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场型模型及动力机制_科技论文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与动力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字型论文,转化为论文,生产力论文,机制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读《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一文[①],深受启发。哲学的反思当然不能代替对实际过程的具体分析;但哲学的反思又确实给人以诸多启示。

该文认为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是从因果性向目的性的转化、从真理性标准向技术功利性的转化、从一元性通则向技术多样化的转化过程。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启示下,通过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过程分析,提出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田字型转化模式

上图表明,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需要经历横向的三个阶段和纵向的三种形态的转化过程。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过程

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际上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科学原理与技术原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目的性的不同。科学的目的性在于认识自然。它所揭示的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是对客观的自然过程(包括人工自然)的反映和陈述。技术的目的性在于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它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反映着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愿望、追求和意志。把科学原理变为技术原理,核心是加入了人的改造自然的目的性。如果说科学原理是人所认识的自然规律的话,则技术原理就是人得以改造自然的合目的的自然规律性。把自然规律转化为合目的自然规律性,就是把客观因果性转化为技术目的性的过程,就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原理的过程。合目的的自然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但又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电磁理论及电磁波的发现,所揭示的还是客观的因果性,属于科学原理的范畴。利用电磁波进行通讯是人的目的,电磁波调制原理、再生振荡原理、负反馈原理、外差混频原理,体现了人的技术目的性,又是以上述科学原理为基础和前提的。在现代条件下,技术原理的提出仍属于认识的范畴,但同时又是技术的起点。但是无论是上述的技术目的性或技术原理,均不能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终目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把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

二是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从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关键是加入了功效性的要求。技术原理中的目的性还只是一种理念、设想,技术发明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和创造过程。或者说具有特定功能和效率的手段和方法才是技术发明。技术发明的目的性由手段和方法的功效性来体现,技术与非技术,优技术与劣技术的分界就看其功效性的有无或大小。实现同一目的面临多种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同一技术原理可导致多种技术发明。从一元性通则到向技术多样化的转化在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的时候已充分表现出来了。比如就火箭技术而言,其科学原理是动量定律。为了载人或物升天;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产生了火箭推进原理。即依靠火箭内部燃料的迅速燃烧,变成高压燃气,从尾部向后喷出,为保持动量不变,便推动箭体必然向前飞行。在火箭推进原理的基础上,又有了箭体结构、材料的发明与选择,有适合火箭功能要求的发动机及其燃料的选择与发明,还有保证稳定飞行的导向装置、仪器的发明等。这些发明都是实现升天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不是所有的发明都能达到功效性的要求,只有达到功效性要求的发明才进一步转化为生产技术。

三是从技术发明向生产技术的转化。技术发明只是提供了实现技术目的的技术可能性。这种技术上的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必须满足社会经济性的要求。即只有当一项发明是在经济、社会允许条件下,才能变为生产技术。社会经济的可行性实际上又是技术目的性、功效性的具体化,是把技术发明的成果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变为生产技术的决定性条件。由于生产技术都是体系化了的技术,所以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又是技术体系化的过程和技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经济可行性与社会可行性可能完全一致,可以迅速转化;但有时为了满足社会可行性而牺牲经济可行性,或者相反,也同样可以实现转化。所以社会经济可行性是一个相对的条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标准。如德国的V[,1]V[,2]型火箭制造、美国在二战前的原子弹制造技术都是在牺牲经济可行性而专门满足了战争的需要。

上面仅从横向的关系说明了科学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过程。如果从田字型转化模式的纵向分析则同样具有三个过程的转化。

科学、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

科学和技术本来就存在着多种形态。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限于对科学技术的静态分析,结果陷入了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的无休止的争论。如果对科学、技术进行动态的考察,则必须承认科学和技术均有多种形态,科学向技术再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便表现为科学形态与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因此,科学技术的动态过程论、科学技术的形态论也许更有利于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更有利于分析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

用动态过程论和科技形态论来分析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便形成了田字型转化模式纵向的三个过程。

一是科学形态从科学原理→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先是从只反映客观因果性的基础自然科学转化为合目的的自然规律的技术科学形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仍然属于对自然的认识范畴。从合目的的自然规律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技术发明,既是认识的深化过程,又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技术发明具有认识和实践的两重性,是科学与技术的中间形态。

二是技术形态从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技术具有多种形态,潜在的和现实的技术,知识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技术。技术原理当然属于知识的范畴,是科学的一种形态,但从技术的始源上看,它又是一种技术的起点。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再转化为生产技术,是知识形态的技术向物化形态的技术,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的转化过程。

只讲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不讲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片面的;只讲区别不讲联系也同样是片面的。对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作动态的分析,便可看到科学与技术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存在着“亦此亦彼”的形态。

三是人的目的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是人的目的性的具体化,再加上经济性、社会性要求,使技术的目的性更加具体化了。只有满足这种更加具体的目的的技术,才能实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并最终满足了人的需要。人的能动性就在于不断地把技术的目的具体化,并通过研究、构思、设计、实验、研制、试验、生产等活动实现目的。科学与技术形态的转化正是人在一定目的指引下,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无数事例证明了这种纵横交错的转化过程。原子能技术其科学的渊源,要追溯到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即质能关系式。原子能技术的直接的科学原理则是核裂变理论。由此产生了利用原子能裂变时所产生的能量的目的性。但直到人工链式核裂变原理的出现,才由科学原理转变为技术原理。但是要真正在实践上利用原子能,必须有一系列的功能和效率的要求。为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要求,在上述基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发明,比如,关于铀的提纯方法,把铀235同铀238分离的方法,关于铀的链式反应的临界体积的确定,实现链式反应的装置等等。将这些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既有经济上的需求,又有社会性的需求。战争需要,制成了原子弹;能源的需要,导致原子能发电技术的出现。原子弹制造技术和原子能发电技术,其科学原理是同一的,基本的技术原理也是一样的。但随着技术目的性的具体化,便出现了实现具体目的的一系列发明。每一项发明又均有其具体的技术原理。把这些发明转化为劳动过程中的技术,便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技术,实现了从一元性通则到技术多样化的转化。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技术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系统,其子系统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原理可能有多种,但作为生产技术系统中的主导技术的基本原理则是相同的。比如激光技术中的激光育种、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激光武器等等,其科学原理都来源于受激辐射理论,其基本的技术原理都是实现能级粒子数反转的原理,由此才有各种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并出现了多样化的激光技术。但是,技术多样化实际上是具体的技术目的导引的结果。比如激光育种,其技术目的是利用激光来育种,育种又成了激光育种技术系统中的主导技术,激光技术则又成了它的子系统。可见,生产技术系统乃是在具体技术目的导引下,以主导技术为中心,多种技术发明成果同时共同转化的结果。这样,生产技术系统的形成就不仅仅是由一项科学技术成果按田字型转化而来的,而是多个田字型的组合。

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机制

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自发的运动,而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关于这种转化的动力机制已有许多研究,提出了各种模型,如技术推力模型、市场拉力模型,还有内动力与外部力的综合模型等等,且都从一个侧面对转化的动力机制作出了解释;但又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动力源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未作出适当的解释,特别是把技术的目的性排除在动力之外,无法说明是什么人又为什么在进行这种转化;二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如技术推力或市场拉力或社会需求拉力),而对其综合作用的机制说不清楚,特别是往往强调社会需求拉力,而忽视社会支持力;而恰恰是社会支持力决定了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和转化的速度和规模。为克服这种缺陷,特提出鼠笼式的动力模型,试图对转化的动力机制作进一步的解释,见下图:

图2 鼠笼式动力模型示意图

图中:T—技术推力,M—目的性,L—市场拉力,N—社会需求压力,S—社会支持力

上图表明,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是在社会力场的作用下,才能获得动力,其作用机制宛如一个鼠笼式电动机。其转子为多项科技成果按田字型模式而组成的转化系统。这一转化系统只有在社会力场的作用下才能进行转化。这个社会力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求压力N,它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基本动力;二是社会支持力S。如果说N是转化的必要条件的话,则S就是转化的充分条件。没有N当然不能转化;但有了N也不一定转化。只有当N、S同时发生作用,且当S满足N的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使科技成果按田字型的模型进行转化。只讲N,不讲S,这也正是以往论述转化动力模式的缺点。

社会需求压力是由两大基本矛盾引起的,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二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由此产生了改造自然的目的性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性。改造自然的目的性产生了技术推力,推动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或者说改造自然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手段之间发生矛盾产生了技术推力;发展生产的目的性是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起的,并从市场中反映出来,由此产生了市场拉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需求压力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动力。人们常用内动力和外动力来解释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动力问题,其实这种区分是毫无意义的。把上述的作用机制加以简化,形成了如图3的方框图:

社会需求压力提供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社会需求的目的性越具体,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越大,则转化的动力也越大。但是无论这种动力有多大,还只是提供了转化的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还有另外的一个条件,这就是社会支持力。只有当社会需求压力作用于转化的主体,且当转化主体产生对科学技术的渴求,并肯于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时候,才能最终实现科技生产力的转化。

图3 N的内部结构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的主体可以是研究开发机构,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最终要靠企业来实现。企业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有无对科技的需求动力,将最终决定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开发新产品,或提高原有产品的性能,或为了节能节材等而产生了对科技的需求动力,并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由此,构成了科技与经济的循环。

可见,只有当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产生了对科技的强烈需求的时候,才能变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投入的主体。或者说只有当企业把社会需求压力变为本身对科技的内在需求时,才有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动力。

社会支持力绝不是仅仅表征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也是表征转化主体的动力的概念。转化主体肯不肯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与开发,开展技术创新是动力问题,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能力问题,又是创新动力大小的表现。当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虽然承受到巨大的社会需求压力,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也不小,但由于企业本身还没有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缺乏内在动力搞研究与开发。这才是当前我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大障碍。

N与S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只讲N,不讲S,就不可能完整地阐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机制;N>S,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当N<S时,不仅能够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化,而且可以超前于市场拉力和技术推力,主动进行研究与开发,引导市场,开拓市场,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当然,社会支持力不仅包括转化主体的科技需求动力和转化能力,还应包括其它的社会支持条件。无论社会支持力包括多少因素,最终还是表现在肯不肯于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搞转化,究竟投入什么样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转化。

结束语

田字模型及其动力机制是建立在科技形态论的基础之上的。讲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实际上是说科技形态的转化。从科技形态上来分析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可以获得有实际意义的启示。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确实存在差距,但技术上的差距更大;从技术形态看,生产技术更落后。正是生产技术的落后,造成了相同的技术原理、技术发明却生产不出与发达国家相同质量的产品。

从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是技术的体系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一项发明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技术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可能不是该项发明成果不成熟,而是由于相关技术不能与之配套,这样便不能实现技术的体系化;或者由于相应的社会条件不具备,而使转化过程中断。比如当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视工艺问题,便导致许多发明成果不能产品化和商品化。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关键是解决企业的转化动力和能力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会逐步解决转化主体—企业的科技需求动力问题;但有了动力而无能力,仍不能解决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问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的基本途径就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现在人们只讲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只是就技术谈技术,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概念,是指技术、经济、管理等过程的综合创新。只有企业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机制,才能解决中国企业生产技术的落后问题,也才能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如何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已经成为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这也是增强社会支持力的关键所在。

注释:

*本项研究为物宝天华国际基金会资助项目。

①陈昌曙,《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哲学研究,94年11期。

标签:;  ;  ;  

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场型模型及动力机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