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成本核算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是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进而在保证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前提下,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核算
1、施工管理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成本载体对施工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从而形成满足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一个项目的盈利与否,成本控制是关键的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对施工过程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这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各地实行项目管理的情况来看,多年来,虽然从工程质量、工期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企业总体效益不理想,利润较低。这要求我们必须从管理要效益,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
2.1事前控制—成本预算,计划阶段
预算期利用预计消耗、相关统计数据等资料,预算阶段成本并制订阶段计划,成本计划制定后需通过各部门信息闭合以及领导审批,将确定后的预算成本费用作为该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目标和依据,每个成本中心负责人以该计划成本作为约束条件。
工程部需按照进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现场布置,确保最大限度合理降低工程成本;安全部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合理安排安全费用的计划支出;物资部门根据施工现场布置,将下个阶段物资使用量进行估算并且做好施工使用计划;后勤部按照人员数量及日常使用耗费进行后勤补助费用的费用预算,合理控制计划下阶段的费用支出;计划部门按照合同中的经济条款做好每项工料消耗计划;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各部门提供的整体信息数据,做好数据整理统计,将各部门成本数据信息进行闭合,并按照施工进度,分别将上年同期以及前期数据,与本期预算数据进行合理安排计划,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与各部要做好成本费用数据的每期计划安排。
2.2事中控制—成本核算、控制阶段
每个成本责任中心应按照成本计划及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所承担的各项任务。本着科学合理、安全节约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经济技术措施,降低施工成本费用支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财务部门作为成本费用列支核算的核心部门,应当在施工期间做好成本控制的牵头作用,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必要时,应当分部门统计费用列支,将各部门的成本计划责任、成本控制业务联系起来,细化成本明细科目,按照核算制度归集期间成本及期间费用,将责任细化到各成本控制责任中心,最终达到细化到个人,并且需要合理安排资金预算费用的支出,保证在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各项目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保证施工资金流在成本预算的范围内顺畅流通。其他各部门应当根据财务成本核算数据,以及管理制度对当期成本计划与列支作出积极调整,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成本费用列支,配合财务部门将成本费用控制在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条件下
3、建筑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准则
建筑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的成本不断积累的各项环节中,通过合理的控制、调节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生产资料,及时纠正施工时脱落施工预算的各项偏差,把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在预想的范围中间,从而确保成本目标的完成。施工管理成本控制以节约项目经费支出、增加项目收益为目标,它为施工企业进行各项成本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石。在一个项目的施工周期中,项目经理只有时刻遵循如下准则才有望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3.1成本最低准则
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在保障工程项目达到质量要求的同时,实现工程项目的最低成本。因此,企业会利用各种渠道与手段,来完善项目的成本控制,但在考虑这一条原则的同时,企业应该尤其注意成本减低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要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原则进行兼顾,不要一味只是降低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找到一个最佳的合理成本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成本全方位控制准则
全方位成本控制即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对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员工进行管理与控制。施工成本的形成是项目所有部门经济支出不断积累的过程。成本控制工作必须在全体成员中进行,不断落实全员成本责任制。施工成本同时也是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积累的过程。成本控制必须在项目施工的整个周期中贯彻实施,做到持之以恒,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3.3动态控制准则
动态控制原则也是项目成本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由于项目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对象,计划工作只能保障工程项目一个好的开端,而在项目不断进行的过程当中,还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控制,也就是动态成本控制。在施工项目进行初期,企业要根据工程组织设计的内容来制定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拟定成本的控制方案,给项目后续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到项目竣工期间,成本盈亏基本已经确定,控制工作可能就起不到较大的作用。
3.4成本控制的目标管理准则
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手段,在成本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首先进行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其次把控制目标分解成小的阶段目标、然后限定目标的责任人,随着项目的推进,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据具体情况不断更新目标,如此反复循环,最终促进成本控制的实现。
4、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4.1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效能或效益,一般用工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来表示。需要控制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同时培养、配备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便于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加快工程进度,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就意味着单位产品劳动消耗的减少,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4.2节约材料消耗
材料构成成本的实体,材料消耗在项目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一般约占60%-70%。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材料消耗在成本中的比重还会增加。因此,应着重把好材料的价格关和数量关,实行材料台账管理。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如有正式设计变更或口头变更应及时签证补充预算,据实计算进度款和价差。
4.3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对机械设备加强维护和保养,提高其完好率和利用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这样就可以加快工程进展,减少机械使用费支出,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4.4加强施工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
在支出水平基本稳定和合理的情况下,项目施工任务提前或推迟完成会影响管理费支出的减少或超支,另外施工管理费支出水平的升降也同样影响整个施工管理费。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争提前完成项目施工任务及加强对管理费支出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管理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而且还能从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使企业能够提高施工质量,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冰林.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门窗,2014(6):331-331
[2]崔文军.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1):110
论文作者:韦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成本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计划论文; 预算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