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1世纪的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交流论文,两岸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活动的进一步展开,两岸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迈向一个新台阶。从最初的试探性的接触,发展到有意识地开展各个专业的交流活动,以及具体项目的商洽,这一切显示了两岸科技交流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一、两岸科技交流的现状与特点
纵观近年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发展轨迹,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岸科技、产业的专业性互访和研讨会增加。早期的两岸科技人员的接触只限于学术会议,且大都以学者个人身份交往,会后保持个人间的学术联系和资料交换。目前,两岸科技与产业的交流已发展到有计划、有组织的互访和定期地在海峡两岸召开专业性的研讨会。仅1995年1~5月,两岸科技交流人数就近400人;两岸专业性的研讨会、展览会所涉及的领域也有所增加,有地震、能源、地质、医药、石油科技、汽机车暨零配件、环保、计量科技等。这些专业性的研讨会及展览等交流活动,人数较多,层次较高、专业学术水平也较高。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两岸科技与产业界人士逐渐开拓了一些务实的合作项目,尤其是在台资及合资企业中,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表现得更为明显。无论是从科技项目选择,还是科技人员使用,甚至包括企业运行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的市场都表现出两岸科技与产业界人士的齐心合力。
2.两岸科技、产业交流合作领域逐年拓宽。目前,两岸科技、产业的交流合作的领域逐渐扩大并且向纵深方向发展,交流合作的领域几乎涵盖了台湾主要科技领域。早期两岸的科技交流仅限于民间的、小规模的、海上贸易,如今,更多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已经展开,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地理、计量等基础科学,也有交通、能源、生物、航空、纺织、轻工、食品、农业等实用及尖端科技。交流合作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在两岸召开研讨会、交流会并进行互访考察外,现在又增加了两岸相互举办各种科技展览、洽谈会,以及科技信息的传递、两岸科技杂志的互换版面等等。这种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拓宽,说明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潮流已势不可挡。
3.台商来祖国大陆投资热情高。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前来投资设厂,尤其在众多的沿海城市和开放城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①投资地域的扩大化。最初,台商只在福建及南部沿海开放城市投资设厂,目前已发展到从沿海城市到内陆省市,从南方到北方,从大城市到小地方,只要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就有台商的足迹。②投资项目的多样化。目前台商投资领域已趋向多层次、多样化。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高科技产业,从饮食服务业到家电产品,从种植业到养殖业都有台商涉足其中。③投资企业的大型化。前几年台商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并进行试探性的投资经营。如今不仅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前来扩资投资建厂,还有一些大企业也纷纷来祖国大陆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据粗略统计:目前台商在上海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明显增多,已接近20家。
4.两岸农业合作成效显著。台商对祖国大陆农业投资的范围不断扩大,且档次有所提高,其投资涉及的领域有水产、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据台有关部门统计,到1994年8月底,台商对祖国大陆农业投资项目总计1526件,投资金额7.23亿美元,其行业集中在食品、饮料、蔬菜、水果加工、农产畜牧业等。许多台商在大陆获得了效益,得到了发展,如海南台资企业耀农农业开发公司于1992年创办以来,在海南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五大农场,其所种植的良种香蕉垄断了海口市的大部分市场,并出口日本。台资企业大亚实业公司在三亚崖城镇兴办的养猪场,培养的优良种猪在当地供不应求。山东的荷泽袷鲁食品工业公司,目前已成为生产经营调味品,罐头食品等产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成为山东省的创汇大户。此类的台资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并且正日趋发展壮大。
二、两岸科技合作的潜力
经过四十年的隔离,今天海峡两岸的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已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祖国大陆科技实力雄厚,硕果累累。40年来祖国大陆已建立了几千所大型的研究机构和众多的高等院校,培养了近千万人的科技人才队伍。这些科技人才,活跃在祖国的科研及经济建设的最前线。仅“七五”计划期间,就有近13万科技人员参与攻关计划,并获课题成果1万多项,其中半数以上达到国际水平。“八五”期间有两万多项的科技成果进入各级推广计划。以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星火计划”,实施范围覆盖了祖国各地,引起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的普遍重视。
多年来,祖国大陆始终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精干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当前,约10万科研人员正在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并成为基础性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稳定并加强基础性研究,自1992年起实施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即“攀登计划”。近年来,又筹建了52个国家级科学园区,100多个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高新产业开发区,以此作为推动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的一大动力。
祖国大陆在尖端科技方面,许多领域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航天技术方面,70年代即研制出“两弹一星”等高尖端技术产品。其中卫星回收等技术进入世界太空技术领先行列。在核能技术方面,早就具备只有少数国家才能掌握的世界先进核能技术,如在民用核能方面的核能发电站。在基础研究方面,很多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超导研究、基因工程研究、原子反应堆研究和应用等领域都为世人所称赞。生物领域中的动植物新品种、蛋白质工程、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等项目的研究开发都已走在世界前列。在这些成就的带动下,一批科技产业也已具有一定水准和规模。如航天、能源、高级材料、核能、污染防治、医疗保健等产业,都有出色的绩效。
祖国大陆地域宽广,资源十分丰富。据有关部门统计,大陆原煤产量已超过10亿吨、原油产量已超过1.3亿吨、钢产量已突破7000万吨、水泥产量也已超过2亿吨。铜、铝、铅、锌等常用的有色金属产量居世界第四位。这些优越的资源为祖国大陆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祖国大陆除了继续将实施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计划外,更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及改革开放为方向;在措施上,进一步推动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济体制,向自主经营及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迈进;并重点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方面的建设。在加工工业方面则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质量、低消耗、低污染的加工业。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汽车、建材、冶金、化工、医药、包装等产业需进行较大的投入,所需求的技术将相当广泛,这为台商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和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宝岛台湾,应用研究成果显著,基础研究力量薄弱。从祖国的宝岛台湾来看,数十年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虽然资源馈乏,但科技进步在其经济发展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长期以来,台湾科技始终以发展应用科技和支持出口产业为其主攻方向,忽视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使得基础科学研究力量薄弱,其科研目标主要围绕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从台湾近年来的发展看,的确某些科技产业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最为突出的就是台湾的资讯业。然而,从本质上看,台湾资讯业近八成的业务是充当国际知名大厂“打工”角色,这是件很遗憾的事。其原因主要是,研发能力不强,技术依赖进口。多年来,台湾主要是以从美国、日本等地引进较先进的技术为主要手段。由于台湾的经济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除当局的一些研究机构及少数大企业外,在研究发展上投入的力量较少,使得本身的技术研究力量薄弱,基础研究也因而被大忽略了。随着国际经济竞争形式的发展,对所有的参与竞争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即不断的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最新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必备的支撑这种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力量。这对台湾来说是很困难的。
台湾的重应用、轻基础这一发展政策,多年来,确实为台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21世纪则是高科技、高效率、高品质的时代。在迈向21世纪的旅途中,台湾在继续加强“八大重点科技”的研究外,也对其十大新兴产业提出了具体的指标。据报道,到2002年,台湾的十大新兴工业产值将达到942亿余美元,占岛内制造业产值比例近三成,达到29.4%,其中名列前三位的依次为通讯工业、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特种化学品与制药工业,它们的产值依次为330亿美元、128.7亿美元和122.8亿美元。其它七个新兴工业产值依次为半导体工业72亿美元;航天工业70.2亿美元;通讯工业60.6亿美元;高级材料工业57.5亿美元;消费性电子工业46亿美元;环境保护工业37.6亿美元;医疗保健工业16.45亿美元。到2002年,台湾制造业生产总值将达3200亿美元,十大新兴工业产值为942亿美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9.4%。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谈何容易,从目前趋势看,台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相当的挑战:
①对外经贸方面。由于台湾是一个海岛型的地区,对外贸易因此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近年来岛内外经济形势欠佳,使得台湾对外经贸活动受到极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长期对美贸易依存度过高,却又面临美方的贸易制裁的压力;对日贸易逆差严重,特别是出口产品的关键零组件均依赖日本进口;企业赴海外投资造成岛内产业竞争力衰退等等不利因素,使台湾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②投资环境方面。台湾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受到自有资金有限的限制;台湾平地面积狭小,而产业用地价格昂贵,再加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产业投资困难,很多企业只得向海外寻找出路。
③产业技术方面。目前台湾产业结构已面临极需加速调整的关键时刻,而岛内研究力量不足,劳工欠缺,产业自动化又难于普及,这些都不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岛内仿冒与抄袭盛行,既影响了岛内厂商自行进行研发技术的意愿,阻碍了产业技术升级,又违反了国际间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造成许多贸易摩擦。
④能源与环境方面。台湾缺乏能源,能源使用效率又不高,而产业发展若无能源保障将难以进行。在环境方面,长期以来台湾的能源污染及工业废弃物所引起的公害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创伤”日趋严重,正越来越严重地制约台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⑤中小企业方面。当局对中小企业发展所规定的各项措施尚难积极推动,必然影响众多的中小企业向前发展。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90年到2000年台湾科技人才,在工程技术人力方面,包括电机、电子、机械、土木建筑、工业设计及资讯等行业均缺乏人才。而在高级科技人力方面,也显示人力不足的现象。未来台湾的产业升级需求的科技项目有:生物科技,制药技术、航天科技、医疗器材、中药技术、材料科学、电子与资讯科技等。
针对以上问题,台湾必须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从近几年海峡两岸交流的情况来看,很多问题的解决均可以通过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得到改善。
3、两岸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的设想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未来的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将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为此,海峡两岸科技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潮流。面对这样的形势,海峡两岸本着互惠互利,互补合作的原则,在科技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下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出粗浅的设想:
①加强科技人员交往,建立顺畅的合作研究渠道。海峡两岸科技人员的交往,是推动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方式。从1989年起台湾科技人员就有来祖国大陆参观访问、合作研究、讲学、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参加科技展览,近几年又有所增加。仅1994年台湾高级科技人员来大陆从事各种科技活动就有235人,而大陆科技人员赴岛却一直受到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拦。近年来,虽有所松动,但仍然不尽人意,大陆科技人员赴岛,不仅数量受到限制,而且大都局限于参加学术研讨会。因此,两岸要加强科技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加强科技人员交往,并建立多种模式的合作。
目前,两岸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台湾当局对海峡两岸开展的合作科学研究还没有明确的实施办法,使得类似的合作研究仍处于民间或“半官方”的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合作研究更广泛的开展。
②推进两岸科技、产业人才交流与互补。多年来,祖国大陆人才辈出,培养出了众多的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而台湾科技人才欠缺十分明显,特别是近些年高科技产业充斥台湾,人才欠缺更为明显。因此,就两岸科技交流可以采用科技人才代培,选派科技人才参与当地研究创新等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台湾中医研究不如大陆,福建省中医学院自1989年即开始招收台湾青年学生在闽攻读中医学士、硕士,效果很好;大陆在企业管理、行销策略方面与台湾有差距,也可进行交流,但这项交流至今未能展开。
目前,在两岸科技人才培养与互补方面,主要问题在于台湾当局,希望台当局能够顾全大局,为海峡两岸共同繁荣做贡献。
③委托研发,取长补短。海峡两岸可以就各自感兴趣却又缺乏研究能力的攻关项目委托给对方,这样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选择能够结合两岸各自特长,且具国际竞争力的项目进行合作研究。例如可以在气象、环保、海洋、地质、地震等双方都关心和有利益的领域,展开切实可行的交流合作。目前,在气象领域,闽台双方气象界已探讨闽台气象科技协作的方向和进程,特别是对福建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建设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研究。在地震方面,闽台双方进一步就组建两岸地震联合观测台网等已达成合作研究意向。在农业方面,海南与台湾均属海岛型省份,气候环境相近,因此,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都可以进行交流合作。象海南省三亚市台资企业三合利农业开发公司来大陆考察时,发现海南水果种植技术还相对落后,于是他们带来了技术,在海南建立了种植基地,结果种出了倍受欢迎的、甜脆可口的无籽西瓜;并将其先进技术传授给当地果农。
④推动两岸高科技成果、产销一体化。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祖国大陆积累了高科技人才及成果,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潜力很大。而台湾已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其中关键技术的取得和科技产业市场的开拓,已成为台湾今后发展的难点。因此两岸合作,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例如: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台商合资兴办的同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以高新技术开发为主,投资很少,靠人才兴业的企业,几年来开发了面向铁路通讯的三类光电产品,占领市场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试验的“优秀企业”。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是历史的必然,既符合两岸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为此,两岸科技、产业界人士应本着互惠互利、互补合作的原则,共同去开创21世纪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