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65367部队医院门诊所 134001
【摘 要】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骨密度和早期康复训练的关系。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部的52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2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6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26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分析比较两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骨密度。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骨密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关键词】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骨密度;早期康复训练
下肢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需长期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固定制动,导致关节的活动度以及肌力出现下降现象,骨及周围组织发生失用性改变,最终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1]。我院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详见下文。
1 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和方法
1.1 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门诊部的52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2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52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为军人。
实验组26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战士、干部分别为23、3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21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37岁,26例患者年龄均值为(26.43±1.21)岁。
对照组26例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战士、干部分别为22、4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20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36岁,26例患者年龄均值为(26.12±1.32)岁。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比例等)进行比较,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指导,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康复指导及饮食建议等;实验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具体为:a.早期对关节或肢体被固定的患者实施等长肌肉收缩训练,例如对患者的股四头肌以及小腿三头肌进行训练,告知患者用力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对没有固定肢体和关节的患者实施等张肌肉收缩训练,结合患者的肌力情况对其实施抗阻力肌力训练,每次维持时间为5-10s,每天50次左右。b.使用平衡牵引的方法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活动训练,每天2次,每个关节训练20-30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c.对不需绝对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嘱咐和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坐立训练,借助摇床头的方式慢慢增加床头的倾斜度达到训练的效果,直至完全坐起,在练习过程中,应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d.对于能下床的患者可对其实施站立及负重训练,开始可借助手杖、他人搀扶等进行站立、负重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从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每天练习2次,每次半小时。e.对具备一定肌力的患者可尽早对其实施下肢练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以患者感觉酸胀感为宜,每天1至2次。
1.3 评估指标
两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随访半年,采用超声波检测患者的骨密度,分析比较两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骨密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骨密度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治疗半年后,两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比较可得,组间骨密度的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称[2],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肢关节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利于维持关节原来的活动度,降低患者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的机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本研究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功能训练[3]。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加患者肌肉收缩活动的次数,利于对骨产生压力,促进骨形成,减少钙质的流失。同时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水肿的消失,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此外,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骨痂修复,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的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因此,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和增加患者的骨密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得出,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的机率,促进患者恢复关节功能,避免出现关节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杨明霞.早期康复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骨密度影响的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41-2243.
[2]刘辉,刘波,张鑫等.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J].中医正骨,2013,25(9):47-48.
[3]杨扬峰.治疗下肢骨折后遗膝关节功能障碍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112-113.
论文作者:任镯荣,叶辉,张星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下肢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实验组论文; 关节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