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合作活动,能够调整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结构,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发挥集体智慧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实效。但是,如何针对合作学习活动的应用流程,真正地实现合作学习活动的应用价值,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一、合理分配小组
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前提,但是,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提升分组的效率,压缩分组的时间,常常按照学生座位的远近,进行组员的划分。但是,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所以,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为了真正地实现合作活动的价值,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组员结构的安排,在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等,提升合作活动的应用实效。
例如,在《山居秋暝》的古诗分析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首先,教师先根据以往的观察经验,对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进行分析,指出学生之间的差异。随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和组员的安排,保持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古诗鉴赏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古诗鉴赏能力一般的学生。之后,学生在小组当中开展交流活动,教师也要适当地引导鉴赏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给予帮助,让学生真正地发挥合作活动的使用意义,基于小组的能力共同完成对《山居秋暝》这一古诗的鉴赏。
显而易见,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安排学习小组时,能够真正地彰显学生存在的价值,让学生尽可能地依靠小组的力量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索,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明确教师定位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但是,在应用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各项能力的发展阶段,如果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进行自主交流,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讨论方向跑偏、课堂纪律失控等问题。所以,在目前语文课堂中,教师也应当明确自身的位置,有效地介入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从而促进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落花生》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合作任务,以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形式,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教师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基于文章的分析体会文章中的哲理等内容,因此,教师为学生设定“通过文章的阅读,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的任务,指出学生进行相互讨论的方向。随后,在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交流过程给予密切的关注,当学生出现讨论方向偏差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从而促进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不难看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介入学生的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完善评价环节
课堂评价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会对学生的知识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便学生在逐步改进中,提升认知语文知识的质量。所以,在向学生教授语文知识中应用合作活动后,教师也应当基于合作活动的优势,为学生创建多元参与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在接受多方位、综合性的评价意见中,进一步地改正自己的问题,奠定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将相和》中应用合作活动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多元参与的评价形式。在课堂中,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为学生设定评价的标准。之后,教师让学生以之前合作的小组结构,参照评价标准,进行组内互评,使得学生获得来自同伴的直观性点评。随后,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学生提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进步空间。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自主评价,让学生加深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使得学生在自主反思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活动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使用价值,但是,真正地发挥合作学习活动的使用价值,却不是单纯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实的。因此,在之后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继续探索优化合作活动的策略,并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实施,从而促进语文学科的有效施教。
参考文献:
[1]赖桂萍.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36):60.
[2]张保勇.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益之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35):84-85.
论文作者:张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评价论文; 能力论文; 古诗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