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CAP处理技术初探论文_李学广

沥青路面病害CAP处理技术初探论文_李学广

临沂市顺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沥青路面由于具有坚实、耐久、平整等优点,因此,在公路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设计、材料、养护以及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沥青路面的病害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沥青路面;CAP;处理技术

前言: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及行车舒适性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级道路的面层,沥青混凝土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本身就是一种混合物,受到其各种材料差异的影响,以及设计,施工等水平的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可能出现各种病害。道路会因为这些病害而降低使用寿命,并且会加大汽车磨耗甚至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对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尽可能的给出一些合理可操作的技术处理对策。

1 分析病害

1.1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分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

1.2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由于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软化,稳定性不良。其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等原因引起的,沥青路面老化变脆,也会发展成网状裂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1.3松散,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对表处面层还会产生大面积松散、唧泥现象,从而导致沥青面层脱落。在我国早期的高速公路上曾出现,现在主要出现在水损坏严重的路段上。

1.4冻胀和翻浆,多发生在北方和东北地区挖方或填挖交界的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排水设计不合理,造成路基含水量过大引起的冬季冻胀春融翻浆:

1.5剥落,如果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将会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施工时混合料离析也是产生剥落的原因之一;

1.6泛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过多,空隙率较小,高温稳定性差,是产生泛油的主要原因。

2 建议处理方案

根据上述路面存在病害情况及分析报告做出如下建议处理方案:

2.1松散、麻面、剥落处采用粘结性较强的CAP(A、B组份按1:2配比)进行病害预处理。

2.2裂缝(纵缝和横缝)处,根据裂缝宽度选用不同规格的热粘(自粘)压缝带做封缝处理,再视病害严重情况在裂缝左右各2cm范围内用CAP(A、B组份按1:1配比)涂刷。

2.3网裂处根据病害情况,如为严重网裂建议采用挖补的方式进行病害处理;如为轻微网裂采用渗透性较强的CAP(A、B组份按1:1配比)进行病害预处理。

3 施工方案、步骤

3.1路面病害的维修方法

(1)松散、麻面、剥落处采用粘结性较强的CAP(A、B组份按1:2配比,)进行病害预处理。

(2)裂缝(纵缝和横缝)处,根据裂缝宽度选用不同规格的热粘(自粘)压缝带进行封缝处理,再视病害严重情况在裂缝左右各2cm范围内用CAP(A、B组份按1:1配比)涂刷。

(3)网裂处视病害情况,如为严重网裂建议采用挖补的方式进行病害处理;如为轻微网裂采用渗透性较强的CAP(A、B组份按1:1配比)进行病害预处理。

(4)泛油处采用A、B组份按1:2配比处理

3.2施工步骤:

沥青再生王封层CAP路面处理在本工程中主要由封闭交通、预处理、机械喷洒、人工找补、撒布石屑、开放交通等6个步骤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封闭交通

严格按照高速公路养护安全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封闭交通,设置安全施工标志牌,并设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提示,确保施工人员、机械及车辆的安全作业。

(2)预处理

①对路面渗水、局部松散区域采用CAP(A、B组分1:1比例)进行处理。

在路面渗水及局部松散区域人工涂刷CAP,要求根据病害情况选择适当的涂刷量,促进CAP的渗透和黏结。

在涂刷了CAP的区域均匀的撒上碎石屑,对孔隙进行充分的挤嵌,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②对路面裂缝使用热粘压封带

把缝面灰尘、脏物清除干净,对于大于1cm的裂缝要先填实。

根据裂缝的宽度选择不同的压封带压在裂缝上。

(3)机械喷洒

采用专用CAP喷洒车进行喷洒,不仅能够确保CAP喷洒均匀而且可以提高功效,美化路面。喷洒前用油毡保护起点,做到施工面干净整洁。

由专业人员操作喷洒车喷洒CAP,为确保均匀喷洒,要求行车速度为在10km/h,严格控制喷洒量。

在整体喷洒后随即进行人工补遗,使CAP能够充分渗透和粘接,形成新的保护层。

(4)洒布石屑

经CAP充分渗透后均匀撒布一层石屑,以确保充分的挤嵌和提高摩擦系数,保证行车安全。

(5)1小时后清理现场,随后限速60km/h开放交通。

3.3CAP的施工

(1)施工准备

施工前还需注意查看天气状况,要确保施工期内无降雨情况发生,方可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备按业主认可的方案进行。

(2)混合料拌和:按施工标准进行原料配比,黑、红组分依据需要处理的病害进行配比,灌料过程中人工搅拌。

(3)混合料的运输:洒布车运输到施工地段

(4)混合料的摊铺:洒布车机械摊铺

(5)混合料的压实:洒布后由由过往车辆自然压实

(6)试验检验

在此项工程中,各路段出现不同的病害要分别处理及控制CAP使用量。K3423-K3427段施工路面出现的微网裂、微裂缝及用铣包机处理的老路病害的数量较多,使施工前的CAP预处理和随后的机械喷洒用量增大,预计在0.40―0.42kg/m2左右,喷洒总量≤15.12T;在K3432―K3439段路面路况稍好,病害以麻面、松散为主,伴有少量的微网裂和微裂缝,使前期的路面预处理CAP用量较大,机械喷洒用量可适当减少,预计用量为0.36―0.38kg/m2左右,喷洒总量≤23.94T;K3439―K3445段路面出现微网裂、微裂缝较多,两边多数为麻面和松散等病害情况,施工前的CAP预处理和随后的机械喷洒用量要有所增加,预计在0.40―0.42kg/m2左右,喷洒总量≤22.68T。由此预计CAP使用总量≤61.74T。

(7)施工顺序

路况调查→路面清扫→原料配比→封闭交通→病害预处理→整体机械喷洒→人工找补→晾晒→人工撒砂→晾晒→路面清洁→开放交通

(8)施工控制要点

机械均匀撒布CAP,需重点处理的地方人工处理人工均匀撒砂,做到均匀,全面覆盖。

(9)注意要点:注意交通安全、施工人员安全。

结语:

通过采用沥青再生王CAP对沥青路面的处理,降低了沥青路面的维修成本,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TT37―9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论文作者:李学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沥青路面病害CAP处理技术初探论文_李学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