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灾款发放难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邓彩霞[2](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建军[3](2019)在《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村干部角色转换研究 ——基于甘肃省S村竞争性选举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村干部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村干部的行政化倾向愈加严重,基层治理中“微权力”腐败案件呈高发态势,这些现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分别对村干部角色类型、村干部角色冲突以及角色转换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从制度层面如何推动村干部角色转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聚焦村民自治实践进程中的村干部角色转换问题。本文以甘肃省S村竞争性选举事件为个案,采用质性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式对S村第九届村委会选举展开调查,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旧制度—环境变化—行动者”分析框架,一方面能够回答村庄选举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村干部角色转换问题,同时也能够对竞争性选举何以发生以及发生之后所产生的影响做出解释。本文案例研究表明:一、农业税费时期,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上级分摊的任务,长期以干预选举的方式选出符合其意志的“代理人”,进而在行政村形成了行政主导下的村民选举制度。这一制度下产生的村干部具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通过隐形授权的方式当选;二是具有“赢利型”的特征。村干部扮演“政府代理人”的角色不仅是引发干群矛盾的“导火索”,沿袭至今,更是引发村干部贪腐的源头。二、取消农业税之后,国家由向农村汲取资源转向输入资源,使得村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内外部环境中的变化因素主要包括中央加大涉农投入、选举规则逐步落地、村庄利益更加密集、村民的民主意识与维权意识显着增强等。三、村委会选举场域中包括国家行动者与社会行动者,两类行动者在村委会选举中具有不同的动机与行为逻辑。在选举落地之后,竞争性选举不仅对基层政府的干预行为形成约束,使得村庄选举制度由行政主导下的旧制度向村民自治主导下的新制度变迁,同时能够迫使竞选者关注村民的利益,从而对村干部角色转换形成压力。积极参与选举的社会行动者试图通过村民自治主导下的新制度更换村庄领导人,推动村干部角色由“赢利型”向“保护型”转换。
冯佳[4](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指出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龙时[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反贫困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反贫困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贫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但与此同时,在社会救助的体制和机制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解决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2章,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主要是对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进行了论述。第3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实践总结和理论归纳,对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第4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5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6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7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主要是对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通过从整体上分析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王梅[6](2017)在《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文中指出社会救济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其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相关论着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惟救济对象的划分一般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老、弱、病、残疾等个人生理原因以及其他因个人能力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常态贫困人口;另一类是因遭受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陷入困境的人们。依据救济对象的划分,本文的研究围绕常态的贫困救济和灾荒救济两大板块展开。又因青海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在沿着“国家大历史”轨迹行进的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选择以近代青海作为研究的特定时空背景。具体而言,本文的论述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社会救济的整体及区域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对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在写作视角上,在关注官方的救助行为的同时,将视角转入普通人和下层社会,对各民族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予以关注,探究在困境中基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部分,从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行政设置的历史沿革等入手,对本文的研究客体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海拔高,地形复杂,形成了以寒冷、干旱、多风为特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本区在近代一直频遭自然灾害的侵扰。而人文环境上,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生计方式上农耕和畜牧并存;政治制度上,近代青海府县制与土司制度并存,并保留了一定的政教合一制度;宗教氛围浓厚,寺院在该地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功能。而且在传统社会多元构成的基础上,又有近代因素的发轫。人文特征的多样性,使救济活动的开展带有地域的烙印,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异质性特征。第三部分,对近代青海常态贫困救济的开展,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官方的救济活动包括:一,官办救济机构的设立;二,开展“冬令救济”,设立平民工厂,实行义务教育、平民教育以及多类奖助项目的助学活动,因突发情形而返贫的民众的灵活救济,等等。民间力量的慈善救济包括:民间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民间慈善团体施舍贫民的活动以及宗教组织在收容孤儿、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助葬、举办冬赈等方面的作为。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教会在传播“福音”过程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慈善救济活动。第四部分,对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开展情况,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政府的救灾活动。政府的救灾除机构的设置和制度层面的建设外,具体分防灾、应灾、灾后善后三个阶段展开。灾前的防治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鼓励农垦、禁烟、发展仓储、备荒植物的推广种植、设立气象、水文监测机构等备荒措施,以及以卫生机构的免疫种痘、卫生清洁运动的发起、卫生观念的普及等为内容的防疫举措。灾害发生时,按规定勘灾、定灾后,政府开展了急赈、工赈、疫病的救治等赈济措施。灾后,政府通过安辑流民、蠲缓、灾后补种、借贷、对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等多种手段以平抑粮价、恢复生产。灾荒救济中的民间力量。世人以青海地处偏远,民众智识落后、保守性成,不思改革。实则不然,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有所实践。在面对灾害时,除向政府呼吁请赈外,也有一定的自救行为,包括结成互助关系、民间土法防疫、祈雨防雹等。此外,民间个体、宗教组织、救灾团体参与赈灾,形成多重的民间救灾格局。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传教士在灾害发生时治疗时疫、救治伤员、发放赈济粮,为灾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第五部分,揭示近代青海的救济事业从晚清到民国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反映出的国家—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近代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成效,并结合当代地方实际,探讨近代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研究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张晓明[7](2017)在《1963年衡水专区洪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衡水专区在历史上曾遭遇多次洪灾,其中1963年8月的洪灾为历史罕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群众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洪灾概况及原因、洪灾中的政府与民众互动、救灾中出现的问题、救灾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集中于洪灾的雨情、水情、灾情情况梳理,并分析了此次洪灾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从防洪、救灾两个方面分析了洪灾中政府与民众的互动,认为其中呈现政府为主导的特点;第三部分从灾民生活困难、民工吃粮超标两方面分析了此次救灾工作中的问题,从灾后的生活大检查、差别救灾、支援天津救灾分析了救灾工作中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解决灾后民众生活困难的生活大检查活动,这是衡水专区的救灾工作中的亮点,成为其他专区学习的典范;第四部分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对此次救灾工作进行评价。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强国家、弱社会”状态,此次洪灾的救灾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认为应该加强社会性民间救济组织的力量,促进救灾主体多元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团体为辅助的救灾模式,同时强调水利建设、水利意识的重要性。
胡晓君[8](2017)在《灾害与救助:1975年河南大水灾后的乡村社会》文中研究指明1975年8月,淮河上游突降特大暴雨,造成多座水库垮坝,引发特大洪灾。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及时给予了慰问并颁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对灾民的衣食住行及农业生产、乡村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政策指导和财力物力支援,是灾民安全渡灾的重要保障。作为此次灾害救助的直接对象和直接受益者的灾民,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充满着无比的感激之情,但当救助不足时,也会毫不犹豫的发出自己的诉求。基层政府作为此次救灾中的底层环节,上代表国家,下代表民众、在救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国家和民众的殷切期盼,无形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1975年淮河大水灾救助的过程中,国家、集体、民众三者保持着微妙的联系,既相互博弈又相互依赖。通过它们的互动,国家在不断提高救助标准,民众也在尽自己所能完成灾后的重建工作,可以看出三者在妥协中前行,而这种矛盾关系又保证了灾后救助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张志敏[9](2016)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多灾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造成损失大;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灾害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频繁发生的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性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成为我国极为紧迫和严峻的问题,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问题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首先,本文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在现实中,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出台并实施了各种防灾减灾举措,然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伴随着防灾减灾举措效果欠佳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对国际上防灾减灾先进经验的借鉴,进而为我国有效地防灾减灾提供现实基础。从理论上讲,防灾减灾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随着防灾减灾中利益格局的变化,主体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此适应的制度安排也必须做出调整,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障制度的实施,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思维。政治经济学以其科学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成为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问题的重要着手点。应通过利益格局——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问题。其次,本文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第一,防灾减灾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防灾减灾中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进程与成效。在经济主体自利性的基础上,我国防灾减灾中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区域利益与公共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继而致使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利益格局表现出差异性。第二,不同的利益格局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存在区别。利益作为各经济主体行为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去选择成本巨大的具有防灾减灾特征的技术与设备,家庭在消费等日常生活中不会主动地认可并选择具有防灾减灾属性的产品,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会选择防灾减灾成本外化的监管模式。第三,制度作为对主体行为起约束作用的行为规则,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在内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能够促使各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参与防灾减灾,然而我国防灾减灾的正式制度具有分割性、非正式制度存在滞后性、制度的实施机制具有单一性,现行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第四,为了保障制度的实施,必须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在政府单中心治理和中央统一领导的机制下,我国经济主体防灾减灾的动机欠缺,进而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防灾减灾的真空局面。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提升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成效的对策建议。应基于以上的分析,从利益关系、主体行为、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通过利益协调化解防灾减灾中的利益矛盾,推动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参与防灾减灾,同时深化防灾减灾制度体系的转型,健全防灾减灾的激励机制等途径,进而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成效。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指出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一种减值现象。灾害作为因某种不可控或未能提前预料的破坏性因素,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突发或累积性的破坏,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造成既得社会财富的损失;而扣除损失之后的财富才是社会的有效财富。因此,从有效社会财富的角度来看,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的是减值作用。第二,构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框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作为一种减值现象,在经济发展中进行防灾减灾势必会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防灾减灾问题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政治经济学能够充分地阐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问题。本文围绕防灾减灾中利益这一核心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
贾宁[10](2016)在《政府灾害保障项目和标准设定的研究 ——基于人口脆弱性的视域》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掠夺和攫取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不断产生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前所未有的“安全”层面的威胁。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态退化和人类活动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是我国生态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政府作为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高承担者,是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主体。尽管我国政府在历次自然灾害救助中的成绩有目共睹,其质量缺口仍不容忽视。救灾预备金储备不足、救灾项目和标准的设定缺乏稳定性、“一灾一议”,以钱定人及平均主义等问题依然突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基于我国政府救灾实践,对其救灾质量进行评价并指出标准设定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灾害救助体制,试图挖掘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再次,计算我国区域综合人口脆弱性指数及年龄脆弱性指数并呈现区域分布;最后,基于区域或家庭户脆弱人口特征视域对我国政府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的设定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数据来源及方法本研究宏观国际数据来源于国际自然灾害数据库(EM-DAT)、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国家数据来源于普查数据和政府官方网站统计数据。研究方法涵盖学科方法及具体研究方法。学科方法包括非传统安全学及行政管理学;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定量研究法。研究结果1.我国已进入“高风险社会”,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常态化,对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管理提出新要求。自然灾害频发是“高风险社会”的维度之一,主要体现在风险总量的增加、风险结构的变化及结果的不确定性。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管理强调综合风险管理。2.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巨灾保险体制,政府仍是灾害救助及补偿主体,在历次灾害救助中所取得的成绩斐然,但存在的救灾标准不稳定,缺乏精准化等问题不容忽视。政府承担灾害救助的主要责任,在其灾害救助及补偿项目和标准的设定中未对区域或家庭户年龄、性别、认知、民族脆弱人口加以考量,缺乏个体化补偿标准设置。3.美国等国家及地区的政府灾害补偿体制完善,值得我国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灾害补偿项目和标准设置精细化程度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高。4.我国区域综合人口脆弱性及年龄脆弱性水平呈现东高西低不均衡分布,且华东地区人口年龄脆弱性水平居全国之首。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1.我国政府的灾害救助能力和水平还远不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救助项目和标准设定的精细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尚有距离。2.政府有必要将区域综合人口脆弱性水平及家庭户脆弱人口特征纳入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设定考量范围,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救灾政策公平性。3.基于区域综合人口脆弱性水平,建立政府自然灾害救助标准体系及其动态调整机制,解决救助项目单一、标准偏低、缺乏稳定性的问题。4.积极降低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改变“重救灾,轻预防”的灾害管理理念,提高人口应灾及灾后恢复能力。5.加快建立多元主体灾害救助体制的建立,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全面保障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生态安全及国家安全。
二、救灾款发放难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灾款发放难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3)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村干部角色转换研究 ——基于甘肃省S村竞争性选举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案例选取与调研过程 |
1.3.1 案例选取 |
1.3.2 调研过程 |
1.4 研究不足及创新点 |
1.4.1 研究不足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村干部角色的研究现状 |
2.1.1 村干部角色类型的研究 |
2.1.2 村干部角色冲突的研究 |
2.1.3 村干部角色转换的研究 |
2.1.4 村干部角色相关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角色理论 |
2.2.2 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
2.2.3 “旧制度—环境—行动者”的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 |
2.3.2 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 |
2.3.3 村干部角色转换 |
2.3.4 选举、村委会选举、竞争性选举 |
第三章 甘肃省S村第九届村委会选举案例 |
3.1 村情介绍 |
3.2 选举中的竞选者 |
3.3 选举过程 |
3.3.1 第一次海举 |
3.3.2 第二次海举 |
3.3.3 第三次海选及正式选举 |
第四章 S村村干部选任的旧制度 |
4.1 建国以来基层政府农村工作的重心 |
4.2 行政主导下的村民选举制度 |
4.3 村干部双重代理角色的偏差 |
4.4 小结 |
第五章 S村村干部角色转换的环境变化 |
5.1 村庄外部环境中的变化因素 |
5.1.1 中央加大涉农投入 |
5.1.2 选举规则逐步落地 |
5.1.3 中央高压反腐态势 |
5.2 村庄内部环境中的变化因素 |
5.2.1 村庄利益更加密集 |
5.2.2 村民民主意识提高 |
5.2.3 村民维权意识增强 |
5.3 小结 |
第六章 S村竞争性选举中的行动者 |
6.1 国家行动者 |
6.1.1 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行动者 |
6.1.2 以基层政府为核心的行动者 |
6.2 社会行动者 |
6.2.1 选举中的领袖人物 |
6.2.2 普通村民 |
6.3 小结 |
第七章 S村村干部角色转换的现实表现 |
7.1 精准扶贫领域 |
7.2 公共治理领域 |
7.3 公共文化领域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救助的相关概念 |
2.1 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容 |
2.1.1 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 |
2.1.2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
2.2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
2.2.1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
2.2.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
2.2.3 享受对象的有限性 |
2.2.4 保障生活的最低性 |
2.2.5 资格审查的严格性 |
2.3 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 |
2.3.1 直接功能 |
2.3.2 间接功能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3.1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1.1 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2 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救助思想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救助思想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活和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1 新型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1.1 城市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
4.1.2 农村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
4.2 新型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4.2.1 城镇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
4.2.2 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教育和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1 新型教育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1.1 中小学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
5.1.2 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制度 |
5.2 新型住房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5.2.1 廉租住房 |
5.2.2 经济适用房 |
5.2.3 公共租赁房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生产和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 新型生产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1 城市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
6.1.2 农村生产社会救助制度 |
6.2 新型灾害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
6.1.1 灾害社会救助的概述 |
6.1.2 现代灾害社会救助制度 |
第7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7.1 取得的成就 |
7.1.1 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初步确立 |
7.1.2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
7.1.3 社会救助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
7.1.4 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增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社会救助标准偏低和覆盖面偏窄 |
7.2.2 社会救助制度分割影响了社会救助整体效能的提高 |
7.2.3 社会救助经费保障与责任分担机制尚未规范 |
7.3 解决社会救助存在问题的对策 |
7.3.1 全面确立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权益 |
7.3.2 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
7.3.3 建立中央与地方政策责任分担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后记 |
(6)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社会救济史的整体研究 |
(二) 关于甘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西北及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区域研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问题及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青海的自然环境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土壤与植被 |
四、河流 |
第二节 青海的人文环境 |
一、多民族聚居和传统地方社会的多元化 |
二、宗教氛围浓厚、寺院林立 |
三、近代因素的发轫与地方社会 |
第三节 近代青海的行政区划及建置的沿革 |
一、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及建置 |
二、近代以来青海的基层行政组织 |
第二章 济贫事业 |
第一节 近代青海民族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官方的济贫活动 |
一、官办救济机构 |
二、救济机构以外的官办救济事业 |
第三节 民间的慈善救济 |
一、血缘组织下的互助与济贫(汉族的宗族、撒拉族的孔木散、土族的舍房、藏族的“日科尔”) |
二、地缘组织(村落、藏族部落内、城镇会馆组织)下的互助济贫 |
三、宗教组织的慈善救济 |
四、民间社会团体的慈善救济活动 |
五、融入民间习俗中的济贫行为 |
第四节 西方教会的慈善救济 |
一、西方宗教的传入及发展情况 |
二、教会在医疗和助学方面的济贫活动 |
第五节 近代青海济贫事业的成效及其评价 |
第三章 灾荒救济 |
第一节 灾荒概况 |
一、灾荒概述 |
二、灾荒的影响 |
第二节 官方救灾 |
一、近代国家和青海地方的救灾机构及其制度建设 |
二、灾前预防 |
三、临灾赈济 |
四、灾后善后 |
第三节 民间救灾 |
一、防灾备荒的探索 |
二、民间赈灾款物的筹集与对政府救灾的支持 |
三、民间的应灾举措 |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救灾 |
第五节 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成效及评价 |
一、政府救灾活动的成效及评价 |
二、民间力量救灾活动的评价 |
第四章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及反映的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 |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二、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为辅 |
三、多层次和多样化 |
第二节 近代社会救济事业中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
一、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
二、地方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有关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部分法规 |
附录二 近代青海自然灾害发生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1963年衡水专区洪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难点 |
5 地域范围界定 |
第1章 1963 年衡水专区洪灾概况及其原因 |
1.1 衡水专区河流概况 |
1.2.“63·8”洪灾概况 |
1.2.1.猛烈且集中地降雨 |
1.2.2 境内各河来水情况 |
1.2.2.1“63·8”洪水特点 |
1.2.2.2 滏阳河来水 |
1.2.2.3 滹沱河来水 |
1.2.2.4 漳河来水 |
1.2.2.5 石津渠来水 |
1.2.3 范围广且重的灾情 |
1.2.3.1 与1956年洪灾灾情的对比 |
1.2.3.2.各县进水情况 |
1.2.3.3 衡水专区农业、农村受损情况 |
1.3 灾害原因 |
1.3.1 自然原因 |
1.3.2 社会原因 |
第2章 防汛、救灾过程中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
2.1 民众防汛、抗洪意识不足与政府思想动员 |
2.2 政府支持与民众积极参与 |
2.2.1 政府建立防汛组织 |
2.2.2 民众积极参与防汛工作 |
2.3 政府救助为主,民众自救为辅的灾中紧急救援 |
2.3.1 衡水专区政府灾中救援 |
2.3.2 灾民自救 |
2.3.3 各地政府支援 |
2.4 政府主导、灾民配合相互合作的生产性灾后救助 |
第3章 衡水专区救灾工作中的问题及特点 |
3.1 衡水专区救灾工作中的问题 |
3.1.1 生活救济中物资处置不合理 |
3.1.2 基础设施恢复中民工粮食补助不足 |
3.2 衡水专区救灾工作的特点 |
3.2.1 最先推行“生活大检查” |
3.2.2 差别救灾 |
3.2.3 支援天津专区救灾 |
第4章“63·8”救灾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
4.1 救灾工作的经验 |
4.1.1 临时性救济与生产自救的有效结合 |
4.1.2 贯彻统一的指挥 |
4.1.3 加强思想教育 |
4.1.4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
4.2 救灾工作的教训 |
4.2.1 缺乏防灾意识 |
4.2.2 存留边界水利纠纷 |
4.2.3 忽视管理制度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灾害与救助:1975年河南大水灾后的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大水灾的爆发与政府救助方针 |
1.1 灾情的发生 |
1.1.1 上游暴雨 |
1.1.2 水库垮坝 |
1.2 灾区概况 |
1.2.1 灾民的分布 |
1.2.2 灾区的损失 |
1.3 政府的应对 |
1.3.1 政府的高度重视 |
1.3.2 救灾机构的设立 |
1.3.3 救助规划的制定 |
1.4 小结 |
第2章 灾后的农民生活 |
2.1 灾民的饮食 |
2.1.1 政府主导下的紧急救助 |
2.1.2 粮食补助政策及演变 |
2.2 灾民的住房 |
2.2.1 因陋就简搭庵房 |
2.2.2 砖瓦房的修建与困难 |
2.3 灾民的穿衣 |
2.3.1 衣物来源 |
2.3.2 衣物不足问题 |
2.4 灾民的医疗 |
2.5 小结 |
第3章 灾后的农副业生产 |
3.1 牲畜保护措施及生产队压力 |
3.2 灾后的农业生产 |
3.2.1 种麦中的对口支援 |
3.2.2 蔬菜种植与“包干负责” |
3.3 灾后的副业生产 |
3.3.1 宣传与动员 |
3.3.2 生产活动 |
3.3.3 收益与分配 |
3.4 小结 |
第4章 灾后的乡村重建 |
4.1“新农村”规划及问题 |
4.2 乡村精神作风建设 |
4.2.1 贪污问题 |
4.2.2 弘扬正能量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与自然灾变相关的思想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自然灾变的论述 |
2.1.2 现代经济学关于自然灾变的相关思想 |
2.2 有关防灾减灾的文献述评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举措与灾害损失 |
3.1 灾害的社会经济属性 |
3.2 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的防灾减灾举措 |
3.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防灾减灾的举措 |
3.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府防灾减灾的举措 |
3.2.3 改革开放时期政府防灾减灾的举措 |
3.2.4 现代化建设时期政府防灾减灾的举措 |
3.3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灾害损失 |
3.3.1 计量模型 |
3.3.2 计量结果 |
3.3.3 研究结论 |
3.4 国际防灾减灾的经验 |
3.4.1 美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经验 |
3.4.2 日本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经验 |
3.4.3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经验 |
第四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
4.1 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核心:利益格局的调整 |
4.2 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基础: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 |
4.3 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保障:防灾减灾的制度体系 |
4.4 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导向: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五章 我国防灾减灾中利益格局变化的分析 |
5.1 利益格局变化的基础:自利性 |
5.1.1 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自利性 |
5.1.2 微观经济主体家庭的自利性 |
5.1.3 宏观经济主体政府的自利性 |
5.2 利益格局变化的动因:利益冲突性 |
5.2.1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冲突 |
5.2.2 公共利益与区域利益的冲突 |
5.2.3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 |
5.3 利益格局变化的表现:利益差异性 |
5.3.1 技术异化下的利益差异性 |
5.3.2 消费异化下的利益差异性 |
5.3.3 政绩俘获下的利益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防灾减灾中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 |
6.1 主体行为调整的动力:利益追求的驱使 |
6.2 主体行为调整的依据:防灾减灾的成本与收益 |
6.2.1 防灾减灾的成本 |
6.2.2 防灾减灾的收益 |
6.3 主体行为调整的基础:主体行为的特征 |
6.3.1 企业的行为特征 |
6.3.2 家庭的行为特征 |
6.3.3 政府的行为特征 |
6.4 主体行为调整的过程: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
6.4.1 企业与家庭的博弈分析 |
6.4.2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
6.4.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
6.4.4 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七章 我国防灾减灾的制度体系分析 |
7.1 制度是防灾减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7.1.1 正式制度:政府规范经济主体行为的必要手段 |
7.1.2 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的必要补充 |
7.1.3 制度实施机制:克服制度实施中路径依赖的必要机制 |
7.2 我国防灾减灾的现行制度体系 |
7.2.1 我国防灾减灾的正式制度体系 |
7.2.2 我国防灾减灾的非制度体系 |
7.2.3 我国防灾减灾的制度实施机制 |
7.3 我国防灾减灾制度体系中的缺陷 |
7.3.1 正式制度的分割性 |
7.3.2 非正式制度的滞后性 |
7.3.3 制度实施机制的单一性 |
第八章 我国防灾减灾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
8.1 减灾激励机制的目标:各经济主体主动防灾减灾 |
8.1.1 企业主动防灾减灾 |
8.1.2 家庭主动防灾减灾 |
8.1.3 政府主动防灾减灾 |
8.2 经济主体防灾减灾动机的欠缺 |
8.2.1 政府单中心治理下微观经济主体防灾减灾动力不足 |
8.2.2 中央统一领导下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积极性缺失 |
8.3 各经济主体防灾减灾动机欠缺所致的真空局面 |
第九章 我国提升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成效的对策建议 |
9.1 通过利益协调化解防灾减灾中的利益矛盾 |
9.1.1 优化防灾减灾中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关系 |
9.1.2 统筹防灾减灾中区域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
9.1.3 兼顾防灾减灾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
9.2 推动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参与防灾减灾 |
9.2.1 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 |
9.2.2 规范家庭的消费行为 |
9.2.3 完善政府的监管行为 |
9.3 深化防灾减灾制度体系的转型 |
9.3.1 优化防灾减灾的正式制度体系 |
9.3.2 完善防灾减灾的非正式制度体系 |
9.3.3 创新防灾减灾的制度实施机制 |
9.4 健全防灾减灾的激励机制 |
9.4.1 对防灾减灾进行补偿,构建防灾减灾的驱动机制 |
9.4.2 将防灾减灾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构建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政府灾害保障项目和标准设定的研究 ——基于人口脆弱性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数据、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数据 |
1.2.4 技术路线 |
1.2.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3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非传统安全的内涵 |
2.1.2 人的安全 |
2.1.3 自然灾害风险 |
2.1.4 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及其管理 |
2.1.5 灾害损失补偿理论 |
2.1.6 政府灾害损失补偿理论 |
2.1.7 市场补偿理论 |
2.2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1.1 关于自然灾告管理体制的研究 |
3.1.2 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社会脆弱性的研究 |
3.1.3 关于人口脆弱性的研究 |
3.1.4 关于降低脆弱性的研究 |
3.1.5 关于多元主体灾害救助体制及巨灾保险制度的研究 |
3.2 国外研究评析 |
3.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3.1 关于我国政府灾害补偿体制及国际经验的研究 |
3.3.2 关于建立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的研究 |
3.3.3 关于建立多主体灾害损失补偿机制的研究 |
3.3.4 关于社会脆弱性理论体系、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的研究 |
3.3.5 关于脆弱人口特征的研究 |
3.3.6 关于降低脆弱性的研究 |
3.4 国内相关研究评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政府灾害损失补偿体制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政府灾害损失补偿体制 |
4.1.1 政府救灾法制建设 |
4.1.2 财政救灾的责任划分 |
4.1.3 我国财政救灾资金来源 |
4.1.4 政府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
4.2 政府救灾质量评析 |
4.2.1 政府救助模式的优势 |
4.2.2 政府灾害救助体制中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部分国家和地区灾害保障体制比较 |
5.1 美国 |
5.2 澳大利亚 |
5.3 俄罗斯 |
5.4 日本 |
5.5 印度 |
5.6 台湾 |
5.7 各国及地区的政府灾害保障制度比较 |
5.8 本章小结 |
6 社会脆弱性及其指标体系 |
6.1 脆弱性及社会脆弱性 |
6.1.1 脆弱性及其维度 |
6.1.2 脆弱性研究方法 |
6.2 社会脆弱性 |
6.2.1 社会脆弱性的缘起及内涵 |
6.2.2 社会脆弱性的理论模型 |
6.2.3 社会脆弱性的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 |
6.3 人口脆弱性 |
6.3.1 人口脆弱性的内涵 |
6.3.2 人口脆弱性与老幼人口比及受教育程度 |
6.3.3 人口脆弱性与人口密度 |
6.3.4 人口脆弱性与文盲率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区域脆弱人口特征设定我国财政救灾标准的实证研究 |
7.1 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征 |
7.2 数据来源、指标选取及综合人口化弱性测算 |
7.2.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7.2.2 数据处理及模型构建 |
7.2.3 结果分析 |
7.3 省域人口年龄脆弱性测算 |
7.3.1 模型构建 |
7.3.2 结果分析 |
7.4 弱势群体灾害救助需求分析 |
7.4.1 年龄脆弱人口及其灾害救助需求 |
7.4.2 性别脆弱人口及其灾害救助需求 |
7.4.3 贫困脆弱人口及其灾害救助需求 |
7.4.4 民族脆弱人口及其灾害救助需求 |
7.4.5 基于脆弱人口区域分布设定政府灾害保障项目和标准的政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8 降低人口脆弱性水平,提高抗灾救灾能力 |
8.1 群体脆弱性消减 |
8.2 关注老幼群体,降低年龄脆弱性 |
8.3 保障女性权益,降低性别脆弱性 |
8.4 本章小结 |
9 建立多元主体灾害风险保障体制 |
9.1 灾害商业保险的补偿作用 |
9.2 我国灾害商业保险的现状 |
9.3 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体制 |
9.4 鼓励并规范个人及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保障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及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局限性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活动 |
四、救灾款发放难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村干部角色转换研究 ——基于甘肃省S村竞争性选举的个案分析[D]. 王建军. 兰州大学, 2019(02)
- [4]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龙时. 吉林大学, 2019(10)
- [6]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D]. 王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1963年衡水专区洪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D]. 张晓明. 河北大学, 2017(10)
- [8]灾害与救助:1975年河南大水灾后的乡村社会[D]. 胡晓君. 河北大学, 2017(10)
- [9]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张志敏. 西北大学, 2016(04)
- [10]政府灾害保障项目和标准设定的研究 ——基于人口脆弱性的视域[D]. 贾宁. 浙江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