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原发性脾结核1例论文_黄淼林

(湖南航天医院超声科 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原发性脾结核很少见,为肺外结核,现将我所见一例原发性脾结核超声声像报道如下。患者:男,34岁,因低热、左季肋部疼痛、腹胀1个月,于2007年10月入院。腹痛为持续性隐痛,低烧,入院后经短期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既往无结核病史,后经腹腔穿刺、脾穿刺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原发性脾结核,长期抗结核治疗后好转。体检:体温37.6℃,脾大,脾区叩击痛,胸片无异常,B超:脾大(厚68mm),脾肋下可探及,脾内多发低回声结节,原发性脾结核待删;肝大;腹水;胆囊壁水肿;腹腔淋巴结反应性肿大。

关键词:脾大;多发低回声结节;原发性;脾结核

正文:

患者:男,34岁,因低热、左季肋部疼痛、腹胀1个月,于2007年10月入院。腹痛为持续性隐痛,低烧,入院后经短期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既往无结核病史,后经腹腔穿刺、脾穿刺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原发性脾结核,长期抗结核治疗后好转。体检:体温37.6℃,脾大,脾区叩击痛,胸片无异常,B超:脾大(厚68mm),脾肋下可探及,脾内多发低回声结节(较大一个约37x26mm),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周边探及条片状血流信号,原发性脾结核待删,肝大(右肝180mm,左肝117x89mm),腹水,胆囊壁水肿。后经腹腔穿刺、脾穿刺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脾结核。

讨论:

脾结核较少见,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高回声型系常规检查发现,为星点状高回声,呈“满天星”;低回声型系急性期大量结核菌感染后出现的,应与脾脏淋巴瘤、转移瘤鉴别。近年来,结核发病呈上升趋势,肺结核、胸膜结核、腹膜结核占多数,发生于脾脏者少见,该病例很典型,脾脏弥漫性增大,包膜光滑,实质内布满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结核感染病灶,占位效应不明显,血流信号无明显改变;淋巴瘤、转移瘤占位效应明显,血流呈绕结节走行或结节内可探及血流信号。随着B超、CT广泛应用于临床,脾结核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脾结核的诊断要点有:1.脾结核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2.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及体征;3.结核菌素试验或结核抗体阳性伴贫血及血沉增快;4.脾外其他脏器结核,多为污迹腹膜,以及后腹膜、肝脾门区等淋巴节肿大、钙化周边环状强化;5.脾脏增大、脾内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低密度灶,无强化或有边缘轻度强化;6.脾内散在斑点状或小结节钙化灶;7.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在临床检查后仍不能确诊的脾脏疾病,进行穿刺活检是确诊脾结核的最好手段。

参考文献

[1]赵荣梅,周伟利,李莉,田海燕《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第10期。

[2]刘玉琴《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第08期。

作者:黄淼林,男,32岁,本科,学士学位,已婚,湖南航天医院超声科。

论文作者:黄淼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超声诊断原发性脾结核1例论文_黄淼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