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胶州 266300
摘要: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64.5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上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
临床上,解除颅内占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改善患者预后[1]。为进一步了解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37—70岁(53.26±2.57)岁;患者高血压病史为1—18年(10.02±5.21)年;分析患者脑出血部位:4例为额叶,2例为颞叶,19例为基底节,4例为丘脑,2例为顶枕叶;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38—71岁(54.14±3.08)岁;患者高血压病史为2—18年(10.54±6.01)年;分析患者脑出血部位:3例为额叶,2例为颞叶,18例为基底节,5例为丘脑,3例为顶枕叶。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入院后,临床医师对其实施包含吸氧、脱水、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措施等常规内科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1.2.2治疗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实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通过CT定位,避开颅内和颅外重要结构,根据穿刺点距血肿中心距离选择适宜长度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通过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后用电钻驱动穿刺针穿透患者颅骨,将电钻退出,并拔出金属钻芯,将配套塑料针芯插入血肿中心部位,之后将枕芯拔出,同引流管连接,并用5mL注射器缓慢抽吸半液态血液。术后24小时内冲洗2—3从,每次冲洗后注入含1—2万U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mL,将引流管夹闭,2—4小时后开放引流,24小时后通过CT了解血肿状况,并根据头颅CT状况决定冲洗和引流次数,直至血肿消失70—80%没有异常状况后将穿刺针拔出。
1.3观察指标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变化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1.4判定标准[2]
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价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将其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五个部分。其中,良好,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价标准评分为5分,可自主生活和工作;中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价标准评分为4分,大部分自理能力恢复正常,但在部分生活和工作上的活动不可自主展开;重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价标准评分为3分,患者意识清醒,但其不能正常自主生活;植物生存,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价标准评分为2分,患者肢体存在条件反射,且可自主呼吸;死亡,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价标准评分为1分,患者死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良好例数+中残例数+重残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展开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为(33±7)分,治疗后CSS评分为(19±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为(34±6)分,治疗后CSS评分为(24±9)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64.5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3.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清除血肿为挽救患者生命关键,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其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恶化,传统的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大等弊端,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逐渐应运而生,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选取合适的手术时机,尽快减轻血肿对患者脑组织机械性压迫,减少凝血酶等活性物质对脑组织化学损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病6—12小时内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3]。因此,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本次研究中,通过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同通过常规内科治疗措施治疗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在高改云等学者研究中,通过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患者治疗后CSS评分为(20±7)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2%[4],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从中得出,临床医师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时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综上所述,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子坚.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15):1154--1155.
[2]王成宏.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2例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02):68--70.
[3]原晓玲,杨发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08):35--36.
[4]高改云,侯冰洁,郭娜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评价[J].河北医药,2011,33(21):3233--3234.
论文作者:冷敦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颅内论文; 微创论文; 高血压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