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舒畅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舒畅

(身份证号:42098219810420XXXX)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以BIM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BIM技术的特点基础上,对该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践可知,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它能够大大的提高了暖通空调的设计效果,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可视化等建模内容对促进暖通空调设计的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设计;应用

引言

在目前世界整体经济高速率的增长环境下,高新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而其中BIM技术的相关发展状况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随着各行业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其在工程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BIM技术对于工程行业而言,其能够以自身的数字化优势为工程施工提供优秀的专业与部门数据平台,从而实现其相关如建筑师、业主、设计师等等人员的信息共享,从而进一步以数字模型的方式,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实时展现,有利于建筑工程行业各阶段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其自身的施工和使用质量。因此,本文从BIM技术在暖通空调的相关实践应用方面进行介绍与分析,以此为暖通空调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一、BIM技术的特点

(一)信息集成化

BIM技术特点中,其信息集成化特征则以设计过程与设计信息的集成化为主。即由于信息模型本身的信息化特征,其数字化属性的配置使得其必须以模型为载体进行展现,即以信息植入的形式,将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导入模型中。所以,具体的模型设计与平台设计工作必须经由设计人员的具体参与,方可保障其具体模型与设计工作的集成化。其中,数据库的建立则多以计算机为基础,以此进行三维模型的建设,并且其以统筹性特征进行数据概括,包括如部分构件的尺寸等要素的概括。在通常情况下,其具体的物理信息集成化特征则以建筑的客观属性和要求为主,即如材料、构件量等等。由于BIM技术的具体集成化特征,能够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的科学性与数据准确性,从而保证工程信息的完整与完善,这种优势是传统技术中如CAD制图等无法比拟的。

(二)协同设计的有效保证

BIM系统虽然初步涉及至建筑工程行业,但是其自身的协同性设计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流通性。即通过各阶段的具体参与,BIM技术能够以自身的枢纽作用为各阶段人员提供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从而使各阶段人员具备完整的信息协调能力,以此保障其信息数据的流通性。而高度的流通性特征也进一步促使相关人员在具体作业中获得更加便捷、迅速的有效信息,从而保证其自身作业效率与质量大幅度提升,以此达到降低多余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实践性应用

(一)BIM技术的信息化应用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相关的应用,使得暖通空调的设计形式由二维向三维变革,这就保证了暖通空调设计方式从传统向更具信息化的形式转变,以此达到设计的可视化、数字化等目的。在具体应用中,BIM本身的信息化特征也导致其自身的工作难度较于传统技术而言具有一定难度,然而其自身高质量、高准确度的信息系统设计也使得其自身的应用尤为必要。即BIM技术的三维模型以其广泛性的概括能力将工程各方面信息一一收集,并且以信息共享的形式推动整个工程的科学化发展。其能够以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等方面进行信息综合,以此保证其模型设置的直观化,有利于暖通空调设计的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方案辅助设计

BIM的建筑模型不止是一个信息化模型,其也具备相应信息的反馈能力,因此,其设计方式的参数化能够为其具体设计提供一定的逻辑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本身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建筑设计时,BIM能够以自身具有优化性的参数设计进行合理反馈,从而以更加科学化的相关方案进行其自身的再完善。由此,相关程序的秩序化、科学化设置就显得尤为必要,即通过相关参数的具体设置,能够为建筑模型提供一定的自我优化能力,从而以方案为基础,进行相关复杂建筑设计工作,同时,具体的设计对比作业也必须由参数化的BIM设计进行,以此保证其自身工作的健康性。

(三)空调风机管盘

风机管盘作为中央空调整个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其自身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至整个空调系统的具体使用质量。风机管盘由于其自身作用要求必须以排气和送风为主,并且其具体的设置对于高静压运行状态下的中央空调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风机管盘的具体设计与安装工作必须以适用性为准,保证其自身有效的排气能力和送风能力。通常情况下,空调的运行多以高静压输出为主,而该状态下的空调内部气压必须以50Pa功率为主,但是,因具体建筑物的楼层封闭和通风状况不同,且其内部结构与房间设计等因素的影响,空调自身工作状态下很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温度与气压状况。所以,风机管盘的风管长度与结构等也必须得到合理的适用性调整,从而满足其在具体使用中的要求,进一步保证空调系统整体的使用质量以及寿命等。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

首先,在建筑方案的初级阶段便要以CFD软件(如FLEUNT、Phoenix等)作为基础工具,以此进行其地理环境和风向的判断与分析,从而保证其自身设计建筑的整体结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朝向、间距及建筑群的布局等;其次,相关的建筑平面设计也必须得到合理保障,从而促使建筑设计具备一定的通风条件,保证其各季节使用的质量,科学控制室内温度等。经过实践与试验表明,多数开口宽度占据开间宽度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并且开口面积占据地板面积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左右时,其自身的通风能力可以实现最优化。现阶段多数设计方所使用的软件均以动态负荷模拟软件为主,其软件自身的成熟性对于整个建筑设计的推动作用巨大,如DOE-2,BLAST,ENERGYPLUS等,以上软件能够以自身成熟的实践性能保证建筑方案的合理性,进而推动最优化暖通空调方案的设计工作科学性。通常情况下,空调实际运作的负荷多以设计负荷的40%~80%为主,而全年动态负荷模拟的形式能够以具体化的实践性保证其系统负荷的时间频率分布更为精确,从而以直观化的方式保证其相关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推动其设备容量和台数的选择与设置合理性,并且能够以高度科学的适用性保证其设备配置的资源最优化利用,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动态负荷模拟也有利于空调系统的运营管理工作,即其能够以自身高度科学化的直观数据,保证相关的运营管理人员更加迅速、全面、准确的提取能耗状况,从而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运行方案的改进或者更换,有利于设备的优化发展和使用,有效降低了暖通空调设计的成本。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BIM技术高度的信息化特征一方面保证了自身对于数据抓取和收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以其信息能力为基础,为暖通空调设计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如可视化、高效化、科学化等等。但是就其自身较于传统方式的使用难度而言,BIM技术的统筹概括性也要求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必须以相关人员的具体参与为主,保证相关信息收集过程的科学性与准确度,从而为暖通空调设计工作的发展提供良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关于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潘山.居舍. 2019(11)

[2]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朱德辉.建材与装饰. 2019(01).

[3]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崔庚.建筑技术开发. 2018(15).

[4]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张闻.中国设备工程. 2019(01).

[5]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盛宏.科学技术创新. 2019(09).

论文作者:舒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舒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