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的发展中,有一个良好的配电网系统和完整的配套措施是非常关键的,该文通过对城市配电网的基本研究,和笔者对数据的调研、整理,主要是对网架系统、一次设备等内容做了具体的研究,通过与城市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出现的部分问题,得出相应结论,用来引导配电网工作的具体实施程序和规划,可以加强操作流程的细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网规划;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各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供电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配网自动化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对供电质量的要求,通过对城市配网自动化规划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发展,提高供电系统的运作效率与供电质量。
1城市配网自动化现状
现阶段,中国城市配电网的大多数网络架构都是通过架空和地下铺设来实现的,农村地区主要采用架空线架设的方式,城市主要采用地下铺设的方式。因为配电网络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所以,配电网的网络转换率的应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促进了我国自动化网络建设的发展。然而,配电网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在计量中导致很多线路发生故障,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运行速度。在对配电网自动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次设施开关与终端必须紧密相连,配电终端匹配一次设施开关,利用数据整理功能,使供电企业能够利用自动接口设备更换老化的设备接口,降低电力工程维修困难度。
2城市配网自动化在配网规划中的应用
2.1应用定位
随着城市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很多城市都面临着调整配网规划的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城市还在继续沿用原有的配网系统,使得供电质量深受影响。因此,想要提升城市配网的运行水平,将电能运行耗损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就必须根据当前城市配网现状,并对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人口增长速度进行准确预测,进而对城市配网自动化在配网规划中的应用进行合理定位,提升配网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2.2应用目标
要想让城市配网自动化在配网规划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就必须先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将供电可靠性作为根本保证。在城市配网运行的过程中,故障在所难免,而配网自动化的主要作用就是缩短故障维修时间、减少故障次数、降低故障影响。总之,全面提升配网的运行效率及运行水平;其次,提高配网运行的电压质量。配网自动化系统必须对配网运行电压进行实时监控,进而达到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目的;此外,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效率。
2.3配电网架设备的应用
通常,将电缆铺设架空是城市配网主干线的运行方式,保证电路应用性,城市供电网线路一般为10kV。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建筑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搭建电网时,传统配网架空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中国不断推出大容量电线和设备。同时,对系统的终端端口和终端设备进行了优化匹配,在终端位置预留了其他自动设备的接口,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电力的有效、可靠应用。
2.4配网GIS系统的应用
配电网架设备如图1所示。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及系统层,它的主要应用是对地理空间定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等工作,管理有关输配电线路系统,管理终端消耗。对相关的配电网设备进行管理是城市配电自动化应用的主要体现。
2.5配电自动化体系的应用
在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应严格要求配电网线路改线率,因为监测点变化频繁,当监测点的监测信息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换,相关部门应及时将变化的数据信息反馈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主站得到的信息与线路的具体操作一致性进行保障。如果自动化系统无法及时与子站监测信息的变化同步,则通过主站显示的信息不能对应网络线的实际操作,进而影响了城市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也影响着系统本身价值的发挥。此外,要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和开关的协调性,对双层数据的收集可以采用子站、主站及终端,并监控配电网。在此情况下,当各配电终端以及子站快速接收配电网主站发出的指令时,将设备设施终端的运行数据反馈至终端主站。
2.6配网自动化信息采集平台构建
配网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平台是整个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在具体设计时主要使用的是分层分级的结构模式,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采集工作站、WEB服务器、维护工作站、打印机和网络设备等,其中网络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主网交换机等设备组成,通常使用GRPS的组网模式;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的功能是对系统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保存和读取,在设计时要使用集群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满足相关的指标要求,通常使用SAN结构的磁盘列阵作为存储设备;采集服务器通常起到的是接口作用,要保证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7对主干网线的稳定运行进行保障
应根据相关的标准对配网进行规划,在确立标准时,应符合负荷的控制要求,还应重视在主干线稳定运行中的负荷电流,并认真开展电流控制工作。此外,单环网馈线的负荷电流不能大于250A,多环网馈线的负荷电流不能大于300A,辐射线的负荷电流不能大于400A。此外,当负荷电流没有在规定范围内时,应认真考虑所涉及的其他方面,可以利用增加线路等方式来分割负荷目标。可以实现负荷转供,保障主干线的稳定操作,为城市配网的自动化及其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2.8注重电站的联络馈线安排
在安排规划变电站配电的联络馈线时,有关工作人员不应忽视变电站联络用线,并认真开展变电站联络用线的安排工作,比如,在变电站配电联络馈线电流为10kV的情况下,馈线数量被确定不得少于4条,应严格控制负荷电流,必须在负荷电流不超过导线安全截流量的50%的情况下,才符合变电站负荷转移的要求;反之,就与变电站负荷转移要求不相符。在规划变电站电缆管道工作的过程中,应分析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慎重考虑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电缆管道与终期要求相符,并与变电站的建设同期完成。
3结语
城市配网自动化促进了城市发展与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确保电网稳定、安全、可持续。对此,还需要企业给予高度重视,全面做好配网自动化设计,经过配网自动化推动电力系统发展,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电力能源。同时,也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广文。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7,12
[2]吴泽勇,陈曦。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12
[3]徐志农。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08
论文作者:张少宏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城市论文; 负荷论文; 变电站论文; 终端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流论文; 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