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应用论文_郭庆

郭庆

深圳市首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的桩基础技术应用虽然在改善土建工程结构质量,提高结构安全性等相关方面具有实际优势,但由于技术种类相对特殊,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应用原则进行规范施工,提高土建工程桩基础技术应用实际有效性。本文主要对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

1、桩基础技术概念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桩基础发挥着承载桩基和承接台的作用和承接台的作用,由于桩基础主要建设在岩层土壤中,因此桩基础还能促进岩层土壤提高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基础还能促进岩层土壤提高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提高岩土的硬度和疏松度的硬度和疏松度,分担了建筑物对岩土的压力,缓冲了建筑物的重力,减少了地面沉降和建筑物下沉的风险。桩基础主要起到承载重力和桩与桩之间联系的功能作用,桩基础的还具有地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两种形式。连接桩的桩基础和地承台桩基是桩基础施工中接桩的桩基础和地承台桩基是桩基础施工中,常常采用的方式。承重平台是链接地基的基桩和桩顶部分的主要构造,也是构成桩基础的重要内容是构成桩基础的重要内容。因为地基主要起到承载着建筑物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地基都是需要深入到岩土层中,桩基础则需要更为深入入。因此,桩基础的质量控制是建筑物安全稳定的保障稳定的保障,桩基础建设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2.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桩基础技术的施工准备工作

桩基础技术是建筑项目的基础工程,是用各种材料做成的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细而长、埋在地下的桩,它负责承受建筑所有的载荷。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考虑建筑项目的性质及其载荷,确定桩基的承载载荷;2.地质考察,了解施工地点的地下水位、地形和气候等施工自然环境,明确施工风险;3.考虑工期和经济指标,为进度安排和项目检查提供参照;4.考虑沉桩阻力,确定机械设备类型,构建满足特种设备施工环境的场地,安排机械设备进场等。

2.2桩基础技术的施工应用

2.2.1预制桩的应用

桩基础根据施工方法的差异性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是直接用制作好的桩,通过冲击或者振动的方式把桩打入地下。在此过程中,桩周围的泥土因遭到挤压而变得密实,使得预制桩的单位面积承载力很高,对桩自身的材料具有较高要求,从而使预制桩的造价较高。另外,由于土壤的挤压容易使周围的地面凸起,使得邻桩上浮。预制桩的打入方式导致它需要松软的地质环境,否则施工过程中必然出现打偏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桩顶部的高度和方向,确保打入的桩是在垂直偏差允许范围之内。此外,由于预制桩的打入过程容易引起很大的噪声和振动,加上国家颁布了相关的安全文明生产法规,这使得预制桩的施工场所和时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2灌注桩的应用

灌注桩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最后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桩按照成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钻孔、人工挖孔、爆孔灌注桩三种。图1为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图。灌注桩的成孔方式主要依据地质条件决定。灌注入的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桩身的质量,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很容易造成断桩、夹泥和缩颈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此外,灌注桩的直径较大,因此成孔后,孔底的清洗情况对桩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大,且灌注桩的埋设深度对承载能力同样具有影响。

图1 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图

3.桩基础施工管理

3.1首先一定是人员方面的管理,因为桩基础施工是由人来操作完成的,所以必须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并设立相关制度,来保证统一完整的安全性,并设立保卫管理制度,使各个工作位置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设计具体机制:人员登记制、人员进出场制度、区域通行证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门卫制度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和组织上把安全生产管理投入到安全管理体系之中,从而达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目的。

3.2在桩基础施工中,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这其中包括施工人员,安全质检员,保卫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等,初此之外,还要有材料库房、成品、半成品进行看护的人员。而这些人员名单必须通过承包方以及监理单位的认证,并以书面形式报总包方,其中安全员承载着主要的监督任务,不仅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还要对施工方安全员监督,如发现违规、违章操作,应立即制止并处理,对现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3.3在建筑施工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夜间施工的情况多有发生,而施工方在夜间施工,必须要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且必须做到施工照明,不会影响的附近建筑物,由于夜间施工照明使用的都是强光灯,如直射附近居民楼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造成光污染。而且夜间施工要尽量避免噪音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在不扰民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任务,并且尽量不发生附近居民投诉事件。

3.4技术质量的管理。在桩基础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好相关管理规则进行图纸的会审工作,特别是对施工图中桩的位置和数量要仔细核查,如果发现有位置问题,或者设计缺陷,甚至质量问题,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并通知设计单位修改设计,从而避免

(下转第68页)

施工后再产生质量问题。对设计单位而言,设计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勘察工作,并且进行沉桩测试,从而确定各种是施工参数,为工程施工提供数据,也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5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桩基础施工中,施工现场除了要设置施工人员外,还必须有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在场,并且人员的数量和名单必须通过承包方和监理方的认知。同时,承包方的质检员还要对桩基础的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桩基单位为桩基础的质量也要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承包方和建设单位会催促桩基单位整改,否则,不予以签证付款,对未完成的桩基础施工,项目部也会派相关的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的检查验证。

3.6材料设备质量管理。进行桩基础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的品牌、产地、规格、技术参数必须要符合承包合同中的规定。并且在施工中监理单位应不定时的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进行取样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规格的材料,则需立即更换。

4.结束语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方案由于其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的特性,被广泛引用于多种建筑形式中,而且桩基础的质量与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为保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就一定要根据桩基础施工要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参考文献:

[1]关振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95-96.

[2]范志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118-119.

[3]赵华.浅析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应用[J].门窗,2013,09:373+376.

[4]江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2,36:58-59.

[5]苏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01:204-205.

论文作者:郭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应用论文_郭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