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之审题论文_胡毅

语文作文教学之审题论文_胡毅

(遂宁市安居第一高级中学 遂宁 629000)

【内容提要】:作文前如何对题目进行审度、研究从而把握题意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关键词】:审题、文体、要求、作文

正 文:审题,是对老师或试卷给出的作文题目的审度、研究以把握题意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

所谓作文题目或作文题,应作广义理解,即不仅指一个简单的标题,也包括给出材料、提出要求这样的练习题或考题。按前一种题目即具体标题作文,通常称命题作文;按后一种题目即材料、要求作文,通常称命意作文。

命题作文又有两种不同形式。一总是全命题作文,即出题人给出一个完整的标题,如:“同桌”,“我所尊敬的一个人”。一种是半命题作文,即出题人只给出部分标题,没给出的部分由作文的人自己填充,如:“我第一次……”,“在——的影响下”,“这堂课真——”。

命意作文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给出特定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让作者据以立意、命题、行文。一种是出题人只提出对文章范围、内容、中心、体裁和写法等方面的一些要求,让作者据以选材、立意、命题、行文。有时即给出材料,又提出一些要求,是二者的结合。

还有就是即命意又命题的题目。

在考试作文中,往往还有一些附带的限制或规定,如对数字、不准些真实校名、姓名的规定等。广义地说,它们都在“作文题”的范围内,审题活动中也应注意这些内容。

审题从本质说,是按命题和命意及其他要求对文章进行的最初构思活动,是对命题或命意的理解与把握的过程,决定着文章的思想走向和总体面貌,是作文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不慎,认识与题意发生偏离,就会文不对题,造成“失之毫厘,以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恶果,给作文效果和成绩带来致命的影响。但每年中、高考,考生因审题不慎而行文偏题、离题的现象都十分严重;因偏题、离题而被扣分居其他扣分之首。可见审题对作文特别是考试作文是多么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审题的任务有以下数项:

一、辨明文体归属。即注意题中要求写成什么文体和辨明没有标明文体限制的文体适写成什么文体。

在作文练习和考试中,有时标明了文体要求。这种情况,作文时一是要注意这一要求,严格按要求的文体行文;一是要对文体特点心中有数防止发生明知要写成什么文体而实际却写成另一种文体的失误。而有时题目中没有对文体的限定,或允许任选一种这时就要辨析文章适合何种文体或最好写成何种文体。确定后才据该文体特点动笔行文。

辨明文体归属的主要办法是进行模式识别。也就是说,你的头脑里要有各种文体在标题上的样式特征。审题时拿它们和出题人给出的文题去对照,看文题具备哪类体裁文题的特征,就应写成哪类体裁。如记叙文的标题,涉及的是具体的人、事、时、地、景、情,常有“记”、“忆”、“见闻”“一瞥”、等标志。如“记忆中的父亲”,“记一件小事”,“一张照片的回忆”等。议论文的标题,常用一种概念式、泛指式的提法,或相应的判断、凝问,常有“说”、“谈”、“评”、“小议”、“由---想到的”等标志。如“有钱就快乐吗?”、“由登山想到的”等。

二、弄清范围限制。文章的题目,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限定作用,不注意这一点同样会偏离题意。

这种范围的限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或论述对象范围的限制。如“我的老师”和“我的语文老师”,“议惜时”和“青少年要珍惜时间”都是不同的。二是数量范围的限制。如“同桌”和“我的朋友们”,“难忘的一件事”和“成长中的二三事”就注意人和事的数量差异。三是时间范围的限制。如“考试之前”和“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放学之后”和“我的课余生活”时间上是不同的。四是空间范围的限制。如“在车厢里”和“旅途中”,“我班的故事”和“校园趣事”文章涉及的空间范围有别。五是材料或内容范围的限制。如“家中趣事”和“发生在我家中的事”,“妈妈,我要对您说”和“妈妈,我要跟您讲点真心话”,“趣事”和“新鲜事”不一样。六是中心思想或感情倾向方面的限制。如“微笑”一般写好人好事,而“一片笑声中的思考”则可写正面现象,也可写反面现象。总之,有的题目范围限定很严,有的则宽泛。审题时要弄清那些被限定,哪些不限。

三、抓住表意要点。一个文题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对题目意思或倾向起决定作用的词,古人称之为题眼。审题时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它们,作为立意的依据,并在行文中给予强调、发挥。如《家乡巨变》中的“巨”,《校园新貌》中的“新”,《我逐渐了解他》中的“他”。有的文题可能包含两个要点,要避免顾此失彼。如《我在父母心中》,既要涉及母亲,又要涉及父亲;既要写“目”中,又要写“心”中。《街头见闻》,既要写“见”又要有“闻”。

四、拿准概念含义。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含义,虽然在文题上可能用其本义,可能用其引申义或比喻、象征义。审题时要准确把握它们在题中的意思,而且在行文中要一直按照这个意思去理解他和发挥它。比如中考题:“在——的影响下。”有的考生对“影响”一词的理解不准确,在文中大谈某某亲人对自己的关心,教育,或一会儿谈“影响”,一会儿谈“带动”总之,不是误解概念,就是偷换概念,行文偏离了题意。

五、确定表现手法。不同的题目能显示出对文章表现手法上的不同要求。如“我看不惯这件事”,显然可以以记叙文为主,适当议论;也可以简单记叙,而以议论为主。“为我中华之腾飞”,这一题目本身就包含着爱国热情,文章在记叙或议论的基础上或与之同时应有必要的抒情。

审题还有一些具体方法。如逐字推敲琢磨,结构分析解剖,与类似题目比较辨别;还有。填充附加或省略的成分,使之具体化、完整化。这最后一种情况,如“快餐的节奏“就可以在头脑中扩充为工作、学习和四化建设都需要快餐的节奏”;“在妈妈的影响下”就可以扩充为“在妈妈的影响下,我懂得了关心别人”。经由这样的补充,把握题意具体化、完整化,便于更好地把握题意和展开表达。

参考文献:

《写作学辞典》、《中学生作文技法评说》、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九年级)

论文作者:胡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语文作文教学之审题论文_胡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