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袁云霞

1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袁云霞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 亳州 237000)

摘要:所谓肠梗阻,因多种因素造成了肠内容物不能够正常进行生化反应,进而在肠道里堆积,产生了阻塞。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及时开展手术治疗、重点关注病人、防止术后感染,坚决杜绝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等,做好这些,才能进一步提升老年肠梗阻的治愈率,进而将由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1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均顺利出院。

关键词:老年;肠梗阻;护理

[Abstract] in the so-call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the intestinal contents could not perform the biochemical reaction normally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and thus accumulated in the intestinal tract,resulting in obstruction.As we age,our organs become less functional and vulnerable to disease.Therefore,timely surgical treatment,focusing on patients,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infection,and resolutely eliminating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elderly intestinal obstruction,and further reduce the mortality caused by the disease.After careful and meticulous nursing,18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successfully discharged.

[Keywords] old age;Intestinal obstruction.nursing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病情复杂、变化快常危及生命,尤其对于老年病人,由于年龄都比较大,各个器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老化,使得其生理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同时本身可能伴有一些慢性疾病,这样以来治疗就有些困难,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该病的具体特征以及治疗方案都有很高的针对性。所以,做好重点关注病人,尽量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将死亡率降到最低。从我院的病例数目来看,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6月,患有该病的患者共有18例,通过手术治疗,并同时加强各方面的监护,都有一个不错的治疗效果。下面便是具体的护理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18例患者,14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年龄分布在60到85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该组里面的患者还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共有13例。在该组中导致梗阻的因素有:粪石性梗阻,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肠套叠肿瘤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或其他原因,其中患者的数量依次是1例,3例,3例,5例,6例。

1.2 手术方式:(1)套叠的肠管复位、粘连松解术或扭转等把局部的梗阻剔除掉;(2)切除坏死的或有病变的肠管等,以清除局部病变;(3)肠造口术,对于肿瘤晚期无法切除或肠管坏死较多,采取临时肠造口术解除肠梗阻,恢复肠道的通畅。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肠梗阻多发病比较急,腹痛腹胀明显,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其他疾病,病情重患者及家人缺乏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往往会感到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影响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效果[1]。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并根据病人的病情、表现和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其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完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 常规测量生命体征,抽血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凝、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胸腹部X线,心电图等,对有其他疾病合并症者可选择心脏彩超等其他辅助检查。肠梗阻多为急诊,入院后即刻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嘱其戒烟,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因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全麻,做好会阴部皮肤准备,术中留置导尿。

2.2 术后护理

2.2.1 全麻后护理常规 每30分钟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应用4-6小时。我们知道,老年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后,原有疾病很有可能会死灰复燃,病情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同时有着非常快的变化速度,鉴于这些特点,应当重点监护病人的术后情况,必须按时、准确地记录体温,同时要对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并且准确录入上述数据。尤其是在进入下半夜以及清晨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病情有变化,应当马上告知主治医生,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2.2.2 胃肠减压护理 肠梗阻患者的腹胀是很容易看到的,胃肠道内的压力较正常情况下高,这时护士要做好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把胃管在患者的鼻和脸颊处固定好,将其与负压引流袋连接好同时固定在床头处,每l-2小时为患者倾倒胃液,并将其颜色和容积记录下来,这样也可及时发现胃管扭曲打折、受阻,很好的杜绝该类事件发生。因为患者手术以后是不能喝水的,同时在肠道减压的过程中,通过胃管将会有大量体液被吸出,护士要及时给患者补水,确保患者水量足够,即维护好患者的电解质均衡。胃肠减压一般留置2-3日,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试饮水无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给予拔除胃管。

2.2.3 引流管护理 对于胃管、尿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布置,护士都应当处理好,保证这些引流管可以很好的工作,手术5-7天以后,若引流袋中含量少,可考虑拔除引流管。通常情况下,尿管会留置 2-4天,在进行拔尿管前,护士要做好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指导工作。

2.2.4 早期活动护理 老年患者皮肤功能衰退,且术后活动不便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2]。护士应鼓励病人早期、循序渐进地进行术后活动,术后6小时无不适,给予抬高床头或半卧位,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主动活动四肢、加强翻身、深呼吸等,术后l-2天要帮助患者缓缓离开床铺,进行相关活动,最开始,应当坐在床边进行基础锻炼,双腿下垂、深呼吸,随后缓缓站起、走步,进一步使肺通气量扩大,使得呼吸道分泌物可以很好的排出,使肺部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促进肠道蠕动,便与患者恢复[3]。

2.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① 出血:术后腹腔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多因术中血管结扎不牢、结扎线脱落、止血不彻底所致。术后当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鲜红色液体大于100ml/小时,考虑有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② 吻合口瘘:一般发生在术后5-7天,术中误伤、吻合口缝合过紧、吻合口张力过大等都可以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当引流管内有黄色粪水样液体流出,并伴有粪臭味时,应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4]。术后观察患者体温、引流管及腹部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应充分引流,必要时对腹腔冲洗、持续负压吸引,胃肠减压、行胃肠外营养,同时做好必要时急诊手术的准备。③ 肺部感染:老年人、有长期吸烟史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机率高,术后腹部伤口疼痛使病人惧怕咳嗽,使痰液淤积在肺部。术前应戒烟,训练有效咳嗽咳痰,术后给予雾化吸入,拍背,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3、体会

手术后肠梗阻的老年患者,会受到本身就有的多种慢性疾病的影响。然而只要坚持治疗、监护做到位,便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恢复、使得本身就有的慢性疾病慢慢转好。1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术后无一例吻合口瘘、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2.5±8.6)小时,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5±2.3)天,上述护理措施切实可行,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子凤.心理护理对高龄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1):122-123.

[2] 付志华.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9):1138-1139.

[3] 黄谨,邓兴红,曾健葵.舒适护理对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77-78.

[4] 张桂杰.70例老年肠梗阻术后护理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5(2):1357-1358.

论文作者:袁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1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袁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