这些迅速崛起的建筑项目促使岩土工程剧增,现下如何良好处理岩土工程地基成为工程工程关注的热点话题。所谓的地基处理即通过一系列施工对地基实施加固和改进处理,人为地改善建筑的支撑能力、抗渗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对地下水文进行有效改善。但是,在实际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创新岩土工程技术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地基倾倒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从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岩土工程主要具备物理力学特性不稳定、技术隐蔽性、技术依赖性强等特点,国内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关键技术主要有钢渣桩、CFG及二灰等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1岩土工程技术具备的特点
1.1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不稳定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具备的物理力学特性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项目所在地环境的变化或者施工,都会导致岩土结构与性能参数发生变化。现下,主要还是通过岩土工程对岩土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勘察,这种在施工现场布置勘探点的勘察方式,主要应用物探或钻孔等勘探技术,很难准确对场地所有岩土特性进行判断,只能大概地推测场地内岩土特性,并且在勘察过程中如果收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则勘察结果准确性则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岩土特性不稳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反复地实施现场检测和原位测试,依据岩土特性的实际状况,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从而确保项目施工顺利开展。
1.2技术隐蔽性
岩土工程是在地表下开展的一种施工活动,是一种和地壳岩土体密切相关的技术,该项技术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常见的地基处理项目等都属于该技术的隐蔽性的表现形式。在项目完成后,岩体或土体将会将其掩埋,另外,项目运行和使用条件也是较为隐蔽,很难被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项目出现严重问题后才能实现预料。为此,很容易出现工程事故。为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现阶段的岩土工程施工开始普遍应用各类先进检测和监测技术,从而确保岩土隐蔽性工程的安全性。
1.3技术具备较强的技术依赖性
现阶段,虽然岩土工程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逐渐完善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技术的进步需要在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比如:随着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岩土工程也逐渐应用这种原理,形成高压喷射注浆法,同时,随着真空泵和射流的研制,岩土工程人员也逐渐将真空预压法技术研发出来,这种技术的产生为大吨位静压桩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随着超声波的发展和推广,岩土工程技术中开始逐渐应用超声检测,并逐渐成为一种关键技术。因此,岩土工程具备较高的技术依赖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岩土工程技术方法及应用
2.1创新方法
2.1.1换土垫层法
这种方法是挖除地基浅层的软土部分,再应用结构稳定的砂土或素土填充,以此提升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软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应用的材料通常为砂土、卵石、素土等具备高透水性和高硬度的结构稳定性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填充下,可以显著地提升地基整体的稳固度,从而提升承载能力,减缓地基沉降,加快地基水分排放速度。另外,在应用分层填垫方式实施替换材料垫入时,对每一层都会实施压实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有效确保地基受力均匀,延长地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局部沉降情况的出现,进而防止岩土工程发生损坏。不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实施填垫前,需要将基坑完全清理,将积水完全排出,还要清理干净树叶等杂物,在清理干净之后还需要对基坑四周土层实施加固处理;②在实施填垫时,需要严格依据和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实施作业,在将填垫材料搅拌均匀之后,在铺平压实,尤其是要将接头良好处理,促使其呈现斜坡状,还要保障垫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距离;③在选择最底层填垫材料时,需要选择高强度、压缩性小的材料,从而方式地基底层发生沉降现象,避免整个工程沉降情况的出现。
2.1.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沉管水泥柱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方法,比较适合软地基处理,该方法成本较低,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并且操作方便简单快捷。现阶段,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具体的实际操作方法为:①依据科学配比将混合材料进行混合处理,然后依据其塌落度进行加水量的计算,通常的塌落度有: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的约是200毫米;沉管灌注成桩的约是40毫米;②在应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时,需要注重提升钻的速度,将送料速度和钻速度相配合,从而确保灌注的混合料均匀,具备良好的质量,,在使用沉管灌注成桩时要保持设备速度均匀拔除,尤其是在完成灌注后;③在实际施工中,实际做出的桩顶标高需要比设计的大,实际操作人员要依据实际施工条件对具体高度进行调整和确定,至少要确保超过50厘米;④在灌注成桩后,要抽样检查桩子的抗压强度,从而确保这批桩子符合工程使用要求标准。CFG桩直径通常小于0.4m,长度在8~15m之间,并且其工艺和沉管碎石桩的工艺具备很大的一致性,实际工艺操作简洁、质量容易控制,同时还能够对工业废料回收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水泥和钢筋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以此能有效降低成本,适合用于处理高层建筑地基。现阶段,这种方法在国内已经普及应用,尤其是在中西部的省份,在实施黄土地地基处理是作出了一定的改进,应用沙子代替砂石,然后再依据合理配比进行粉煤灰和石灰的混入,从而制成三灰砂柱,可以作为抗渗桩应用于大型水池,相应的成本也较为低廉。
2.2施工技术原则
开展工程时要涉及到空间时间、供应消耗、工艺设备、使用维修、专业协作等多种既定的矛盾和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满足工程硬件要求,还要将各部分间的影响考虑其中,因此在实施岩土工程中,技术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因此需要将多方面因素考虑其中进行最合适技术的选择;岩土工程施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应用某一技术时不能单一地凭借理论分析计算,还需要相应的实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按照总体的方案实施并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岩土工程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以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质量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汇总需要结合实际施工地理条件,进行合适经济处理方法的选择,杜绝工程沉降等问题的发生和出现。在应用相应的技术中,要通过实践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因此提升相关技术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雪峰,杨建利.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6(1):143-143.
[2]李杰.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 00208-00208.
[3]胡红月.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38).
论文作者:王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方法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