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IT)视野下的技术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视野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
技术的本质历来受到关注,通常都把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高技术是现代技术的前沿,也是当前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技术,信息技术(为简明起见,以下用IT代之)则是高技术的核心。本文试图以IT为典型来探讨技术的本质,希望能由特殊性来丰富普遍性,从而为研究技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下第一部分先分析IT,然后第二部分讨论IT视野下的技术观。
一
本文以IT与人类的关系来分析IT,IT推动人类提升,人类为此付出代价,以及IT对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
IT推动人类提升。电脑“减轻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记忆负担’,而可以更多地去再认识和思考已经由文字储存下来的经验和知识,这样的再认识和思考往往就是创新的开始”,①人类得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虚拟现实技术(以下用VRT 代之)是建立于人类以往知识的基础上,先有对现实的充分认识,然后才有VRT。IT 对工业技术的渗透,在于将以往一项项人们需要经过学习方能进行操纵的技术集成起来放到“黑箱”中,各种专家系统也是如此,将专家经过多年认识和实践得到的意会知识转化为可以共享的编码知识,如此等等,于是不必每个人都从“1+1”开始学习知识。在网络上不仅有以往积累的知识,而且有他人即时创造的知识,也就是将全人类当下的创造作为每一个人创造的基础,这一切为人类的前进构筑了新的平台。
在新的平台上,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电脑使人免除了繁复机械的计算,VRT 使人越来越得以超越物质的现实世界的制约,遥感、遥控技术则让人克服时空的束缚,实时与“在场”成为可能。不仅如此,IT还帮助每一个个人从其组织、社区和文化中解脱出来。微机的出现是对与集中相连的巨型机的挑战,意味着分权的开始,是对工业社会金字塔垂直管理模式的背离。网络的出现一方面消除了种种权威的话语权,造成往日精英的“失语症”。作者的地位下降也就是空间上无中心、时间上无起点、无里程碑。另一方面又将上网的凡夫俗子隐去而免受种种制约,“没有人知道我是一条狗”。在网上靠的是吸引力、注意力,而不是强权。国家等等级结构不能与IT相容,后者要求一个更为“零散”的结构。个人通过网络、VRT、 微机等超越种种束缚展现自我。IT扩大个人的选择权利,也就是个人对学校、医院、企业、政府等各种组织的影响,最终消解所有组织,使之流动和虚拟。
这就是IT为人类社会的继续前进而构建的新平台。显然,新的平台不仅是IT、知识和设施,而且是与IT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结构和观念(已有大量文献论及这一点,这里不作展开)。在这一平台上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这不是无根据无束缚的自由。人类的知识发展到什么程度,每个人参与、创造的程度,以及彼此间互联依赖到什么程度,那么人类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就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挣脱了自然、物质、时空、权力、权威的束缚,代之以对知识,对每个人参与和创造的依赖,同时也就是每个人对他人,对全人类的依赖。
人类在攀上这一平台之时也付出了代价。
集成,是以信息流将“自动化孤岛”集成起来,也就是以事实和规律来联结企业内各部门、企业间、以及行业间等等,使整个经济及其他人类活动高效低耗运转。要“去掉多余,压缩过程”。形形色色的中介机构、中层组织的存在只会延误信息的传递,加大成本,甚至造成传递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和失真,在集成中,它们即被排除于外。因此,集成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就是排除,排除一切不符合事实和规律的东西。于是,情感、想象等非理性的因素也成为“多余”的东西而同样被“压缩、排除”在外。在网上,与人当面交流的全部感受,情感的传染、交融,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所带来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纷纷退居到网络的后面,在网络上只剩下符号,人类在通过媒介而延长自己感官之时,也就是“自我截除”。情感被放逐到何处?反过来,VRT 虚拟掉的是现实,物质世界。海德格尔说技术将人类从自然界中“连根拔除”,现在VRT干脆把人从整个物质世界中连根拔除。在VR中要的是感官、 当下,拒拆的是理性和深度意义。或许在VR中,被放逐的情感方得到满足,找到了归宿。难道VR才是后现代人的家园?此外,电脑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了人的记忆和计算功能,人们既因此而卸下重负轻装前进,又不甘心或害怕把这一切都托付给电脑。
总之,人类在跃上新的平台之时也失去了平台以下的东西。回想近代史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一步步剥夺上帝在世俗世界的地位,把上帝提升到或驱逐到神圣、遥远的天国。现在IT与人类的关系是否也是如此?或者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同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代替了我们的体力一样,在IT中,“我们失去的是枷锁,得到的是全世界”?至于对于网络、电脑和VRT等的滥用可能导致的问题都已引起了广泛讨论。
新的平台也对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处不胜寒”,在新的高度人类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己。
首先是自律。IT为人类解除了种种束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人类可以用这自由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束缚已久的自由意志四处喧泄,由此可能造成种种负面效应。人类面临新的考验。IT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人类后,每一个人必须自己来确定自己的言行,确定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外部制约淡化之时,自律便越来越重要。例如,人们呼吁培养和形成“网络道德”。如果说网络主要涉及人际关系,那么相对而言,VRT的影响在于人与自身的关系。如同靡菲斯与浮士德的关系那样,VRT几乎也能带给人终极幸福和欢乐。 如果人全身心沉浸于其中而难以自拔,那么在享受极致幸福之际,也就是自我毁灭之时。面对VRT, 人们必须同样发展自律的能力。
其次是思维方式。由于信息大量涌入,不可能从事细致的理性分析;由于在新的平台上会遇到大量不确定性,不能依赖传统的逻辑思维;以及由于面临选择项增多和时间的压力,因此直觉和定性方法、全局观、悟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必须要培养自己高级的意会知识。②再者,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的共享交流加快,因而衰减也加快。信息共享的结果是信息高速公路上有路无车,所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的未来就依赖于知识持续不断地创新,依赖于人的创新能力。每个人都应为人类的发展贡献新的知识。
第三,新的平台也对传统的产权、法人等观念和制度提出挑战。知识产权是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一方面,为鼓励、保护创新,必须维护知识产权,而另一方面,知识的价值在于共享,共享后方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在软件产业,一方为防复制而加密,另一方又为盗版而解密,双方如影随形,相依为命。“从根本意义上说,加密和反复制,代表了一种传统的话语形式”,而软件商新的“试用”推销方式则预言一个大规模的“免费文化的到来”。③还需进一步区分不同的知识,如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前者的共享和后者的专利。问题是在科学和技术高度综合的今天和21世纪,如何区分及处理这两种知识。④不管怎样,“如何处理创造者的私人权利和知识共享性之间的矛盾,或许将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化和经济活动社会化的矛盾而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矛盾”。⑤实际上,1991年由美国21岁大学生Linus Torvalds所开发并为其他越来越多的编程人员参与和推进的Linux程序,已成为UNIX 操作系统最好的版本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从Linus 到后来的所有参与者并没有索取什么知识产权。否则,这一项目就可能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可能其效果反而还差。Linux的开发过程预示了适应IT 的新的创新机制。⑥
与此相关的是,随着IT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对产品的占有。除了私人必需品外,属于公众的物品会越来越多。这一点也与由商品经济到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服务经济中,用户需要企业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商品,于是产权便日渐淡化。
Linus的开发过程还具有虚拟企业的特点。 虚拟企业是由若干企业构成的临时性的组织结构,用户也参与其中。在虚拟企业中,人员共有,设备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一仆多主,也可以一主多仆,显然,虚拟企业并不是现有法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其法人地位模糊不清。然而这样的“企业”却正因为其模糊、灵活和流动变化而具有生命力。Linux这样的项目若交给一个法人企业如IBM或微软,必然要经过复杂的市场调研,层层分析、决策、审批、预算等,反而会步履维艰,困难重重。⑦
产权、法人,其核心都是一个“私”字。IT发展到今天,人们必须对自己的私心开战。
总之,IT为人类构筑新的平台,人类因此而付出代价。IT又对人类提出新的要求。
二
IT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为我们揭示技术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1.技术就是按照人的目的,通过一定的体制和过程,将包括知识(事实、原理)、资金、物资、人力资本等在内的种种社会存量以某种黑箱的方式集成起来。这一概念中的“集成”与“黑箱”就是基于IT的视野。
集成,其含义既源于CIMS,又超越之。一方面在于将各种要素集成到人的目的之下。集成不是把现有的要素简单地组合起来,集成具有明确的主观性和目的性,集成的背后有价值判断和情感要求。在此意义上,集成并不排斥情感,不排斥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人的目的、情感、价值判断又是建立于各种社会存量集成的基础之上,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知识,是kow what和know why。在此意义上,集成去掉多余,压缩过程,排斥一切违背事实和规律的目的和情感。
集成的成果是以黑箱的方式得以表达的。此处“黑箱”并非指控制论中的黑箱,其意是技术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技术究竟如何做到这一点,其原理结构被置于某种框架内,用户对此不感兴趣或无从得知,或难以理解,如同面对黑箱。“然而这个黑箱结构并不影响用户使用科技成果”。⑧电脑、傻瓜相机、微波炉、传真机……甚至简单到一把锁,都是黑箱。实际上正是因为其“黑”,所以技术得以推广和方便使用。
意会知识和编码知识的关系②有助于理解这种“科技黑箱”之谜。手工业的产品和服务对于用户是透明的,一目了然,然而工匠之所以能提供其产品和服务,依赖的是他的意会知识。意会知识不可交流与共享,因而实际上对用户并不透明,是黑箱,从烹调的“火候”到“疱丁解牛,得心应手”都说明了这一点。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将古代的意会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技术再通过一定过程,把这些编码知识和其他要素按人的目的集成到黑箱之中。例如,以集成为主要标志的CIMS,它给企业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将生产管理中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管理中的编码知识“黑箱化”。虽然只有科技和经济、管理人员知道其中的原理,但这些原理可以黑箱的方式为用户所共享。在这个意义上,黑箱并不黑。显然,这样的黑箱,其一大功能就是加快了编码知识在科技各领域、社会各部门以及广大用户中的交流与共享。
从发展的角度看,集成其一在于所集成的要素特别是知识越来越复杂,对应的物质层次越来越高,其二在于人的意志、情感得以更充分、自由地介入其中并得到实现,在于人的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得到不断提升和满足。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也就是技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人工度”就越来越大。③黑箱也是如此,依赖于科技黑箱,就不必每个人“事必躬亲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的细节”④,而是踏在“巨人——黑箱的肩膀上”从事新的创造,由此人类社会方得以继续前进。
2.技术与人类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步发展。
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类的发展构筑新的平台,由此推动人类前进;另一方面,人类又通过科学的发展、需求的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来促进技术发展。
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技术水平低下,人只能俯就技术,人是机器,这是落后的技术对人的限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构筑的平台的人工度不断提高,人类自身也就得到不断提升。前面提及IT所引起的种种问题,既要求人类在新的平台上的提升,也表明IT本身尚未发展到相应高度。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全部技术都是基于现代科学所得到的关于必然性的确定的知识,构成黑箱后就在相应程度上排除人的参与。未来以“后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后现代技术”将向不确定敞开大门,必将为人的参与提供更广泛的可能。柔性化生产、随机的神经网络计算机等或许正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总之,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必须踏在技术所创造的平台上,这是前进的坚实基础,否则任何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都只是虚无飘渺的梦幻。然而人类同时又必须超越平台继续前进,与技术之间拉开必要的距离,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样才能促使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就是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构筑更高的平台。
3.人是技术的极限?
技术所构筑的平台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人。问题在于:首先,这一平台能否最终等同于人;其次一旦如此,人又为何?形象地说,在IT中,我们希望“人机界面”友好,这一界面能否最终消除,以及界面消除后人再做什么?以下先考察第一个问题。
技术所构筑的平台能否最终达到人的高度,对于这一问题,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第一,技术必须建立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换言之,科学限定技术发展可能到达的高度。未来科学的发展将沿着三个方向:沿量子阶梯上行、回潮,以及探讨不确定性⑨。在上行之路上要攻克的堡垒是人和意识。科学从来是研究人以外的对象,人也只是机器、化工厂、细胞的王国,或作为生物的人,现在要研究作为人,作为社会化动物的人,具有主体性,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人又具有个性并不断变化,这些就对现代科学的普遍性和预言功能提出挑战,意识更是如此复杂而不确定。下行之路同样艰难。玻姆的量子势理论并未得到现代物理学家公认。越往下探索能阈越大,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和极早期宇宙学家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数学思辨,而不是实验方法来“发现”和“证实”。对不确定的研究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未来的技术首先依赖于后现代科学,特别是对意识研究的突破。
第二,即使后现代科学提出了新的科学原理,能否将其转化为技术仍有障碍。在上行路上,我国于1965年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然而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之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都放弃“全人工合成”,走酶促合成等基于现有生命的发展道路,这一事例说明生命与化学运动的本质区别。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科学家们也逐步意识到全面模拟人的感知能力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能性。⑩有人应用30年代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证明,计算机永远不可能完全模仿人类的灵感和智能。(11)越来越多的人主张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在下行路上,人工核聚变至今尚停留在实验室中,更低层次的研究成果向技术的转化尚无迹象。在不确定性方面,未来技术也面临巨大障碍。几百年来,集成于黑箱之中的是确定性,压缩掉的不仅是情感,而且还有无穷多的不确定性。控制论虽然涉及不确定性,但它旨在排除不确定性。然而,人的本性之一正在于其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未来技术向人的高度攀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以研究不确定性为己任的后现代科学究竟能否以及如何转化为技术,尚未提到议事日程。
第三,自古希腊以来,特别在近代科技的发展中,人类已经习惯了线性思维,习惯了定量要比定性要好,在某种意义上,这简直就是理性的同义词。为了发展后现代科学,以及为了将其转化为技术,人类能否培育起“非理性的”、非线性的定性方法,发展出直觉、顿悟和灵感?⑨
第二个问题是,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是人俯就技术,其标志就是“人是机器”。随着技术的每一步发展,人类逐步挺直身子站立起来,而今技术平台正在逐步踏上人的层次,意识的层次,从酶促合成、克隆、神经网络计算机到人工智能和人机合一,在“机器是人”之时,人又为何?比尔·盖茨宣称,“技术绝不会等待人们有了准备后才发展”,而奥格本则就人与技术的这种关系提出“文化滞后论”,如果人类不能在新的平台——已成为人的机器,也就是在“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那么技术就不可能发展。人类不应为“机器是人”而担忧,因为那只是人类前进的新的平台,然而又确实要为自己的地位担忧。人机合一并不意味人等同于机,而是机等同于人,然后人就应在“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以往平台的上升主要只是在人的高度之下量的变化,而这次则是质变,要求人类跳跃,超越自身。唯有这样,方能形成人与技术之间新的必要的差距或张力,方能推动及引导技术继续发展,同时也就是为自己的再度提升构筑更高的平台。简言之,也就是人类不断通过技术的发展消除人机界面,同时又不断通过自己的提升而创造出新的人机界面。人类就是这样,通过与技术的这种互动关系推动技术和自身不断发展,只要人类在继续前进,技术的发展就没有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