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认识方法,促进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通过创设问题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目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学习,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成功、建立自信。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 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 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有哪些?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原理。
引入:火箭以氢气为燃料发射。燃料的计算。
自学:书上例题,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学生自己练习完成例题的计算,讨论交流,学习解题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堂练习:
展示、纠错。
小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注意事项。
课堂测评、交流、统计测评结果。
二、环节
创设情境:
火箭的发射需要燃料,燃料的种类比较多。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历经十年终于研发成功,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助燃剂,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于2016年11月首飞,氢气还能用作汽车燃料。问:已知1 kg氢气能供一辆功率为50 kw的氢能源汽车行驶约100 km,那么18 kg水分解产生的氢气能供该汽车行驶多少千米?该如何计算呢?生:思考。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就可以利用物质的质量比不变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在化学方程式中,只要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算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新课:小组合作,自学P111例题,说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课堂练习(基础练习)
完成书本111页例题下方的题目: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08kg铝,至少需要电解多少kg氧化铝才能得到制成这个铝锅所需的铝?(附化学方程式)
拓展练习:解决设问
课堂小结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总结。
当堂检测。
评价与反思: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需要学生自学例题,另外还要完成五道习题的练习和交流。所以要求学生提前高质量完成预习任务。学生预习不到位,习题的量就要适当减少。这节课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课标要求只是完成简单的计算,不要求进行提升和扩展。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上构成完整的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整堂课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合作精神。教学中注重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课堂气氛活跃,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
亮点: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例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板演、互动,由学生找错误。学生做得很好,能够提出自已的不同的观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由学生的纠错中,自已归纳解题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在往后的解题中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
不足之处:学生的基础差异大,在问题的层次上做得不够好,所以学生的有效参与率不是很满意;有一些同学不能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还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模仿、生搬硬套,这还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
论文作者:岳玉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化学方程式论文; 学生论文; 例题论文; 质量论文; 物质论文; 燃料论文; 氢气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