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源县范祥镇温室发展的几点思考_农民论文

河南省长源县范祥镇温室发展的几点思考_农民论文

河南省长垣县樊相镇发展温室大棚采访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垣县论文,河南省论文,札记论文,温室论文,大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春节前夕,我们慕名到长垣县樊相镇采访一个高效农业园区。果然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开心窍!”站在106国道上放眼远望,广袤的田野上,白色的塑料蔬菜大棚、蓝色的高效日光温室大棚,连绵不绝,十分壮观。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大棚间出出进进,显得异常忙碌……

陪同我们的樊相镇党委副书记左金叶介绍说,这些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有种茄子、黄瓜的,有种番茄、豆角的,但去年以来,日光温室棚已瞄准名、优、特、稀、新瓜果蔬菜,种植日本洋香瓜的越来越多了。这种香瓜其甜如蜜,市场畅销,春节期间可卖到每公斤十二三元;一个0.6亩左右的大棚,一年按三茬瓜计算,收入3万元,比种蔬菜收入高2倍。

我们猫腰钻进董占村范平章老汉的大棚里,顿感热气蒸人,和室外判若两个季节。我不禁称奇:大棚之内,四季如夏啊!大棚主人范老汉告诉我们,他从1997年开始建一个蔬菜大棚,当年收入万把元,除去投入净落三四千元,去年他又建了一个大棚,种了三茬洋香瓜,一年收入3万元,扣除投资净赚一万多元。问及他今后的打算,范老汉踌躇满志地说:“我现在这两个土棚已经落后了,今年要建个高效日光温棚,用人工控制香瓜成熟期,专挑价最高的时间上市,一年赚个两三万有把握。这就叫‘一棚瓜,富一家’!”

据镇里领导介绍,像范平章这样的棚户,在樊相镇越来越多了,一家建两三个大棚的户不算稀奇。镇里从1997年引导农民搞日光温室大棚,到现在不到两年时间,已建成大棚三千多个,其中种植洋香瓜的就有近500座。目前,这里已形成了河南省最大的日光温室瓜果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樊相镇的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呢?”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议论着这个问题。据我们了解,前几年,在河南省别的一些地方,乡镇领导也曾大力提倡发展温室大棚,甚至采取些“强迫命令”的手段,但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勉强建起些大棚,一年未过便以失败而收场。而樊相的农民起步并不早,却以惊人的速度很快形成了规模。这其中的奥秘何在?

答案在采访中逐渐明朗起来。其一,农业产业化是对传统农业的一场变革,领导这场变革还靠习惯的行政命令已经行不通,必须变指令型为服务型,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樊相镇领导在引导农民搞温棚建设中,强化服务工作,坚持做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物购料、统一组织销售,千方百计确保群众的汗水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一招,在全镇发展温棚生产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其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发展温棚生产的重要保证。为了支持温棚生产,人行长垣县支行和信用联社把支持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成立了专门组织,制定了相关的信贷政策,农民发展温棚贷款无需抵押,资金足额供应。截至目前,仅温棚贷款已累计发放3000万元。

标签:;  ;  ;  ;  

河南省长源县范祥镇温室发展的几点思考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