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范围明显拓展,并且实现了普及应用和施工技术的全面更新与优化,而且施工地点延伸与作业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对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以BIM技术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属于当前全新的质量管理方式,能够根据不同建筑施工阶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针对以BIM技术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在过去发展阶段的施工类型都是采取粗放式为主的建筑模式,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发展也日趋完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用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施工现场发生了迁移。这是由于施工场地的发展迁移,致使目前建筑工程质管理工作复杂性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也在不断转变。
1基于BIM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优势
1.1对现场质量做到实时有效控制
在BIM模型应用于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将现场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并通过网络实时反映到BIM模型中,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实时更新的BIM模型随时查看现场质量情况,实时掌握现场施工的不确定因素,做到对制造工厂以及装配现场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工程质量实时动态监控,做到对重大质量问题的规避。BIM模型作为整体和局部质量信息的载体,使项目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和过程控制变得更加简易。
1.2BIM技术提升了质量管理效率
借助BIM技术能够形成数字化的信息模型,并保证三维可视化,操作简单,进而借助三维模型将重要的信息展现出来,确保构件加工与安装的尺寸更为准确,有效地规避了信息错误所引发的质量隐患。另外,对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协同设计与管理,为各个参与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传递平台,增强质量信息沟通的便捷性,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构配件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不达标问题、使用过程中检验、保养和堆放等存在操作不规范之处等,不仅影响了构配件的质量,更严重威胁到了装配式建筑质量。
②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由于装配式施工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有限,目前为止我国对装配式施工的应用并不十分完备,尤其缺少必要的预见性,多数施工项目中都存在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问题,包括设备准备不足、物资准备不足、相关人员准备不足等,严重威胁到了装配式建筑质量。
③人为因素。对于任何施工而言,人为因素都是重要的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一旦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存在不符合规定之处,尤其是在一些建筑的关键部位,若由于人为因素使得构配件存在损坏或不合规定之处,很容易引发建筑中的各类质量问题,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④施工项目涉及部门众多,因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方应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协调部门积极沟通和交流,相互监督和牵制,绝不互相隐瞒和包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当前为了使得施工建设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建筑施工活动实际开展之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质量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合同、施工建设要求等内容进行分析。编制明确质量控制准则,装配构件的安装、存放以及接头质量等基本准则全部录入到BIM技术模型中,使得模型中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资源库,这样便于后续各项施工建设活动有明确的参考数据。在建设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图纸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探究,从而确定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观点,明确关键的施工程序。在施工活动开始之前做好规划工作,根据布设方案拟定明确的规避性措施,更好的提升建筑施工活动前的质量管理。
3.2建筑过程进行中质量管理
现阶段建筑项目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对建设活动中的基本物料以及机械设备加强质量监管,需要根据不同施工场所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可以采取质量检验法,过去传统建筑活动中,对项目施工环节的质量检验大多都是就事论事,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很少对一项问题进行综合化分析,研究更多同类隐性问题的存在。目前通过BIM技术能对装配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在装配施工现场配置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当发现质量问题时,能够通过数码设备采集问题的照片,而后将信息采集的图片以及相关叙述性文字全部传入到BIM模型当中。通过BIM对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存档,积累相同问题以及处理的具体方法,及时反映在项目建设环节中,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对各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在施工建设初期做好防范性措施,减少施工环节中各项成本资源的浪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控制,这样能够为后续各项建设活动提供基本数据管理库,从而建立新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流程。
3.3技术管理方式
为确保装配式质量管理信息更加准确且具有实时性的特征,应充分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方式。对IFC技术进行灵活地使用,可以保证构件编码的合理性,确保构件只具备唯一ID码,以RFID技术当作必要的支撑技术,进而对信息内容予以及时地读取。需要注意的是,RFID技术就是无线视频识别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确定位置与识别信息方面,无需在系统与目标间构建相应的联系。这种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形状多样化且安装相对便捷,适应性也较强,能够有效抵御腐蚀性的物质。基于此,对RFID技术的合理运用,针对信息予以有效读取,所保存的数据容量极大,在标签的作用下达到存储的目的,与质量以及信息管理需求相适应。
3.4组织管理方式
BIM技术属于全新技术,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很容易受传统组织与方法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贯彻落实BIM技术的质量管理,最关键的就是要灵活运用组织措施确保质量。深入研究BIM技术,可以借助成立专业质量管理小组的方式,不断加强BIM组织信息以及职能。对相关工作人员予以有效地组织,并参与到学习与培训活动当中,以保证其在思想与行为方面接受全新的技术。录入构件信息内容的时候,则需要及时处理信息内容,以保证与质量以及速度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而在质量控制方面,对组织予以合理运用,综合考虑动态化管控原理。作为远程管理工作人员,对BIM模型进行应用,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位置,进而站在组织层面贯彻落实管理与控制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的有效应用大多是用于施工整体进度以及成本的控制。目前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记录各项问题,通过信息网络途径能够及时传输到BIM技术模型中,能够为后续各项建设活动提供基本数据管理库,从而建立新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流程,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章林,张然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26):35-37.
[2]齐宝库,王丹,白庶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37(5):28-30.
[3]许安全.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1047.
论文作者:段宝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模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