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黄酒糟替代熟麦制曲的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彭金龙,张辉,刘克[1](2020)在《添加风味发酵剂对黄酒发酵和风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添加风味发酵剂酿造黄酒,与不添加的普通酿造方式相比,对酒中酒精度、总糖、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提高8.6%的出酒率,可提高黄酒中酯类物质含量6.0%,同时,可降低黄酒中6.5%高级醇物质的含量,减少18%的黄酒出糟率,缩短黄酒生产过程中38.8%的压滤时间。
牛天娇[2](2020)在《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酒是世界上三大酿造酒之一,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中较高含量的生物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主要源于发酵微生物,从微生物组成和构成上控制生物胺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规律;分析了黄酒酿造原料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生物胺形成/降解的相关性;从黄酒发酵醪液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生物胺的植物乳杆菌菌株,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胺氧化酶特性;明确了该菌株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最终完成了该菌株应用黄酒酿造的中试实验。对市售20个黄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样品之间生物胺含量差异较大,总生物胺含量在2.8~142.3 mg/L,个别样品中高含量的组胺和酪胺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在绍兴某黄酒厂的冬酿、春酿、秋酿黄酒生产线采集原料、预发酵期、发酵期、成熟期171个样品,系统地研究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和降解特点及规律。黄酒酿造原料含有一定量的生物胺(7.0~35.0 mg/kg),这些生物胺随着原料进入发酵醪液中。冬酿黄酒生物胺含量很高,在前酵期和后酵初期生物胺大量形成(402.6 mg/kg),后酵末期生物胺降解,成熟期生物胺变化不显着,成品总生物胺为210.2 mg/kg。春酿黄酒生物胺含量较低,在前酵期生物胺大量积累(30.3 mg/kg),后酵期发生了降解(23.3 mg/kg),成熟期略有增加,黄酒成品总生物胺为28.9 mg/kg。秋酿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逐渐增加,后酵期生物胺达到最大值(186.7 mg/kg),后酵末期和成熟期生物胺降解,成品中生物胺为53.6 mg/kg。腐胺、酪胺、色胺是黄酒中主要生物胺,三者总和占总生物胺90%以上。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绍兴冬酿、秋酿、春酿黄酒酿造原料及发酵醪液的72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黄酒酿造原料(酒母、麦曲、蒸饭)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黄酒发酵醪液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发酵醪液中细菌和真菌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组成与原料一致。发酵过程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落缸到后酵初期,细菌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到后酵末期有所下降,发酵后期乳酸菌(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属等)是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真菌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酵母菌始终保持较高丰度,丝状真菌(曲霉属、根霉属等)逐渐降低。根据相关性分析,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降解与细菌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乳酸菌是参与生物胺形成与降解的主要细菌;酵母菌属和霉菌属与部分生物胺的形成有关,但不是生物胺形成的主要微生物。从绍兴某黄酒厂分别采集了春酿、秋酿和冬酿黄酒五个主要发酵阶段(浸米、米浆水、落缸、前酵和后酵)的45个酒醪样品,筛选出不产生物胺乳酸菌45株;根据菌株对生物胺的降解率,筛选出9株对生物胺降解率超过30%的乳酸菌;根据对乳酸菌形态、16S r RNA测序、菌株的安全性、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生物胺降解率综合研究,从9株菌中筛选出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DN2,该菌株来源于秋酿黄酒前酵阶段,其对8种生物胺均具有降解作用,对总生物胺的降解率为48.3%。系统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酿造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产胺氧化酶特性。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发酵温度(28~33℃)下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可耐受的pH范围为4.0~6.5,可耐受的乙醇范围为≤14%。植物乳杆菌DN2可分泌7种不同的胺氧化酶,其中胺氧化酶A(含黄素)和单胺氧化酶具有相对稳定的蛋白结构;胺氧化酶、胺氧化酶B(含黄素)和组胺氧化酶为相对不稳定的蛋白质。胺氧化酶活性组分降解生物胺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宜pH在5.2~5.8,微量的Cu2+、Fe2+、Zn2+、Ca2+、Mg2+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能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黄酒发酵前酵期、后酵期和前后酵期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时,总生物胺降解率可达到49.5%,并保持黄酒的品质;后酵期加入等量植物乳杆菌DN2会降低总生物胺降解率(37.0%)并降低黄酒品质和感官质量;前酵和后酵分别加入高剂量植物乳杆菌DN2(1.0×107 CFU/g),总生物胺降解率达到61.4%,但黄酒的质量和感官不符合黄酒质量标准。在绍兴某酒厂完成了发酵醪液量为360 kg的中试试验,在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总生物胺降解率为50.3%,成品黄酒质量和感官品质符合特定绍兴黄酒品质要求。
王乃慧[3](2019)在《基于出土酒残留物分析的汉代发酵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发酵食物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制成的食物,包括醋、酒、酱、豉等。在我国,微生物的引入通常依靠曲来实现。我国有悠久的发酵食物制造和食用历史,也是最早使用曲的国家。本文以汉代出土的发酵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上百座汉墓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考古出土的以酒为主的发酵食物残留物的资料收集,和对汉代遣策、陶文中相关材料的汇总和分类,对发酵食物的随葬规律进行了归纳,据此推断出汉代发酵食物的生产和食用在全国范围内、各个阶层中都比较普遍;结合文献对文字资料进行的释读,也可以为汉代发酵技术工艺水平提供佐证。随后,对于有考古背景的疑似酒残留物样品,采用红外光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鉴定。先用红外光谱法判定其是否属于酒残留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8种有机酸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之一走马梁出土液体残留物为粮食酒的残留物,其发酵使用的很可能是加入了中草药类植物的草曲。实践证明,此分析方法简便易行、高效且易于推广,适用于考古出土酒残留物的鉴定和检测。对检测结果的阐释使用了民族考古学的方法,从现存的武陵山区苗族酿造工艺中找到了草曲的踪迹。虽然如今草曲传统已经式微,但仍能从明清方志中还原古代草曲的制作情况和草药的选择,对理解草曲的功能性和意义有所帮助,再结合史书中关于汉匈关系的记载,推测走马梁地区使用的草曲可能是来自南方的米曲。综上所述,绝大多数发酵食物在汉代已经普遍流行,至汉代,发酵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发酵食物品种丰富,营养价值高,民众接受程度高,这都为其后发酵技术传播到东亚其他国家奠定了基础。
徐建芬,武顺,俞剑燊,胡健,张凤杰,朱小芳[4](2017)在《响应面优化黄酒糟二次发酵利用》文中提出黄酒酒糟是黄酒生产得到的副产物,经过第一次发酵后得到。发酵后的酒糟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6.7%、淀粉含量高达29.96%,为使酒糟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本实验将甜酒糟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并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后得到风味物质提高效果优异,当加水量为65 m L、加酶量为1%、加菌量为10%时,发酵得到风味物质最多,为3220.14 mg/L。
隗程峰[5](2016)在《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麦曲是黄酒酿造的关键,它对黄酒品质及营养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液体曲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探究了液体曲及液体曲酒母的制作工艺,并将它们分别运用于黄酒酿造,从理化指标、醇类物质、醛类物质、酯类物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角度比较了液体曲黄酒、液体曲酒母黄酒与传统固体曲黄酒的差异。所得的结果如下:(1)将粉碎的小麦加水调浆并进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调配后接种黑曲霉,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制成液体曲,以液体曲的糖化力为评价指标,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液体曲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当可溶性淀粉添加量为12 mg/mL、NaNO3添加量2 mg/mL、KH2PO4添加量2 mg/mL、NaCl添加量0.02mg/mL、MgSO4添加量0.4 mg/mL时,液体曲具有最高糖化力228.7 U。(2)将粉碎的小麦加水调浆并进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调配后接种黑曲霉及酵母,培养一段时间后制成液体曲酒母,以液体曲酒母的糖化力和发酵力为评价指标,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液体曲酒母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当可溶性淀粉添加量为12 mg/mL、NaNO3添加量6 mg/mL、KH2PO4添加量4mg/mL、MgSO4添加量0.5 mg/mL时,液体曲酒母具有最高品质,糖化力和发酵力都达到最佳值:245.9 U及3.011 g/(mL·72 h)。(3)在传统黄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下,以液体曲代替固体曲酿造黄酒。以黄酒的理化指标及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液体曲黄酒的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当液体曲添加量为30 mL/g,料液比为1:3,前酵时间8 d,前酵温度30℃时,所酿得黄酒的感官质量评分最高,为86.7。(4)以液体曲及液体曲酒母进行实验室小试黄酒酿造,并与用固体曲在同等条件下酿造的黄酒比较。结果表明:液体曲黄酒及液体曲酒母黄酒除了氨基酸态氮含量低于固体曲黄酒外,酒精度、糖度及酸度与固体曲相差无几;除了正丙醇及正丁醇含量,液体曲黄酒及液体曲酒母黄酒稍高于固体曲黄酒以外,固体曲黄酒的甲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及β-苯丙醇的含量皆远高于液体曲黄酒及液体曲酒母黄酒;三种黄酒的乙醛、乙缩醛、异戊醛含量相差无几,且均没有检测出苯甲醛;固体曲黄酒的各酯类物质均低于液体曲黄酒及液体曲酒母黄酒;除了胱氨酸,固体曲黄酒的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液体曲黄酒及液体曲酒母黄酒。
王兴东[6](2016)在《贵州茅台镇酒糟与酒曲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茅台镇出产酒糟(Distillers’Grains)和酒曲(Distillers’yeast)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75%乙醇对茅台酱香型酒糟和酒曲进行提取,利用多种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7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解析技术鉴定了茅台镇酒糟中10个化合物,分别为丁二酸(JZY-1)、联苯(JZY-2)、3,5-二羟基苯甲酸(JZY-12)、3,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JZY-14)、齐墩果酸(JZY-17)、熊果酸(JZY-20)、2-呋喃甲酸(JZY-21)、β-谷甾醇(JZY-22)、3,6-双(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JZY-23)、2-苯胺-1,4-萘醌(JZS-3);鉴定了茅台镇酒曲中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JQS-3)、β-谷甾醇(JQY-2)、丁香酸(JQY-3)、对羟基苯甲酸(JQY-4)、熊果酸(JQY-5)、月桂酸(JQY-7)和香兰素(JQY-9)。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茅台镇酒糟与酒曲中分离得到。对茅台酒糟和酒曲石油醚提取物采用GC-MS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脂溶性成分,各从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分别占峰面积的100%,成分类型主要包括酯类、酸类和烷烃类,从酒糟鉴定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22.34%)、油酸乙酯(15.50%)、棕榈酸乙酯(11.38%)、正二十五烷(10.68%),从酒曲鉴定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三烷(14.70%)、正二十四烷(14.23%)、正二十五烷(12.48%)、正二十六烷(10.98%)。建立了茅台酒糟和酒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酱香型酒糟和酒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40mg/g和9.695mg/g;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Folin-Ciocateu比色法测定酒糟和酒曲中总多酚含量分别为4.78 mg/g和1.84mg/g,并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ABTS和FRAP三种方法对酒糟和酒曲75%乙醇粗提物及各部位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酒糟和酒曲乙酸乙酯部位对ABTS自由基有较好清除作用,而对消除DPPH自由基能力以及Fe3+离子还原能力效果较差。分别采用K-B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酒糟和酒曲石油醚提取物以及酒糟和酒曲75%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酒曲石油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MRSA抑制作用最好,酒糟石油醚提取物对MRSA有微弱抑制作用,对SA和ESBLs-SA均无抑菌活性;酒糟和酒曲的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以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物,采用磺酰罗丹明蛋白染色法(SRB法)和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对酒糟和酒曲75%乙醇提取物及各部位进行人肺癌细胞(A549)、人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抗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酒糟和酒曲75%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部位有微弱抑制K562癌细胞的活性,而酒曲75%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部位有微弱抑制A549癌细胞的活性。
潘丽娜[7](2013)在《黄酒糟固态发酵生产酵母培养物的研究》文中提出酵母培养物作为单细胞蛋白饲料的一种,其优良的品质以及良好的饲用价值日益受到国内外饲养业的重视,其产品的开发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我国黄酒糟年产量约为80万吨,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但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应用。本课题主要研究以黄酒糟为原料生产酵母培养物产品,首先优化了酿酒酵母高密度固态发酵工艺以及酵母培养物的自溶条件,随后对黄酒糟以及酵母自溶物进行成分分析对比,主要结果如下:黄酒糟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鲜酒糟水分含量为46.23%,烘干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占38.00%和36.14%,粗脂肪含量为7.26%,另外含有少量还原糖和灰分,分别占2.99%和2.2%。酒糟中多肽含量约为3.90%,分子量集中在972.39Da。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占3.65%,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8%。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为33.25 μg/kg、214.15 μg/kg、10.05 μg/kg,呕吐毒素含量小于最低检测限,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以黄酒糟为基质进行酵母高密度发酵,确定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最优发酵工艺为:装料量30g,酵母菌接种量为0.90×108 CFU/g干糟,料水比为1:1(m:v),糖化酶添加量为300U/g,可溶性淀粉添加量为2%,硫酸铵添加量为1%,自然pH状态下30℃恒温培养72h,酵母菌数可达35-40亿/g干糟。随后对酵母培养物进行了自溶研究,确定了最优自溶条件为:装料量10g,料水比为1:1.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00U/g,无水乙醇添加量为3%。氯化钠添加量为3%,自然pH状态下45℃自溶48h,其中氨基酸态氮质量可达14.93mg/g干糟。酵母自溶物淀粉含量为12.14%,较原料减少了25.86%;还原糖含量为10.89%,较原料增加了7.90%;粗纤维含量为4.60%,较原料减少了0.20%;粗蛋白含量为47.99%,较原料增加了11.85%;多肽含量为7.19%,较原料增加了3.29%;多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47.23 -1750.43 a,较原料中的多肽分子量有所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45%,较原料减少了0.2%,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的占总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2.32%。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以及呕吐毒素含量均有小幅度波动,但各毒素含量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左楠楠[8](2013)在《红曲黄酒酿造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红曲米也称红曲,是将红曲霉接种在大米上发酵而成的一种传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红曲酒就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黄酒饮料,是我国南方如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特有的传统饮品。黄酒在酿造过程中产生大量酒糟,酒糟中含有丰富的未被利用的蛋白质。液化法酿造黄酒是一种新工艺,具有节能减排、便于机械化生产等优点,并且有利于黄酒的清洁生产。红曲在红曲酒的酿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红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酒的品质。浙江省金华市是我国红曲米的主要产地之一,其红曲酒也是相当有名,但是目前对金华红曲的研究报道还较少。本文对收集到的金华市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红曲米的主要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酶法将酿酒所得的酒糟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应用到黄酒酿造过程中,同时液化法酿造红曲酒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收集到的金华市的三种不同的红曲米的研究发现,其感官性质及理化性质都有较大的差异。红曲米中的主要微生物有霉菌、酵母及一些细菌。不同红曲米中的红曲霉的种类也有所不同。(2)为了选出最为适宜酿造红曲黄酒的红曲米,分别用三种红曲米酿造红曲黄酒,结果表明在红曲酒的酿造过程中三种红曲米的发酵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红曲米M1及M3发酵情况较好,因此用红曲米M1和M3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了发酵动态及酒质。红曲米M1所酿红曲红曲黄酒口感更为协调,且红曲米M1所酿黄酒中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含量较高,保健功能较好,因此红曲米M1较适宜酿造红曲保健黄酒。(3)为了得到碱性蛋白酶提取黄酒糟蛋白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加酶量、温度、料液比、反应时间四个主要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酶量2.0%,温度65℃,pH8.5,固液比1:10,水解时间24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2.25%。(4)黄酒糟蛋白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丰富,添加适量蛋白水解液于发酵醪中,可促进发酵。向发酵醪中分别添加2%、5%、8%、10%的蛋白水解液,结果发现添加蛋白水解液可促进酵母对其中氨基酸的利用,促进酵母生长繁殖,对发酵醪中的总糖利用率提高,酒精生成量增加,高级醇生成量有所降低,且添加量为8%时较为适宜。(5)传统黄酒酿造工艺需经浸米、蒸饭等操作,废水排放量大,能耗高,而液化法可改变这一现状。从液化法及传统工艺两种工艺所酿酒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出,液化法对原料的利用更为充分,其酒精度、氨基酸含量等都较传统法高。本实验室自制的红曲采用液化法酿酒红曲的最适添加量为13%。
邵明,王家林,张颖,于秦峰[9](2011)在《废弃黄酒糟的开发利用》文中指出黄酒糟是黄酒酿造中的主要副产物,黄酒的平均出糟率约为20%30%,数量相当可观,黄酒糟中残留的蛋白质较多,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开发价值。该文综述了黄酒糟在制备调味品、风味酒、复合氨基酸以及作为酿酒的再生资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为将来黄酒糟的处理以及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参考。
汪建国[10](2011)在《应用黄酒糟生产优质芝麻香型白酒的工艺研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和探讨利用黄酒糟开发生产优质芝麻香型白酒的工艺条件,流程,配料,工艺技术要点等。从而提升黄酒糟制白酒的产品价值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用黄酒糟替代熟麦制曲的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黄酒糟替代熟麦制曲的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添加风味发酵剂对黄酒发酵和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
1.2.2 黄酒酿造配方 |
1.3 检测方法 |
1.3.1 黄酒理化指标的测定 |
1.3.2 黄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测定 |
1.3.3 压榨耗时测定方法 |
1.3.4 出酒率和出糟率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过程中的指标变化 |
2.1.1 发酵过程酒精度的变化 |
2.1.2 发酵过程总酸含量的变化 |
2.1.3 发酵过程氨基酸态氮的变化 |
2.1.4 发酵过程总糖的变化 |
2.2 成品酒理化指标 |
2.3 出酒率、压榨耗时、出糟率和酒糟中粗淀粉含量比较 |
2.4 成品酒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
3 结论与展望 |
(2)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黄酒及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2.1 黄酒酿造 |
1.2.2 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3 生物胺和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安全性 |
1.3.1 生物胺及其安全性 |
1.3.2 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 |
1.3.3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 |
1.4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形成及降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和降解的相关性 |
1.4.2 生物胺的合成机制 |
1.4.3 生物胺的降解机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 |
2.1.4 样品采集 |
2.2 测定方法 |
2.2.1 生物胺测定 |
2.2.2 胺氧化酶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测定 |
2.2.3 黄酒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菌落计数 |
2.2.4 感官评价 |
2.2.5 HPLC-MS/MS测定蛋白质组成 |
2.3 黄酒生物胺分析 |
2.4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分析 |
2.5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2.6 高通量测序方法 |
2.6.1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测定 |
2.6.2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7 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2.8 降解生物胺微生物的乳酸菌筛选 |
2.8.1 乳酸菌的分离 |
2.8.2 不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2.8.3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 |
2.8.4 不产生物胺菌株形态观察 |
2.8.5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16SrRNA鉴定 |
2.8.6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的耐受性 |
2.8.7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乙醇的耐受性 |
2.9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2.9.1 植物乳杆菌DN2生长曲线 |
2.9.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9.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10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2.10.1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 |
2.10.2 胺氧化酶的鉴定 |
2.11 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11.1 最适反应温度 |
2.11.2 最适反应pH |
2.11.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 |
2.12.1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 |
2.12.2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2.3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3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2.14 统计分析 |
第3章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变化 |
3.1 引言 |
3.2 黄酒生物胺方法建立及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2.1 HPLC法测定生物胺方法的建立 |
3.2.2 精密度与回收率 |
3.2.3 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3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3.1 原料生物胺变化 |
3.3.2 预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3 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4 成熟期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5 冬酿黄酒酿造过生程中物胺的消长 |
3.4 春酿和秋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4.1 春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4.2 秋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5 不同季节生产黄酒中生物胺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多样性 |
4.2.1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的多样性 |
4.2.2 黄酒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 |
4.3 黄酒酿造原料微生物菌群结构 |
4.3.1 原料细菌菌群结构 |
4.3.2 原料真菌菌群结构 |
4.4 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 |
4.4.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菌群结构 |
4.4.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菌群结构 |
4.5 黄酒发酵醪液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及其产胺氧化酶特性 |
5.1 引言 |
5.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5.2.1 黄酒发酵物中不产生物胺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5.2.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5.2.3 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鉴定 |
5.2.4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和乙醇的耐受性 |
5.3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5.3.1 不同温度下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曲线 |
5.3.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3.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4 植物乳杆菌DN2中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5.4.1 植物乳杆菌DN2产胺氧化酶的特性 |
5.4.2 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
5.4.3 胺氧化酶结构表征 |
5.5 胺氧化酶活性组分的酶学特性研究 |
5.5.1 温度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2 pH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6 胺氧化酶降解生物胺的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1 引言 |
6.2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1 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2 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3 植物乳杆菌DN2的产酸特性 |
6.3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1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2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4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1 植物乳杆菌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2 植物乳杆菌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5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
6.5.1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质量品质的影响 |
6.5.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
6.6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6.6.1 黄酒中试产品生物胺残留量 |
6.6.2 中试黄酒成品的质量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出土酒残留物分析的汉代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内容:出土发酵食物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发酵食物的出土情况 |
2.1 研究材料概述 |
2.1.1 第一类直接材料 |
2.1.2 第二类间接材料 |
2.2 小结 |
第三章 酒残留物的科技分析案例 |
3.1 走马梁样品 |
3.1.1 样品背景 |
3.1.2 实验方法及测试条件 |
3.1.3 实验结果 |
3.2 双元村样品 |
3.2.1 样品背景 |
3.2.2 实验过程与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汉代酿造技术分析 |
4.1 草曲的使用 |
4.1.1 草曲的概念及源流 |
4.1.2 草曲在走马梁地区使用的可能性 |
4.1.3 少数民族现存酿酒工艺和草曲的使用情况~[138] |
4.2 蒸馏酒的汉代起源说 |
4.3 小结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响应面优化黄酒糟二次发酵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酒糟蛋白质、淀粉的测定 |
1.2.2 酒糟风味物质的提取 |
1.2.3 酒糟风味物质的检测 |
1.2.4 酒糟再利用实验 |
1.2.4. 1 加水量的确定 |
1.2.4. 2 加酶量的确定 |
1.2.4. 3 加菌量的确定 |
1.2.5 发酵后酒糟风味物质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酒糟蛋白质、淀粉的测定 |
2.2 酒糟风味物质测定 |
2.3 单因素实验 |
2.3.1 加水量 |
2.3.2 加酶量 |
2.3.3 加菌量 |
2.4 响应面分析 |
3 结论 |
(5)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黄酒酿造用曲的概述 |
1.1.1 麦曲 |
1.1.2 红曲 |
1.1.3 液体曲 |
1.1.4 液体曲酒母 |
1.2 酶法液化 |
1.3 黄酒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概述 |
1.3.1 黄酒中的主要香气成分的来源 |
1.3.2 黄酒中的香气成分的检测技术 |
1.4 黄酒中的游离氨基酸的概述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液体曲制作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霉菌液态种子液的制作 |
2.3.2 液体制曲工艺 |
2.3.3 液体制曲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3.4 液体制曲的正交试验设计 |
2.3.5 液体曲的糖化力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液体曲制作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2 液体曲制作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
2.5 结论 |
第3章 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霉菌液态种子液的制作 |
3.3.2 酵母液态种子液的制作 |
3.3.3 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 |
3.3.4 液体曲酒母优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3.3.5 液体曲酒母优化的正交试验设计 |
3.3.6 液体曲酒母的糖化力检测 |
3.3.7 液体曲酒母的发酵力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液体曲酒母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2 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 |
3.5 结论 |
第4章 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黄酒酿造工艺 |
4.3.2 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优化 |
4.3.3 感官质量评分标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试验 |
4.4.2 正交试验结果 |
4.5 结论 |
第5章 实验室小试黄酒酿造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试剂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液体曲替代固体曲发酵试验 |
5.3.2 液体曲酒母替代固体曲发酵试验 |
5.3.3 传统固体曲发酵试验 |
5.3.4 发酵结果检测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理化指标的比较 |
5.4.2 挥发性香味物质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贵州茅台镇酒糟与酒曲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酒糟化合物结构 |
酒曲化合物结构 |
第一章 综述 酒糟与酒曲研究进展 |
1 酒糟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
1.1 酒糟化学成分 |
1.2 酒糟资源应用研究 |
2 酒曲研究进展 |
2.1 酒曲制作工艺研究 |
2.2 酒曲酶活性研究 |
2.3 酒曲微生物种类研究 |
2.4 酒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 |
3 结语 |
第二章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技术路线 |
1.1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脂溶性成分分析技术路线 |
1.2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提取分离技术路线 |
2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化学成分研究 |
2.1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脂溶性成分分析 |
2.2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提取分离研究 |
2.3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
2.4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中总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
3 茅台镇酒糟与酒曲生物活性研究 |
3.1 抗氧化活性测试 |
3.2 抗菌活性实验 |
3.3 体外抗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筛选试验活性实验 |
3.4 体外抗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筛选试验活性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 发表文章和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II 部分化合物图谱 |
(7)黄酒糟固态发酵生产酵母培养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酵母培养物 |
1.2 酵母培养物的发展史 |
1.3 酵母培养物的一般生产工艺 |
1.3.1 液态深层发酵 |
1.3.2 固态发酵 |
1.4 酵母培养物的营养成分 |
1.5 酵母培养物的作用机制 |
1.5.1 刺激胃肠微生物区系,提高消化利用率 |
1.5.2 提高免疫力 |
1.5.3 脱毒 |
1.6 以黄酒糟为基质生产酵母培养物 |
1.6.1 黄酒产业现状 |
1.6.2 黄酒糟及其开发利用 |
1.6.3 用黄酒糟生产酵母培养物缓解蛋白饲料压力 |
1.7 酵母培养物的自溶 |
1.8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黄酒糟成分分析 |
2.1 材料 |
2.1.1 原料 |
2.1.2 主要试剂以及溶液的配制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常规指标的测定 |
2.2.2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2.3 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 |
2.2.4 毒素的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黄酒糟常规指标分析结果 |
2.3.2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
2.3.3 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 |
2.3.4 毒素的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黄酒糟常规指标 |
2.4.2 游离氨基酸含量 |
2.4.3 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 |
2.4.4 毒素 |
第三章 黄酒糟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 |
3.1.1 原料与菌株 |
3.1.2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酵母细胞活化方法 |
3.2.2 酵母细胞计数方法 |
3.2.3 黄酒糟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糖化酶添加量优化 |
3.3.2 装料量的优化 |
3.3.3 料水比的优化 |
3.3.4 接种量的优化 |
3.3.5 温度的优化 |
3.3.6 pH的优化 |
3.3.7 外加碳源种类的优化 |
3.3.8 外加碳源添加量的优化 |
3.3.9 外加氮源种类的优化 |
3.3.10 外加氮源添加量的优化 |
3.3.11 发酵条件正交实验 |
3.3.12 原料灭菌对比实验 |
3.3.13 翻料间隔时间对比实验 |
3.3.14 计数方法对比实验 |
3.3.15 固态发酵生长曲线 |
3.4 讨论 |
3.4.1 影响酵母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
3.4.2 营养物质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第四章 酵母培养物最佳自溶条件的筛选 |
4.1 材料 |
4.1.1 原料 |
4.1.2 试剂及主要溶液配制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蛋白酶活力测定 |
4.2.2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4.2.3 酵母培养物最佳自溶条件的筛选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蛋白酶种类的筛选 |
4.3.2 蛋白酶添加量的优化 |
4.3.3 自溶温度的优化 |
4.3.4 料水比的优化 |
4.3.5 氧化钙添加量的优化 |
4.3.6 无水乙醇添加量的优化 |
4.3.7 氯化钠添加量的优化 |
4.3.8 自溶条件正交实验 |
4.4 讨论 |
4.4.1 酶法自溶 |
4.4.2 化学法促溶 |
第五章 黄酒糟酵母培养物成分分析 |
5.1 材料 |
5.1.1 原料 |
5.1.2 试剂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
5.1.3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自溶物常规指标分析结果 |
5.3.2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
5.3.3 酸溶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
5.3.4 毒素的测定结果 |
5.4 讨论 |
5.4.1 糖的利用 |
5.4.2 氨基酸态氮分析 |
5.4.3 毒素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红曲黄酒酿造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红曲的概述 |
1.1 红曲霉菌的分类、生理特征 |
1.2 红曲霉的代谢产物与功能性活性物质 |
1.3 红曲的应用与发展 |
2 黄酒的研究概述 |
2.1 黄酒的分类 |
2.2 黄酒的营养价值 |
2.3 黄酒的工艺 |
3 黄酒糟蛋白的研究 |
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4.1 主要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金华市代表性红曲米的分析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主要药品及培养基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红曲米理化指标测定 |
2.2 红曲米中微生物分析 |
2.3 红曲米的制作 |
2.4 酿造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曲米感官指标 |
3.2 红曲米理化指标 |
3.3 红曲米中主要微生物分析 |
3.4 八株红曲霉制备的红曲米理化性质分析 |
3.5 三种红曲米的酿造试验 |
4 讨论 |
第三章 红曲米酿酒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主要药品及培养基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酿造方法 |
2.2 酒精度的测定 |
2.3 酸度的测定 |
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5 还原糖含量测定 |
2.6 Monacolin K 含量的测定 |
2.7 桔霉素的分析 |
2.8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2.9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10 菌落总数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发酵动态分析 |
3.2 灭菌方式对酒质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酶法提取黄酒糟蛋白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主要药品及相关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黄酒糟蛋白含量测定 |
2.2 工艺条件 |
2.3 碱性蛋白酶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2.4 蛋白质提取率计算 |
2.5 碱性蛋白酶提取的正交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各单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
3.2 正交试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黄酒糟蛋白水解液在黄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主要药品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酿造方法 |
2.2 酒精度的测定 |
2.3 酸度的测定 |
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5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2.6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7 高级醇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酒糟蛋白水解液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 |
3.2 各处理发酵酒理化性质分析 |
4 讨论 |
第六章 液化法酿造黄酒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主要药品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液化法最适红曲添加量的研究 |
2.2 传统酿造法 |
2.3 酒精度的测定 |
2.4 酸度的测定 |
2.5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6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2.7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8 高级醇含量的测定 |
2.9 酒液色价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液化法酿造工艺黄酒与传统工艺酿造黄酒分析 |
3.2 液化法酿造黄酒最适红曲添加量的研究 |
4 讨论 |
第七章 小结与建议 |
1 小结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废弃黄酒糟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黄酒糟制备调味品 |
1.1 利用黄酒糟制备酱油 |
1.2 利用黄酒糟制备食醋 |
1.3 利用黄酒糟生产香糟卤 |
1.4 利用黄酒糟生产调味液 |
2 利用黄酒糟制备风味酒 |
2.1 利用黄酒糟制备糟烧酒 |
2.2 利用黄酒糟制备芝麻香酒 |
3 利用黄酒糟作为酿酒的再生资源 |
3.1 利用黄酒糟制曲 |
3.2 利用黄酒糟作为酿酒的辅料 |
4 回收黄酒糟中的含氮物 |
4.1 利用黄酒糟制备复合氨基酸 |
4.2 利用黄酒糟提取蛋白质 |
4.3 利用黄酒糟制备蛋白饲料 |
5 其他 |
6 展望 |
(10)应用黄酒糟生产优质芝麻香型白酒的工艺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原辅料 |
1.2试研方法 |
1.2.1改进前糟烧酒工艺流程 |
1.2.2 |
1.2.3工艺技术要点[2~3] |
1.2.3.1清蒸续糟: |
1.2.3.2瓷底砖窖为发酵容器: |
1.2.3.3合理高氮配料: |
1.2.3.4麦、麸复曲组合、多种微生物共酵: |
1.2.3.5高温堆积: |
1.2.3.6高温发酵: |
1.2.3.7装甑均衡、缓慢蒸馏、去头载尾、量质摘酒: |
1.2.3.8陶坛贮存、精心勾调: |
1.2.3.9黄酒糟是生产芝麻香的必备条件。 |
2芝麻香型白酒的质量要求[6] |
2.1感官 |
2.2理化 |
2.3卫生指标: |
3小结 |
3.1芝麻香型白酒的创新工艺是以红高粱、黄酒糟为主要原料, 并配入白酒糟和麦麸作为辅料。 |
3.2作为黄酒企业以副产物黄酒糟经过调整工艺改造为芝麻香型白酒。 |
四、用黄酒糟替代熟麦制曲的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添加风味发酵剂对黄酒发酵和风味的影响[J]. 彭金龙,张辉,刘克. 酿酒科技, 2020(06)
- [2]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D]. 牛天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出土酒残留物分析的汉代发酵工艺研究[D]. 王乃慧. 西北大学, 2019(01)
- [4]响应面优化黄酒糟二次发酵利用[J]. 徐建芬,武顺,俞剑燊,胡健,张凤杰,朱小芳. 酿酒科技, 2017(10)
- [5]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研究[D]. 隗程峰. 湖北工业大学, 2016(08)
- [6]贵州茅台镇酒糟与酒曲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兴东. 贵州大学, 2016(03)
- [7]黄酒糟固态发酵生产酵母培养物的研究[D]. 潘丽娜.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4)
- [8]红曲黄酒酿造关键技术的研究[D]. 左楠楠.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
- [9]废弃黄酒糟的开发利用[J]. 邵明,王家林,张颖,于秦峰. 中国酿造, 2011(09)
- [10]应用黄酒糟生产优质芝麻香型白酒的工艺研讨[J]. 汪建国. 酿酒,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