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郭金玉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郭金玉

天津新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01600

【摘 要】每一个工程项目都由策划、实施、运维等多个阶段构成,各参与方众多,且项目的建设及运维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无疑是非常巨大的。研究表明,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执行过程中,项目信息的不连续或是丢失是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么一。因此,大量的项目信息如何有效利用并在各参与者中有效沟通传递就成为了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相较而言,BIM技术的出现几乎具备了解决上述传统问题的全部要素。因此文章重点就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据联合国数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将会迈入十亿大关。为了满足中国人的城市梦,中国势必将要建造大规模的城市居住空间和解决随之带来的能源危机。未来的中国建筑业将是业务多、工作量大、高效率、低成本并兼顾造型设计和节能环保,挑战难度之大,可略窥一斑。BIM技术的出现可谓是应运而生,为解决以上两点难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BIM技术概述

所谓BIM,即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化建筑模型,为设计师、开发商乃至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帮助他们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维管理。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设施信息委员牵头编制的"国家建筑信息模型碌准"中对BIM进行了如下定义:建筑信息模型是对设施的物理時征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示,它可作为信息的共享源从项目的初期阶段为项目提供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服务,这种信息的共享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保证。BIM的应用,可帮助实现从建筑的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直至建筑生命周期终结的各种建筑信息的集成,所有的信息整合在一个三维的模型信息数据库中,从业主到设计、施工单位及建筑运维部门等各方人员都基于BIM进同工作,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并降低成本,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建设工程决策阶段的BIM应用

建设单位在初步选定地址后,通过市场调研及分析得到的初步开发设想与实

际开发项目往往大相径庭,因为是凭空设想的,各种信息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

不断的被赋予,开发设想不断的被细化。在项目开发初期,主要任务是建设项目的论证,对项目开发、营销进行策划,此时涉及到确定项目的定位和方向,需要建设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包括项目发展部、项目部、工程部、设计部、营销部、销售部、成本部、财务部等各部门。而参与部门和人员分管不同的专业领域,在项目可行性的分析阶段,方案不断的调整,当其中某一个专业领域的数据做出了调整,其他部门的数据也要相应的更新,因此,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载体和平台,在建设项目开发前期就显得尤为重要。BIM之间信息处于一种共享的状态,这样可以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部门信息协调不一致或者是更新速率太慢的问题。BIM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保证各个部门得到的信息都是第一时间更显的信息,保障了各部门拿到的都是第一手的资料。与此同时,不同阶段之间的管理协调更加精细了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同步,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规划设计,规划设计直接可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展情况、成本高低等,甚至对建设完成以后的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经历利益都有密切的关联。BIM模型中的Autodesk Infrastructure Modeler软件可以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快速规划设计演示,因此,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业主是能够直接感受到建筑的真实情况,能够对建筑周围环境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对市场把握度更高,有利于设计的合理优化和准确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师往往只看得到眼前自己专业领域的设计内容,在各专业互提条件时,也常常因为沟通平台的不一致而导致发生设计错漏,因而各个专业综合绘图时都难免会有“错、漏、碰、缺”的情况,如结构留洞与建筑留洞错位、大小不一,机电设备管线与梁相碰等等,这些都是将来施工中的隐患。留洞错误导致的建筑物千疮百孔,机电管线与土建的碰撞导致的拆改砸,设计的大量变更等,都直接影响着项目工期、成本、甚至项目的使用。

BIM最常被用到的有机电管线综合碰撞检查,结构与建筑模拟检查,门窗检查等等,利用BIM的三维特性,以及信息资源的统一性,可以方便快捷的查找出有问题的地方,及时的加以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错、漏、碰、缺”带来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隐患。

(三)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BIM应用

BIM在图纸设计中起到的提高设计图纸质量有比较好的作用,对后期施工阶段的管理也有着一定的优化措施,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环环相扣,而BIM的模型也是全程连续贯通的。

1.BIM模拟施工

建筑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这是最能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一个阶段,存在着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及市场供求波动大等各方面问题。要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施工阶段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及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2.BIM的4D与5D技术应用

4D的概念出现依赖于BIM概念,是在其基础之上增添了时间的观念,转换3D模型为流程模型。主要目的是要遵循建筑施工阶段的顺序计划来模拟,以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以及问题,保证问题能够提前的预知和解决。同时,施工图设计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业主提供快速的沟通渠道。

3. BIM在工程变更中的应用

影响工程造价的最直接因素就是设计变更,在施工阶段,发现问题到变更流程的时间里影响最大的是工期,也直接影响到人工等成本,如果在变更管理中出现管理不当等问题,更会导致进一步的变更增加。现在BIM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可视化的建筑信息模型让设计师可以更容易发现设计错误,提前修改完善施工图。三维的可视化模型能够清楚地显现各专业冲突,可以很好的提高设计深度,实现三维校审,控制“错、碰、漏、缺”的现象,在设计成果交付前消除设计错误,大大减少后续的设计变更。

(四)建设工程运维阶段的BIM应用

建筑产品运行后的主要成本是靠运营维护成本,对建筑产品寿命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建筑的维护与设备的维护。借助BIM技术,完全可以支撑起项目正常运转所需要的信息,而信息能够方便的进行管理、修改、查询和调用。利用BIM模型,可以给业主带来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和能耗管理,方便物业实施更精益化的维修保养管理,让建筑拥有更高的建筑绩效表现及更长的设备寿命。

总之,BIM技术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方便,BIM的目标是使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协同工作,BIM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共享与转换,BIM的基础是数据标准,我国正在对BIM标准研究大力的推动,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有利于我国BIM事业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使之高效健康地在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范围内推广开来,这不仅会为建筑行业打造中国品牌奠定基础,还将为建设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美丽中国积聚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亭亭,吴献,尹莉,韩进宇,艾新,段梦恩,陈娜.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1

[2]段克清.BIM技术在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1.

论文作者:郭金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郭金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