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体制改革热点的判断——1998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宏观经济论文,国企论文,调查报告论文,问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实现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等政策,相继出台了国有企业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为了了解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判断,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的效果,为政府进一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1998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注:此次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情报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研究部、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司、财政部财产评估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人事部流动调配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国家轻工业局企事业改革司、国家机械局规划发展司、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国家冶金局政策研究室、国家电力公司政策与法律事务局、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这是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进行的第六次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依照我国企业实际构成和标准分类进行等比例抽样,采用邮寄问卷方式进行。从1998年8月中旬起至10月底止,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0份,回收问卷3356份,其中有效问卷3180份,有效回收率31.8%。本次调查的样本结构对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样本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和表2)。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尽管面临当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和制度的特点,以及自年初开始,政府逐步出台的降低利率、增加投资等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得当,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多数企业经营者对实现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调查结果还表明,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受到了企业经营者的普遍欢迎,对进一步促进企业改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经过20年的努力,企业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已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深化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国有企业面临的债务包袱重、发展资金不足、技术设备老化和产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围绕企业公司改制和产权重组两方面深层改革的进程中,企业改革所带来的职工下岗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企业经营者呼吁:要尽快建立健全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加速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一、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判断
这次问卷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向企业经营者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趋势、市场供求状况、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宏观政策的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尽管1998年经济发展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在政府所采取的积极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经营者对实现199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抱有信心。
1.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忧有喜
1998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遇到一定的困难,调查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忧有喜。
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来看,调查表明,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面已从1997年同期调查的21.0%上升到22.2%。在各类企业中,停产和半停产企业比例较大的主要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25.6%和27.0%)、中小型企业(24.0%)、国有企业(27.9%)和集体企业(26.3%)。1998年停产和半停产企业与1997年相比,从企业所在地区来看,变化较为突出的主要是西部地区,其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面从1997年同期的23.2%上升到27.0%;从企业规模来看,变化较为突出的是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其停产和半停产的比例从1997年的16.2%上升到19.4%。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停产和半停产面却从1997年的25.1%下降到1998年的24.0%;从所有制形式来看,变化较为突出的是外商投资、私营、国有和集体企业,其停产和半停产面分别从1997年的10.1%、7.1%、22.1%和22.2%上升到20.9%、17.8%、27.9%和26.3%,分别增加了10.8、10.7、5.8和4.1个百分点。
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调查表明,盈利企业所占比例从1997年同期的51.8%缩小到50.7%。在不同类别的企业中,盈利企业比例低于平均水平的主要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就1998年的变化而言,从地区看,企业盈利面缩小较多的主要是东部地区,从1997年同期的57.0%缩小到1998年的54.0%;从企业规模看,不同规模企业的盈利面变化程度不大,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盈利面略有缩小,中小型企业略有扩大;从企业所有制看,企业盈利面缩小较多的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盈利面缩小的同时,其亏损面也有所减小。从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企业亏损面分别从1997年的37.2%和41.6%缩小到1998年的33.3%和36.4%,东部地区企业亏损面则略有扩大;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亏损面缩小(见表3)。
从企业经营者对各企业所在行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判断来看,半数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所在行业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偏慢。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中,认为本行业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偏慢和过慢的企业分别占69.8%、68.9%和55.4%;从企业经营者认为所在行业发展状况过慢和偏慢的比例来看,比较突出的行业主要是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见表4)。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太理想的情况下,1998年股份制企业却显现了特有的优势,其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面从1997年的18.1%缩小到1998年的15.3%;同样,其亏损面从1997年的20.2%缩小到1998年的17.0%;企业盈利面则从1997年的66.0%扩大到1998年的67.4%。
2.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1998年,在国内消费需求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水灾等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社会总需求相对于供给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不足,调查结果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从社会总需求的主要构成看,除最近受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升之外,企业经营者普遍感觉其他社会需求增长较慢。调查表明,认为外贸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增长偏慢和过慢的企业经营者均超过半数(见表5)。
从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消费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农村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93.1%、87.5%、79.3%和53.2%,相比之下认为这四个市场供不应求的分别占0.7%、3.3%、1.8%和8.3%。这说明,企业经营者已普遍感觉到这些市场的巨大压力,需求不足的现象在国内大部分商品市场都已出现,买方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比较而言,认为农村工业品市场已经饱和的比例低于其他商品市场。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适应农村市场的工业品开发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市场尚有继续开发的空间。
从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对比来看,调查表明,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在当前国内买方市场格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也不景气。在被调查企业中,出口额占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5%,可见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已有较高的依存度,国际市场的变化会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国内企业的经营活动。调查表明,认为当前国际市场形势不利于和非常不利于本企业发展的企业经营者占59.5%,这一比例超过了认为国内市场不利和非常不利的51.6%的比例。相比之下,认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本企业发展有利和非常有利的比例分别只有15.1%和8.3%。这反映了企业经营者已普遍感到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压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各地区的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的担忧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别,普遍感到国内外市场的压力(见表6)。
从行业分布来看,不同行业对当前国际市场压力的感受则不尽相同。调查表明,感觉压力较大的前四个行业依次是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在这些行业中,认为国际市场不利于和非常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69.4%、63.2%、63.1%和61.3%,均高于样本总体59.5%的平均水平。由于这些行业的市场或资金来源与国际市场有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国际市场的动荡给这些行业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
从制造业的具体行业来看,认为国际市场不利于和非常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比例较大的八个行业依次是:纺织业(90.7%)、食品制造业(7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6.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4.0%)、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63.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6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2.2%)。
3.结构性的产品和市场供给过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产品和市场供给相对过剩。调查表明,目前主导产品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企业已从1997年同期的91.8%上升到1998年的93.0%,其中,供大于求程度比较严重的行业主要有:采掘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建筑业、电力工业和制造业,其企业产品供大于求的比例分别为66.2%、59.7%、58.7%、56.2%和55.0%。然而,这些行业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是相对于当前不尽合理的产品结构、尚待调整的经济结构和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的过剩,因此是暂时的和相对的。
从各行业主导产品的供给状况看,调查表明,在大部分行业主导产品市场供给过剩的同时,一些行业也存在着明显的供不应求局面。供不应求程度较高的行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33.3%)、农林牧渔业(18.3%)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8%),均高于7.0%的总体平均水平。这说明,当前供大于求的状况,只是结构性的供给过剩。
从当前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看,调查表明,认为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供给状况紧张和比较紧张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4.6%、7.1%和18.3%;相比之下,认为供给状况宽松和较宽松的分别占73.2%、62.9%和46.9%。对比1997年同期的调查结果,1998年市场供给过剩的程度明显高于1997年,认为这三项宽松和较宽松的企业经营者比例分别比1997年上升16.2、24.6和1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认为这三项供给紧张和较紧张的比例,分别比1997年下降了4.2、16.0和10.7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来看,调查表明,各地区企业生产要素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业已形成。在原材料供给方面,71.6%的东部企业、75.3%的中部企业和75.4%的西部企业认为宽松和较宽松;在能源供给方面,61.4%的东部企业、68.4%的中部企业和58.3%的西部企业认为宽松和较宽松;在交通运输供给方面,45.9%的东部企业、52.9%的中部企业和40.7%的西部企业认为宽松和较宽松。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在市场供给过剩的同时,各地区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在生产资料供给方面,资源条件优越的中、西部地区,其原材料供给的宽松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在能源供给方面,中部地区能源生产基地集中,其宽松程度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在交通运输条件方面,东、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好,建设力度大,其宽松程度高于西部地区(见表7)。
4.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经营者认为,阻碍当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前两位因素是经济低效运行和经济结构失调。从调查结果中各项问题的联系来看,在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中,企业经营者不仅看到需求不足这一表面现象,而且还认为阻碍当前经济发展的更主要的深层原因是:经济低效运行和经济结构失调。相比之下,在多数企业经营者看来,前几年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通货膨胀和供给不足问题已退至倒数第一、第二位,不再是制约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见表8)。
在揭示经济低效运行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是造成当前国民经济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的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加剧1998年我国国民经济总需求不足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调查中,认为本企业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企业经营者所占比例超过3/4。其中认为盈利水平受到影响的占83.7%,国外市场需求受到影响的占74.0%,企业产品出口受到影响的占66.8%,引进外资受到影响的占66.6%。
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看,调查表明,在产品出口、引进外资、国外市场需求和企业盈利水平等方面,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分别是东部地区企业、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这些企业所受不利影响的程度分别在地区、规模和经济类型分组中位居前列(见表9)。
5.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
1998年以来,针对当前国民经济中需求不足这一主要矛盾,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从企业经营者的反映来看,这些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政府已经采取的诸项措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按其有效程度排序依次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68.8%)、降低利率(58.2%)、加速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42.7%)、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36.9%)、提高出口退税率(32.6%)、降低部分企业的税务负担(29.4%)和放宽投资规模限制(19.1%)。其中,以加大投资力度为主的财政政策、以降低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以商品化为主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和以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为主的金融政策,被认为是刺激当前需求的四项效果最显著的政策措施。
调查结果表明,在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政策的作用下,尽管1998年社会总需求明显不足,但在对各项主要社会需求增长状况的判断中,企业经营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状况合适和较高的程度,高于对其他项需求增长状况的评价,选择比例为53.5%,其中认为合适的、偏高的和过高的分别占35.0%、16.2%和2.3%。这与1998年以来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政策措施密不可分,说明投资力度的加大已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见表5)。
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然偏紧。其中,在货币供应量方面,认为目前货币供应量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比例分别为37.3%和5.4%,两者之和高出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例36个百分点;在贷款利率方面,认为利率水平偏高和过高的比例分别为20.2%和0.8%,两者之和高出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例7.6个百分点;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认为当前汇率水平偏高和过高的比例分别为18.8%和2.4%,两者之和高出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例4.7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方面,认为目前投资规模偏低和过低的比例分别为44.0%和2.8%,两者之和高出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例28个百分点;在出口退税率方面,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例分别为44.8%和5.3%,两者之和高出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例44.4个百分点;在财政性收费水平方面,认为目前收费水平偏高和过高的比例分别为61.4%和10.6%,两者之和高出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例67.4个百分点(见表10)。
企业经营者从自身经营的角度,一般都希望政府最大限度地实行扩张性政策。但是,调查表明,1998年企业经营者对各项宏观政策偏紧的呼声已明显低于1997年,例如,1997年认为货币供应量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占72.0%,1998年下降了29.3个百分点;1997年认为银行利率偏高和过高的占51.0%,1998年下降了30.0个百分点;1997年认为投资规模偏低和过低的占49.7%,1998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经营者已切实地感受到政府扩张性政策的作用,希望政府进一步放松政策的呼声与1997年相比已明显降低(见表10)。
就当前的宏观政策而言,调查结果显示,政府扩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启动市场需求方面的作用,已得到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政策力度,尤其是进一步消除企业的不合理税费负担,仍然是企业经营者的希望。
6.对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抱有信心
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国内经济增长步伐放慢和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并且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已初见成效,因此企业经营者对1998年我国经济实现8%的增长目标抱有信心。
首先,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我国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使国内经济少受损失的能力持较强的信心。对我国未受亚洲金融危机较大影响原因的选择,企业经营者将国家的政治稳定、汇率体制的作用、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较高的外汇储备、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和缓冲能力较大的国内市场等因素视为最重要的六项保障条件,比例分别为59.5%、44.3%、39.7%、39.2%、37.0%和33.3%。由于这些条件均与我国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相关,因此,企业经营者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我国能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信心具有坚实的基础。调查中,企业经营者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抵御可能出现的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力保障。
其次,调查还表明,69.5%的企业经营者对实现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8%的发展目标抱有信心,这一比例超过对此缺乏信心的企业经营者比例(22.0%)的两倍以上。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对实现本地区全年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抱有信心的比例较高,其有信心和有一定信心的比例之和分别为71.1%和58.6%,均大大超过该地区信心不足的比例(21.5%和33.5%);比较而言,中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对实现本地区1998年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程度较低,其有信心和有一定信心的比例之和为46.7%,比东、西部地区低24.4和11.9个百分点,其没有信心的比例为43.1%,比东、西部地区高21.6和9.6个百分点,这可能与中部地区处于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的中心区域有直接关系。
从分省区的调查结果来看,企业经营者对所在省市实现今年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程度,按有信心和有一定信心比例之和排序,列前八位的依次是上海(92.1%)、福建(80.3%)、广东(76.0%)、江苏(74.4%)、浙江(73.7%)、天津(73.6%)、北京(70.0%)、贵州(67.5%);列后八位的依次是湖南(38.8%)、内蒙古(40.0%)、江西(40.4%)、黑龙江(42.2%)、河南(45.0%)、重庆(45.5%)、湖北(47.0%)、安徽(47.8%),这些以中部地区为主的省份中,除河南之外,都处于洪涝灾害的地区。
再次,从不同所有制看,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者对1998年实现全国8%的增长目标有信心和有一定信心的比例之和分别为77.7%、70.9%和70.2,均高于总体69.5%的平均水平。
最后,从不同行业看,1998年政府以投资倾斜政策重点扶持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高于总体平均水平。在所调查的15个行业中,企业经营者对1998年实现全国经济增长8%的目标有信心和有一定信心的比例之和,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86.9%)、交通邮电(81.3%)、电力(79.7%)、社会服务业(78.0%)、建筑业(76.7%),这些行业大多与目前政府侧重的主要投资方向相吻合。由此来看,当前有重点的扩大投资的政策,对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经营者对经济体制改革热点问题的看法
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解决当前需求不足、经济结构失调和低效运行问题的关键所在。自1997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我国经济改革正逐步进入攻坚阶段,1998年相继出台了国有企业体制、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机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本次调查重点突出了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部分情况的调查。
1.政府机构改革的积极作用得到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是历次机构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调查结果表明,1998年内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积极影响受到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84.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机构改革对减轻企业负担有积极影响;81.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积极影响;74.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对政企分开有积极影响。相比之下,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机构改革在这三方面没有影响的分别只占15.1%、18.5%和25.1%。
具体来看,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对机构改革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的作用认同程度较高;国有、股份制和集体企业对机构改革在政企分开和转换经营机制方面的作用认同程度较高(见表11)。
对于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分流干部,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表示愿意接纳。其中,73.3%的企业经营者对从国家机关分流到企业的干部表示愿意接纳和愿意有条件地接纳,相比之下只有18.4%的企业经营者表示不愿意接纳。值得注意的是,在接纳政府机构分流人员的态度上,各类企业经营者的差异不大。从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愿意接纳的占75.7%,略高于东、中部73.2%和72.0%的比例;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大型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愿意接纳的比例均为73.2%,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型特大型企业经营者选择有条件地接纳的比例高出中小企业3.2个百分点;从所有制来看,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经营者愿意接纳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79.1%、76.9%和74.9%。
2.企业改革正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开放20年来,在围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方面进行的各项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改革的重心已转移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更深层次的改革。
关于企业改革诸方面的进展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按企业经营者判断的完全实现和部分实现的比例之和排序依次为:企业经营自主权(97.7%)、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87.8%)、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83.4%)、企业法人财产权(80.8%)、明确产权关系(79.8%)、国有资产的监管机制(78.8%)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78.4%)(见表12)。
尽管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扩大经营自主权等企业改革的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相比而言,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改革的实现程度还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见表13)。
调查还表明,在问卷列出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九项主要困难中,用工制度不完善、内部分配制度不合理、政府干预企业内部管理等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已被企业经营者排在了后三位。这说明,20年来的企业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在企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企业改革的进程仍需不断推进。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还没有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明确产权关系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等方面改革的分别占21.6%、21.2%、20.2%和19.2%(见表12)。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债务包袱(59.8%)、企业资金不足(43.4%)、富余职工分流(43.2%)、企业领导选拔机制不健全(31.3%)、技术设备老化(30.1%)和企业经营者动力不足(29.4%)等与出资者和社会配套制度有关的问题,被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者列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六项困难。其中,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债务包袱(65.9%)、企业资金不足(55.3%)和富余职工分流(54.0%)三方面困难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而对企业领导者的选拔机制(18.6%)、企业经营者动力不足(26.1%)和技术设备老化(28.3%)的重视程度则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3.企业改制和产权重组正在展开
关于企业资产制度的改革和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查结果表明,目前59.3%的企业已完成了公司改制,37.8%的企业已经参与了产权重组,还有49.0%的企业打算进行产权重组。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完成改组改制的比例还比较低,其中,27.3%的国有企业已完成了公司改制,30.5%的国有企业已经参与了产权重组。在股份制企业中,完成司改制的占94.1%,参与产权重组的占60.5%。在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中,完成公司改制的分别为89.2%和87.4%,参与产权重组的分别为33.8%和34.3%。在私营企业中,完成公司改制的占76.8%,参与产权重组的占33.0%。
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看,调查表明,企业参与产权重组的目的都比较相似,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其中被列为前三项的分别是实现规模经济(53.2%)、提高市场占有率(44.8%)、推行先进管理机制(40.3%)。此外,扩大先进技术和品牌效应(23.2%)、使产权更清晰(21.6%)、跨行业经营规避风险(19.5%)和实现生产专业化协作(14.9%)也是企业参与产权重组的重要原因。调查还表明,在企业重组中,政府的行政安排(7.4%),已退居比较次要的位置(见表14)。
4.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下岗职工的安置和职工社会保障的实现。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社会的承受力尚十分有限的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面临较大的困难。有关下岗职工情况,调查表明,下岗职工在全部职工中的比例低于20%的企业占83.0%,其中38.1%的企业没有职工下岗,而下岗职工超过40%的被调查企业占6.6%。在下岗职工普遍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中,下岗职工在全部职工中的比例低于20%的企业占79.8%,有25.3%的国有企业没有下岗职工,下岗职工超过40%的国有企业占6.9%。
有关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表明,下岗职工再就业比重低于20%的企业占49.0%,这一比例在国有企业中为51.8%。相比之下,实现再就业比重超过60%的企业只占33.7%,国有企业的这一比例为30.1%。因此,下岗职工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下岗职工的安置状况不够理想。
调查表明,目前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主要是企业帮助安排和职工自谋出路,企业经营者选择这两项的比例分别为54.5%和50.5%;国有企业中这一比例更高,分别为77.3%和68.9%。相比之下,选择由社会保障机构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比例分别为5.0%和2.0%;国有企业中这一比例分别为6.0%和2.6%。由于下岗职工个人及所在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有限,所以目前的再就业渠道还比较狭窄,因此,各方面社会力量提供的支持应该大力加强。
关于职工社会保障责任的建立情况,从企业经营者回答情况来看,在职工医疗保险方面,目前的社会统筹制度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职工需要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5.5%和39.8%;在养老保险方面,社会统筹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职工需要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2.9%和65.2%;在失业保险方面,社会统筹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职工需要的比例分别为6.7%和38.3%;在职工工伤保险方面,社会统筹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职工需要的比例分别为10.5%和51.3%。相比之下,在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方面,社会统筹制度不能满足的企业分别占54.7%、21.9%、55.0%和38.2%。由此看来,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推进下一阶段企业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见表15)。
标签: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市场调查表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