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_心理学论文

论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_心理学论文

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纵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主体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4—0050—07

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研究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起伏和波折,形成了两次研究热潮。第一次在20、30年代,第二次在80、90年代。这两次热潮都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研究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20世纪中国美学是在西方美学直接影响下起步和形成的。最初对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影响最为显著的西方美学思想,一个是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美学”;另一个是克罗齐的直觉美学和以“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为代表的近代心理学美学。这两部分美学思想,都极重视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研究,有的就是专门研究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这就使得本世纪初直至20、30年代的中国美学研究自然把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研究作为重点。一些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学著作,甚至把审美主体或审美心理的研究作为建构自己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如20年代出版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和陈望道的《美学概论》,就是以立普斯的“移情说”作为主要的理论出发点的。而吕澂的《美学概论》和《美学浅说》不仅分别以立普斯的“移情”说和莫伊曼的“美的态度”说为蓝本,而且也是以研究美感经验为核心的。至30年代,朱光潜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陆续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审美心理学已经形成。《文艺心理学》一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审美心理学专著,而且也代表了当时我国审美心理研究的最高水平。它综合了康德、克罗齐形式派美学和布洛、立普斯、谷鲁斯等人的心理美学两大思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同时,又融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审美实践经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美感经验分析为核心的完备的心理学美学体系,从而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他还在国外出版了《悲剧心理学》,填补了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一项空白。此外,在宗白华写于30年代和40年代初的一些美学论文中,也涉及到审美心理或美感的许多重要问题,特别是对审美“静照”、艺术的空灵和意境的创造等所作的深入研究和精当的阐发,对中国现代审美心理研究也起到了开拓作用。

20、3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审美心理研究的热潮,固然是各种现代心理学美学思潮被引进中国的结果,但也同中国当时的现实需要和文化状况有密切关系。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教育界对于美育的倡导、文艺界对于“美化人生”和“生活艺术化”的追求等等思想和文化现象,便可知对审美态度和美感经验的热切探究,也这样那样地反映出人们在黑暗现实中的精神追求。

20、3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成果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作用和主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追随当时世界美学发展的新思潮、新趋势,引进和介绍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新观念、新学说、新方法,从而扩大了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促进了中国美学理论结构和观念的变化。其次,它试图把西方现代美学特别是心理学美学的观念和方法,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以及传统艺术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论是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经验去说明西方美学观念和学说,还是用西方美学观念和学说来阐释中国传统美学的观念、概念和范畴,这些探索对于中国美学包括审美心理研究迈上中西结合的道路都起了开创作用。但是,20、3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毕竟还是中国现代审美研究的起步阶段,它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如对于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全盘吸收,以此作为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来立论或建立体系,就明显表现出研究中的批判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不足。这同研究者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偏颇是有密切关系的。

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美学热”中,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研究再一次成为美学研究的重点。审美心理学的异军突起和突飞猛进,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全面探讨和深入开掘,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美学研究的一大特色。除了大量翻译和评介西方当代心理学美学思潮和流派的代表著作之外,还产生了大批研究成果,呈现出学术争鸣的局面,新意迭出,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陆续出版了一批努力开拓、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影响较大的审美心理学或文艺心理学的专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审美谈》(王朝闻)、《文艺心理学论稿》(金开诚)、《创作心理研究》(鲁枢元)、《审美心理描述》(滕守尧)、《美感心理研究》(彭立勋)、《文艺心理学》(陆一帆)、《审美中介论》(劳承万)、《文艺心理学教程》(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审美经验论》(彭立勋)、《喜剧心理学》(潘智彪)等。到了90年代,虽然“美学热”已经过去,但审美心理研究仍方兴未艾,而且又集中出版了一批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的审美心理学或文艺心理学专著,如《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童庆炳)、《文艺欣赏心理学》(胡山林)、《走向创造的世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周宪)、《审美心理学》(邱明正)、《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新编文艺心理学》(周冠生主编)等。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新时期20年来出版的审美心理研究著作都超过了我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任何时期。

审美心理研究在这一时期形成如此繁荣昌盛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70年代末开始的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倡导,导致人文社科研究的思想大解放,久已忽视的关于人的研究和主体性研究重新得到重视,从而推动了审美心理研究的开展。其次是直接受到西方当代美学研究重点向审美经验和审美主体转向的影响。西方美学研究重点的转移,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已经开始,到了本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各种心理学美学和经验美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其主流趋势更为明显。但是,由于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讨论主要集中于美的哲学问题,美学研究主要受苏联影响,故而不仅忽视了审美经验研究,甚至把审美心理学等同于唯心主义。随着对外开放和西方当代美学影响的扩大,必然会在美学研究重点上发生变化。第三,它也是我国美学研究发展自身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新时期解除了长期的思想桎梏之后,美学理论呼唤新的突破,而在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难有进展、艺术理论研究又不易形成新突破的情况下,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研究便成了美学发展的突破口。而长期以来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研究的忽视和理论上的停滞状态,又为这个领域的探索者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正是审美心理研究的突破,带动了一系列美学和艺术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促进了美学研究方法的变化,从而推动新时期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80、9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热潮与20、3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热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对于后者是继承中的发展、吸收中的创新,接续中的跨越。80、9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表现出如下的重要特点。

第一,研究范围十分广泛,视野非常开阔。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审美经验的性质和规律、审美心理的结构和过程、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的心理过程和各种特殊心理现象、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中西审美心理学思想中的基本理论和范畴等等,都做了十分有益的探讨。过去的理论禁区一一被冲破,几乎所有与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有关的领域和问题都被涉及到。国外审美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及其思想成果,都迅速在我国审美心理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几十年的禁锢和封闭所导致的中国审美心理学与国外审美心理学发展之间的落差,似乎一下子都被弥补了。

第二,研究不断深化,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纵观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已出版和发表的审美心理研究成果,不仅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而且对问题的分析和阐释也越来越深化。在充分占有资料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取得新的进展,从而使我国的审美心理研究从整体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关于审美心理结构及美感形成的中介因素问题,先后有各种新说问世,大大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其中关于审美心理形成的中介问题的探讨及各种学说的提出,对于揭示审美心理的内在机制和奥秘,无疑是一个新的贡献。尤其是“自觉的表象运动”说、“审美表象”说、“审美意象”说、“形象观念”说、“情感逻辑”说等等的提出,使人们对审美心理发生的特殊机制问题,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此外,如审美和艺术中情感的作用和特点问题,关于审美和艺术中认识活动的特性和形象思维问题,关于艺术创造中的直觉、灵感、非自觉性以及无意识活动问题,关于艺术家的个性心理及创造力问题,等等,也都在理论上有了重要进展。其论述的深刻性和新颖性,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美学研究。

第三,广采博纳,力图兼收古今中外各种理论之长,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体系。如果说,20、30年代出版的审美心理研究著作,主要还是从西方美学某一个或几个理论观点出发来建构自己的体系,那么,80、90年代出现的大批审美心理学著作,则摆脱了这种局限。许多著作虽然注意吸收当代西方心理学美学各种流派的学说,但是立论又不只是局限于某一流派的某一学说的基础上,而是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的实践经验,借助各种观察和实验资料,兼收中西美学各种理论之长,加以融会贯通,拿来为我所用,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构建体系。可以说,这是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第四,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跨学科研究进展迅速。在审美心理研究中,除了思辩的方法和逻辑的推理之外,各种经验的方法和实证的研究也都受到重视。虽然人们对于审美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还有不同看法,但许多审美心理学著作仍然引入了心理学常用的各种方法,并把它们同作品分析、创作经验分析以及作家艺术家传记分析结合起来。一些研究者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某些原则和方法运用于审美心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数研究者认为,审美心理研究应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并且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一切都为审美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纪中国美学是在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及艺术传统相结合、相交融中向前发展的。这一点在审美主体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形成于20、3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热潮和形成了80、90年代的审美心理研究热潮虽然有许多不同,但在体现这一主要特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从王国维、蔡元培到朱光潜、宗白华等一批早期的著名美学家,为这一特点的形成奠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他们把西方心理学美学和中国美学传统及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为在审美心理学中探索中西结合之路做了开拓工作。当然,即使是朱光潜、宗白华先生,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美心理学的问题。朱光潜先生虽然在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融入西方美学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他建立的审美心理学,根本观念和方法仍是西方的,体系、框架基本上也是西方的。宗白华先生以中国传统文学范畴为基础,用西方美学观点加以创造性的阐释,但并没有形成关于审美经验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和体系。到了80、90年代,研究者综合中西、古今,各自建构了一些审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但从整个理论体系、理论形态看,仍然较缺乏中国特色。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实践经验的吸收是局部的、零散的,而不是体现在整个理论体系和理论形态上。因此,从总体上看,如何使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观念、理论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及中国的艺术审美实践经验相结合,真正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美心理学,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是中国美学在当代需要解决的根本课题。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解决这一课题的主要希望似乎不在美的本质和哲学探讨,而是在审美和艺术经验的科学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优势和特点,不是体现在对美的本质做思辩的、逻辑的推论,而是体现在对审美和艺术的经验做直感的、具体的描述。从王国维、朱光潜到宗白华等卓有建树的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把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力图把西方美学的新观念和科学方法注入到中国这一传统的美学范畴之中,使过去这个范畴所包含的丰富却不够明确的思想内涵获得逻辑论证和创造性选择。这是适应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在审美和艺术经验领域对中西美学融合所做的成功探索。他们的成就和经验表明,使现代审美心理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来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

80年代以来,对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也已有初步成果。但是,对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进行全面清理和系统研究仍嫌不足,对中国特有的审美心理学的范畴、概念和命题进行深刻挖掘和创造性阐发方面尤显得欠缺。把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中某些特殊范畴与西方心理学美学中的某些概念、范畴简单化地加以类比,甚至削足适履,将前者纳入后者框架和观念之中的情况,也影响着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真谛和精髓的把握。针对现状,我认为今后应着重从三方面继续加强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研究。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不仅包含在哲学家的著作和心理学思想文献中,而且大量包含在诗文理论、绘画理论、书法理论、音乐理论、戏剧理论以至园林建筑理论中,需要进一步做好全面发掘和系统整理的工作,对其观念、范畴和体系尤其要做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其次,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特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不仅有其独特的观念、命题和概念范畴,而且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又是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实践经验的特点相联系的。中西比较研究对于揭示中国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特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在比较中见出各自的优长和互补性。新时期以来这种比较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要注意避免比较中的生拉硬扯,以偏概全及主观臆断等现象,使比较研究真正建立在对中西美学思想的科学分析和真知灼见的基础上。

再次,要从当代现实生活以及审美和艺术实践需要出发,从新时代的高度,对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进行新的审视和创造性阐释,使其与当代审美观念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成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美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讨论的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的现代转型或现代转换问题,对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和文艺学建设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所理解的“现代转型”和“现代转换”,就是要从新的时代和历史高度,用当代的眼光,对传统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命题、学说、概念、范畴进行新的阐述和创造性发挥,以展示其在今天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其与当代美学和文艺观念相交织、相融合,共同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新的理论形态和体系。

美意识和文艺观念的准确把握,使两者真正达到融会贯通、水乳交融。这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应当提倡探索多样的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创造多种的理论形态和理论体系。我们应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更自觉地推动这项工作,使研究更系统化、更具有完整性。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并使其特点和丰富内涵得到准确、深入的揭示,需要把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审美特点的研究相互结合起来。这方面,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研究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他对于中国各门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诸如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园林建筑等等,几乎都有精当而入微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深刻揭示出我们民族的美感的特殊性。这对于研究我们民族审美心理(创作、欣赏)的特殊规律,以及反映这种特殊规律的审美心理学思想,是有极重要意义的。美感的民族特点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条件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考察和研究我们民族美感或审美心理的特点,既要研究传统的艺术和审美实践经验,更要研究当代中国的艺术和审美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民族审美心理在新时代、新现实、新生活中的发展变化。总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形成,既不能脱离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的实践经验,也不能脱离中国当代艺术和审美的实践经验;既要反映中国传统艺术所体现的美感的民族特色,又要反映中国当代艺术所体现的美感的时代特点,或民族美感特色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只有建立在民族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审美心理学,才能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研究的发展历程还表明,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心理学美学体系,必须使审美心理研究奠定在科学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心理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本来就同哲学的基本问题密切联系,何况美学原来就属于哲学的领域。心理学美学研究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方法论指导下,才能取得真正科学的成果。它从经验或实验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中获取的大量资料,更需要进行哲学的综合。如果没有哲学的帮助,要形成、解释、阐述心理学美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假说并形成体系,将是不可能的。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心理学美学体系所需要的哲学方法论,既不是否定审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能动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也不是否定审美经验客观来源和制约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而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美学发展向我们昭示的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应当是一切科学的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当然也应当是一切科学的心理学美学的方法论基础。将作为哲学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等同于心理学中的认识论,或者将它与心理学对立起来,都是非常幼稚的看法。当然,哲学的方法论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方法论。心理学美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它的具体的研究方法还处在发展和更新之中。这方面,我们应该放开眼界,更多地向西方先进的、科学的、实证的、实验的研究方法学习和借鉴,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在科学的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应尽可能提倡具体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利创新。近20年来,我国不少美学家已在采用新的科学方法论上做了许多尝试。可以预料,从实际出发,在审美心理研究中成功地运用这些新方法,对于科学的现代心理学美学体系的构建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审美心理学虽然与一般的理论心理学息息相关,但却与一般心理学又有显著的区别。一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将是越来越自然科学化,越来越强调定量分析的重要性,而审美心理研究由于其研究对象本身具有更为复杂的社会人文内涵,具有社会性精神现象的微妙难测的特点,因此,要达到自然科学化和定量分析,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使审美心理学的特殊研究方法问题成为审美心理学发展中不能不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的不少研究者已有一些探索和尝试。例如,对中国古代传统审美心理研究中的注重经验性描述和整体性把握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重新给予认识,在新的科学水平上,审视它对于审美心理研究独特的意义,并力求将它与当代西方日益缜密和科学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互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这可能对审美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的形成会产生良好作用。

世界美学发展的趋势表明,哲学的美学和科学的美学、思辩的美学和经验的美学、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将会并驾齐驱、互相补充,共同推动当代美学的变革和重建。在这个多元化、全方位的研究格局中,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的研究将仍然会处于研究重点的位置。但是,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的研究将越来越趋向综合性和多学科性。这既是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所使然,也是审美经验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实际上,近20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也已开始反映和展示了这一趋势。当然,吸收现代科学的新成果,也必须从审美经验的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审美经验的特点和特殊规律,而不是用一般的科学成果代替对于审美经验的具体分析,用一般的科学概念范畴代替艺术审美中特殊的概念范畴,这样才能有助于审美经验内在发生机制的研究,促进审美心理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标签:;  ;  ;  ;  ;  ;  ;  ;  ;  ;  ;  

论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