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审美活动_历史论文

论历史审美活动_历史论文

论历史审美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审美活动是指把“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过程。在历史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去认识历史客体的属性,把握历史客体的真理,向历史客体靠拢,而是历史客体向主体靠近,满足主体的情感心理需要,以客体的形象和主体的审美直觉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朝向主体的肯定性成果。我们通过对历史审美的发生、历史审美的本质和历史审美教育等问题的分析,以期对历史审美活动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

一、历史审美的发生和发展

历史审美活动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以功利观点对待事物是先于以审美观点对待事物的。实用功利是为满足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审美则是满足高一层次的精神需要。审美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活动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并不像实用性活动那样对于对象有实用性要求,即利用、占有、消费它,而是仅仅对它有一个精神性的判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审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以一种精神的而不是实用的态度对待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美的事物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在历史上,人对美的创造和追求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才产生的。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就给我们指明了:“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构成为基础,……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② 可见,审美活动是建立在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派生物。

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和活动具有一个从“实用的”、经“实用工艺的”、再到“审美的”发展进程。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而是寓于人对自然的功利关系和功利活动之中。这种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萌芽状态,往往局限于他们生存活动的狭隘地域和对象。人类的最初存在方式是原始社会由家庭扩大而成的部落共同体。在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中,保持着血缘、语言、习俗的共同性,个人和共同体浑然一体。他们的生产活动只限于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最初的半蒙昧人用的工具,多是供投掷或捶击用的石头、木棒,供切削或刮光用的薄片,供穿刺用的刺或牙齿。古人在闲暇之余,对所用的工具做一些加工,如对木棒进行精雕细刻,使人拿着更舒适,看着更美观;把天然的石片进行砍砸、打磨,制成石斧,用来切割兽皮、树皮等。由于实践范围的狭小,在人的交往中只使用少量的简单的语言。只是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工具的改进,逐渐地、十分缓慢地补充和增加表示一些新的工具、任务及事物等的概念。最初的概念是从形象、动作、表情发展来的。只是到后来,这些词语的含义才变得丰富多样。早期人类使用的词汇,大多是实词,后来才产生具有语法意义的词、词类及语法。语言的这种进步,正是人类思维的进步,开始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区分出自己、事物、世界等等,从而为人类的理智活动和高级情感包括审美心理活动打下了基础。据研究发现,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大多是为生产劳动和部落战争服务的。如狩猎的民族爱表现动物或捕猎的场面,而过渡到农业社会的民族多表现植物、水文、天象。最初人类的审美活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对原始图腾的制作和原始歌舞上。对图腾的崇拜是出于实用功利的目的,是把人与图腾的关系看作人与“现实”的真实的关系。而原始歌舞,已表现出不同于实用功利目的的特点。稍后人类的审美活动逐渐发展出“有意味的形式”。如通过对中国的仰韶、马家窑文化的研究证明,当时的人的审美活动已开始发生从再现向表现、由写实向符号、由内容向形式的转化。这也说明当时的人已有了最初的审美意识。这些早期人类的审美活动,表现出最初的意识对世界(现实)的关系,即力求去把握对象,也对对象进行一些实用功利和非实用功利目的的审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类还没有从生存的实用功利上挣脱出来,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还附着于功利关系和功利活动之中,但人在活动中从自然那里获得的实用功利,既表明了人的活动的社会可行性(善),又表明了人的活动从大自然的真实性、本然性、活力性、有益性、出类性等美的属性中获得了美的愉悦和享受。在人的活动发展过程中,审美因素的比例是逐步在增大的,这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善、美关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趋势。

在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与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那种对原始和平生活的再现和表现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无论是隶属于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审美活动都大多与天命观、神人观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社会财富的增加,有较多的人可以脱离直接生产过程,专门掌管公共事务,从事宗教、教育、艺术等活动,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仍由大部分人承担。分工已成为社会现象,统治阶级垄断了精神发展的权利,其余的人则被排斥在发展之外。这个时期的人类审美创造的主要形式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虽有很大不同,但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一方面,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的命运的无以言表的猜度和畏惧心理,以及社会中刚刚开始的富于人的生活气息时的纯真的活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已开始借助宗教实现对人民的精神统治。例如,中国奴隶制早期的陶器和青铜鼎的形状和饰纹,其特征主要是恐怖、深沉、神秘,表现了当时中国人神秘的天命观。埃及金字塔(即法老的坟墓)的主要特征是壮伟、威严、令人畏惧,表现了埃及人浓郁的宗教神秘观念。古希腊神庙的特征是雄壮、崇高、肃穆,表现了希腊人对神的崇敬和对人的命运的敬畏。而在大致同一时期的印度诗和伊斯兰诗歌中,神是一个内在于个别事物不可少的因素。东方式的泛神主义是当时人与自然特殊关系的反映。此时,中亚和南亚人的艺术想象大多离奇荒诞,表现出原始社会神人关系的遗迹。表现这个时期人民生活的较为成熟的伟大篇章,是中国的《诗经》和古希腊人的《荷马史诗》等。总之,奴隶社会的新的生产力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朝着善、美的方向有了大踏步地发展,但还不足以摆脱上古时期形成并加固了的原始宗教信仰的羁系。再加上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搬上了天界,制造出甚于原始宗教的种种宗教,于是整个社会生活被笼罩在浓重的神的乌云之中,祈祷、祭祀、巫术等宗教仪式泛滥成灾。这一切,都给予历史审美活动以极大的影响。

进入封建时代,人类逐渐从对外在事物的依附,从天、鬼、神等神秘、恐惧的氛围中挣脱出来,进入人对人的社会关系中。封建社会的人的审美观,大多与宗族道德观念、等级荣誉观念紧密相连。这个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表现了最初的国家和民族形成时期人们的忠君爱国观念、等级长幼的道德伦理观念、征战游侠的荣誉观念,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戏剧、小说、诗歌等形式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绘画和建筑也是整个封建时代表现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的主要形式。当时审美活动已显示出人的活动的独立自主性和精神的内在意义,风格上也逐渐转向秀美与和悦,富于人间生活的气息。此外,这一时期在各国人民的历史上,都有过这样的情形,即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了有利于本能的艺术活动的方式,使个人技巧得以发挥。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劳动既不同于由单个人组成的大规模劳动,也不同于后来的资本主义劳动,而是特殊化和个别化的,是“半艺术性质的劳动”。③ 这种劳动, 特别是像雕刻工和画匠一类的艺术劳动,一直保持着实践的基础、人民的基础,并且正是这种劳动使本来意义上的艺术劳动大大地发展了。总之,整个封建时代人类的审美活动,由于基本不脱离实践,因而是我们考察审美活动的基本属性与人的活动关系的典型时期。当然,这个时期的审美活动受宗教影响很大。如在中国主要是受儒道佛的影响,在欧洲主要是受基督教的影响,印度和埃及也产生了具有中世纪特点的宗教并给当时的审美活动以重大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类的审美活动与封建时代相比具有了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由对外在事物的关注转向注重个人生活、个人感受等。在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种需要,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交往。个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摆脱了自然的、传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直接的隶属和依附,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在生产中,个人的生产和消费无论如何都表现为社会的行为,从而使个人的活动大大超出了个人需要的范围,使个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然而,对个人的发展来说,个人固然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但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妨碍别人利益的实现,个人的生活成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种结果实际上造成人对物、人对社会的普遍的依赖关系。这种孤立的、自由的个人并不完全是人的个性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只是说明人们还处于创造生活条件的过程中,还不是从这种条件出发去开始他们的生活。不过,从历史进步的视角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时代较之过去在人身自由和自由劳动时间的增加上十分显著,因此使得人类的审美活动日益成为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一部分,人性也日益显出可由艺术掌握和表现的那一面,审美活动和人性之间呈现出互为表里的融合状态。审美活动的形式也空前繁荣。就艺术活动而言,文学、艺术、绘画、雕塑等都表现了人的内在自由自觉,塑造了具有独立个性的人物;宗教神学、道德伦理、国家民族观念在审美活动中起先对人的影响是直接而正面的,现在逐渐成了人物活动的背景;对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偶然性在事变中的作用,突出了人性的力量。就建筑式样、人们的服饰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创造看,审美的创造物已不是为一个外在的目的服务,也不是为独立的目的而是为人本身服务的。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时代仍然是私有制社会,由于劳动的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与鉴赏同人的实际处境总是处于某种紧张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固然大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同时也处处体现出为满足和诱惑人性的弱点的一面。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在审美活动为产业渗透的地方,艺术的生产就服从于利润的创造,以量的无限性代替了审美创造的独特性,以内容的空虚、无耻、下流去迎合人性的弱点代替了审美活动对美好人性的塑造和表现。④ 因此,资本主义时代的人类审美活动仍是具有根本缺陷的。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审美活动才能不再以人性的衰微和人的本质的异化为代价,而使人对美的事物的塑造过程,真正成为人对于人自身的美好本质的发现和塑造过程。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高层次的历史审美理想形态。与此相联系,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也是一个美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的规律和美的原则将扩张到社会生产生活和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生产劳动由社会合理地加以调配,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人们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时间,每个人都将能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劳动已不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成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人们的任何活动都具有审美性质,都是对健康、美好人性的肯定,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由于人们也不再屈从于强制的分工,而是根据自己的身心的特点、爱好和社会的需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因而人们的审美个性也极其丰富,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在这个社会里,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消失了,也没有单纯的音乐家、画家、雕刻家,艺术活动成了一个人多种活动中的一项。⑤ 当然,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还会有新与旧、正确与错误、 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但与私有制下人们处处受到盲目的客观必然性支配不同,人们已牢固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可随时调整自己的活动,以达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就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体现着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虽然共产主义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彻底实现还很遥远,但它所意味着的社会审美化这一倾向已经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审美活动中初露端倪。这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活动的一般特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心灵美与环境美并重,其性质和内容仍服从于社会生产的必然规律,人们的审美的内在意义仍不能脱离对社会和自然的改造。这都说明了,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开和确证,人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才能达到空前的完善与丰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审美自由。

二、历史审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审美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人类学,因为它是从人类在劳动中自我生成来看待美和审美问题的。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凡是谈到美和审美问题的地方,都是在谈劳动和人在劳动中自我生成。因此,诸如“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⑥ 等观点,都是对审美的本质包括历史审美的本质的理论诠释。在马克思看来,审美的本质在于“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⑦ 是审视人的本质力量之美。 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客体)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

美的创造和追求,本质上就是人类自身生活和历史的创造与追求。历史活动主体同审美活动的主体始终是相结合的。与其说,审美活动是历史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毋宁说历史活动本质上应是人类不断创造和追求美好人生、美好生活、美好社会境界的审美创造活动。如果说原始初民既是萌芽状态的审美活动的主体,体现了审美与历史的朴素的统一,那么,人类历史掀开了文明之页以后,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审美主体与历史主体则呈现出复杂却又带有规律性的关系。当我们谈论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作为审美活动主体和历史活动主体的时候,当然不应忘记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始终是人类首要的历史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始终支撑着沉重而复杂的人类文明社会结构的存在和运转。他们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被奴役的条件下,他们仍然用劳动创造了美,积累了丰富的审美创造的经验,显示出巨大的审美创造力。他们的审美创造,有许多是按照奴役者的需要、趣味和意志进行和完成的,可以说是一种不自由的“自由创造”,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这些创造物,随着历史的推移,附着其上的奴役者的需要、趣味、意志的印痕已经逐渐失去其现实意义和引起共鸣的现实根据,遗留下来的是被奴役者凝结其中的劳动和符合审美规律的审美形式。至于被奴役者按照自己的意志、情趣进行审美创造,虽然只是一部分,例如历代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但其中却凝结着被奴役者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理想、情感、智慧和勇气,体现了进步人类纯真、善良、美好的人格力量和审美创造能力。这些,连同例如金字塔、长城这类不自由的“自由创造”一起,构成了人类审美创造的弥足珍贵的遗产。但是,被奴役者在被奴役的条件下,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困乏、文化教养不足、奴役者思想意识的钳制和浸染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审美创造的热情、才华与能力的发展、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而难以实现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与历史活动主体的充分结合。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继承和发扬了古今中外人类审美活动的优良传统,美的创造与追求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有的新时期。虽然社会主义社会还远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但毕竟为人类的自由发展作了自觉的尝试,从而也为审美活动与历史活动的充分结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历史审美是人类的内在需要,是基本的人性之一。人在自我映照中产生的审美愉悦的根据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就自然美而言,人类的本质力量指的是人有目的地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的能力及其程度;就社会美而言,人类的本质力量则是指社会关系对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的自由度;就艺术美而言,人类的本质力量则是指人在他所创造的艺术中直观自身的能力及其程度。历史审美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氛围的真实存在进行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发现和美的评判。审美对象都是确曾发生过的真实存在,审美也只能严格遵循固有时空秩序和发生过程去探寻和升华。历史真实同样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可信性和丰富性,因而历史审美从文化底蕴来说是直接切入了历史精神的内涵。同时,历史审美也立足于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作为一个自足(但不是封闭和孤立)的整体来予以把握。这种把握的目的不是要把历史对象看成是一种表面上、形式上、感觉上或视觉上“好看”和“优秀”的东西,不是要从历史对象身上找出某种“美观”和“正面”的因素来予以肯定和赞美,而是要努力从历史本身挖掘和寻找出一种值得回味和发人深省的东西,以便加以批判性的思考。因此,历史审美决不意味着在面对历史时,非要千方百计把历史说成是“美”的、“好”的,似乎历史审美就意味着“美化历史”、“歌颂历史”,甚至“吹捧历史”、“抬高历史”、“崇拜历史”,或者更有甚者还要“神化历史”,似乎不把历史说得尽善尽美,就不足以充分肯定历史的神圣价值和永恒意义。在历史审美中,主体心灵的出发点是“善”的情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宣扬历史的“善人”、“善事”、“好人”、“好事”的同时,决不能忘却或忽视那些历史上的“恶人”、“恶事”、“坏人”、“坏事”。历史的发展常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前提永远以“恶”作为开路先锋,以至于黑格尔甚至说“恶”是历史发展的杠杆。我们不能回避和无视历史上的罪恶、苦难和悲剧等现象,正是它们构成了历史本质的一部分。历史审美应当致力于这个独特的思路和向度,通过对历史苦难、历史悲剧和历史罪恶的审美观照,使人们懂得历史的沉重性、曲折性和艰难性。因此,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忧思,对人生历程和价值意义的思索,构成了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反复思考的永恒审美主题。

三、历史审美教育

马克思曾指出,历史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历史是逝去的、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变化流动着的历史。历史是人类向往美、创造美的历程。现实的美植根于历史之中,是历史美的沉积、延续和发展。历史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人们展现历史美,让人们在品味、享受历史美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锻炼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审美新人。一句话,利用历史之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素质,是历史审美教育的真谛。

审美教育,也简称为美育。按蔡元培先生的说法:“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⑧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 美育的功能和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通过美育的潜移默化,可以将人类的美好德行扩充到人性的各方面。历史审美教育,则侧重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中的审美因素,让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发掘美、欣赏美,然后再创造美。

历史审美教育在今日中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础,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心理和行为中对美的追求,与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已有了本质的区别。以往时代,物质财富和文化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礼仪出于富贵、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使人们难以实现和满足人的更多的欲望和对幸福、快乐这一生存的本质需求。为了在物质的贫困中生存,并尽可能的体验相对而言的幸福快乐,中国古代哲人更多地采取以理性压抑人所具有的高出于现实的需求,甚至极端到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处世哲学,借理性压抑来自人性存在的种种在当时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欲望,通过压抑的手段尽量减少人生存的挫折感,压抑的结果导致即使是微小地满足也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因而可以说,“以理抑情”也能够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追求生存幸福的不可否认的途径。历史上,无论是扼杀本能的宗教行为,还是抑制本能的道德行为,抑或是借助本能升华的艺术创造行为,或者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幻想行为,都是人们为了摆脱欲望难以满足而采取的缓和痛苦程度的办法。显而易见,艺术创造行为和幻想行为是具有审美特征的,它们使人们的不理想的、痛苦的生活借助于艺术创造和幻想这种审美手段在人的内心不断得以升华而变得美好、快乐。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较低层次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不断被激发出来,文明和民主的进程使人际交往的需求不断得到更大的满足,而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成为更多的人的需求。如果说以往时代的审美行为侧重使人转移对现实的绝望,借助于艺术创造和幻想中对不理想现实的升华而达到摆脱需求难以满足带来的存在痛苦,那么,当今时代的审美行为在更多更高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又具有极大可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则成为侧重提升审美主体的“自由感受”能力。它不仅强化着审美主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敏锐性和自觉性,而且更注重强化审美主体以美的“自由形式”自觉地、幸福地、快乐地创造生活的能力,从本质上更广泛地、全面地提升人们的生存幸福感、快乐感,使人的生存现实更接受人的本质要求。⑨ 在人们自觉的审美需求、 审美行为不断得以提升和强化的社会条件下,审美教育包括历史审美教育就被提到教育工作乃至日常生活的议事日程。换言之,一个审美教育的自觉化时代已经到来。

历史审美教育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前苏联学者列·斯托洛维奇曾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一书中指出:“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同每一种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例如,如果年青人不仅学习劳动生产的技能,而且有可能理解劳动的美,那么无疑,劳动教育本身便会更有成效。在政治思想教育中,揭示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理想的美,而在道德教育中,揭示伦理和审美的统一,都是重要的。”⑩ 这就是说,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一致的和相互补充的。这不仅表现在二者所指向的对象是一致的,即都指向具有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主体人,而且表现在二者的功能和价值目标也是一致的,即都对主体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起着规范作用。通过善与恶、美与丑的评价和教育,来调节和引导人们的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由此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开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而培养具有自律精神和自由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二者的相互补充,则首先表现在道德教育的精神实质在于“律”,即是一种道德强制,而审美教育是通过情感教育和审美体验达到人性的完整和自由的实现,是一个“自由自觉”的过程。其次表现在道德教育侧重于个人生活的社会化方面,使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倡导的共同规范,而审美教育更侧重于人的社会生活个性化方面,即通过审美教育与实践,激发个性的灵感与创造力,彰显个体生命特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以审美教育包括历史审美教育来推进和深化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

第一,历史审美教育引导人们造就完整人格。

历史审美教育的提出,重在改革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的理性教育对人的个性的束缚,从本质上追求解放个性,还生命以自由的本质,提升生命的自觉意识,激发更大的创造才能。严格意义上的美是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体现人类生存完满性的形象,真与善都内含其中。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真与善只有在美中才能实现水乳交融。放眼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古人普遍敬仰圣贤,西方中世纪人们渴望成为圣徒,那时所谓的理想人格主要取道德维度,侧重于持善;现代社会崇尚智慧、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需要,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智力超群者,侧重于寻真。我们认为,这两类人格其实都不是健全的。今天的有识之士普遍感到审美及审美教育在培育完整人格中的重要性。因为审美教育总是潜在的引导人们扬弃单向度的追求。只有真善美统一的完整人格,才能既享受感官的快乐,又热衷于认识世界,且保持道德良知,具有崇高的信念。就美育与智育的统一而言,人们误以为提高智能主要靠智育,因而往往对美育开发智能的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审美对于开发智能,美育对于促进智育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它可以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尤其是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审美活动包括历史审美活动为人们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使人们在自然、社会、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各种领域所构筑的大千世界里自由飞翔。通过审美,还能使人受到一种有效的“形象思维训练”,使大脑两半球平衡协调发展,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进而促进整个智能发展。就美育与德育的统一而言,关系更为密切,上文已有论述,这里不再展开。但有一点仍值得强调,那就是美育是能够把道德判断标准由外在的普遍性变成内在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载体。因为美与丑、善与恶无论在精神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是相连的,追求美的人生所达到的同时也就是善的境界。而且通过审美教育所启发和强化的个体内在需求,更能使外在的道德法则变为内在持久的道德信念。总之,历史审美教育使历史主体最为全面地占有人的本质,使寻真与持善在求美中达到有机统一。

第二,历史审美教育引领人们进入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最大的精神危机莫过于信仰危机,信仰虚位导致道德系统的飘摇,导致物欲的横流或悲观乃至绝望情绪的弥漫。审美教育能够给人生带来希望,为精神营造家园。它诱导人们不满足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要求悦神悦志,呈现诗意的人生境界,将理想提前带进现实。尽管这种人生境界可能只是审美乌托邦,却有着刻骨铭心的真实,因为它是主体以整个生命为底蕴而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哲人将这种真实称之为“诚”,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个体反求诸己便能由诚而明,呈现良知而完成道德立法。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以哲学代宗教”的主张,并且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所长。这一主张与他崇高人生的天地境界是一致的,而所谓天地境界,其实也是审美境界。蔡元培先生则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其理由是:(1)宗教发展到今日,已完全变成腐朽、 落后、狭隘的东西,而美育具有普遍、超脱的特性,可以泯灭尊卑界限,以达到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境界。同时,美育可以充分发展个性,减少占有冲动,增强创造和献身精神,以培养高尚的人格。(2)历史的进化和科学的进步已经使得宗教的欺骗性失去效力。宗教对现代人唯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情感,通过宗教艺术,情感的作用得以发挥。但中国从唐宋以后艺术早已有脱离宗教之趋势,至于今日,人们的情感教育完全摆脱宗教而代之于美育的条件业已成熟。因此,以美育代宗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3)宗教信仰是来自外在的、强迫的力量,不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而艺术审美追求是内在的、自由的。以美育代宗教不仅有进步意义,而且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真谛: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审美而非宗教;中国人的道德人格是靠内省的、完全自由自觉的,毫无外在的强迫。而这些都是要靠审美教育来完成的。因此,蔡元培的结论是,与其信仰一种外在的、强加的、虚幻的所谓“天国”或“来世”,不如通过自由的想象与情感体验去享受一下精神的自由;而美育不仅是一种全面教育,可以陶冶主体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激发创作冲动和想象力,而且是一种高尚的文化修养,能够激发主体追求一种超越的精神自由境界,以完美人的精神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蔡元培才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1) 我们认为,冯友兰先生的“以哲学代宗教”、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尽管在今天现代人看来未必完全合理和可行,但他们所强调的情感教育和审美境界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发展的重要性,则正日益被人们所自觉并形成了共识。

第三,历史审美教育促进人们营造和谐环境。

在中国历史上,审美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启迪着人们既厚德载物又自强不息。先哲称仁者与天地万物同体,审美的过程也是物我一体化的过程;自然界生生不息,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能充分体验乃至体现宇宙的节律。就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而言,我国传统的审美教育强调“合天人”(天人合一),一直主张万物一体,天人亲和,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平等的存在物,对自然一直抱着一种热爱、崇敬、保护和欣赏的态度,源源不断地从自然中吸取美的营养,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内心。这与当今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相通的。古人认为“天人合一”是宇宙的一种原初的、本真的、自然的状态,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密的联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通过体味自然和生活中的美的情趣,安享大自然对人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安顿,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心灵,协调自己的情感,调剂自己的生活,取得人格理想的平衡。在今天充满快节奏和竞争的现代社会里,能常抱有一份对自然的欣赏和崇敬,保护自然和自然之美,享受大自然的回馈,无疑是现代人摆脱心灵的浮躁和空虚,保持积极向上而又清静和谐健康心态的妙方。就人与社会的人际和谐而言,我国传统的审美教育强调“同人我”(人我合一),向来崇尚完整性和一体性,反对囿于局部和分裂,提倡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反对个人与社会的相分相离,认为美在整体,美在和谐。世界乃是一个包罗万象、涵盖一切之系统,万物相互交融,没有单独的存在。《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包容性的,不同的人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整体;同则排斥异物的存在,意欲达到千人一面的单调效果。只有充分包容不同个体的整体和主动融入整体的个体才是美的。作为社会构成体的个人,应主动、充分地实现社会化过程,从社会情感的养成、社会责任的承担和社会角色的扮演中感知生命的意义。审美教育引导人们认识到整体的美,恢复生活的意义,回到团体之中。现代社会的人,应当是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在团队中从容扮演自身的角色,与他人开展良好的互助合作。就人与自身的内心和谐而言,我国传统的审美教育强调“一内外”(身心内外合一),向来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每个人(自天子以至庶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个根本混乱了,一切就根本不可能了。而修身该以仁爱之心为指导,做到仁者无忧的境界,其身心内外必是和谐的。在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中,要实现疏导人们的内心情感,保持心理的平衡,就应该加强以人的道德修养为主旨的和谐美教育。当人们沉浸在内心和谐美的享受中时,世界和生活对人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可见,历史审美教育的目的正是引导人们对人生意义及生命艺术的切实关照,帮助人们在充满紧迫感和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心灵深处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从而共同努力,倡导和实现自然美好、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4页。

③⑥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110~121、121页。

④ 李星良:《人的历史发展与人的审美活动的关系》、《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75~77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5~460页。

⑧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⑨ 参见高雪雁:《审美教育的历史探源和现实意义》,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80页。

⑩ [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9页。

(11) 参见黄凯锋:《价值论及其部类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173页。

标签:;  ;  ;  ;  ;  ;  ;  ;  ;  ;  ;  

论历史审美活动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