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交通发展”是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举措。按照智能化、综合化和人性化的要求,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重点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同时要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如何让智能化技术在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发挥作用,成为了课题。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 公共交通 管理 应用
1 公交智能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公交智能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信息服务,提高行业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智能公交系统准确掌握市民出行需求,以多样方式向百姓提供实时准确的公交信息。②通过智能公交系统掌握区域的OD流向,科学规划线网,分析调整和优化线路车班。③通过智能公交系统安排科学调度,充分调动线路车辆和人力资源,提高公交运力投入。④通过智能公交系统实时掌握场站运转情况,管理好车辆机务计划实施,处理车辆故障的救援和应急,做好机修和仓库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⑤通过智能公交与智能交通等外部系统的协同互联,利用城市交通设施和信息数据,为市民出行提供出行帮助,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2 目前公交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交主要产品是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属于基础性便民服务,具有公共的特性和难点问题。
2.1 公交主要业务是组织好资源,以较快的速度,适宜的成本向公众提供适当的公交服务。要提供相关服务,就必须准确掌握社会公众的出行需求,了解整体性的出行需求和对公交服务的质量要求。通过公众详细了解全面的出行需求较困难,一方面,并不是出行人的所有出行需求都是有规律性的,出行者个人很难表达完整的出行需求。二是公交服务是个普遍性服务,线路和车辆是共用资源,即使出行人个人参与服务需求的表达,不一定就能够得到公交服务;三是表达需求的渠道效率不多,公众提出公交意见,多为投诉和表达不满情绪,可作为整体性需求参考的价值不大。公交公司了解社会公众出行需求的另外一条办法是要掌握市民工作、学习、消费的分布及总体人群数量和出行方式,宏观掌握出行的总体需求并按需求量分配供给能力。但由于这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的共享性弱,一直未能有可靠的OD出行需求数据。
2.2 由于无法得到详细准确的出行需求,线路调整优化周期长,优化的绩效评估较难,通过线网的优化来提高公交出行服务效率的效果不明显,公交出行分担率往往不能与车辆和驾驶员投入成正比关系,企业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公交车辆和配套的场站资源。公交车辆的增加即使高于已经是快速增长的社会车辆快速增长速率情况下,也无益于直接解决道路日益拥堵所造成的行进速率越来越慢的问题。目前公交公司的线网规划和线路优化多半是被动型的,主要依据公共交通院校专家和规划设计研究院人员的外部智力,对线网规划;规划的质量和实际运行效果难以直接定量评价;线路优化也主要出于大型市政建设和大型活动进行临时性被动的调整。公交公司和行业主管部门期望利用公交载客通行能力远大于社会车辆的特点,通过智能公交系统中的辅助支持系统,帮助规划设计人员根据历史数据、策略模型模拟不同的线网方案,选择较优的方案试运行,并能够对线网实际运维效果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持续改进线网质量。
2.3 公交出行“潮汐”现象是公交运营特点,该时间段的公交出行效率低,公交准点率低,延误多,给乘客和公交企业带来压力。公交多投入资源就容易造成车辆和人员浪费,影响正常的班次执行和驾驶员的正常休息,不安排临时加班车就无法应对需求波动;出行人员如果早上班或者晚下班就影响正常作息和时间和经济损失。通过公交智能化建设缓解公交出行早晚高峰波动导致的波动,吸引更多百姓依靠公交环保出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公交企业特点驾驶员多,管理人员少,应对日常复杂的行车管理与监控已消耗大量人力和普通管理人员精力,靠手工方式来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考核非常困难。在外部因素方面,公交场站、车辆和司机自然增加,而各岗位的管理人员不会同比增加,而且人员分布会越来越分散,管理的压力自然加大;二是面对城市交通环境越来越来越差,所需要投入运营监控和紧急事件应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多。在内部因素方面,精细化管理和考核需要内部管理和考核制度,需要有历史统计数据支持,管理与考核制度本身也有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需要有行业对标和内部合适KPI指数。
2.5 如何提高人员、车辆、油料、维修物资等公交资源利用率,如何提高公交车辆周转率和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调度和监控人员的劳动强度,让管理人员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业务研究,从日常繁杂的一般性事务工作解脱出来,提高管理有效性和效果。信息化系统能够快速实时采集信息,及时在不同业务流程环节中处理和传输大量信息数据,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固化常规的业务流程,这也是智能公交对于公交企业形成较好的内部收益的关键点。
3 智能化在公共交通中应用需求建设
3.1 面向出行人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的用户既包括公交出行人,也包括虽然本次未采用公交出行但获取公交出行信息进行决策的其他出行人员。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的时间和场所不限。涉及公交出行基本信息、公交出行动态信息、综合交通信息和面向特定人群的个性化公交信息。
3.2 面向规划人员的客流信息采集与统计系统。客流统计和分析系统是监控客流时间状态,掌握客流分布和OD需求,预测客流变化趋势,进而做好线网优化的基础系统。
3.3 面向设计人员的线网管理与规划系统。公交线网规划辅助支持系统,面向线路设计人员提供线路规划支持和线网优化调整辅助支持服务,需要运用系统工程、计算机模拟、GIS等方法与工具,采用对比分析和多种规划模型等理论研究方法与手段,在区域功能布局和现有路网和公交线网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结合OD需求,产生并优化公交线网调整方案。
3.4 面向调度人员的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单纯依靠人工的低效率调度模式,实现通过系统自动收发的调度信息。
3.5 公交信号灯优先控制系统。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拥堵的一项实施策略,公交优先策略包括公交优先发展和公交优先通行两个层面,公共交通优先通行就存在道路优先和信号灯优先两个方面。
3.6 面向监控的公交运营监控系统。公交运营监控包括多方面,包括车辆监控、场站监控、收费监控、运营监控等。
3.7 面向高级管理层的运营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公交运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涉级两个方面,微观指标的数据监测,包括线路客流量统计、日常运营收入和成本统计、运营质量统计。宏观指标的数据监控,包括基础设施总体指标和运营服务总体指标。
3.8 面向场站支持人员的机务后勤管理系统。机务后勤管理系统、燃润料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
3.9 面向全员的安全管理系统。面向全员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在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下,对重要场站、车辆、人员及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
4 小结
公交智能化的建设投资所带来的总效益远大于建设投资成本,社会综合效益远远高于公交企业的收益,印证了国家反复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信息化系统促进智能城市运营的政策的科学性,符合社会民众利益,是项利国利民的信息化建设内容。
参考文献
[1]姚楠,王晓武.电网污区图中智能化技术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
[2]周涛.电弧防护及其智能化技术应用[J].低压电器,2012.07.003.
论文作者:郑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公交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车辆论文; 需求论文; 系统论文; 场站论文; 公共交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