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11600)
【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及利培酮组,每组各33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9%,利培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关键词】喹硫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11-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互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病程多迁延,易复发;慢性状态时致残率甚高[1]。本研究对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比较,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精神科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妊娠或哺乳妇女、酒精和药物依赖及2周内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者,共66例,随机分为两组。喹硫平组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27.5±8.1)岁,病程2~4年,平均(30.1±12.2)个月。利培酮组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8.2±7.6)岁,病程2~4年,平均(29.6±12.4)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喹硫平组起始剂量50mg/d,最高剂量700mg/d,利培酮起始剂量1mg/d,最高剂量6mg/d,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各评定一次。PANSS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喹硫平组:治愈4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9例,无效4例,显效率为60.6%,有效率为87.9%;利培酮组:治愈4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9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63.6%,有效率为90.9%。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8周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喹硫平组震颤、静坐不能、泌乳、月经紊乱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数,%)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8周治疗后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7.9%,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0.9%,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似[2,3],但喹硫平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尤其静坐不能、震颤、泌乳、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学会.临床治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2]罗新,安宝富.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3:191.
[3]黄金茹,郭金明,李淑芬.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4:219.
论文作者:刘则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疗效论文; 率为论文; 病程论文; 差异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