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市政给水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论文_谭辉俏

论述市政给水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论文_谭辉俏

阳江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529500

摘要:市政给水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对其建设施工质量及管理环节进行改进。文章对市政给水管道施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更好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管理;技术

市政给水工程可谓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项工程,其能够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的顺利、正常运行,同时市政给水工程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用水的便捷以及持续供水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市政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改进,提升给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便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

1.1市政给水基建项目参与单位质量意识弱

市政给水基建项目通常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对于市政给水工程拟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重视程度不足,并且对于市政给水工程的长期规划缺少前瞻性,只是着重考虑任务完成和力尽满足当前市政给水需要即可,并集中精力于资料完整和资金管理方面,特别是在工期与质量出现碰撞和冲突时,精品工程质量观念就被往往置于其次。

1.2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管理机制体系不完善

市政给水工程参与主体涉及众多,任何一方的脱节或责任意识的不强都会导致市政给水工程留下安全隐患。虽然大多数市政给水工程项目都设置了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但这都是基于少数人的质量管理而没有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没有强化各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导致市政给水工程质量责任的缺位和错位。而基于各方利益冲突的市政给水工程协调机制也是低效运转,使得工程质量大打折扣。另外市政给水基建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只是注重施工工程的控制,并没有在设计、勘测、招投标、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市政给水设计的随意变换和主管人员的更换,使得市政给水工程难以达到有效管理。

1.3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管理方法落伍

基于传统公益性市政给水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程度低,经验无法积累和借鉴,工程标准(如防洪标准、环保标准等)要求较低,已经很难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市政给水项目组织机构的建设力度,使得项目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进程加快,并大胆借鉴国际市政给水项目管理模式,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公益性市政给水项目管理模式。

1.4项目管理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人才竞争处于激烈化阶段,加强人力资源储备特别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是各个单位乃至国家之间竞争能否成功的砝码。因此,我国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活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团队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齐、技术装备及对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活动质量监督检查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城市化大发展条件下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活动的特点。

2.现代市政给水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2.1市政给水质量控制管理理念

(1)树立科技驱动的市政给水质量观念。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环境下,科技创新和科研投入被我国社会各界都加以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市政给水质量管理来说,必须从以前的经验型向科技型管理过渡,特别是对于工艺技术的创新、新材料和设备技术的广泛推广都要下大力气做好,从而使得市政给水资源配置合理,质量管理方法科学化。

(2)树立系统化的市政给水质量管理理念。市政给水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全程管理,必须与与市政给水相关的动态因素加以结合,使得市政给水项目各个环节做到无缝对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树立成本利益的市政给水质量管理观念。市政给水成本必须满足市政给水安全、实用、美观等要求,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强化民生意识,力求实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树立“以人为本”的市政给水质量管理理念。要努力培养全员质量意识,实施全员参与的市政给水质量控制管理,从而发现和挖掘员工质量管理的潜能。

2.2建立完善市政给水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建立完善的市政给水信息沟通体系。因为市政给水工程涉及多方参建单位,各方的信息沟通与利益协调成为市政给水质量的保证。而如何消除沟通障碍,防范沟通危机,畅通沟通渠道,是市政给水项目管理者的必备能力。而有效的沟通管理体系包括沟通计划、信息传播、执行报告、行政总结四大方面,其中信息传播要求设置检索系统和传播系统来做好项目记录,执行报告要求做好执行审查、差异分析、趋势分析和盈余量分析(2)建立高效的市政给水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为完成相应质量目标而形成的结构体系,分为项目管理决策层、中级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形成责任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3)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制度。根据市政给水基建项目规章制度层次模型即国家规范性文件规定→市政给水部委文件规定→水管单位相关规定→基建项目规章制度→基本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来建设市政给水文化,进行全员参与制度建设。

2.3注重市政给水项目周期的质量管理控制

(1)抓好施工前的市政给水质量管理控制。认真做好市政给水规划质量、市政给水设计质量、承包单位选择、监理单位选择和供货商选择,并建立严格的前期工作设计单位准入制度,加强审核工作,使得市政给水前期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2)抓好施工阶段的市政给水管理质量控制。严格推行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抓好事先指导、事中检查和事后验收三个环节,特别是对市政给水工程重点部位、隐蔽工程、关键工序更要实现动态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并要对其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办法来监督市政给水施工人员,同时对重要市政给水材料和设备做好检验试验,对重要工程组织旁站管理和检查验收,严格审核现场实验和复验报告。另外,要制定好市政给水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程序,以便最大程度保障员工安心工作。(3)抓好竣工阶段的市政给水质量管理控制。要做好工程质量验评质量审核及现场检查,做好电器设备试验检查评定验收,做好竣工质量及工程质量报告审核,做好市政给水工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最终验收和国家验收。

2.4强化市政给水施工人才培养

(1)由于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所以需要较高素质的施工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各类专业施工人员要进行分工协作和配合。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对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健全市政给水单位的内部培训机制体系,实现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有效提高市政给水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2)加强市政给水工作者的持证上岗制度建设。(3)与国际市政给水单位加强合作,做好互相交流。

结论

当前,在我国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管理中所存问题在某些地方较严重,特别是有些僻壤地方的市政给水工程水力资源的存在安全隐患更是凸显,导致质量事故发生,从而严重危害着市政给水事发周边人民生活的安定。为此,还需要加强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发展中进行创新,从而更好的加快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效加强市政给水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为城市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质的水源供应,加快推动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兆平,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J].青海科技,2012(5)

[2]苏小敏,浅谈市政给水工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技向导.2010(10)

[3]陈绍荣,市政管道工程给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8)

[3][2]朱岩,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J].企业导报,2009,

论文作者:谭辉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论述市政给水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论文_谭辉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