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合理的基础与前提是详细的勘探,设计者应依据现场地形、地质结构结合现实中的工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要在工程设计中坚持推陈出新,逐步提高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质量以及使用效果。而且为了保证桥梁结构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有必要提升桥梁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本文对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下部结构;设计;措施
桥梁的下部结构是桥梁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台和桥墩都承担着重要的承重任务,因此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保证其质量,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要求和环境情况合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提高桥梁下部结构的质量,进而保证桥梁整体的质量。
1桥梁下部结构选型
1.1桥台
桥台结构形式分为轻型桥台、埋置式桥台、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三种。轻型桥台台身为直立的薄壁墙,两侧有挡墙,其最大的特点是体积小,比较适合小跨径桥梁,可与轻型桥墩搭配使用,常见的稳定方法是在桥台下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利用锚栓连接上部结构与桥台,形成一个四铰框架系统。埋置式桥台主体所承受的土压最小,台身由混凝土和片石组成,适用于路基填土高度大于5m的桥梁,可以将台身埋进锥形护坡内来增强稳定性。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构造最为复杂,施工难度也最大,钢筋用量较多,适用于填土较低或河床较窄的软底地基,一般通过在竖直小墙和扶壁之间设置台顶,并将其作为桥梁支撑结构。
1.2桥墩
桥墩结构形式分为轻型桥墩和重力式桥墩两种,轻型桥墩又可分为构架式桥墩、空心桥墩、桩柱式桥墩、薄壁式桥墩四种,这四种轻型桥墩的最大特点是基础工作量小,施工进度较快,但是适用的桥梁类型不同。构架式桥墩对地基的要求较小,适合的范围也较宽,空心桥墩表面与重力桥墩类似,是一种中空的桥墩种类,主要适用于高桥梁建设,桩柱式桥墩为就地灌注混凝土而成,施工难度较小,薄壁式桥墩借助桥跨结构来连接刚性桥墩与柔性桥墩,并以此形成一种相对静定的结构,此时的刚性桥墩能够承受大部分的水平力,并改善柔性桥墩的受力。重力式桥墩多为实体结构,钢筋用量较少,不适合水流流速较大或泥沙含量较多的河流。
2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措施
2.1桥墩
在桥墩的设计中,针对高度小于40m的桥段,一般采用多柱式桥墩及Y型薄壁墩。在整个多柱式桥墩的应用中,主要由圆柱墩与方柱墩组成,且这两种桥墩常见于平原地区。从整体外形上的美观来看。方柱桥墩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能够起到上下协调、美观的作用;与此同时,基于受力角度的不同,在同等截面积的条件下,方柱墩的抗弯刚度要远远大于圆柱。与之不同的是,Y型墩薄壁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是以独住双支座出现的。其主要特点在具备一定的美观,但施工却比较复杂。在整个Y型薄壁墩施工的过程中,只需要一套末端、搭一个支架,在地面横坡相对陡峭的山区,Y型薄壁墩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而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着桥梁的所在地及实际用途做出选择。
2.2高墩
设计人员在设计桥墩时,对于矮的桥墩,设计过程中一般考虑的是桥墩的强度,而高的桥墩则需要考虑到桥墩的具体高度和它的稳定性等问题。《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有关偏心受压柱的说明指出了:当10/h>30时,构件就从材料的损坏变成了稳定性的损坏。在这个条件中,10指的是受压柱的有效长度,在0.5到2这个范围间,桥墩的高度有变动的话,应该怎么选取是和桥梁的上部结构的重量、具体施工状况和上部构造与桥墩的链接有关系的。桥墩的厚度在2m以上的时候,成本就会增加,所以,在桥墩的材料受到损坏时,如果要使用实心的桥墩,其高度最好不要超过50m,如果超过了50m,最好是使用空心的桥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空心桥墩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果桥墩的高度超过了65m,那么桥梁就需要适度的放坡,以确定桥梁的安全稳定,不过这样又会对建筑材料造成较大的浪费。
2.3桥墩与路幅
在山区建设中,基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实际施工中,山区高度公路一般由整体式路基与分离式路基两个部分组成。在当前路线选择中,设计人员往往从环保这一角度出发,在减少占地的同时,还能满足山区交通的发展,因而在实际选择中,多数选择整体式路基。在整体式路基的双幅桥设计中,主要从其结构中的双幅四柱出发,若桥墩截面积与横向宽度相当,则整体式下沟横向与纵向刚度则为分幅设置的2倍之上,以此来减少墩顶变位的现象发生。然而在其实际使用中,一般整体式下构帽梁跨度出现过大时,设计人员应结合着车辆的实际行驶状况,设置较强的帽梁,以此来保证桥梁下部的稳定性。
2.4桥台
在当前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与其他地区公路建设不同的是,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桥台在选择的过程中,通常以U型台为主。这种U型台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特点在于横向、纵向横坡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桥台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当地的实际地形,将U台的高度控制在10m左右。这是因为桩柱式桥台康退刚度小,在其台后填土高度相对较高时,尽量避开使用。一般而言,在其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其联长及台后填土的高度最好控制在150m之内及5m以下。埋置式肋板台的适应范围较广,最好不要高于12m。在实际确定的过程中,还需设计人员深入实地考察,以此来确保桥台的准确性。
2.5下部结构配筋设计
2.5.1盖梁配筋的设计
在对盖梁配筋情况进行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内容:选取容许应力法开展变截面连续盖梁结构的设计工作;选取极限法开展等截面连续梁的设计工作,需注意的是应确保负弯矩部位留有适当的富裕;需基于裂缝宽开展盖梁抗弯配筋的设计工作;需基于“强剪弱弯”原则开展盖梁配筋设计工作;通过分析之后发现,梁体破坏情况一般是由于剪力不足而引起的,就此需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以及桥梁实际情况确定抗弯筋数值
2.5.2桩筋的设计
桩筋设计涉及内容较多,主要设计要点为:在桩体抗弯筋设计方面,现常用的手段为极限法;在进行截面配筋计算时,需考虑桩内弯矩包络图;需基于最大弯矩处开展配筋工作,也就是桩顶至1/2最大弯矩处,需使用全筋配置手段,对于从全筋结束区域至弯矩零点段,需将配筋减少至一半,弯矩零点以下需设计成素混凝土段。如果桥梁的地基类型属于软土地基,则应确保桩主筋能够穿过软土层。
2.6科学设计防撞结构
由于桥梁的桥墩在投入使用之后会受到流水的撞击与磨损,过往船只的撞击以及流冰堆积情况,进而导致桥墩结构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出现质量下降的情况,所以有必要通过防撞结构的设计对桥墩进行保护。对于流水速度超过lm/s、冰厚超过0.5m、漂流物众多的流冰河道,需要在桥墩的迎水方向设置破冰棱;对于船只数量多、来往较为频繁的河流,为了避免桥墩受到船只的撞击,需将缓冲以及保护设计融入到桥墩设计中,同时提升桥墩抗船舶冲击效果。
3结语
在整体桥梁施工工程中,下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对整个设计方案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且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施工时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考虑抗震等因素,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较为复杂,需要不断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探索和总结,因此了解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乔国栋,李海芳.公路桥梁下部结构设计[J].赤子(下旬).2016(10)
[2]姜鹏.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及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7)
论文作者:吕静茹,赵娇茹,刘秀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桥墩论文; 桥梁论文; 桥台论文; 结构论文; 薄壁论文; 弯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