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幸福指数证明幸福方程--生态安全:幸福的生命线--奢侈消费扭曲的启示_消费文化论文

解读幸福指数证明幸福方程--生态安全:幸福的生命线--奢侈消费扭曲的启示_消费文化论文

解读幸福指数 求证幸福方程——生态安全:幸福的生命线——奢侈消费畸变启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幸福论文,畸变论文,生命线论文,启示录论文,方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经济发展压力。当我们按照奢侈生活方式去消耗地球资源的时候,支撑我们生存的物种和生态链条就变得更加脆弱。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线,而这条生命线的尾端就在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中。

快节奏、高效率,脚步匆匆、忙忙碌碌,打拼、玩命,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忙着追求什么呢?一些人在为满足基本需求奔波,但也有一些人在为获得奢侈品而奔忙:豪宅、靓车、高级香水、名牌装饰……人类正在进入一个由必需品向奢侈品过渡的消费时代。当贫穷仍然是世界的痼疾的时候,人类正急急忙忙地迎接着“奢侈文化”的到来。不要先忙着为这样一个时代欢呼,让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幸福了?谁都知道,幸福并不仅仅意味着财富,幸福指数还包括好几个方面:生态安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那么,就让我们真实地想一想,奢侈品的增加,是否使我们生存的其他基本要素——环境、心灵、身体改善了?我们是不是变得更快乐了?

奢侈文化与生态灾难

奢侈品的后面是什么?当然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现在几乎谁都不能否认以汽车文化为特征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和统治我们的生活:美国式的私车与豪宅梦,美国式的空调病,美国式的商业广告,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1/6、人均资源6倍于中国的国家,是一个靠各种手段来获取世界有限资源的国家,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排名世界第一而又不愿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国家。如果说,美国式工业文明的一个误区就是假定地球资源是无限的,那么,我们的“哈美”情节就是忘记了我们自己的支撑能力。

美国生态学家布朗先生说:“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将需要8000万桶石油,而目前世界每日石油的产量才为7400万桶。”有了车就要修路,根据布朗的测算,假定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那么为了提供所需要的道路和停车场,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修路不仅使大量的原生生态遭到破坏,而且造成了一个失地农民的群体。当看到耕地的消失和失地农民的种种窘境,谁能说自己的私车梦能与这些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毫无关系呢?

在这个太空中,只有一个地球在养育着全部的生命体系,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却又常常被人遗忘的常识。当生态的种种警报唤醒这个常识的时候,我们不能不问:以有限的生态资源,满足13亿人的奢侈文化是可能的吗?以巨大的生态成本去交换美国式的“奢侈文化”值得吗?没有了自然的根基,别说“奢侈”,就连基本的生存,还会有持续下去的可能吗?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奢侈文化,幸福吗?

奢侈文化与身心退化

奢侈品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追求奢侈品的人,大多是劳累的人,也就是说,奢侈品的获得者,他们用以交换的,正是自己最重要的财富——健康。以财富排名的成功人士中有多少“亚健康”者不得而知,但我在报上看过一个消息,说是中关村精英们的平均寿命竟然只有53岁!不知别人对这样的现实作何感想,我为此感到震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可以让人因“发展”而忽略生命!

现代社会给了人们太多的诱惑,也给了人们太强的压力。诱惑与压力,让人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人的心智驱使自己的身体,就像是驱使奴隶,直到奴隶不得不反抗,把心智连同身体送进病房,甚至,提前送进坟墓。

“迁徙的鸟”有一段朴素的解说词,描绘了鸟儿迁徙,只是为了一个目标——生存。许多人的忙碌,恰恰忘记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人是个聪明的物种,却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就是对生命本身的忽视和对身外之物的迷恋。由此我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有失公正,因为鸟儿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人类所追求的财富,在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满足奢侈。

画家袁熙坤曾对我讲述他年轻时在云南山中与一只老虎的遭遇:他与老虎对视了一阵,心想,自己必葬身虎腹无疑。可是老虎看他一阵之后,转身走了。到底是画家,惊恐之余还在观察,他发现这是一只“饱虎”。“老虎没有违反自然法则,吃饱了就不再伤人。如果老虎有冰箱,我一定变成一块冰凉肉了”。“袁先生说。他由此想到地球上只有一个物种,是满足了需要却还要为满足贪婪而伤害自然,这个物种就是人。

人们在追求财富的时候,一方面毁坏了自然,一方面伤害了身体。有钱买不来的不只是生命,窗户关不住的,不仅是污染。就是在富裕人群里,有几个不为饭桌上的食品安全发愁?呼吸的空气不再清新,喝的水不再甘甜,吃的莱没菜味、肉没肉味,连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装修过的新家也因为各种建材的污染隐患而住得不放心。一位在外企医院工作的大夫对我说:我们辛苦地工作,就是为了过上好生活,可是现在,连吃的东西都不放心,这算是好生活吗?

更不用说那些因各种污染致病的人群。每一个去过淮河污染区域的人,或者到过东乌旗那片被污染的草场的人,见过各种各样的因污染导致痛苦不堪的癌症患者的人,都不得不重新思考生态公平的原则。污染者的财富,让被污染者的健康作为代价;个别人的奢华,让弱势人群来分担环境的成本。这样的状态中,幸福何在?

我们得到的是不安全的财富,我们失去的是什么?我们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们的心灵正在荒芜,我们的身体正变得越来越脆弱……我们中的不少人,不仅失去了从积累精神财富中体会快乐的能力,而且正在丧失从增加的物质财富中找到幸福的能力!儿时的一个小小的礼物,曾让我们欣喜不已,而现在万贯家财,也不能让我们满意开心。我们在逐渐失去发现幸福、感知快乐的能力!

两年前,一位发起“俭朴生活运动”的美国朋友来到地球村参加可持续消费论坛,她留下的这段话表明了简朴生活的心灵依据:“金钱是我们决定用生命能量去交换的东西。生命能量就是分给我们在世上的时间,是我们宝贵的生命光阴。它是有限的,而且一去不复返。我们决定如何利用,表达了我们活在世上的目的。”

我们需要心灵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想一想,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我们究竟有多少时间没有和亲友聊天了、有多少时间没有去关怀自然了、有多少时间没有关心自己的健康了;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时间,也就是我们的生命太多地抵押给金钱;如果财富是以牺牲自然、心灵和健康生命为代价,财富又有什么意义?

绿色生活与适度消费

人之为人,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究竟什么能使我们幸福?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将它的文化资本、自然资本和国民健康与它的GDP看得同样神圣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就像在一个人的生活价值中,只有将他的心灵、生命看得与物质财富同样重要时,这个人才不至于沦为一个只会挣钱的植物人。

绿色生活是一种绿色时尚,其核心是适度消费,尽量缩小自己的生态脚印,减少环境代价,这种时尚可以用5R生活方式来概括:

节约资源、适度消费(Reduce):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以公交车族和自行车族为荣、推动政府的公交发展战略,以最少的车运送最多的人,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少用空调,夏日空调不低于26度,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省75%的能源消耗。

绿色选购、品质消费(Reevaluate):把手中的钞票变成绿色的选票,选购环保产品,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废物减量、复用消费(Reuse):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同时减少垃圾的生产量。尤其是节假日,对于中秋月饼、节日礼品的过度包装说不。

垃圾分类、循环消费(Recycle):垃圾分类投放,把消费的终点变成下一次消费的起点。

保护自然、人文消费(Rescue):不吃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植绿护绿,保护原生生态。

在21世纪,一个人的环境意识意味着这个人的文明与教养,就像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尊严与力量。

一方面,决策者、生产者、消费者都必须意识到绿色消费是消费者的权益和义务。健康的空气、清洁的水、可持续的能源,也是消费者权益中间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消费者权益去掉了这一块,这是一个很大的残缺。同时,选择绿色能源又是消费者的义务,除非你不在这个星球上生存,除非你不使用有自然资源构成的消费品。我在多次参加国际消费者可持续消费专家会议的时候,有些人特别强调尊重消费者的自由。而我认为人类的悲剧,所有的环境灾难,就是因为人类过分强调了消费者自由,而忽略了消费者同时肩负着的义务。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是靠消费地球资源而生存的,你有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义务。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将成为把我们后代淹没在水里的罪魁!“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地球母亲把我们哺育。我们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却常常把母亲遗忘。”这公平吗?不公平,也不合理。最后母亲的乳汁没有了,你不就死了吗。你不行使这份消费者的义务,你的后代到时候就无法生存,没准你这辈子都没法消费了,你的消费权益也没法保证了。绿色能源消费既是一种义务,又是一种权益,两方面相结合的时候,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就必须让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变成大众的共识和行动。

另一方面,对市场机制的缺陷进行反省。全人类的市场经济体系有三个致命的缺陷有待解决,这是经济学家也在探讨的问题。第一,没有生态资源的核算。比方说,一棵树从云南省德宏县拉出来只值20元人民币,可是几个国家的生态学家算过,它涵养水源的价值,给鸟类提供栖息场所的价值,它净化空气的价值,它调节气候的价值,以及其它很多综合性的价值加在一起一共19.6万美元。可是我们人类的经济体系从来没有把生态价值算在里头。至于那些几十亿年生成的、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例如石油和煤,其生态价值是多少,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代价是多少?人们并没有好好算过,这些能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人们在开采提炼和运输中的成本而已。第二,没有生态税制度。现在像挪威这样的国家正在逐渐发展生态税制度。高污染的产品,应付生态税。节能灯应该比普通灯泡要便宜,风力电能应比火力电力收费低。因后者污染了环境,你就应该付环境税。你消耗的是煤,我给你计算出你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你要为这个付出代价。第三,缺少对科学技术的环境评价体系。现在人类的市场经济是特别不完善的。因为它完全是从人本身的角度,而不去做环境评价。当然现在一些大工程有了环境评价,但是对科学技术的环境评价始终没有做上去。我在美国的时候问过一位很有名的科学家:为什么古往今来科学家总是坐在圣殿上,而那些破坏地球环境的技术不也是科学家发明出来的吗?所有与人类灾难有关的东西,不都是从科学技术那里出来的吗?为什么科技永远被认为是光芒万丈的?科技如果没有环境评价,它一定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也许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幸福,但是也许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永久的厄运。所以说科技如果没有环境评价,其结果是要打个问号的。绿色市场的发育还有很多相关的问题,如绿色标志的认证与识别、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需要解决,这样绿色消费才能从经济体系内部生根。

我们这一个世纪不同于上一个世纪。上一个世纪是只有几亿人在以消耗全球资源为前提,来满足他们的高消费、高污染、高消耗的生活方式。所有发达国家占世界不到20%的人口,他们消耗全球的资源,光美国一个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就占全球排放量的1/4。日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树,靠全球进口的木材来支撑。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是靠高消耗、高污染,消耗全球资源来支撑的。在这个世纪全世界60亿人民都在发展。那么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要像他们那样去生产和生活的话,有人说我们还需要20个地球。可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那另外19颗星球。因此只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绿色生活与和谐社会

一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唤着“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与“赛先生”(Science科学),依我看,还应同时呼唤“和先生”(Harmony和谐)。这个和谐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目前只有犹太民族、中华民族是几千年一脉相承没有断的民族。而“天人合一”、“敬天道,守人德”,这种种以和谐为特征的道德传统,正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这种支撑了古老文明几千年的生活价值,我们没有理由抛弃。人类道德一方面与宗教精神相接,同时又是与现实生活相连。这是历史上成本最低的一种生存模式。我们在拥抱现代化的时候不要丢掉和谐的传统,就有可能把这种传统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时尚。珍惜资源、简约其行;修心养性、高尚其志;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天人合一、和谐其境,这些支撑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应当轻易放弃。少一份人为的畸变,多一份自然的清新,那是祖先的生存智慧,也是未来可持续的生存之道。

甘地说过:自然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的贪婪。人类历史多少年来,无论东方西方,欲望是一种受管束受节制的东西,只有在工业文明之中,才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和鼓励。技术迷信、资本崇拜、历史虚无、广告霸权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代病、摇头丸。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吃这类摇头丸的人,比如我的许多绿色同行和文化高人,他们也在追求幸福,只是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

早就听说不丹的国王将自己国家的指标设定为幸福指标,原以为只是与他的宗教精神相关。看来有这种幸福指标的民族,还不止不丹一个国家。

那么中国呢?我相信,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是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变成只认识GDP的植物人的,是不能容许资本变成自己的灵魂的。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彰显着绿色的希望。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节约型社会、一个循环型社会、一个人文型社会和一个生态型社会。而这个和谐社会的建立,除了以绿色GDP为特征的政绩改革,还需要每个消费者的生活价值反思。

标签:;  ;  

解读幸福指数证明幸福方程--生态安全:幸福的生命线--奢侈消费扭曲的启示_消费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